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
职场有一句话叫: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你所热爱的职业,会易于你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会使你的工作更容易取得成功。从反面来说,选择你所爱好的职业,工作就不会让你觉得那么劳累。
但是有些时候,有的人在一开始是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所爱的职业的,而只能被迫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爱好的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以敷衍的态度去应付了事,而要学会去爱自己所做的。
一个工作了数年的学生给他的老师写信说,又要换工作了。原来觉得将要得到的那个工作肯定不错,真跳到了那里,又觉得与前一个工作差不多。换来跳去,总没有自己心底里期盼的、热爱的工作。
老师回信说,正如亿万富翁约翰·丹佛在他"十点生活原则"中说的"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做着自己不喜欢但必须做的工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和生活。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作为职业,这实在是一种幸福--就像找到自己真正所爱的人一样。
这真是智者之言!
确实,对于一个人来说,很多时候是这样子的,也许你目前的工作并不是最理想的工作,但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工作,是人生的又一个伴侣,如果你从来没有投入地爱过,你又怎么知道目前的工作不值得你爱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他们内心最喜欢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但是这61%的人,都成为了有成就的人。
曾经有一个鞋匠,他从事擦鞋工作已经多年,但是他一直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他还说他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且为拥有当地最好的擦鞋水平而感到自豪。其他的人很奇怪,就问他:"我们看着都觉得你很辛苦,你怎么还会一直喜欢你的工作呢?何况,擦鞋这项工作也不是什么好工作吧?"
鞋匠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我擦完鞋之后,看到每个人都能够穿着一双光鲜的鞋上路,这是多么让人自豪的一件事呀!既然我干了这一行,那我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最幸福的擦鞋匠!"
连擦鞋也可以有这样的自豪。
所以我说,先投入地爱你目前的工作吧。对工作的情感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这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由来。因为,要从事自己一见钟情并喜欢一辈子的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位哲学家让其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个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结果,当哲学家说"时间到了"的时候,很多弟子两手空空,因为他们总在比较中踌躇,总以为前面的机会还很多,没有必要过早做决定,于是一次次地错失良机。弟子们恍然大悟:人总在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穗,但是却不知道把眼前的那一个握在手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世上的任何一项阳光下的工作都自有它的意义,更何况,教育是这样一项事关"人"和社会未来的工作呢?更何况,教育有着这么动人的前景呢?只要你爱你的工作,爱教育,你就会得到许多人无法体验的幸福和快乐。
许多年前,曾在《读者文摘》上看见过一篇美国教师写的文章,他的话让我终生难忘。
他是这么说的:
你为什么要当教师呢?当我的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告诉他,我不想被认为是处于达官显赫的这样一个境地。使他迷惑不解的是,我所抛弃的显然正是,所有的美国孩子自幼所一直被教导去追求的人生成功之路:金钱和权力。
我当然不想当教师,因为教书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在我妄想赖以谋生的所有职业中,像推土机手、木匠、大学管理人员、作家--当教师是最难的了。我从未对自己的备课满意过,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总是准备到深夜。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永远是紧张的,生怕又会被发现犯了傻。当我走出教室时,可能又被认为上了一堂比以前更令人乏味的课。
我不想当教师,因为我认为我总是知道答案,或者我总想把我所知道的那些知识,强迫我的学生去接受。有时我简直怀疑我的那些学生们真的在课堂上把我所教给他们的都记下了吗?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当教师呢?
我要当教师,因为教学永远是一个变化无穷的工作。甚至当我的教材是同样的,我也总是改变着教学方法,我的学生总是在变化。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有出错的自由,有吸取教训的自由,有激励我自己和我的学生的自由。作为一个教师,我就是我自己的老板。即使,我要求我的一年级新生去编一本如何写作文的教科书,谁又敢说不呢?这样的课程可能会完全失败,但我们都能从失败中学到些什么。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提出,那些学生必须尽力思索才能回答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有时有意回避那些正统的提问。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学习。确实,我之所以感到我的教师生涯还颇有活力,是因为我总是不断地学习。我人生事业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我之所以是最好的教师,不是因为我懂得多,正相反是我酷爱学习。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能设法将我自己和我的学生,从象牙塔式的传统封闭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而进入外面的真实世界。
我要当教师,因为……教学给了我前进的步伐,多变的人生和挑战以及不断学习的机会。
尽管如此,我还是忘了说我当教师的最重要的理由。
我的第一位博士生名叫维姬。她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年轻人,她一度由于未能通过文学课,而使她申请奖学金受挫。但她勤奋不懈地研究撰写了一篇,关于一位鲜为人知的十四世纪的诗人的论文。她终于完成了论文,并将它寄到著名的杂志予以发表。除偶尔请教了我几次,这几乎完全是由她自己完成的。当她完成了论文,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一份工作,并且赢得了哈佛大学的一笔奖学金用于将其论文写成一部专著时,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我的学生,她茁壮地生根、发芽成长起来了。
我的另一位学生名叫乔治。他是我所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他一开始学的是工程学,而后他转学英语,因为他终于认识到他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他一直在校学习直到他获得硕士学位。现在他在一所高级中学教英语。
还有一位学生名叫吉娜。她曾一度辍学,但她的一些同学把她找了回来,因为他们希望她能看到自我实现课题的结局。她回来了,她还是我的学生。作为她的老师,她告诉我她后来变得对城郊穷人的状况十分感兴趣,她致力于这个课题并成为一名人权律师。
另有一位学生名叫杰卡。她是一个十分爱整洁的人而且有着一种绝大多数哪怕学过分析学的人所不能及的学习天分。杰卡决定停止高中的学习而直接进入大学。
这些就是我为什么要当教师的理由。这些学生在我眼前成长、变化着。当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那么近的亲眼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了。
我也有权力。我有权力去提醒别人注意,去展开有趣的话题,去问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去表扬一个大胆的回答,去谴责掩盖真理,去向学生推荐书籍,去指出前进的道路。我还会去在乎其他什么权力吗?
