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6862000000021

第21章 动一动,睡眠更健康(2)

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随即停止。而合适的低强度运动方式常见的包括步行、跳绳、划船、骑车、游泳、爬楼梯、健身操、舞蹈、抖空竹、踢毽子、扭秧歌、太极拳(剑)等。晚间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但不宜强度过高。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体温开始下降,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坚持每天进行低强度运动,保持低强度运动量,既能促进身体健康,减少心脏病的发病危险性,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改善睡眠,对于广大苦于失眠的患者来说,不啻为一个福音。

户外运动须适量

很多人以为白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能够促进睡眠,实际上这个效果并不绝对,户外运动对于很多失眠患者而言,需要谨慎进行。

如果安排合适,户外运动量得当,户外运动者就能有满足感,睡得舒服、香甜。如果户外运动量选择不当,或超过了自身的生理负担,户外运动者就会睡眠不佳。所以,户外运动的专职医学工作者通常把睡眠作为检验户外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一个关键指标,户外运动者一旦出现晚睡、入睡难、多梦、早醒和失眠等现对于失眠患者来说,运动不啻为一种解救的福音,尤其是在早上进行运动更有助于失眠症状的缓解。事实上,如果你每天清晨都能进行一小时的伸展运动及步行,那么你会缓解许多睡眠问题。

美国西雅图佛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雪莱博士说,受到睡眠困扰的人大多为女性,尤其是体重过重与未接受荷尔蒙治疗的停经后妇女,这是由于她们身体发生变化导致的。她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象,就应该考虑要避免过度的户外运动了。

所以,是否需要进行户外活动,应该从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进行考量,失眠患者不妨多问问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强度表。

有一些老少皆宜的户外运动值得推荐。

1快节奏运动

体育锻炼的项目有很多,如排球、篮球、乒乓球、康乐球,以及游泳、健美操、跑步、竞走等。以上体育锻炼项目,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年龄、性别、体力,以及客观环境条件,选择一二项坚持锻炼。但是须注意的是,快节奏运动必须充分根据锻炼者的体能确定是否适宜,如一些身体虚弱的年轻人未必比体魄强健的中老年人适宜某些运动。日子久了,这些运动对于改善睡眠确实有比较好的疗效。

2太极拳

太极拳锻炼是一项很有益的健身运动,只需长时间坚持,不但有健身作用,而且还能够调节神经、精神状态,改善情绪,改善睡眠,改善大脑功能,有不少的失眠者就是通过打太极拳而使病况好转或者痊愈的。

3练气功

气功有利于精神放松,情绪安定,注意力集中,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忍耐力、对病患的抵抗能力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这些对失眠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有助于改善睡眠的运动

于着名的《睡眠》期刊。

根据好几项调查,运动对于改善睡眠问题的研究,结果都显示,运动实际上可帮助老年人入睡以及维持睡眠。

运动很可能会影响荷尔蒙与生物周期节律,也就是所谓的生物时钟,因此促使了身体细胞运转更有规律。而早上运动影响的荷尔蒙与晚上运动所产生的荷尔蒙不同。早上运动,体温在睡眠前就会开始逐渐下降,而运动则会增加体温,此时帮助身体复苏就大大的提高了身体的新陈代谢。

但是,为了促进睡眠,人们究竟应该在早上运动还是晚上运动呢?什么时间的运动效果最好呢?对经常失眠的人而言又应该要有多少的运动量才足够呢?

根据这个研究结果显示,早上步行一小时对于缓解失眠症状的效果惊人,所以天气晴好或者有条件的人士不妨采用。如果步行不方便的话,简单的一些伸展运动也同样具有改善的效果。

通过运动可以放松精神,转移注意力,促进睡眠。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证实,失眠的人假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4个月以后,其平均的睡眠时间就能增加1小时。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运动助眠的效果跟运动的形式有着密切关系。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有助于改善睡眠的运动。

1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锻炼方式,也是一项不受环境及条件限制,任何人都可进行的保健运动。

