书城养生养肾补肾小百科
6863500000003

第3章 你了解自己的肾吗(2)

《医源资料库》中记载“肾主生殖”,指的就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生殖器官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的功能。肾为藏精之脏,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生殖能力的具备,均有赖于肾中精气的促进。生命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就储藏于肾中。先天之精也称生(3)殖之精,是生殖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自从脱离母体而成为独立的个体之后,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不断充盈,从而产生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天癸具有化生精血的功能,能够维持女子月经和胎孕,以及男子产生精子和具备生育能力所必需的物质,从而使男女具有生殖能力。一般情况下,女性14岁左右产生卵子而有月经来潮,男性16岁左右产生精子并能排精,说明生殖机能开始成熟,此时男女交合就能生育。肾中所藏之精充沛,则人的性功能强大,生殖功能旺盛,所生后代体格才能健壮。相反,如果肾中所藏之精不足,则生殖能力低下,所生后代体质也就不会太强壮。人进入中老年以后,肾中精气渐衰,天癸亦随之减少甚至衰竭,人体生殖器官日趋萎缩,生殖机能衰退直至丧失。特别是女子到了49岁、男子到了64岁左右,肾气的衰微不仅使人显得衰老,而且随着女子更年期经闭和男子精少体衰,生殖能力也逐步丧失。

3主水——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总开关”

人每天喝的水进入体内后会被输送到各个器官,然后经代谢系统排出体外,这就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大致过程。肾就是执行排泄功能的“总开关”。如果肾的固摄功能正常,当人体需要把水排出体外时,肾这个“总开关”就会打开,如排尿、排汗等;当需要把水留在体内时,这个“总开关”就会关上。一旦肾的固摄功能失常,“总开关”该打开的时候打不开,多余的水留存在体内,人就会出现水肿等问题;相反,该关上的时候关不上,人就会出现遗尿、尿失禁等问题。

所以,生活中很多与水液代谢相关的问题,都与肾密切相关。

4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离不开肾的参与

中医学上,“肾主纳气”,是说肾与人的吸气功能有关,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人的呼吸之气虽然由肺所主,但呼吸的过程却离不开肾的参与。在呼吸的过程中,呼气是肺的功能,吸气是肾的功能。气虽然是由肺吸进来的,但是呼吸的深度却和肾纳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相互胁调的结果。如果肾主纳气的功能失常,呼吸便会变得不正常。具体来讲,就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来摄纳,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防止呼吸表浅,从而保证体内8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临床上,一些患者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还有一些气喘患者喘得比较厉害,这都表明他们肾主纳气的功能出现问题了。练声的人使得声音从丹田发出,以保证声音饱满,实际上练的就是肾主纳气的功能。

5生髓通于脑——髓海充盈有赖于肾精充盛

《黄帝内经》中说,肾具有“主骨、生髓、通于脑”

的功能。髓由于聚集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骨髓、脊髓、脑髓三个部分。而骨、脊、脑都是由骨骼构成的腔体,所以骨髓、脊髓、脑髓是互通的。骨髓汇聚到脊髓,脊髓和脑髓又相通,最终又汇入到脑髓之中,所以中医将脑称为“髓海”。骨髓、脊髓、脑髓是人体的精华,是由肾精所化生的,所以脑的营养是来源于肾精的,肾功能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脑的功能。脑为“精明之府”,与人的智力活动相关。一个人的肾气充足,脑髓充足,则他的骨骼强壮、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记忆力好。相反,如果一个人肾气亏损,髓海空虚,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活动下降的现象。比如,先天不足的小儿多有智力障碍,老年性痴呆也是由于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而造成的。

6开窍于耳——肾精旺才能耳聪

中医认为,人的五官九窍与脏腑是相关的,如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别以为听力和肾脏的关系相距甚远,实际上一个人听力的好坏与肾精旺盛与否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耳窍需要肾精的滋养,如果人的肾精不足,耳窍也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因此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耳聋。老年人之所以听力下降或耳聋,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肾虚,致使耳窍没办法得到充足的营养。