我当教师是因为我生活在那些开始呼吸的人们中间,我有时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的气息中也有我自己的气息。
知道什么叫幸福吗?
这就叫幸福。
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学生的幸福的总和。教一辈子书,有那么多学生的幸福叠加,那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愈显灿烂辉煌。
爱你的教育吧,不管它是不是你最初的梦想和追求。
因为,教育,值得你做。
优秀者就是优秀的责任承担者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敬业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无论你是否从事教师这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老师这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责任承担者。
全国优秀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这样说过:
刚参加教育工作时,我有一种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我少年时代所受的关于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但更来源于我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
记得当时就有同事对我调侃道:"你把胡耀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编者注)该操的心都操了!"
是的,现在想起来,那时我的"庄严"与"神圣"的确有些幼稚,但我那颗真诚的责任心(后来成了我的事业心),至今未曾褪色!
但是,就理论素养而言,我当时堪称"一贫如洗",然而我仍然凭着一腔热情便"赤膊上阵"了:一天十几个小时和学生"泡"在一起,真正成了"娃娃头"!
李镇西之所以能坚持数十载,将热情倾注于自己的班级,又将忧思投注于中国的教育,并最终走出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很大程度上缘于他心中那从未枯竭的责任感。其实,任何一名教师,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是永远都必须坚守的人生信条。
重庆民办职业学校--行知学校校长吴安明在回忆自己的教育经历时说:"名师贵在拥有一种纯粹的敬业精神,甚至还要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反省自己。有时,我希望自己像陶行知那样,为后代、为国家尽心作出一番教育事业。任何教师,有了这种崇高的境界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度。"
坐落在太行深处的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全国模范教师王生英便是这一方面的楷模。
1974年,她拖着一条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的腿,读完了在山里被称为"秀才"的高中的王生英,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资格,从此,她在家乡执起了教鞭。从王生英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2千米路,需要走半个小时。王老师腿脚不便,如此跋涉,自然是步履维艰。她摔过跤,也被洪水冲走过。学生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她满身泥泞赶到学校,站在讲台上,头发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滴,而她的课却依然讲得栩栩如生。
有一年6月,风不停,雨不住。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遮风挡雨,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王老师只好让他们回家,她自己拖着残疾的腿脚,冒着瓢泼大雨,踏着泥泞的山路,挨家挨户叩开每个学生的家门,把"课"送到他们的灶火前或者饭桌上。学生们给王老师算了一笔账:她每天往返学校和接送学生,至少要走12千米的路程。12千米×300(每年上课的天数)×30(年)=108000千米。这个数字,大约是绕地球两圈半的长度。王老师在白云深处的讲台,先后因破败、暴雨等诸多原因经历了四次搬迁,但最后无一保全,万般无奈,她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们领到了自己家里上课,一坚持就是数年。
这就是王老师,一个安贫乐道的王老师。她对事业的痴迷、对学生的厚望,远远超过了对待自己的"前途"。一个深山里的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王老师的工资,每月拿过5元、10元、30元、40元,后来涨到70元。1996年曾经有过机遇,镇里通知她到安阳参加一个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考试。她一划算,连来带去需要3天时间,学生没老师,就像孩子没娘,不行,不能让学生们"放羊"。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她说,什么"公办"不"公办"的,我在心中早就给自己转正了,我是公家的人,只要心里有"公",心态也就平衡了。
王老师心里的那份"公",实际上就是一种崇高的责任,而她数十年的教育热忱和人生执著也便是这种崇高责任感的外化。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具有这种视职业为事业的责任意识。
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老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你不要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人,只有一次青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的宝贵的青春年华。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受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昂首挺胸,气宇轩昂。
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知道,绝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各种专业上的荣誉称号,比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并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做了有益的引导。尽管这逃不出名与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适度的虚荣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在正常的追逐这些荣誉的过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教育人生来。我相信,学校一般不会对这些荣誉的评比条件进行保密,假如目前的你对此不清楚,那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校领导请教,我相信,领导对这样的年轻人是欣赏的。当你清楚了每一项荣誉所要的子条件的时候,就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些"子条件"。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实现目标的时间,你的责任感由此开始。
点燃你工作的激情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的一段叙述:
一个明朗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街上,忽然想起要买双短袜。于是,我走进了一家袜店,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向我迎来。
"您要什么,先生?"
"我想买双短袜。"
"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上最好的袜店?"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并迅速地从一个个货架上取出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逐一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赏鉴。
"等等,小伙子,我只买一双!"
"这我知道,"他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他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喜悦,像是在向我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