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500000039

第39章 宣王求教主人接见(2)

一天,齐宣王听取了一位地方官吏的汇报,地方官刚刚离去,孟子便进宫来了。只见宣王满脸阴云,怒发冲冠,独自一人在殿内走来走去。他不是在悠闲地散步,也不是在踱步深思,而是像盛夏时节,天气闷热,空中浓云翻滚,在迅疾地奔向一方,有似千军万马,听到了集合的号角,正在迅速集结,只待一声令下,便是一场厮杀血战。乌云愈积愈浓,天愈来愈低,愈来愈暗,变成了铅灰色,黑紫色,整个天地之间,弥漫、充塞着愤怒,即刻就要爆炸。起风了,是怒吼的狂风,大约狂风过后便是炸雷,便是倾盆大雨,便是毁灭性的灾难。齐宣王的腿抬得很高,步迈得很大,速度很快,而且不时地在殿内旋转,宽大的袍子带得呼呼风响。倘步进殿来的不是孟子,而是别的臣僚,他定会破口大骂,命他滚出去!他只觉得要呼喊,要杀人,要毁灭这个世界。见了孟子,他极力克制着自己,但仍未打一声招呼,半天不说一句话。

原来东夷有一处地方,今秋遭受了严重的雹灾,数万亩土地颗粒不收,农民因而难以缴纳赋税,邑宰再三催逼,捉去了许多带头抗税的人,严刑拷打。朝廷派去的官吏,催逼更紧,惩罚更甚,用刑更酷。官逼民反,百姓怒不可遏,杀死了跋扈的朝廷命官。齐宣王正因此而雷霆震怒。

孟子了解了实情之后,既未劝慰齐宣王,也没为东夷之民辩护开脱,更没为被杀之官吏愤债不平。他避开了这个具体问题,向宣王谈了一些为君之道。

孟子告诉齐宣王,当年伯夷避开纣王,隐居于北海之滨,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便说:“何不归到西伯(即周文王)那里去,我听说他是善养老的人。”姜太公避纣住在东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亦说:“何不归到西伯那里去呢!我听说他是善于养老的人。”天下善养老的人,仁人们便把他作为自己的依靠了。孟子说:“每户有宅五亩,墙边屋角栽桑植麻,妇女养蚕织布,那么,老者则足以有丝帛可穿。每户养五只母鸡、两头猪,饲养、繁殖无失其时,则老者足以有肉蛋可食。百亩之田,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可以足食。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在于其制田亩制度,教民栽种、畜牧,引导其奉养老人。五十者非丝绵不暖,七十者非肉蛋不饱。穿不暖,吃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苦,将文王尊之若父,感之若天,愿为文王效犬马之劳,虽肝脑涂地而不辞!如此一来,霸诸侯,王天下,有何难哉!”

为了说明问题,孟子又给齐宣王打了个比方。百姓没有水火便不能生存,黄昏夜晚敲开别人家的门户来求水火,没有不给予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火遍地皆是。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赋税,可使民富足。按时食用,依礼消费,财物则用之不尽。圣人治天下,使粮食多如水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百姓哪里还会再有不仁者呢?”

孟子的比方和主张已经接触到了东夷人抗税不交,杀朝廷命官这个具体问题,因为齐宣王在破口大骂“刁民不仁”。

孟子指出,造成东夷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赋税苛重,他说:“有征布帛之赋税,有征米谷之赋税,有征人力之赋税。君子应于三者之中择其一,那两种暂缓不用。倘同时用其二,百姓便会有因饥饿而死者;倘三种同时并用,则必父子离散,彼此难以顾及。荒年饥岁,官府不仅应酌情减免百姓的赋税,灾情严重者,还应开仓赈济,以资其不足。如今东夷数万亩土地惨遭雹灾,颗粒不收,百姓衣食无着,官吏照样催粮逼款,百姓岂有不反之理!……”

孟子本欲回避这个具体问题,但却难以回避,还是坦率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好在齐宣王早有思想准备,二人不致舌辩一场。不仅如此,听了孟子的这一系列议论,宣王心中的怒气早已泄了大半,表情很严肃,很庄重,仿佛在平心静气地考虑该如何对待孟子这一番谆谆教诲,该如何处理东夷灾民的具体问题,该如何平衡调整各种政策……

第三,以仁政为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齐宣王的政事总不如意,类似东夷那样的事件层出不穷,或臣僚之间不团结,明争暗斗,相互倾轧,乃至动干戈;或臣僚对国君阳奉阴违,模糊了国君的视线,致使决策错误;或贪污受贿,假公济私,大量掠夺民财,侵吞集体财物;或生活奢侈糜烂,荒于酒色,不理政事;或社会秩序混乱,偷盗、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民无宁日;或民众闹事,抢国库,捣署衙,杀官吏;或聚首山林,打家劫舍,弄得一方鸡犬不宁……这些虽都是部分的和局部的,尚未形成规模,但已经弄得齐宣王焦头烂额。究竟应该怎样治理一个国家,宣王带着这个疑虑和烦恼来请教孟子。

