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6860500000015

第15章 常见病对症特效疗法(2)

慢性胃炎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本书所指的为单纯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疼痛发于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在背部膈俞至胃脘部之间俞穴也会出现压痛点。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较复杂,如长期不规则饮食、饮食不节、精神刺激或劳累受寒,损伤或克犯脾胃所致。已经出现的慢性胃炎,在遇到上述因素后,还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加剧。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在中医中称为心悸,是指因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使心脏收缩的频率或心脏节律发生异常,产生心跳异常、惊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脉搏跳动层次参差不齐等症候。心律失常一般为阵发性,多随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病。

【取位】

穴位

手少阴心经:少府、通里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疗法】

按摩

步骤一:点按阳溪2分钟,再手不离皮肤按揉3分钟。

步骤二:点按少府、通里、内关各5分钟。

慢性胃炎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胃俞、肝俞、背部膀胱经

任脉:上脘、中脘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内庭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足厥阴肝经:太冲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肩井

足太阴脾经:阴陵泉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合谷

2.反射区

耳:胃、脾、十二指肠、腹、神门、交感

手:胃、胰腺、脾、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

足:脾、下身淋巴结、胃、十二指肠、肝、腹腔神经丛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掌根从中脘向上缓推至上脘3~5分钟,掌振中脘3~5分钟。

步骤二:按揉气海2~3分钟,按揉足三里3~5分钟。

步骤三:掌擦胸部3~5分钟,空拳敲打上腰15~20次,拿捏肩井各1~2分钟。

步骤四:按揉手三里、内关、合谷各1分钟,搓摩胁肋1~2分钟。

步骤五:胃脘灼烧揉捏阴陵泉、阳陵泉各2分钟,点按内庭2分钟,掐揉太冲2分钟。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以中重度手法按揉胃、脾、十二指肠、腹、神门、交感10分钟。

步骤二:掐胃、脾各10次。

步骤三:点按或捏按十二指肠、腹各5~6分钟,反复3~4次。

步骤四:提捏交感1分钟,逐渐加力,反复5~6次。

步骤五:点按或捏按神门至局部发热。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胃、胰腺、脾、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脾、下身淋巴结各30~40次。

步骤二:推按胃、十二指肠、肝各10~20次。由内向外推揉腹腔神经丛3~5分钟。

2.拔罐

步骤:先在皮肤上涂抹油性按摩介质,用闪火法将罐吸拔足太阳膀胱经上部穴位,然后沿着经络循行线路来回走罐,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直至皮肤潮红。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肝俞、脾俞、胃俞,留罐10~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胃下垂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病,它是指站立位时,胃位置下降,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下降至髂嵴水平连线以下或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平滑肌或韧带松弛所致。

中医无此病名,但有类似症状的描述,认为是饮食不节、脾胃气虚下陷所致。胃下垂多见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

【取位】

1.穴位

任脉:中脘、气海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足太阳膀胱经:胃俞、脾俞、肾俞

督脉:百会、大椎

足厥阴肝经:章门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阴陵泉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2.反射区

耳:神门、脾、胃、耳尖

手:胃、胰腺、肝、腹腔神经丛、大脑(头部)、心

足:肾上腺、脾、肾、胃、腹腔神经丛

【疗法】

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揉百会、大椎至发热。

步骤二:摩中脘、章门、气海各3~5分钟。

步骤三:揉脾俞、胃俞、肾俞、合谷、内关、外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

(2)反射区。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以中重度手法按摩

神门、脾、胃、耳尖10分钟。

步骤二:点按脾、胃、神门各5~6分钟,反复3~4次。

步骤三:提捏神门1分钟,反复5~6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胃、胰腺、肝、腹腔神经丛、大脑(头部)、心各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肾上腺、脾、肾、胃各30~40次。

步骤二:由内向外按揉腹腔神经丛3~5分钟。

腹痛

腹痛是指中、下腹部疼痛,位置多在胃脘之下、肚脐四周、耻骨毛际以上,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其中单独出现的原因是外感风寒、暑、湿,或过食生冷、内伤饮食,或情志失常、气滞血瘀。

【取位】

穴位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疗法】

按摩

步骤:痛时用拇指掐按一侧足三里3~5分钟,至疼痛止。如疼痛未止,以相同手法按摩另一侧足三里。对急性腹痛效果较好。

呃逆又叫膈肌痉挛,俗称打嗝,是由于胃气上逆,致使喉间不能自主地发出连声呃逆,声短而频。中医认为,呃逆的病因主要是胃气上逆。通常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久病脾胃阳虚、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致使胃气不降、气机逆乱有关。呃逆大多单独出现,偶发多于反复发作,多可不药而愈。如果呃逆继发于其他疾病中,多为病势转重之预兆。

