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就是力量
今天的人们说起人生成功的要素来,总是提到什么智商、情商乃至财商,停留在技能本领或者精神性格的层面。是的,这些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成功的另一项也许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品格。尤其是对那些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这一要素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高尚的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高尚的品格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它能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力量。
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们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依赖、尊重和效仿。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他们激发了动力,这动力推动着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品格,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个体,使一个人具有永久的价值。人品,使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都成为荣耀,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岗位都受到尊重。品格,比财富更具威力,它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着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尊重乃至服从。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地位可以有高下之别,它或许与金钱、权势相关,而品格则与这些统统无关。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可以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一个无钱无权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的时候,他最高尚的人品也就在这种持久的尽职尽责中表现出来。他们或许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学问,没有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等等。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尽管一无所有,但是他们人品的荣耀同加冕的国王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
品格就是力量,从一种更高意义上说,这句话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确切。没有灵魂的精神,没有行为的才智,没有善行的聪明,虽说也会产生影响,但是他们都只会产生微弱甚至是坏的影响。我们或许会从中受到教育,或者会觉得他们有趣,但是,我们不会去崇拜他们,这就像要我们去崇拜一位扒手的敏捷或一位在高速公路上溜旱冰的人一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打扮成武士模样的茶匠,被一个相貌猥琐的浪人拦住比武。茶匠自知不是其对手,但又不愿就这样死去。于是,便到一个教习剑道的道场,请求剑匠教他几招,好让他有一个体面庄严的死法。
剑匠答应了,但条件是让茶匠为他表演一次茶道。茶匠心想这可能是一生里最后一次泡茶,便一口答应。他全神贯注地泡茶,似乎忘了即将来临的死神,就好像泡茶是全世界惟一重要的事。
茶匠泡茶时那清朗、无念、庄严、绝俗的表情令剑匠深受感动,他感叹地说:"你可以不必学习剑法了,你泡茶的心境,无论与任何武士决战都能取胜呀!当你去赴浪人之约时,首先就像茶道的准备工作,先郑重地向他问候,并道歉自己来晚了。告诉他你已做好一决胜负的准备,然后脱下外褂,小心折叠好,再把扇子放在上面。系上缠头,围上腰带,把裤裙的口子打开。最后抽出长剑高举过头,摆好将对手砍倒的姿势,闭上眼睛,一听到喝声,就举剑向他劈去。这整个过程,要非常专注,就像你方才泡茶的样子。"
茶匠道谢之后,便奔向与浪人约定的地方,好像去为朋友泡茶,一点恐惧也没有。他按剑匠的忠告一一做了。当他最后举刀而立时,那浪人仿佛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茶匠:无畏、无我、无念。浪人连喝声都叫不出来,对立了一分钟,浪人扔下长刀,跪在地上求饶。茶匠原谅了他,浪人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有时候,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生存下去,并且活得精彩,就必须要有那么一点高贵的品格了。那品格便是一柄正直的钢刀,会帮你在前进的路上驱魔除妖。
作为教师,高尚的品格同样是你走向优秀,取得成功的必备要素。
南京炮兵学院教授刘怡昕。1985年,军队院校开办高等教育,急需高层次人才,刘怡昕毅然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从西安来到南京炮兵学院。从此,他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刘怡昕发现,全队100多名学员在一起上课,后排学员往往听不清、看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课效果。刘怡昕在征得学院同意后,将讲大课变为讲小课,把一个学员队分成四个区队,变一堂课为四堂课。这个办法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教学质量也普通提高。但对刘怡昕来说,课时量却是原来的四倍。
