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600000071

第71章 秋风五丈原(10)

费祎、姜维是反对魏延抗命不遵的行为的。当费祎被魏延羁留时,费祎采用欺骗手段脱身,不与魏延为伍,反映出他反对魏延的坚定态度。费祎、姜维是诸葛亮一手培养的接班人,他们忠于蜀汉事业,执行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他们反对魏延,完全是出以公心,出于维护军令的尊严,出于维护蜀国的根本利益。在南谷口火拼中,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支持杨仪而不信任魏延,也是由于费祎、姜维态度的影响。

问题出在杨仪身上。

杨仪原来在曹魏荆州刺史傅群手下任主簿,后来背叛曹魏投奔关羽。此人有心计,办事能力很强,又善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因此深得刘备赏识。但杨仪有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性狷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心胸狭窄,性情急躁。早在刘备在世时,他就和尚书令刘巴不和,为此还遭到刘备的贬斥。可见与刘巴的不和,主要责任在杨仪。

但刘巴死得很早,杨仪和刘巴的矛盾没发展到十分激烈的程度便结束了。

继刘巴之后,杨仪又与魏延发生了矛盾。公正地说,杨、魏矛盾,双方都有责任。魏延高傲自大,看不起别人,很多人都对他避让三分,但杨仪却偏偏与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魏延是个武人,脾气暴烈,二人常常碰撞,吵架,像水与火一样不相容。魏、杨二人都长期在一起共事,而且都在诸葛亮身边担任要职。时间越长,积怨越深。有时两人吵起来,魏拔刀对着杨仪比比划划,杨仪又气又怕又委屈,竞哭得像个泪人一样。

杨仪与魏延宿怨积得这样深,他在退兵风波中反对魏延的动机与费祎、姜维是不同的。他千方百计想把魏延置于死地,目的就是借公事之名,行泄私愤之实。他在退兵中口口声声宣扬魏延欲北降曹魏,在魏延众散逃往汉中时派马岱将其追杀,把魏延的人头踩在脚下恶狠狠地咒骂,并诛夷魏延三族。这一切过分的行为,哪像在维护军令的尊严,分明是在公报私仇。

杨仪说魏延欲北降曹魏,实在是血口喷人。二人比较起来,有投降曹魏动机的倒是杨仪。史载杨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不料,诸葛亮早就选中了蒋琬。这下可把杨仪气坏了。想当初,杨仪任尚书时,蒋琬还不过是个小小的尚书郎,无论是资格还是才干,杨仪都认为自己要比蒋琬强许多,“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他甚至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番话,使杨仪的叛逆嘴脸暴露无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南谷口火拼”是一个公事私怨互相混杂纠缠的事件,魏、杨二人的私人恩怨使南谷口事件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应该说,南谷口火拼的发生,主要应由魏延、杨仪二人负责。只要是二人私怨不除,只要是二人在蜀汉军中担任重职,南谷口火拼是迟早要发生的。

于是,便引发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该不该用魏延、杨仪二人?

夷陵失败后,蜀汉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刘备新亡,新主平庸,南中叛乱,外有联盟破裂之不利,内临兵折将亡之危局。从这种形势去认识问题,我们不该对诸葛亮任用魏延、杨仪二人持否定态度。

魏延、杨仪二人也有其各自的长处。

魏延是荆州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东南)人,最初加入刘备集团时,不过是个部曲士卒。在随刘备入蜀的过程中,魏延表现出了英勇善战的作风,“数有战功”,被提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和曹操争夺汉中。争夺汉中之后,又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此时,人们都以为此任一定会交给张飞,得知交给魏延时,“一军尽惊”。可见,在刘备眼中,魏延已成为与张飞等一样的重要将领了。

自从魏延于建安二十四年(219)被任为汉中太守后,几十年中一直坚守在汉中抗曹前线。在此期间,刘备东征,诸葛亮南征,而北部边境始终相安无事,这实在是与魏延坐镇汉中有很大关系。魏延在汉中,常以“实兵结围”的战术,在益州北部结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曹兵南下,配合了刘备的东征与诸葛亮的南征,显示了突出的军事才干。

正因为如此,诸葛亮于建兴五年(227)进驻汉中后,以魏延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杨仪也是一个相当能干的人。他是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樊)人,原为曹魏荆州吏,后投降关羽,任郡功曹。杨仪的才干最初表现在谈论军国计策及政治得失上,刘备听他一番议论,立即把他提拔为左将军兵曹掾。后来,刘备汉中称王,杨仪又被提拔为尚书。刘备死后,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杨仪任诸葛亮参军,随诸葛亮一起南下,为南征胜利立下不少功劳。史载杨仪在诸葛亮军中,“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用今天的话说,杨仪岂止是个人才,简直是个天才,他在进行人马的规划部署、筹集计算军粮时,都不需要时间进行考虑,一会儿就能处理好。难怪诸葛亮把军戎节度之事交给杨仪办理。

诸葛亮对魏延、杨仪各自的长处和毛病了解得很清楚,他“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这个记载,恰恰说明了诸葛亮用人是“用其所长”,而不是求全责备。杨仪的才干,魏延的骁勇,正是他们各自的长处,这一“惜”一“凭”表明诸葛亮对他们才干的重视。

所谓“不忍偏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诸葛亮对两个人都很看重,决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诸葛亮偏袒一方,压制一方。另一个是不忍因他们各自的缺点和毛病而对他们弃之不用,这正说明他对待人才允许其有缺点有毛病,而不是求全责备。

