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600000018

第18章 联吴抗曹(6)

至于周瑜分南岸地给刘备,我们认为更是刘备力争的结果。刘备占有荆州南部四郡,面积是不小,但却没有发展前途。想当初,诸葛亮“隆中对”的方针是,先占荆州,然后向益州发展,而向益州发展,则必须通过长江水道。而现在,孙吴全据了荆州内的长江水道,刘备被隔在长江以南,他岂能甘心?无疑,他是一定要染指长江,利用其水路北上和西进的!况且,刘备要求与孙吴共有长江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他是荆州刺史,岂能与贯通荆州东西的长江无缘?他是抗曹的另一条战线,没有长江不能北上,怎能担负起如此重任?

对于刘备的要求,孙吴没有理由拒绝。但此时,周瑜已领南郡太守,江陵既是他浴血奋战之地,又是控制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周瑜都不同意放弃江陵。于是周瑜便分南岸地给刘备。所谓“南岸地”究竟指什么地方?胡三省认为是“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地也”。对于这种理解,近人卢弼曾给予辩驳,他说:“荆州八郡,南阳、章陵非吴所有。周瑜领南郡,程普领江夏,亦决不肯让人。上文周瑜分南岸地给备者,即指油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若已给江南四郡,又欲兼得江汉间四郡,将置周瑜、程普于何地乎?且公瑾方深忌先主,上疏以猥割土地为虑,岂肯遽给四郡乎!是南岸之地仅限于油口立营之地无疑。”卢弼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油江是今湖北境内的一条由西向东的河流。万里长江流过江陵后,突然改变了方向,向南拐了个弯,油江水就流进这向南拐的江中。油江人江口即油口,也就是后来被刘备改名的公安。公安地处江陵下游,仍为江陵所控制,但对刘备来说,能够走到长江边上,就使他实现“隆中对”的方针有所依托。

第二次重分荆州,是在建安十五年。

刘备进驻公安后,许多刘表旧部纷纷前来归属,刘备集团的势力渐渐扩大起来。刘备集团的兴旺,使孙权略感不安,但为了抗曹大局,又不得不任其发展。当他得知刘备的甘夫人去世时,为了笼络刘备,便把自己二十多岁的妹妹嫁给他。这时,刘备已经是四十九岁了。

就在孙刘结交的第二年,刘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为由,就要去京口(今江苏镇江)亲见孙权,要求都督荆州。荆州治所在江陵,所谓“都督荆州”,就是要进驻江陵,领有南郡。刘备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孙权既然承认我荆州刺史的地位,南郡作为荆州的一郡,就不应抓住不放。况且,我现在人众剧增,地方太小,容纳不开呢!

对于刘备的想法,诸葛亮是很赞同的。为了向西进展,实现跨有荆益的目标,占有荆州水路要冲是必由之路。但是,诸葛亮不赞成刘备亲自前往江东。他知道,周瑜决不肯轻易放弃南郡,面对这个足智多谋之人,诸葛亮担心,刘备不但得不到便宜,恐怕性命也会有危险。但刘备去孙吴的态度非常坚决。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此去江东,“诚出于险途,非万全之计”。但是,此时曹操对孙吴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孙权要对付曹操,需要以我为援,再说,我和孙权已结亲,他还能把我这个妹夫怎样!诸葛亮见刘备的态度如此坚决,便不好再加阻拦,只是嘱咐他到了江东,凡事多和鲁肃商议,还要对周瑜多加提防。

刘备到了江东,与孙权相见。盟友加亲戚使得这两位英杰人物在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上分外亲热。然而,当刘备把“都督荆州”的要求提出来后,孙权立刻沉吟起来。他推说这事不能马上决定,还要与周瑜商量。因为周瑜是血战江陵的主帅,况且现在是南郡太守。

孙权还真的派人把刘备求都督荆州的事告诉了周瑜。不久,便接到了周瑜的一封奏疏。奏疏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这一番话,体现了他对刘备集团的态度,这种态度可用六个字概括:软化、分化、消化。把刘备留在孙吴,给其美女玩好、华丽宫室,以软化之;把关羽、张飞分置一方,以分化之;最后把他们逐一消化。不错,对于孙权集团来说,刘备集团确是一柄双刃剑,他既有抗御曹操的一面,又有威胁自己的一面。在周瑜这位战略家眼里,刘备集团的威胁之害将要大于抗曹之利,所以一心要把刘备集团除掉。现在,刘备竟来自投罗网,万万不可错过机会。