刘怡昕有个习惯,总是当着学员的面批改作业。这样,既可以当场解决学员没有弄懂的问题,又可以检查自己的授课效果。一次批改作业时,他发现学员张强还在哨位上。想到自己晚上要出差,而且一去要好几天,于是就带着作业本来到哨位上给张强批改作业。严冬的天,刘怡昕就这样站着,一边讲一边让张强消化,直到弄懂为止,刘怡昕为此没吃晚饭就去了火车站。
刘怡昕总是说:"我们当教员的,要对学生负责,对未来战争的胜利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刘怡昕不但在教学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也同样如此。多年来,刘怡昕养成了"超负荷、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这也使得他患上了多种疾病,有时关节炎发作起来,疼痛难忍。即便是这样,也从未影响过工作。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他所在的教研室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突出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刘怡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和影响着人们,成为学员们一本无言的教科书。
1991年7月,年过半百的刘怡昕放弃上级让他去北戴河疗养的安排,去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专程赴藏考察毕业学员和驻藏炮兵部队的有关情况。一到拉萨,刘怡昕本就虚弱的身体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西藏军区领导见状,决定请一部分学员来拉萨座谈,但刘怡昕坚决不同意。他背上氧气包、揣上救心丸便下了部队。调研期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他来到毕业学员吕雄文所在连队时,小吕感动得热泪长流。
1997年,刘怡昕收到吕雄文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来自世界屋脊的太阳》,其中有一首是献给刘怡昕的,诗中写道:"有人用关系走路/走出"飞黄腾达"的人生/有人用权钱开道/开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敬爱的刘教授啊/你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走路/走上了世界屋脊/走进了生命禁区/走出了科研硕果累累/走出了桃李满天下……"
刘怡昕教授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无论你是一位刚入教坛的普通教员,还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的赫赫名师,要想真正堪称"优秀",你都有必要随时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如润物无声的春雨,出淤泥而不染的夏荷,劲直有节的青竹,凌寒独放的冬梅……
你为人师表了吗
王老师是某重点小学的青年英语教师,业务能力不错。一天,教学副校长通知说,区里下周要来听她讲一节公开课。王老师自认为依照平时的教学常态就可以,但有好心人告诉她:"你这样肯定不行,万一课堂上出现了意外或突发事件,比如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或者尴尬冷场这些情况,让领导看见可就说你能力不行。最好的办法是事先排练一次或几次,让学生也熟练起来,这样的课堂就会预防漏洞,比较完美。"王老师采纳了这条建议,利用课堂把精心设计的这节课预演了好几遍,对其中的关键环节,比如提问,由谁来回答问题,怎样回答才正确无误更是备加留心,提前做了精心安排,自认为万无一失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公开课如期举行,一切正如预先设计的那样,教师讲解语言清楚,课堂节奏流畅自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响亮,与教师呼应完美,听课的领导更是频频点头。眼看就要下课,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及特征。孩子们非常配合,按照安排依次说了苹果、梨、香蕉、菠箩等,最后一个词汇了,应该是西瓜。王老师满含期待地等着,希望能听到清晰流利的回答,为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谁知课堂上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沉默,孩子们互相看来看去,却没有人站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开始小声议论和猜测起来。王老师充满疑惑地问:"难道没有同学知道吗?"大家摇摇头。"那为什么没人回答呢?"一个孩子怯怯地站了起来:"报告老师,西瓜今天生病了,您还没来得及说让谁替他呢!"……
这样的故事也许经常在教师身边发生和上演,王老师的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并无太多值得指责之处。为了能在公开课上、在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许多老师都从事过类似的努力,以至于"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表演课"或"作秀课"。曾经听过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某领导听公开课,注意到身边的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上频繁举手,却从未被老师提问过。尽管受到冷遇,该生热情依旧丝毫不减,每当老师发问依然高高举起右手,领导不禁好奇地问:"老师总不提问你,对你的热情好学视而不见,你不难过吗?""一点也不难过。"该生无所谓地回答。"为什么?"领导继续追问。"因为那些题我一道也不会。"这下领导大为震惊:"不会,那你为什么每次都举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低下了头:"我也不想这样,可老师说了,今天有人听课,你可得给我捧场,你只管举手,我不叫你就行了!"