呃逆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胃俞、肝俞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合谷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任脉:上脘、膻中、中脘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足厥阴肝经:章门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2.反射区

耳:耳中、神门、交感、皮质下、胃

手:膈、横膈膜、胃、肺及支气管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按揉胃俞、手三里、足三里、合谷各2~3分钟,揉气海3分钟。

步骤二:掌摩中脘5分钟,掌根擦膻中2分钟。

步骤三:捏按内关、外关各34次,提拿章门34次。每日按摩1次。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先对耳中、神门、交感、皮质下、胃进行重按、缓慢放松的按摩,共10分钟。

步骤二:点掐耳中、胃、交感各10次。

步骤三:点按神门、皮质下各5~6分钟,反复3~4次。

方法二:手部步骤一:推按或按揉膈、横膈膜2~3分钟。

步骤二:点揉胃2~3分钟。

步骤三:推揉肺及支气管2~3分钟。

泄泻

泄泻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本法指后者。引起功能性慢性泄泻的原因有湿邪侵袭、寒凉入侵、情志失调、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等,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排泄时,或溏薄而势缓(泄),或清稀而直下(泻)。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天枢、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

任脉:神阙、中脘、气海足阳明胃经: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督脉:长强

2.反射区

耳:直肠、大肠、脾、胃、耳尖

手:小肠、胃脾大肠区、肝、脾、胃、肾

足:下身淋巴结、胃、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腹腔神经丛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按揉中脘、神阙、天枢9分钟。

步骤二:按揉大肠俞、长强各1~3分钟。

步骤三:点按上巨虚5~15次。每日按摩1次。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以中重度手法按摩直肠、大肠、脾、胃、耳尖10分钟。

步骤二:掐大肠、直肠各10次。

步骤三:点按脾、胃各5~6分钟,反复3~4次。

步骤四:提捏神门,逐渐加力,持续1分钟,反复5~6次。

步骤五:拿捏耳尖数次,至局部热感。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小肠、胃脾大肠区、肝、脾、胃、肾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下身淋巴结30~40次,按揉1分钟。

步骤二:推按胃,推按十二肩周炎是肩关节组织炎的简称,发病范围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原本只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软组织退行性病变,但在现代,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操作电脑姿势不当或体质虚弱等,致使局部经脉受阻,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肩周炎的大军中。本证具体表现为肩关节酸痛,活动时加剧,夜间痛甚,有时还伴有凉、僵感,活动受限。

肩周炎

【取位】

1.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肩髃

手太阳小肠经:秉风、天宗、肩贞

手少阳三焦经:肩髎、臑会、外关

手太阴肺经:中府

手少阴心经:少海

指肠,向下推小肠,推按升结肠,推按横结肠,推按降结肠,推按乙状结肠及直肠,各10~20次。

步骤三:由内向外按揉腹腔神经丛3~5分钟。

2.拔罐

步骤:急性腹泻者取天枢、中脘、气海、合谷、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选择大小合适的拔罐,将罐罩于应拔上述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每3次为1疗程。

慢性腹泻者除上述穴位

外,同时选择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或用温罐法灸神阙。两组穴位交替拔罐,留罐~15分钟,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休息一天。

督脉:大椎至至阳一段

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脾俞、承山

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至肩井一段、阳陵泉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至条口一段、悬钟

足厥阴肝经:太冲

2.反射区

耳:肩、锁骨、神门、肝、耳背肝

手:肩关节、颈项、颈肩区、斜方肌、颈椎

足:肩胛骨、肩、斜方肌、颈项、肝

【疗法】

1.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按快放肩、锁骨各反复10次。

步骤二:捏按神门、肝、耳背肝各2~3分钟,反复3~4次。

方法二:足部

步骤一:点按肩胛骨、肩各30~40次。

步骤二:由外向内推揉斜方肌、颈项、肝各10~20次。

2.刮痧

步骤:面刮法刮拭大椎至至阳,再从大椎刮至脾俞,然后从风池刮至肩井。以面刮法,用泻法刮拭秉风、天宗,从肩髃起,经肩髎、肩贞、臑会沿着上臂外侧刮至曲池。以相同手法眼上臂内侧刮至少海。以平面按揉法和平面刮法刮拭外关、合谷。以面刮法从足三里刮至条口,从阳陵泉刮至悬钟,最后以角刮法刮拭太冲和承山。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多因长时间反复屈伸腕关节和前臂旋前、旋后过度,造成筋膜劳损,血流瘀阻,血不养筋所致,原多见于网球、乒乓球等运动员及木工、钳工等特殊工种,后普通人群发病也逐渐增多。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无肿胀或微肿胀,自觉手臂无力,静时多无症状,做拧或提拿动作时肘部疼痛加剧。

