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2900000040

第40章 苏轼诗词欣赏(14)

①诗前有自序云:“嘉佑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佑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尊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武昌:今湖北鄂城。西山,一名樊山。邓圣求:即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后以字为名,改字圣求。玉堂:翰林学士院的正厅。邑人:指王齐愈,字文甫。此诗有三十余人唱和,苏轼又作《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②蒲萄醅:即葡萄酒,这里用酒色形容春江水。③苏轼友人潘彦明在樊口开酒店,苏轼在黄州常渡江往访。④九曲岭:在西山南岭,山路九折,故名。⑤吴王台:又称吴王岘。三国时孙权在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故称。⑥解剑亭:在武昌,传说是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渡江处。⑦浪翁:指唐诗人元结,他自称浪士。⑧元结退居武昌樊水边之郎亭山下时,作《坏樽铭》,在自序中说凿石臼以藏酒。铭文中有“谁能抔饮,其守淳朴”之句。⑨公:指邓圣求。妙语:指圣求所作《元次山洼尊铭》。⑩这句说翰林院与金銮殿相对。

虢国夫人夜游图①

【题解】

元秸元年(1086)在汴京作。此诗题咏唐代名画《虢国夫人夜游图》,侧面揭露了唐玄宗与杨氏姊妹奢侈淫乱的生活,又引出陈后主与隋炀帝亡国的惨痛历史教训。内容同杜甫《丽人行》一脉相承,有针砭现实的讽谕意义。清人纪昀评:“唱叹有神”,“收得淡宕,妙于不粘唐事,弥觉千古一辙之慨。”(《纪批苏诗》卷二十七)

【原文】

佳人自鞚玉花骢,②翩如惊燕蹋飞龙,③

金鞭争道宝钗落,④何人先入明光宫?⑤

宫中羯鼓催花柳,⑥玉奴弦索花奴手。⑦

坐中八姨真贵人,⑧走马来看不动尘。⑨

明眸皓齿谁复见,⑩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注释】

①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旧唐书·杨贵妃传》说: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虢国夫人夜游图》:唐代名画,曾先后藏于南唐宫廷、晏殊府第、徽宗画苑。名画家张萱所绘,一说系周日方的手笔,据说上面有宋徽宗的题字。此诗是苏轼看了画后写的。②革空:马勒。这里用作动词,指驾驭。玉花骢:唐玄宗的名马。据《明皇杂录》,虢国夫人常乘骢马出入禁中。③蹋:同踏。飞龙:快马。④金鞭争道: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载,一年正月望日杨家夜游,与广平公主争西市门,杨家豪奴居然挥鞭把公主惊下马来。⑤明光宫:汉宫殿名,此处借指唐宫。⑥羯鼓:见前《有美堂暴雨》诗注。催花柳:催发花柳。花柳,形容舞姿妖冶袅娜。⑦玉奴:杨贵妃小名,杨贵妃善弹琵琶。花奴:汝阳王李琎的小名,李琎善羯鼓。⑧这句写八姨是为三姨作陪衬。⑨这句照应开端“佳人自鞍”句,并用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句意。⑩这句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句意。吴公台、雷塘:均在扬州。隋炀帝国亡身死后,先被葬于吴公台,后改葬雷塘。这两句说,隋炀帝曾讥笑陈后主与其宠后张丽华一味游乐,最后被隋将韩擒虎所俘亡国;但自己也不免逸游误国亡身。言外之意唐玄宗和杨氏姊妹又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杜介送鱼

【题解】

元佑二年(1087)作。杜介,字几先,扬州人。这时与作者同在汴京做官。此诗写日常生活题材,表现出旧友的情谊,病妻的贤慧能干,孩子的天真活泼,年节的欢乐气氛。真切如画,有老杜七律风味。

【原文】

新年已赐黄封酒,①旧友仍分赪尾鱼。②

陋巷关门负朝日,③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④

醉眼朦胧觅归路,⑤松江烟雨晚疏疏。⑥

【注释】

①黄封酒:皇帝赐的官酿酒,坛子上有黄封。②赪(chēng)尾鱼:红鲤鱼。③负:曝。④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剖鲤鱼,中有尺素书。”这句说孩子一见剖鲤鱼,就想到诗上的话而去找鱼腹里的书信。尺素书,古人的书信是用一尺长的帛写的。⑤觅归路:寻找归隐林下之路。当时朝廷党争激烈,作者不同意执政的司马光尽废新法,这一年四上札乞外任,故有“觅归路”之语。⑥松江:即昊淞江,古称笠泽,太湖支流三江之一。松江以产鲈鱼着名。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①