与周瑜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彭泽太守吕范。

孙吴的另一位着名战略家鲁肃,则反对周瑜、吕范等人的做法,他提了两点理由:第一,曹操对吴的威胁是巨大的,东线屯兵合肥,西线拒有襄阳,如同伸向吴的两个拳头,若吴单独抗拒,无疑要承担巨大压力。第二,吴初战荆州,恩信未洽,根基不稳。而刘备久在荆州,深得人心。若把南郡借给他,让他安抚那里的士庶,可以分担曹操西线襄阳的军事压力,我们则可以专力在东线战场对付曹操。因此,鲁肃认为借南郡给刘备,“多操(指曹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孙权反复权衡了两方面的意见,“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即刘备)难卒制”。因而认为鲁肃的谋略,更符合当时政治斗争的形势,便同意了鲁肃的看法。

刘备在吴,也听说了周瑜建议把他扣住的消息,后悔不该不听诸葛亮的话。当他听说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意见,而是听从了鲁肃的意见时,犹如遇到大赦一般,哪里还敢在吴久呆!他匆匆告别孙权,急急离开江东。船行至半路,忽见后面吴国飞云大船急驶追来,刘备不由一惊:难道孙权变卦了不成。待船驶近时,刘备才知道是孙权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追来为他饯行。此刻,刘备恨透了周瑜,若无周瑜献计,他哪里会受此虚惊!当宴会散后,张昭、鲁肃先出去了,就剩下刘备与孙权。刘备对孙权说:“公瑾(周瑜字)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其实刘备也知道,他说周瑜的这些坏话,孙权是不会相信的,只不过聊以出出心中闷气而已。

当周瑜知道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时,答应借荆州南郡给刘备已既成事实。覆水难收,要孙权收回成命是不可能的。周瑜急忙赶回京口,面见孙权,又提出一个新主张:西取巴蜀。他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切,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蹴操,北方可图也。”周瑜所说的“奋威”,即奋威将军孙瑜。乍一看,周瑜这个建议,有点像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上,除了从关中、襄阳两路夹攻曹操这一点与“隆中对”相似外,在其他地方则有很大区别。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指导刘备集团行动的总方略,它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步骤、政治措施、经济措施、外交方针等,而周瑜这个建议,仅具有指导具体军事行动的意义。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在天下形势未明的情况下,经过对形势的分析综合深思熟虑后提出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而周瑜的建议,只是从孙吴一方的角度提出的,没有“隆中对”那种高瞻远瞩的风范,根本不考虑业已壮大的刘备军事集团横亘荆州的现实,从而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当然,“隆中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严重的缺陷,而周瑜所提的建议,恰恰与“隆中对”的缺陷部分相似,这一点我们在以后还要详加评述。仅从以上诸条区别来看,我们说周瑜的建议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无法比拟。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周瑜提出攻取西蜀的建议,还有阻止让出南郡给刘备的潜台词。因为攻取西蜀,没有江陵不行;北攻襄阳,更需要以江陵为依托。如果周瑜的建议被付诸实施,那么,孙吴的让出南郡的诺言,无异于开给刘备的一张空头支票。

尽管如此,周瑜提出的西取巴蜀的计划,维护了孙吴的利益,也符合孙吴的未来发展方向,更与孙权建立帝王之业的思想合拍。因此,此议一出,立即得到孙权的采纳。孙权决定西取巴蜀后,果然把让南郡给刘备之事搁置一边,他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约他共取巴蜀,只字未提让出南郡之事。信中说:

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之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取璋(即刘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孙权这封信,只是向刘备说明了孙吴西取巴蜀对抵御曹操的好处,却没有说明孙吴此举的真实意图,以及其给刘备集团带来的危害。尽管孙权不说,刘备集团对孙吴此举所带来的危害却看得一清二楚。刘备的部下殷观就指出:“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因此,孙吴的建议,理所当然地遭到刘备的拒绝。刘备立即给孙权回了一封信,信中强调了西取巴蜀的种种不利,最后说:

备(即刘备)与璋(即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

刘备不但没有答应与孙吴共取西蜀,反而替刘璋求情,要求孙权不要攻打他,否则自己宁愿脱掉官帽入山当隐士。当然,政治斗争是要有策略上的灵活。刘备所谓当隐士是假,阻止吴军是真。

孙权并未答应刘备的请求,而是派孙瑜率水军进至夏口。

刘备也没丢掉官帽披发入山当隐士,而是在公安一带布置兵力,准备阻止吴军西进。

双方剑拔弩张,大战在即。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时刻,一个意外的事件犹如一颗钢针扎进充满气的车胎一样,使紧张的局势一下松弛下来: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病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周瑜在弥留之际,想到曹操是孙吴的大敌,而刘备尽管需要提防,毕竟还是抗曹的同盟力量,因此需要一个明白这种形势,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形势的人来接替自己。这个人非鲁肃莫属。于是,他给孙权上了一封奏疏,奏疏说: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殒踣之日,所怀尽矣。

