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40

第40章 谋篇(2)

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荷荷而言,不知所云。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可以告诉我。”朱棣问道:“你说什么?”张信说:“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瞒着我,令臣不解。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旨让我逮你人京,如果你确实有病,我就把你逮送人京,皇上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如果你是无病装病,还要及早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起床下拜道:“恩张恩张!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大喜过望,便密与商议。朱棣又招来道衍等人,一同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这时,天忽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殿檐上的一片瓦被吹落下来,朱棣显得很不高兴。道衍进言说:“这是上天示瑞,殿下为何不高兴呢?”朱棣谩骂道:“秃奴纯系胡说,急风暴雨,还说是祥瑞吗?”道衍笑道:“飞龙在天,哪得不有风雨?檐瓦交堕,就是将易黄屋的预兆,为什么说不祥呢?”朱棣听了,转怒为喜。

于是,朱棣设计杀死了张呙、谢贵两人,冲散了指挥使彭二的军马,安定了北平城,改用洪武三十二年的年号,部署官吏,建制法令,公然造反了。经过三年的反复苦战,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登上皇位,并迁都北平,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朱棣的成功也是仰赖于他的善藏之道,私下密谋。以装疯的手段,使自己的意图有所隐藏,并在私下里做准备,有此种心机之人,岂能不成大事?

诸葛亮锦囊

事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变化的事物会产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谋略,有了谋略,就可以制定出具体而详细的计策,那么用来控制事物,就可以进,也可以退。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就是一个善于运用谋略的高手,其中刘备东吴迎亲,诸葛亮授予赵云三个锦囊妙计,就反映了他深刻的洞察力。

当时孙权拥有东吴之地,刘备已占据军事要津荆州。东吴垂涎荆州已久,但一直未能得手。恰好此时刘备的夫人去世,消息传到东吴军营,大将周瑜心生一计,说:“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人赘。待他来后,乘机囚禁,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

东吴使者到达荆州,诸葛亮识破了周瑜诡计,又促成刘备前往东吴娶亲,诸葛亮说:“我只略用小谋,使周瑜不能得逞,而吴侯之妹,又属主公所得;荆州也万无一失。”临行之前又制定破计之策,分别装入三个锦囊,交给赵云。令赵云护送主公,并嘱如有疑难,只需依计而行即可。

赵云护送刘备一行五百余人一到达东吴驻地,就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计策,便唤五百随行军士,一一分付如此如此,众军领命而去,又教刘备先往见乔国老,那乔国老乃二乔之父,居于南徐。刘备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说了吕范为媒,迎娶夫人之事。原来这正是诸葛亮的计策。诸葛亮预料孙权、周瑜的“招亲”既然只不过是一场骗局,那么便可推断孙权绝不会向东吴百姓宣传此事,更不会告诉在东吴内政方面据有实力地位的吴国太和乔国老,所以此事一旦败露,就会使孙权难以下台。因此,诸葛亮定下了大造迎亲声势的妙计。果然不出所料,在吴国太和乔国老的干预下,刘备躲过灾祸,并与孙权之妹成亲。

却说周瑜闻知弄假成真,心中大惊,又密定一计给孙权。孙权于是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请刘备与妹居住,又增女乐数十人,多送金玉玩好之物。果然刘玄德为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赵云心中十分着急,于是拆开第二个锦囊,果然是神机妙算。赵云依计而行,急人府内,佯作失惊状禀告刘备:“今早孔明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之仇,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立即启程返回。”刘备与孙夫人商议,借祭拜先人之机,瞒着孙权,逃出城外,赵云等五百军士一路同行。这第二计正是诸葛亮料到,招亲成功之后,孙权与刘备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得到解决,孙权、周瑜在硬的一手失败后,学会使出软招子,以声色犬马、奢侈生活来腐蚀刘备的斗志;而久经沙场的刘备一旦跳入“安乐窝”,必然不能自拔,所以诸葛亮安排了智激刘备回荆州的妙计。