诸葛亮用人有没有原则?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纳言任贤》一节中,我们曾详细地论述过诸葛亮用人“德才兼备”的原则。其中“德”的最主要的标准,是拥护蜀汉政权,以己之才为蜀汉政权服务。在这个原则下,诸葛亮对一些人的缺点持宽容态度,如法正心胸不宽,刘巴高傲不群,何祗不持节俭,李严腹有鳞甲等,但诸葛亮都没有因他们的缺点不予重用。对待魏延、杨仪二人,诸葛亮也是坚持原则的。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杨仪二人的表现说明他们是拥护蜀汉政权的,他们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是尽心尽力尽才的。至于魏延、杨仪二人因各自的毛病而产生的矛盾,在诸葛亮在世时始终停留在个人意气的范围内,没有对蜀汉政权产生威胁,有一件事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次,费祎出使孙吴,在宴会上,孙权对费祎说:“杨仪、魏延,都是牧竖小人,他们都因鸡鸣狗盗之才被蜀汉所用。眼看他们的职权越来越重,如果诸葛丞相一旦过世,他们两个必酿大乱。你们对此不知忧虑,不加防范,是不是要让你们的后代去解决呢?”费祎当即回答说:“魏延、杨仪之间不和,是由于他们的私忿所致。他们二人绝无西汉时黥布、韩信那样的反叛之心。如今,我们正从事扫除强贼、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功以人才而成,业由人才而广,如果因为魏、杨二人的缺点毛病而废其才,这和为了防备遇到风浪而停止使用舟船的做法有什么两样呢?”

费祎这番话,显然代表了诸葛亮对魏延、杨仪闹矛盾的看法。

当然诸葛亮没把魏、杨二人的矛盾估计得十分严重,并不意味着对此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诸葛亮对自己阵营内部的不团结现象,一向是十分重视,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的。张裔和杨洪闹不团结,诸葛亮在中间做了不少工作,以使二人重归于好,这件事在《纳言任贤》一节中已经叙述。就是对魏、杨矛盾,诸葛亮也是做了许多工作的。他曾为二人写《甘戚论》,以劝说二人放弃私怨。可惜此论没有流传下来,否则,我们有可能详细地知道诸葛亮为解决魏、杨矛盾所费的苦心。

总之,诸葛亮任用魏延、杨仪是正确的。他对魏、杨二人的任用,既坚持了德才兼备的原则,又体现了用其所长的特点,同时又对他们的毛病给予耐心的帮助。指责诸葛亮用人不讲原则,求全责备,对下属矛盾听之任之都是缺乏根据的。

第三,如何认识诸葛亮临终前的退军安排?

关于诸葛亮临终前的退军安排,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据此,有论者认为,诸葛亮考虑到魏延骄矜难制,害怕将来他威胁蜀汉安全,因此背着魏延召开秘密会议,把全军指挥权交给杨仪,借杨仪之手除掉魏延。

这种看法恐怕是很难成立的。

诸葛亮与魏延在北伐战略方针上确有分歧,但在诸葛亮在世时,这种分歧主要存在于认识上,在整个军事行动上,魏延始终按诸葛亮的部署行事。因此,在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对魏延始终是信任的。就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还任魏延为大将军、先锋,督前部。在退军之际,还考虑要魏延断后,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如果诸葛亮想除掉魏延,也不必用这种互相火拼的方式。因为那是在退军这个特殊时刻,曹魏大军很可能乘机掩杀。在这种危急时刻,还要制造自己内部的仇杀,岂不是自寻死路?诸葛亮要杀魏延,用几个武士之力完全可以做到,当时魏延为前锋,离诸葛亮大营仅十里,诸葛亮完全可以请他前来参加会议,然后埋伏几个武士将其擒拿。这种做法岂不更加保险?

诸葛亮的撤军安排决不是对魏延藏有杀机。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让魏延参加撤军会议呢?

我们认为,诸葛亮不让魏延参加撤军会议,恰恰是为了避免在内部发生激烈冲突。他知道魏延的性格,也清楚魏延对北伐曹魏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此时诸葛亮已经危在旦夕,他只有挣扎着安排撤军的最后一点精力了。如果把魏延叫来,一旦他与杨仪发生争执和冲突,诸葛亮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精力为之调解,到那时将会严重影响撤军计划的顺利实施。

诸葛亮对魏延的撤军态度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好的可能是魏延服从撤军命令,为蜀军后撤断后。坏的准备是魏延反对撤军,到那时就改由姜维断后,大军径自撤回。

魏延独木难撑,最后也只能撤回。值得注意的是“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是嘱咐杨仪的。诸葛亮的本意是让杨仪在魏延不从撤军之命时也不要与他发生冲突,要以将军队平安撤回汉中为最高原则。

如果杨仪是出以公心,为蜀汉的利益着想,他就会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魏延抢先撤回,断道阻击,的确过分,但他毕竟是南还而未北降,说他叛逆显然是诬陷之词。王平怒斥魏延,军士们纷纷离魏延而去,魏延成了孤家寡人。在这种情况下,杨仪如果有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的胸襟和气度,以自己一心为国的思想境界使魏延反思,很可能会重演将相和那感人的一幕。

然而,杨仪辜负了诸葛亮的苦心。

魏延关键时刻不以国事为重,为杨仪公报私仇提供了条件。杨仪心术不正,因失意暴露了叛逆嘴脸。还是陈寿评论得好:魏延、杨仪,“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