孙权闻听周瑜病故,心中万分悲痛。他下令朝中为周瑜举哀,又亲自到芜湖迎接周瑜返回的灵柩。

周瑜死后,孙权根据周瑜遗疏所荐,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西征巴蜀之事也因此作罢。

周瑜之死,对孙吴无疑是重大损失,但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却是一个机会。刘备、诸葛亮等人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领有南郡问题。一来是孙权有言在先,二来是鲁肃竭力赞同,孙权终于同意“分荆州(指南郡)与刘备”,让代领南郡太守的程普还领江夏太守,鲁肃也离开江陵,“下屯陆口”(今湖北蒲圻西北)。

孙吴让出南郡给刘备,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意味着其势力已扩展到江北,诸葛亮先取荆州为根据地的第一步战略计划已经实现。对于孙权集团来说,则意味着把江陵一带的防务移交给刘备,让他独自担当起抗御襄阳、樊城一带曹操重兵的重任,从而使自己东线抗御曹操的力量得到加强。据记载,孙吴将南郡让给刘备时,曹操正在写字,他听到这个消息,不由一惊,手中的笔一下子滑落到地上。这也说明,鲁肃让出南郡的主张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第三次重分荆州,是在建安二十年。

建安十九年,刘备经过数年征战,攻下成都(今四川成都),益州刺史刘璋投降,益州遂为刘备集团所有。刘备占有益州,实现了诸葛亮跨有荆、益的第二步战略计划,同时,也使他的盟友孙权深感不安。孙权觉得,以前自己的主要威胁是北方的曹操,现在,在自己的上游,又崛起一个跨有荆州、益州的强大军事集团。这个集团虽说是自己的盟友,然而说不定哪一天,由于形势的变化,自己就会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盟友的攻击。只有把荆州收归己有,孙权才能感到心中踏实。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成都,向刘备索要荆州。此时,刘备已把其政治重心移到成都,诸葛亮、法正、张飞等文武重臣都已聚集在刘备身边。孙权派诸葛瑾去要荆州,自有他的用意。他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股肱之臣,是这个集团中的决策人物,派诸葛瑾去,于公于私都好说话。不料,诸葛瑾到了成都,当他提出要刘备让出荆州时,却遭到婉言拒绝。刘备说:“我现在正计划夺取凉州,等凉州拿下后,便把荆州全部交给你们。”诸葛瑾见刘备话虽客气委婉,但占有荆州之意却非常坚决,也没有私下与弟弟诸葛亮会面。他知道,刘备的态度,也反映了诸葛亮的态度,他不会为兄弟之情而牺牲自己集团的利益。与之私下会谈。不但公事办不好,恐怕还会影响与诸葛亮的兄弟之情。于是,诸葛瑾便返回江东复命。

孙权听到诸葛瑾的回复后勃然大怒,说:“刘备这番话,分明是不想归还荆州,用空话欺骗我们,拖延时间。”他觉得已与刘备没什么好商量的,便决定用强硬的办法收回荆州。他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官吏,并派他们前往赴任。这些官吏刚一到任,便遭到刘备荆州守将关羽的驱逐。孙权更加恼怒,派大将吕蒙督率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两万兵众进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一万人屯巴丘抵御关羽,自己则亲驻陆口任总指挥。吕蒙攻下长沙、桂阳二郡,却受到零陵太守郝普的顽强抵抗。刘备听说孙权进攻荆州,率兵五万到达公安,派关羽率三万兵将进驻益阳(治今湖南益阳)。孙权闻讯,急忙调吕蒙还助鲁肃。在离开零陵前夕,吕蒙又用计降服了郝普,拿下了荆州南三郡,接着率兵回师,与大将孙皎、潘璋等人与鲁肃合兵,与关羽相持于益阳。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曹操进入汉中(治今陕西汉中)的消息。汉中是益州北部的门户,曹操打败张鲁,进入汉中,直接威胁着益州的安全。刘备唯恐益州有失,便派人向孙权求和。于是孙、刘双方达成协定: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也许有人问:第三次重分荆州,孙权必欲夺回荆州而后安,为什么还要答应刘备的求和呢?这是因为:第一,如果孙权在东部死缠住刘备,使他无力西顾曹操,一旦曹操占领益州,刘备固然处于窘地,而孙权却也直接处于曹操的攻击之下。第二,此次重分荆州,刘备也确实做出了重大让步。历来人们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刘备借荆州不还,理在孙权一方。事实并非如此,清人赵翼就对此论进行辩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