正当刘备偕夫人逃出城外,孙权得到了消息,于是令陈武、潘阿选五百精兵,不分昼夜,追赶刘备。当刘备一行逃到柴桑界首,又被周瑜早已布置的伏兵截住去路。面对前后无路的困境,刘备惊慌失措。赵云忙又取出第三个锦囊,献与刘备看了。刘备于是请夫人解危,孙夫人果然说:“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孙夫人挺立道中,斥退了吴国前追后堵的几员大将,使刘备得以逃命。当刘备到达自己驻地边界,正被等候多时的诸葛亮以拖篷船救走,急驶而去。之后,周瑜率水陆两路伏兵追赶而至,又被预先设伏的关云长、黄忠、魏延杀得大败而去。

原来诸葛亮早已料到,当刘备依第二条计策出逃后,东吴大军必定会追赶,而仅以赵云所带五百军士是难以抵御的,只有依靠孙夫人以国太之宠女、吴侯之令妹的身份,才能镇住东吴将领,于是在第三个锦囊中陈献了借孙夫人之威退兵的计策。

由于诸葛亮善于运用谋略,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以三个锦囊妙计,破了周瑜假招亲以夺回荆州的诡计,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田忌赛马赢威王

计谋可分为上谋、中谋、下谋。上谋是无形的谋略,它使事情成功但不为人所知。中谋是有形的谋略,它帮助成就事业但留下痕迹,不过,因为用得巧妙,大家都称赞它。下谋是迫不得已所使用的下下之策,它也能扶危济困,但费力伤物。以上三种计谋,相辅相成,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方案,也就是奇谋。奇谋既出,所向披靡,自古而然。

田忌赛马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孙膑的计谋可谓十分高明。

孙膑从鬼谷山中出来之后,和同门师兄庞涓一起到魏国去谋职,两人都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识获得了高位,但是魏王更加赏识孙膑,这激起了心胸狭窄的庞涓的嫉妒,他采取种种卑劣残忍的手段迫害孙膑,并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使得他不能正常行走。后来孙膑通过装疯卖傻成功地从魏国逃了出来,回到了齐国,并住在齐国将领田忌家中,在他手下当起了门客。主客二人经常切磋,讨论兵法,指点形势,互相引为知己。

有一天,大将田忌垂头丧气地从外面回来,谁也不搭理,只坐在屋中生闷气。孙膑感到十分纳闷,便向田忌身边的侍卫打听原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田忌很喜欢赛马,当天上午,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孙膑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走到田忌身旁,对田忌说:“你不要气恼了,再比一次,你一定赢。”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就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田忌看到孙膑如此胸有成竹,肯定是早已经有了胜算的对策,加上平时对孙膑的了解,他便说道:“那好吧,我听你的。”于是又向齐威王发起了挑战。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明天再赛一次吧!”

第二天,齐威王带着打扮一新的王妃、王子们,早早来到了赛场,他心里正在盘算着到时怎样讥讽屡战屡败的田忌。而田忌因为有孙膑做军师,信心十足,脸上充满着胜利在握的喜悦。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轮到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自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了转败为胜的结果。在这里,孙膑所使用的就是奇谋制胜的办法。

优孟智谏楚庄王

“智士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这句话是说,有智慧的人通达数术,明晓事理,不能用不诚实的言行相欺骗,反而可以向他们说明道理,让他们建功立业。对于这样的人,进谏之人也要采取一定的小策略,注意方法,讲明道理,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优孟智谏楚庄王便是很好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中,有着一批专门的歌舞艺人,他们地位卑贱,但是往往多才多艺,幽默机智,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地对君王进行规劝,楚国人优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优孟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是深受楚庄王喜爱的一位宫廷艺人。

楚庄王有一匹自己十分喜爱的马,他给马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谁知这匹马生来不是富贵命,很快因得肥胖病死了。楚庄王十分伤心,吩咐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纷纷劝阻他,以为不能这样做。庄王大为恼怒,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