散步虽好,但也须掌握要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散步前要让身体自然、放松,适当活动一下肢体,然后调匀呼吸,再从容迈步。散步时肩要平,背要直,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精神饱满,步履轻松,两臂随着步子的节奏自然并有规律地摆动,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行气活血、舒筋活络、宁心安神、祛病强身的效果。失眠患者则应根据自身的体力情况,确定散步的速度快慢和时间长短,宜缓不宜急,顺其自然而不要强求,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另外,失眠患者一般可采用普通散步法,即以60~90步/分钟的速度,每次散步15~40分钟,每天散步1~2次。散步在任何时候皆能进行,但饭后散步的话最好选择在进餐30分钟以后。针对失眠患者来说,比较适宜在清晨、黄昏或睡前散步。

2睡前助眠瑜伽

瑜伽体位法中对体位和注意力的练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对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给予平静安抚,起到镇静、安神作用,让机体和大脑获得自然放松。通过有益于睡眠的瑜伽冥想和瑜伽动作,真正让失眠从此远离。其中,可借助抱枕、枕头或靠垫,靠墙并让身体躺在枕头上,双手在身体两侧平放,向上举起双腿,双脚并拢保持一段时间的倒箭式瑜伽姿势。

祈祷式:双脚平行站立,先收起左脚,脚跟抵住会阴。吸气时手臂上举合十,呼气时双掌落下于胸前,视线向下看指尖。肩膀放松,自然呼吸,保持专注。然后呼气还原,换另一边练习。

3睡前体操

一般来讲,睡前体操完成后30~40分钟睡觉,人们将很容易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睡眠。睡前体操简单易学,实用有效,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就再也不用受到失眠的困扰。

睡前体操只有五个动作,分别是:①双手合十放于胸前;②尽量向上伸展双臂,保持十秒钟;③双臂打开呈180°;④右手单臂向上,手指伸直并拢,直对面中央;⑤双臂展开呈180°,复原后抬起左臂,重复相同动作。

4睡前安神操

“睡前安神操”可以帮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睡前调整紧张情绪,利用呼吸、伸展和冥想等途径,将人们的精神恢复到最放松的状态,从而轻松进入梦乡。睡前安神操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交替侧弯

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地板上,双手相握置于头上方,保持此姿势慢慢向右侧弯腰,弯腰的同时用嘴呼气,身体弯到不能再弯的同时把气全部呼出;然后再保持此姿势,慢慢把上身抬起至直立状态,同时用鼻子吸气,身体立直的同时气吸到头部。左、右腰交替侧弯。

运动量:2~4次/侧。

注意事项:身体应保持正侧位下侧腰,尽量向侧弯,感到腰侧有强烈伸拉感时,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与深吸气。

第二步:双臂伸举

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地板上,双手掌心相对直臂置于脑后,保持此姿势慢慢向下蹲,同时双肘弯曲,蹲到底的同时用嘴将气全部呼出。然后再保持此姿势,慢慢站直的同时双臂慢慢向上伸到头部,并用鼻子把气深吸到头部。

运动量:2~4次。

注意事项:身体需保持直立,下蹲时臀部不要向后撅,双臂向上伸起时尽量伸到头部,感到整个身体有强烈向上伸拉感时,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与深吸气。

第三步:身体前屈

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地板上,身体慢慢向前屈,同时用嘴把气全部呼出,然后双臂放松,慢慢弓背向上立起,并用鼻子把气深吸到头部。

运动量:2~4次。

注意事项:在韧带允许的条件下双手尽量触碰到地面,弓背,感觉脊椎一节一节地向上抬起时,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与深吸气。

第四步:冥想放松

平躺于床上或垫子上,双臂置于体侧,全身充分放松,慢慢地调整呼吸频率,慢慢地深呼气、深吸气,大脑中什么都不要想,只要从头到脚想着正在放松的部位。冥想的顺序为:慢慢地想着头皮放松→前额放松→眼睛放松→鼻子放松→嘴巴放松→脖子放松→肩膀放松→胸部放松→上臂放松→胃部放松→肚子放松→小臂放松→手放松→臀部放松→大腿放松→小腿放松→脚腕放松→脚放松……注意事项:进行冥想的时候,可以听一些平静舒缓的音乐,大脑一定要尽量去感觉正在放松的部位,呼吸速度要保持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