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400000053

第53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6)

优势与劣势的较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方在兵力、装备等诸方面占据优势,敌方居于劣势,就要采取围之、攻之、分之的进攻型战术。例如公元前202年,刘邦会合韩信、彭越和黥布,集数十万大军,对楚军发起总攻击。项羽的军队不足10万人,建营垒于垓下,军用物资无法供给。汉军和诸侯兵包围了楚军好几层。韩信率30万人马,向楚军发起冲击。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夜间听到汉军营内高唱楚歌,以为汉军尽得楚地,因而胆怯,带领了一部分随从突围而去,楚军由此全部溃败。刘邦派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被迫自杀。楚汉战争遂以刘邦一方的胜利而告结束。

优势与劣势较量的另一种情况是,我方在兵力、装备等诸方面退居劣势,而敌方则占有优势。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守之、逃之、避之的防守型战术。还是楚汉相争,当一开始项羽拥有优势,处于劣势的刘邦就注意处处退避,从而避免了被项羽消灭的危险。其中最危险的当数鸿门宴。当时项羽拥兵40万,驻扎在灞上。项羽听说刘邦有意称王关中,十分恼怒,就打算迅速出击,消灭刘邦的军队。这时项伯赶到刘邦的军营,把项羽即将发起攻击的事告诉了张良。张良进见刘邦,报告此事,并问刘邦:“您估计一下,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项羽的进攻吗?”刘邦默然良久,才说:“我们的力量当然不如项羽的军队。但是,事情到这步境地,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这事只有请您自己向项伯说明,说明不敢背叛项羽。”于是,刘邦会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背叛项羽的心思,与项伯约为儿女婚姻。项伯答应刘邦的请求,回去向项羽解释,说刘邦有入关破秦的大功。项羽听了,取消了进攻刘邦的打算。在鸿门宴上又为刘邦的谦卑辞令所打动,不听范增立即杀掉刘邦的计谋而放虎归山。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顾自己力量弱小,违背客观的战争规律,硬要死拼强攻,那就会落得个“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的可悲下场。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统领苏建、赵信、李广等六将军出征匈奴。出塞之后,苏建和赵信把所部骑兵合在一起仅有三千多人,遭遇匈奴单于的大部队。双方交战一日有余,汉军死伤将尽,赵信本是胡人,看到情况紧急,就带领残部投降了匈奴。苏建完全丧失了他的部队,只剩下他一人逃回。卫青询问部属如何处置苏建,有人建议将苏建斩首以树立大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说:“不能这样做。兵法上说,两军交战,人数少的一方即使拼死作战,也终将被人数多的一方所擒获。现在苏建以数千之兵抵挡匈奴数万之众,奋力作战一日有余,士卒伤亡殆尽,不敢有投降之心,而独自归来。如果将他斩首,就好像在暗示后人,一旦兵败,就不要回来,所以苏建不应当斩首。”卫青听了,决定把苏建囚禁起来,送交汉武帝制裁。苏建最后被免去死罪,用谷物赎为平民。

孙子关于在优势条件下对敌作战,在劣势条件下与敌周旋的用兵之法,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无产阶级的伟大军事家毛泽东同志根据人民战争的新经验,更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孙子兵法,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有效作战方法。毛泽东认为这一新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敌人使用许多个旅、分几路向我军进攻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这个旅或团,应当是敌军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我军以少数兵力牵制敌军的其余各部,使其不能向被我军围击之部迅速增援,以利我军首先歼灭这个旅或团。得手后,依情况,或者收兵休整,或者继续集中优势兵力扩大战果。

在战术的部署方面,当我军已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的时候,我军担任攻击的各兵团,不应企图一下子全部歼灭这个被我包围之敌,因而平分兵力,处处攻击,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以奏效。而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并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火,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展战果,各个歼灭该敌。