7其华在发——头发需要肾精的滋养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其华在发。”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头发的生长要靠肾精的滋养,故发为肾之华,即头发是肾精是否充足的外在征象。头发浓密、乌黑、有光泽、顺滑,表明肾精充足、肾气旺盛;相反,头发稀疏、焦黄、变白、脱落,表明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处于青壮年时期且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有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发容易枯黄、脱落。另外,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营养也需要血液的滋养。肾藏精,精又能化血,所以肾虚的人容易导致血虚,而肾虚和血虚的共同结果都可以表现为头发的异常。

8开窍于二阴——肾掌管人的大小便二阴,指的是前阴和后阴。

前阴指的是泌尿和生殖器官,有排尿和生殖功能。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属于膀胱,但仍有赖于肾的气化,尿频、尿少、尿闭或遗尿等症大多由肾功能失常所致。可见,小便功能正常与否与肾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肾开窍于前阴。

后阴即肛门,有排泄大便的功能。大便的干稀与肾主水的机能有关。肾阴亏虚,可致大便秘结;肾阳不足,常见五更泄泻。总之,人吃进来的食物由胃接纳与消化,但大便的排泄却有赖于肾的功能。临床上有很多老年人会出现大便秘结的问题,此病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大肠的问题,而是肾虚导致推动力不足所致。另外,一些患者会在五更天的时候上厕所,伴有全身怕冷的症状,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五更泻,这同样是典型的肾虚问题。所以说,肾开窍于后阴。

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常常出现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在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辨证尤为重要。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肾作为五脏之一,与其他脏腑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些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人体的几个主要脏腑入手,一起来探讨:

1肾与心——心肾相交

中医学认为:心主火,位于上方,属阳;肾主水,位于下方,属阴;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它们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心火会下降以帮助肾阳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会上浮以滋润心阴,使心阳不亢。心肾之间这种互帮互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如果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就会出现心悸、水肿等症。若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则可出现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这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

2肾与肝——肝肾同源

中医主张,肝藏血,肾藏精,那么肾与肝就是精与血的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肝血的滋养。所以,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两者息息相通、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称之为“精血互生”或“肝肾同源”。如果肾精不足、肝失濡养,往往会导致肝肾阴虚,出现腰膝酸软、遗精、头晕目眩等症;若肾精不能滋养肝血,导致肝阳上亢,则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口干口苦等症。

3肾与脾——脾肾相济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作为先天之本,肾藏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先天之精气;而作为后天之本的脾,它运化着生命活动“动力”

的来源——五谷之精华。人出生以后,需要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后天之气,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以滋养和培育先天之精气,生命才能得以持续;同样,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需要借助肾中阳气温煦的推动,才能保持正常。这种关系被称为“脾肾相济”。脾肾同步正常运转,正气才能充足,生命力才能旺盛,若其中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不能充盛,身体便会生病。

此外,脾还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肾则负责气化水液,所以说在津液代谢方面,脾肾也是共同发挥作用的。

4肾与肺——肺肾相生

(1)肺与肾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关系。肺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之职,能将体内水液源源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生成之源,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肾为主水之脏,具有主水作用。对于由肺输送下来的水液,肾可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重新布散,浊者形成尿液,择时排出。可见,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两者相互配合,从而调节体内津液输布与排泄,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肺失宣降,水道不利,累及于肾,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可能导致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若肾气亏损,气化功能失调,则可见咳喘胸满、倚息不能平卧等症。

(2)肺与肾在呼吸运动方面的关系。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配合,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的呼吸运动。正常的呼吸既赖于肺的肃降,又赖于肾的收纳,肺呼吸的深度与节律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

肾气充盛,肺得其滋助才能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则气浮于上。病理上,咳喘日久、病及于肾,或者肾精不足、摄纳失司,都可导致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出现喘息气急、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

可见,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方面,肺肾既协同作用,又相互依存,这种关系就称作“肺肾相生”。

5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膀胱位于下腹,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主要作用是贮尿和排尿。肾主里,膀胱为表。肾与膀胱经络相通,内外互相配合,共为一体,称为“相为表里”。膀胱气化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气化正常,膀胱开阖有度,这样才能维持水的正常代谢;肾气不足,气化不利,膀胱开阖失常,便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由此可见,肾并不是独立于其他脏腑之外而存在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各自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共同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