网球肘

【取位】

穴位

手阳明大肠:曲池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

【疗法】

按摩

步骤一:肘关节自然屈曲,点按患处至局部发胀,点按结束后在局部做揉法。点按手三里,点按结束后在局部做揉法。

步骤二:揉捏患肢的腕部到肘部9遍,再前臂的腕部推至肘部,直至前臂屈肌群充分放松,并配以握拳内旋伸肘运动。

步骤三:将患肢的肘关节置于握拳内,以揉捏法从腕部到肘部做揉捏、推法、掌按法各9遍,按压结束后做揉法。

步骤四:在肘关节外侧的压痛点做擦法9次,使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足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在承重后出现的以足跟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其病因有骨刺、硬物硌伤或运动过度。中医则认因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等导致经络受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为足跟痛表现为足跟部承重后出现疼痛,久卧、久坐后突然起立以足跟承重则疼痛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逐渐减轻。当行走较多后,疼痛又明显加重,休息后又会减轻。此外,气滞血瘀型特点是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肝肾亏虚型特点是疼痛喜按,触之痛减;寒凝血瘀型特点是疼痛拒按,喜热怕冷。

足跟痛

【取位】

1.穴位

足少阳胆经:悬钟

足少阴肾经:涌泉

足太阳膀胱经:承山、昆仑

2.反射区

手:肾、肝

足:生殖腺、内尾骨、外尾骨、肾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拿捏患肢小腿后侧3~4分钟。

步骤二:按揉悬钟、昆仑各2~3分钟。

步骤三:点按承山2~3分钟,点按涌泉3~4分钟。

步骤四:掌根从足跟向足趾方向做推法6~8次。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手部

步骤一:点按肾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再按揉相同反射区2~3分钟。

步骤二:点按肝3~5分钟,再按揉相同反射区2~3分钟。

方法二:足部

步骤一:点按生殖腺、内尾骨、外尾骨各30~40次。

步骤二:由外向内推肾10~20次。

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糖尿病的原因较多,除了家族遗传外,饮食过量、偏好甜食、运动不足、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过度操劳、情志不佳等因素都可诱发糖尿病。

【取位】

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胰俞、肺俞、肝俞、肾俞、脾俞、胃俞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任脉: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神阙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督脉:命门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足少阴肾经:太溪

经外奇穴:腰眼

【疗法】

本法适合糖尿病初期患者辅助治疗。

步骤一:双手掌根推腰部两侧5~10次,再双手握拳用指关节拨揉腰椎部的脊柱两侧,重点按揉酸痛处。

步骤二:按揉膻中、中脘、气海、关元50~100次。

步骤三:掌摩中脘、神阙各30次。

步骤四:按揉肺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各2~3分钟,掌摩腰眼30次。

步骤五: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各2~3分钟。

高血压也叫做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头疼”、“眩晕”的范围,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病症,表现为舒张压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失眠、气喘、健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心脏、肾脏、脑部发生病变。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较多,如情志失调、饮食过度、内伤虚损、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

高血压

【取位】

1.穴位

督脉:神庭

足阳明胃经:头维、足三里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

足少阴肾经:涌泉

手少阳三焦经:角孙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合谷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经外奇穴及其他穴位:印堂、太阳、桥弓

2.反射区

耳:肝、耳尖、神门、降压沟

手:血压区、大脑、脑垂体、心、肝、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

足:肾上腺、脾、脑垂体、肝、大脑

【疗法】

(1)常规按摩。

步骤一:以双手拇指从印堂起,交替向神庭缓缓推抹,以有轻松舒适感为宜。再自前额中线分推至两侧太阳,点揉太阳数次。以相同手法,将拇指依次推至头维、角孙,点揉两穴数次。重复本步骤数次。

步骤二:按揉太阳、风池各1分钟。五指张开,交替推摩胸部两侧10~15次。

步骤三:双手拇指交替推桥弓各10~15次。

步骤四:点揉肩井、曲池、内关、合谷各1~2分钟。

步骤五:按压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各2~3分钟。双掌搓擦20~30次后浴面。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掐肝、耳尖、神门10次。

步骤二:按揉降压沟5~10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血压区、大脑、脑垂体、心、肝、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各100~150次。

217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肾上腺、脾、脑垂体30~40次。

步骤二:由外向内推揉肝、大脑各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