【题解】

元祜二年(1087)作。这首题画诗生动地再现了画家崔白《冬景图》的景象,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清人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四评:“有蔚然之光,有苍然之色,有铿然之韵,不徒为是大言炎炎。”

【原文】

扶桑大茧如瓮盎,②天女织绡云汉上。

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

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

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横江梅。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

好卧元龙百尺楼,③笑看江水拍天流。

【注释】

①赵令晏:宋宗室。崔白: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东)人。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此诗题咏的是崔白的《冬景图》。②扶桑大茧:用梁代任日方《述异记》载仙女养蚕得茧大如瓮的典故。③《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汉末人许汜对刘备说,陈登(元龙)对他不礼,“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却说,许“有国士之名”,竟然“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碰上我,“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①(选二)

【题解】

元佑二年作。这二首题画诗,赞扬文与可的画竹艺术,指出他画竹时物我两忘、身与竹化,才能使作品“无穷出清新”。

【原文】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②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③

若人今已无,④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⑤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注释】

①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宋代画家,善画竹。他是苏轼的从表兄。参见前《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注。②嗒然:《庄子·齐物论》写南郭子綦的精神状态有“嗒然似丧其耦”之语。嗒然,形容心境虚净物我两忘的样子。③《庄子·达生》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话。《东坡题跋》认为“凝”应为“疑”。“疑神”,简直与神一般,达到神妙境界。④若人:那人,指文同。文同已于元丰二年去世。⑤那:谁。春蚓笔:像春天蚯蚓一样柔软无力的笔,比喻笔法拙劣。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①

【题解】

约作于元佑二年末或三年元月。这首题画诗以战马和御马对比,寄以无限感慨。说的是马,实际说人,而且有自寓之意。作者羡慕吃粗粝、饥无肉却能爬山越岭驰骋疆场的战马,鄙视养尊处优、闲置待死的御马,显然寄托了他在当时不安于朝、力请外任的思想情绪。诗中写战马,气势雄健,体现出苏诗的清雄风格。

【原文】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秸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③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桶入铜历!④

【注释】

①李伯时:即李公麟。见前《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斡马》注。据周密《云烟过眼录》,李公麟画秦马好头赤在元佑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作者题诗当是这时或稍后。②秸:禾秆。③立仗:立在仪仗队里。④优孟:《史记·滑稽列传》载:战国时楚优人名孟,滑稽善讽谏。楚庄王有爱马,病肥死,想用大夫之礼安葬它。优孟说,用大夫礼葬马还不够隆重,请用王礼葬它。葬的方法就是:用垄灶为椁,用铜历(古代烹饪用的釜鬲)为棺,再用姜枣、木兰、粳稻作祭品,然后“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其实就是把它吃掉。这句的“厚衣”,即所谓“衣以火光”;“薪槱用大火烧煮。槱(yǒu):烧烤。薪:柴。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①

【题解】

元佑二年(1087)作。前一首先用一系列典型的秋天意象,再现画中秋景;再以设问句把人们引向南方的江村,从而更有诗意,更能诱发人们的想象。后一首从画家所画寒林的“龙蛇百尺姿”中,强调画家独入溪山观察实景的重要。

【原文】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②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③

【注释】

①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人。明经及第,终于大理寺丞,工画山水。②创:砍掉。夷:削平。③用李白《游秋浦白苛陂》诗“猿影挂寒枝”句意。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①

【题解】

约作于元佑二年。作者在这两首诗中对王主簿的折枝画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超过了边骂和赵昌的花鸟画。诗中更提出了对诗画的精辟艺术见解:诗画一律,重在传神,以疏淡精匀、巧夺天工、自然清新为佳。二诗议论虽多,但识见深妙,不嫌涉理。

【原文】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②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③赵昌花传神。④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⑤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⑥

悬知君能诗,⑦寄声求妙语。⑧

【注释】

①鄢陵:今河南省县名。王主簿:邓椿《画继》卷四:“鄢陵王主簿,未审其名,长于花鸟。”②见:见识,见解。邻:接近。与儿童邻:意为见解幼稚。③边鸾:唐代画家,工绘花鸟。④赵昌:宋代花鸟画家。⑤《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决,急速。⑥毫楮:笔和纸。⑦悬知:料想。⑧寄声:指投赠以诗,即指这两首诗而言。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①