孟子借机发表了他的仁政演说。

纵有离娄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的目力,公输般公输般——鲁人,故又称“鲁班”。大概年岁小于孔子而长于墨子,为中国古代的巧匠。的技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纵有师旷师旷——晋平公的太师(乐官之长),为中国极有名的音乐家。审音的耳力,如果不用六律六律——指阳律六而言,它是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简,以简之长短分别声音之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即依此为准则。分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合称十二律,便不能校正五音;纵有尧舜之道,不行仁政,也不能管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虽有仁爱之心肠和仁爱之声誉,但百姓却不能受到他的恩泽,他的政治也不能成为后世的模范,就是因为不去实行前代圣王之道的缘故。所以说,光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光有好法,好法自己也动作不起来;好心好法必须配合而行,《诗经》说过:“不要偏差,不要遗忘,一切都依循传统的规章。”依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未有过的事。圣人既已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仪、绳墨,来造做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人既已用尽了耳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已用尽了脑力,又实行仁政,那么,仁德便遍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沼泽;如果管理政治不凭借前代圣王之道,能说是聪明吗?因此,只有仁人应该处于统治地位。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在上的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没有法律制度,朝廷不相信道义,工匠不相信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法,国家还能生存的,那真是太侥幸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军备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未开辟,经济不富裕,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在上位者没有礼义,在下位者没有教育,违法乱纪者都起来了,国家的灭亡也就在眼前了……

谈完了这个普通道理,孟子再次列举了伯夷避纣于北海之滨,姜太公避纣于东海之滨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强调说:“伯夷与太公,乃天下最有声望之老者,二老者归西伯,是天下之父皆归西伯也。天下之父皆归西伯,其子孙何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

孟子侃侃而谈,谈得很兴奋,很激动,嘴角冒着泡沫,他仿佛要将自己的语言化作万丈飞瀑,从高山上倾泻下来,冲去齐宣王身上的一切污秽,使他变成一个焕然一新的齐宣王,一个仁德的齐宣王。齐宣王却沉默着,一手端着盖碗,一手拿着碗盖,碗里的蒸汽在升腾,在缭绕,在散去,在消失。碗里的茶由热变温,由温变凉,他也未抿一口。他也许正在洗耳恭听,屏息凝思;也许周身的热血都凝固了,全部神经都麻木了……

说了这许多话,孟子很有些口干舌燥,忙端起盖碗来大口喝茶,一碗热茶下肚,孟子感到舒服而轻松,兴致与劲头似乎又勃然而起。他的演说本欲到此收场,可是抬头瞥见齐宣王那可怜的窘态,惟恐这长篇大论是在对牛弹琴,宣王竟丝毫也未领悟其仁政的真谛,于是饮过茶,稍事休息之后,补充道:“有人说,‘我善布阵,我善作战’,此乃罪大恶极之辈。国君好仁,则天下无敌。当年汤南征而北狄怨,东征而西夷怨,说:‘为何不先到我们这里来?’这是为何?因为汤之征讨,解民倒悬,救民出水火。武王伐纣,兵车三百乘,勇士三千人。武王对殷民说:‘众位莫怕,我是来安顿百姓的,非以你们为敌也。’百姓无不感动,欣喜若狂,纷纷叩头,额角触地,其声若山陵崩塌。这又是为何?因为武王是在吊民伐罪,而非以人民为敌。”

讲完了这段话,孟子端详着齐宣王的脸,观察他的表情,分析他的心理。只见他紧锁着的双眉舒展开来,绷紧的肌肉松弛开来,嘴角似乎露出了几丝笑意,仿佛炉中的铁已被烧红,正在变软。于是孟子猛加炭,紧鼓风,提高炉温,力争将它熔化。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譬如有一座小城,每边长仅有三里,它的外廓也只有七里。敌人围攻它,而不能取胜。在长期围攻中,一定有合乎天时的战机,但却不能取胜,这就证明:得天时者不及占地利者。

又譬如,另一守城者,城墙不是不高,城池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不锐利和坚固,粮食不是不多;然而敌人一来,便弃城逃走,这就证明:占地利者不如得人和者。

所以我说,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行仁政者,帮助他的人必多;不行仁政者,帮助他的人必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顺从他。拿全天下顺从的力量来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那么,仁君圣主或者不用战争,若用战争,则必然获胜!