毛泽东同志认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例如,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苏皖解放区,我军奋起自卫。进攻苏中解放区的敌军,是汤恩伯指挥的15个旅,约十二万人。华东人民解放军粟裕、谭震林等指挥的18个团,自7月13日至8月27日,在苏中的泰兴、如皋、海安、邵伯一带,每次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这样连续作战7次,共歼敌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获得了着名的“七战七捷”的胜利。又如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自徐州、郑州一带,分两路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用小部兵力牵制敌徐州一路,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迎击自郑州出发的一路较弱的敌军。同时在战术部署上每次又集中优势兵力全歼其一点。这样,自9月3日至9月8日,先后在山东的菏泽、定陶、曹县一带分别歼灭敌军四个旅。中国人民解放军运用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在解放战争中一个旅一个旅地“吃”掉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大大加快了战争的胜利进程。

知胜之道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②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③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篇》)

【注释】

①识众寡之用:懂得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多少情况,正确使用不同的战法。②虞:备,这里指有准备。③御:驾御,这里指牵制、干预。

【译文】

所以,从以下五种情况便可预知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交战,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交战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上下同心协力的,会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加牵制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解读】

孙子在这里讲的五条“知胜之道”,与“庙算”中预知战争胜负的“经之以五事”,虽然内容上有相近之处,但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庙算”主要着眼战略,全面比较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本篇的“知胜之道”主要着眼于战役,是“谋攻”能否胜利的预测之道。正因为着眼于战役预测,因而这五条“知胜之道”在更具体的军事问题上展开。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识众寡之用”、“上下同欲”、“以虞待不虞”这四条主要是对直接指挥作战的将帅来讲的,是将帅能否取得制胜权的胆识、能力与责任所在。将帅在这四条上考虑周密、部署得当,就能辅助好国君,赢得战争,使国家强盛起来;将帅在这四条上出了问题,就不能辅助好国君,就会导致战争的失败与国家的削弱。因此孙子一再强调“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国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自古以来有许多值得赞叹的“辅国则国必强”的贤将良帅。例如春秋时,晋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奉命在晋阳修筑公宫。晋阳是赵氏家族的根据地,在战火连绵的当时,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董安于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用可做箭杆的荻、蒿、楛为墙心,而横梁立柱却用可做箭镞的精铜。很多人不明其意。后来,赵简子死,赵襄子立,晋六卿中实力最强的智伯企图独霸晋国,就找借口胁迫韩、魏两家共同攻打赵襄子。赵襄子退入晋阳坚守,在最危急的时刻,拆去公宫,找到大量的武器原料,使守城所用的箭源源不断地造出来,振奋了人心,并最终顶住了智伯的进攻。这时人们才认识到董安于的深谋远虑。

自古以来也有许多令人扼腕的“辅隙则国必弱”的不肖将相。还以赵国来说,战国时,赵括自幼熟读兵法,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没人可比。但他父亲赵奢却说:“战争是必定要死人的重大事情,而赵括把战争当儿戏,只会空谈。今后赵王不用他为将则已,如若用他为将,赵国的军队准会葬送在他手里。”赵奢死后,秦国进攻赵国,赵孝成王命赵括代替廉颇做将军。赵括母亲立即上书,对成王说:“我当初侍伴其父时,赵奢也是将军,人们不但尊敬他,而且亲近他。他亲自送汤送饭的有十多人,友好亲近的百余人,朝廷有所赏赐,他都分赐属下。接受任务后,再不过问家里的私事。而今赵括做了将军,军中部属没人敢抬头看他,所赏金银绸绢收藏在家里,看到满意的田宅能买就买。您看他哪一点像他父亲呢?父子俩处事为人都不一样,请大王不要派赵括去带兵。”赵孝成王没有采纳。秦将白起听说赵括为将军,便率兵假装败退,暗中截断赵军粮道,同时将赵军分割包围,赵括非常惶恐。不过四十日,由于军中缺粮,赵括亲率精锐突围,被秦军射死。赵军40万被俘后都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谋攻取胜除了靠第一线的将帅指挥外,还要看将帅与君王的关系。这就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能而君御者败。孙子尖锐地批评了“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一是不了解军队不可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縻军;二是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这叫惑军;三是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这叫疑军。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因此,如何处理好将与君、前线指挥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是谋攻取胜的关键所在。在这一方面,古今中外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不少。