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放声大哭。庄王感到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说:“为什么?”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橡、樟各种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年迈体弱的人则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

庄王听后,着急地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那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做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庄王听从了优孟的建议,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

楚国国相孙叔敖帮助楚庄王治理国事,颇有政绩,楚庄王也十分看重他。可是他逝世后,楚庄王却忘了他的功劳,对于他遗族的生活也不予照顾。优孟穿戴着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其神态,走到楚庄王身前祝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要求他再作国相。

优孟说:“楚国的国相千万做不得,像孙叔敖那样,尽心竭力为楚国效劳,楚王因此称霸,死后他儿子却靠打柴糊口。”楚庄王这才发觉他原来不是孙叔敖。优孟接着脱下孙叔敖的衣裳,唱了一支歌:“贪官污吏享荣耀,子孙不愁穷,有的是民脂和民膏;公而忘私就糟糕,你先看——楚国令尹孙叔敖,苦了一生,身后萧条;子孙尤其苦,没着没落没依靠;劝你不必做清官,还是贪官污吏好!”

楚庄王听后,又是感动又是羞愧,马上封赠孙叔敖的儿子。

优孟之所以能成功的阻止楚庄王厚葬自己的爱马,是因为他成功地使用了先顺后逆的“夸大法”,从而达到了使楚王幡然悔悟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碰到这种现象:明明是执迷不悟,但还自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劝说他(她)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便是先假设对方是正确的,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或者逻辑,将其进行夸大或者是继续往前推理,当对方见到自己的做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时,便会自觉地改正。

看来,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辨证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郭子仪单骑解重围

唐朝名将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仆固怀恩到了半途上,得急病死了。回纥和吐蕃大军继续进攻,唐军抵抗不住,回纥、吐蕃联军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也受到威胁。唐代宗和朝廷上下都震动了。大家都认为,要打退回纥、吐蕃,只有依靠郭子仪。

那时候,郭子仪正在泾阳驻守,手下没有多少兵力。他一面吩咐将士构筑防御工事,不许跟敌人交战。一面派探子去侦察敌军的情况。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回纥和吐蕃两支大军虽说是联军,内部矛盾重重。于是,当天晚上,郭子仪派他的部将李光瓒偷偷地到了回纥的大营,去见回纥都督药葛罗。哪知药葛罗奇怪地说:“郭令公还活着?听说郭令公早已被杀,你别骗人了。”

李光瓒告诉药葛罗,郭令公现在就在泾阳。但是回纥将领说什么也不相信。

李光瓒回到唐营,把回纥人的怀疑向郭子仪回报了。郭子仪认为应该自己去走一趟,也许能劝说回纥退兵。将领们认为让元帅亲自到敌营去太冒险。有人提出,派五百个精锐的骑兵跟郭子仪一起去,万一与回纥人动起手来,也有人保护。

郭子仪说:“不行!带这么多兵去,反而会坏事。我只要几个人陪我一起去就可以了。现在敌人兵多,我们兵少,要真的打起来,不但我们难保,国家也要遭难。我这次去,如果和他们谈判成功,那就是国家的幸运;即使我有什么三长两短,还有你们在嘛!”

说着,他跳上了马,带着几个随从兵士,骑马出了城,向回纥营的方向奔去。

回纥兵士远远望见有几个人骑马过来,连忙报告药葛罗。药葛罗和回纥将领们大吃一惊,命令兵士摆开阵势,拈弓搭箭,准备迎战。

郭子仪带着随从兵士到了阵前,药葛罗和将领们目不转睛地望着来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啊,真是郭令公他老人家!”说着,大伙一起翻身下马,围住郭子仪下拜行礼。

郭子仪跳下马来,走上去握住药葛罗的手,和气地对他说:“你们回纥人曾经给唐朝立过大功,唐朝待你们也不薄,为什么要帮助仆固怀恩闹叛乱呢?我今天到这儿来,就为了劝你们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