本来话已讲完,但孟子却又提高声调,加重语气重复了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强调人的因素第一,而欲得到“人和”,则必须“得道”,即实行仁政。

经过孟子这一番加炭,鼓风,提高炉温,炉中的那块铸铁变得怎么样了呢?……

没有恰如其分的比喻,人毕竟不是铸铁。炉温提高到一定的程度,铸铁总会熔化成铁水流淌;即使化为齑粉,亦不改变观点者,世上大有人在,这正是所谓“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那种人。然而,齐宣王之不行仁政,如前所述,他受诸多力量的牵扯,诸多因素的制约,更决定于战国纷争的天下大势。

孟子在齐为客卿,虽无具体职守和工作任务,倒也十分繁忙,不仅忙于齐宣王的频频召见和来访,还忙于给弟子们讲学,解答弟子们的询问,更忙于接待各国来访的客人,他们向孟子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常常弄得孟子应酬不暇,忙得不可开交。

一天上午,孟子正在给弟子们讲课,忽报有客人来访。儒家最讲礼节,既有客人来访,孟子自然不会因忙而将客人冷于一边,他匆匆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让弟子们分头练习,腾出时间接待客人。

来访者是卫国新任太宰北宫铸(qí),五十多岁,身高不过六尺,肥头大耳,脑袋更大得出奇,与那矮小的身材极不相称,幸而他全身粗壮、敦实,人们才不必担心他那大脑袋会从颈上折掉或滚落下来。他生着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像两泓清池,里边盛满了智慧和慈爱。他衣着朴素,举止温文尔雅,见了孟子深施一礼,尊称“夫子”。他上任后欲对国家的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翻遍了古籍文献,也未查到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禄的等级制度,请教了许多人,俱不能答,只好不远千里迢迢,到齐国来请教孟子。

北宫铸自然无法查找,因为诸侯们厌恶那种制度对自己不利,早把那些文献毁灭了,孟子也无法谈得太详细,只能根据自己听到的谈个大略。

天子为一级,公一级,侯一级,伯一级,子和男共为一级,一共五级。君一级,卿一级,大夫一级,上士一级,中士一级,下士一级,一共六级。天子直接管理的土地纵横各一千里,公和侯各一百里,伯七十里,子和男各五十里,一共四级。土地不够享十里的国家,不能直接与天子发生关系,而附属于诸侯,叫做附庸。天子的卿所受的封地同于侯,大夫所受的封地同于伯,元士所受的封地同于子和男。公侯大国土地纵横各一百里,君主的俸禄为卿的七倍,卿为大夫的四倍,大夫为上士的一倍,上士倍于中士,中士倍于下士,下士的俸禄则和在公家当差的百姓相同,所得俸禄也足以抵偿他们耕种的收入了。小国的土地为方圆五十里,君主的俸禄为卿的十倍,卿为大夫的二倍,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中士,中士倍于下士,下士的俸禄则和在公家当差的百姓相同,所得俸禄足以抵偿他们耕种的收入了。耕种的收入,一夫一妻分田百亩,百亩田地的施肥耕种,上等的农夫可以养活九个人,其次的养活八个人,中等的养活七个人,其次六个人,下等的五个人。百姓在公家当差者,他们的俸禄也比照这个分等级。

北宫铸对孟子的回答很是敬佩,自然十分满意。他本欲当即告辞回国,但见孟子面容慈祥,为人谦恭而热情,颇似孔夫子“诲人不倦”,便素性留了下来,向孟子请教,探讨治国之道,孟子则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循循善诱。

北宫铸刚刚上任不久,国家百废待举,工作千头万绪,请教孟子该先从何处下手。

孟子说:“智者无不知也,但以当前之重要工作为急。仁者无不爱也,但以爱亲人和贤者为先。尧舜之智,不能通晓万物,因其急于知晓首要任务。尧舜之仁,不能普遍爱一切人,因其急于爱亲人与贤人。不能服三年之丧,而讲求缌(sī)麻三月、小功五月之丧礼;在长者面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毫无礼貌,但却讲求不以牙齿啃断干肉,这叫做不识大体。”

孟子讲话,总是很温和,很亲切,不时地瞥一眼对方的面部表情,特别是那双眸子,从中捕捉其心理状态。孟子发现,北宫铸满脸困惑,似乎有话要问,但又难于启齿,于是他闪电般地回顾自己这段话的内容。这也难怪,方才所言,只讲了些原则,要抓当务之急,要识大体,这自然是正确的,可是,当务之急是什么,何为大体,自己并未讲清楚,颇有些似是而非,答非所问。孟子对人、对事,素来极负责任,这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回答,人家怎么能够满意呢?于是急忙补充道:“不信仁德贤能之人,则国必空虚;无礼义,则上下的关系必然混乱;无贤政,国家的财用则必然不足。”

这就给了北宫铸一个治国大纲:第一,任贤使能,俊杰在位;第二,以礼义教民,以礼义治国;第三,整顿政治,惩治腐败。

这样一来,既有指导思想,又有原则纲领,虚实兼备,视之有形,触之可即。

北宫铸不愧是一位政治家,他抓住了孟子的这三条治国纲领不放,追问道:“请问夫子,选择贤臣的标准是什么?”

孟子回答道:“今之事君者皆日,‘我能为君开拓疆土,充实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国君不向往道德,无意于仁义,为臣者却欲使其富之,此乃助桀为富也。又说:‘我能为君邀结盟国,战则必胜。’今之所谓良臣,实乃古之民贼也。君主不向往道德,无意于仁义,为臣者却想勉强助其为战,此乃助桀掠地也。由今之路而行,不变今之陋俗,纵使以天下与之,亦不能有一朝之稳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