魏文侯处理与统帅乐羊的关系,就是成功的典范。公元前429年,魏文侯命乐羊为帅,引兵进攻中山国。乐羊一路斩将夺关,势如破竹,直逼中山都城。中山国国君以其子乐舒为人质,要挟乐羊退兵。乐羊考虑到一是父子情深,不忍骤然下手;二是城中民气尚旺,急攻不宜,就下了一道围而不攻的命令。这时,一些大臣纷纷上奏文侯,弹劾乐羊。有人说乐羊通敌,欲分中山而王;有人说他因子误军,罪不容赦。文侯看过这些奏章,不但置之不理,而且不断地派人劳军,补充给养,还为乐羊预置高宅华府,留作褒奖之用。乐羊果然不负君望,弃父子之情,一举拿下中山国,使刚刚分立的魏国在各诸侯国之间树起了国威。

共产国际代表瞎指挥广州起义,则留下了失败的惨痛教训。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市区内的大部分敌人。11日深夜,起义指挥部开会分析军事形势,叶挺认为张发奎的部队很快就会回师广州,起义军不能在广州坚持,主张把队伍拉出城外,撤向海陆丰农村。但是指导广州起义的共产国际代表纽曼却认为,广州起义是进攻的,应该进攻再进攻,不能撤退,甚至说叶挺的主张是叫起义军去做土匪,拒绝了叶挺的建议。张太雷听从了共产国际代表的主张,这样,在敌人进攻面前,起义军陷入了被动局面。12日凌晨,城内城外的敌人与英、美、法、日等列强勾结起来,联手镇压起义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广州。13日下午3时许,广州又重新落入了张发奎统治之下,起义军伤亡惨重,只有一千余人撤退出来到东江,一百多人撤退到广西左右江一带。

孙子在“知胜之道”中提出的正确处理将与君、前线指挥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的原则,无论对军事领导,还是对行政领导、企业领导,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首先,领导者要“务正业”。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上,应该抓好战略决策和战略管理。领导者不抓大事,把手伸到下面去代下级指挥,就叫不务正业,就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领导者要善于约束自己。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一位最佳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属甘心从事于其职守时,领导要有自我约束力量,而不可插手干涉他们。”上级领导不适当地随意干涉下属工作,甚至去代替下属进行指挥,这样,既分散了领导者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又会影响下属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打乱下面的工作部署,造成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因此,国外一些企业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上级领导不得撇开职工的直接领导,向该职工直接发布命令、擢升和惩戒等。”一个清醒而高明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把自己“约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以避免造成“縻军”、“惑军”、“疑军”的负面影响。

再次,领导者要正确授权。所谓授权,就是把一部分权力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处事的自主权。领导者在授权时一定要明责,向被授权者说明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使被授权者工作时有遵循的基本依据。领导者一旦明确授权给下级,就要放手让下级去行使自己的责权,不能随便干预。这样才能做到“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围绕全面的总体目标,充分调动各级指挥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①;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篇》)

【注释】

①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汉简、《武经》、《武备志》、《十家注》和日本樱田本均无“者”字。殆:危险、失败。

【译文】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次作战都有危险了。

【解读】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对孙子揭示的这一战争普遍规律的高度评价。

战争作为交战双方都力图隐瞒自己真实行为的一种斗争活动,哪一方能料敌机先,哪一方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战争的指导者要能够料敌机先,就必须首先了解与认识敌对双方的情况。只有对敌我双方各个侧面的情况都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与战役部署,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境界。只了解自己一方,对敌方的情况若明若暗,胜败的可能就会各占一半。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不了解,那就会像盲人骑瞎马,乱摸乱撞,其结局只能是失败。孙子用“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样简洁、明了的语言,指明了战争指导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显示了唯物主义战争观的思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