很多孩子都对老师的一些行为充满了疑惑:老师要求我们有礼貌,可我们充满热情地向他们问好时,他们经常反应不强烈。要么是敷衍了事,轻描淡写地答一句,要么就不予理睬。平常老师总要求我们要诚信待人,可他们自己的行为却无法解释。比如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平常的时候老闲着,一到有人来听课,老师就会制作各种引人入胜的课件,还反复强调要我们多配合。还有我们去采摘,我们每人只能摘几个,可老师都拎了满满的两袋子。某重点中学施行"爱心伞"工程,进展不久即宣告失败,主要是放在学校门口的几排雨伞皆"黄鹤一去不复返",经过调查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学生用完雨伞,大多自动放回原处,将"爱心"传递下去,真正拿了不还,导致"爱心伞"难以为继的恰恰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还有学校的"自助复印室"(要求自己带复印纸来,如纸张不够或临时没带可向复印室索取,要求最快期限内返还相应数量的纸),之所以开张不久即宣告倒闭,也是因为老师往往不归还相应的纸造成的。所有这些都不禁令学生不解:为什么老师们说和做之间有差距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也许大多数的教师都不陌生先贤孔子的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但具体到行为中,时时刻刻以此自勉的却并不在多数。从理论意义上讲,应该说,这些教师忽略了教师职业道德核心伦理精神--榜样精神。当一个人选择了当教师,实际上意味着他就选择了一种生存状态--榜样或偶像的状态。小学生会充满崇敬地望着你,视你为天然的榜样,他们反驳别人最为经常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老师说了",因而,教师习惯性的动作和语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们的习惯动作和语言。古代的智者普罗泰哥拉把这种无意识的、泛化的道德学习比喻为"母语学习"。生活在学校中的孩子们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依据心目中的榜样--教师来理解做人与感悟人生的道理。难怪陶行知先生感叹:学校首先应该是人园。教育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难怪苏格拉底会认为"尽管美德可教,但谁才有资格教授美德"?皆因教师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手段。同为专业工作者,单从职业道德的范畴而言,我们并不能断定师德要求一定比医德要求高尚,但就个人品格来说,人们或许并不关心医生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作风问题,但我们不能想象,同样的问题假如发生在教师身上,试问哪个家长敢把孩子送到老师身边接受这样的教育?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更是如此:教师道德影响学生的道德人格,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反之则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恐怕是每一位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要备加谨慎的。
固守永远的精神家园
《中国教育报》曾刊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的中卫县,是大西北有名的文化之乡。县城南边的中卫二中,是这所县城地区规模最大却是全县有名的薄弱学校,近三年来竟连创中卫县教育系统多项第一,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学校。师生说,这些都应归功于他们的好校长--人称"智能型"校长的芦苇。
1958年11月出生于宁夏中卫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芦苇,受文化之乡传统而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在国家恢复高考后成为首批被录取的大学生。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正当他想实现自己当作家的梦时,他被告知分配到家乡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任教。他没有抱怨,也没有犹豫,就一头扎进孩子们中间,讲台一站就是18年。
自从踏上讲台,他便痴迷,这方圣洁的天地,他觉得浑身充满智慧与力量。在讲台上再苦再累,他的心底也是甜的,从老师到副校长,他始终承担四个班的高中语文课。在芦苇的日记里写着这样一段话:""名师风范,学者气度",是我从教生涯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教学实践中,他不满足于把传授知识的阵地仅局限于课堂,也不满足于把传授知识的内容仅仅禁锢于书本。从小讲台到大讲坛,他举办的全校性的文学、电影、写作等系列讲座场场爆满,场场轰动。学生们从他的讲座中了解了什么是人生况味、历史价值和哲学思考,了解了什么是视觉效果、画面语言和蒙太奇思维,了解了什么是风骨、文气和双重转化。
芦苇生于西部长于西部,在无数次地问自己能为西部做点什么后,他把教育作为实现西部腾飞的人生实践,把成为一个职业教育家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实现人生理想的漫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他在带班的三年中竟能做到不批评一个学生,而这个班学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思想品德,又是全校最出色的。教师们说,芦苇当了十余年校长,在他们的印象中,只对一位教师发过火,因为这位教师在课堂上体罚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