【题解】

元佑三年(1088)冬作。这首题画诗前十二句描写画面,但并不点明咏画之意,描写之生动活泼有如山水诗。接下来两句点明题画之旨,但随即以“不知人间”二句荡开,转入对黄州四时之真山实水的描绘,且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归隐之意。最后两句重申题画之意,但“山中故人”云云又以幻为真。全诗笔力高迈,气势遒劲,章法变化莫测,但诗意层次之间的转折却极自然顺畅,是苏诗中的杰作。

【原文】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②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③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④东坡先生留五年。⑤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⑥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⑦

【注释】

①王定国,即王巩,见前《百步洪》注。作者题下自注:“王晋卿画。”王晋卿,名诜,为英宗女蜀国公主驸马。工画山水,收藏书画甚多。②唐张说《江上愁心赋》:“江上之峻山兮,郁崎山而不极;云为峰兮烟为色,歘变态兮心不识。”前四句用其语意。③二顷田: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④樊口:在黄州南岸。⑤留五年:指谪居黄州约五年。⑥这四句用陶潜《桃花源记》典故。⑦山中故人:无实指,联系上文,似指黄州旧友。归来篇:《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陶潜亦有《归去来兮辞》。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题解】

元佑四年(1089)三月,苏轼被任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军州事,七月到任。此诗是到杭州后雨中观赏西湖所作,抒写了重来西湖所引发的人生奄忽之感。莫同年:名君陈,字和中,吴兴人,当时任两浙提刑官。

【原文】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②

【注释】

①华颠:头顶花白。②跳珠:雨落湖面的景象。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离杭州通判任,距本年已经十五年了。

送子由使契丹

【题解】

元佑四年(1089)八月,苏轼在杭州听说苏辙被诏为贺辽国生辰使,于是作此诗送行。诗中激励苏辙要不辞劳苦,不辱使命,为通好北辽、安定边境做出贡献。

【原文】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①

不辞驿骑凌风雪,②要使天骄识凤麟。③

沙漠回看清禁月,④湖山应梦武林春。⑤

单于若问君家世,⑥莫道中朝第一人!⑦

【注释】

①此二句化用杜甫《南征》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句意。②驿骑:驿马。③天骄:匈奴尝自称“天之骄子”。此以指辽。风麟:比喻不可多得的人,此指苏辙。④清禁:指汴京宫廷。⑤武林:杭州。⑥单(chán)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指辽国国主。⑦第一人:《旧唐书·李揆传》载:唐代李揆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德宗时曾被派为入蕃会盟使,吐蕃君主问他:“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孕揆怕被羁留而不敢承认真实身份。这里借用此典故告诫子由在辽主面前不要承认自己是第一流人物,以表明中原人才众多,维护宋朝声威。

异鹊

【题解】

元佑四年在杭州作。题下有序云:“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为赋此诗。”此诗赞扬循吏柯仲常救济饥民,受到人民爱戴,连乌鹊也深受感动。结尾把酷吏比作专吃小乌、吃同类甚至吃自己母亲的鸱枭,有力地揭露了酷吏的残酷本质。

【原文】

昔我先君子,①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②

是时乌与鹊,巢彀可俯拿。③

忆我与诸儿,④饲食观群呀。⑤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⑥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⑦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⑧

故知中孚化,⑨可及鱼与提高豭。⑩

柯侯古循吏,悃幅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注释】

①先君子:死去的父亲,指苏洵。②么(yao)凤:鸟名。这种鸟每当春暮桐花开时来栖息于桐树上,故又名桐花凤,古人认为是灵禽。③縠(k6u):待母哺食的幼鸟。④诸儿:指作者的诸兄弟。⑤呀(yá):小鸟张口状。⑥鸢:鹞鹰。⑦这两句说人所接近的,鸢与蛇不敢加害。⑧不我遐:不远弃我。⑨中孚:《易经》中的一个卦名,意为心中诚信。化:感化。⑩豭(jīa):公猪。这里借指兽类。循吏:奉公守法、体贴民情的好官。悃愊(bì):心地诚实。语出《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幅无华。”临漳:到漳州。所全活:所保全、救活的人。干:岸。江干沙:极言其多,数不清。格:达到,可及。异族:非人类,这里指鹊。楂楂:象声词,同“喳喳”。夸:夸大、夸诞。鬼车:即九头鸟、鸱枭。这句说酷吏到哪儿,哪儿就有这种恶鸟叫,意谓酷吏带来灾害。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①(选三)

【题解】

元佑四年(1089)末在杭州作。苏辙于此年奉使契丹归来,行至涿州,作诗寄轼。此和作诗对子由完成使命归来表示祝贺,并想象子由出使的情景,对于契丹人传诵三苏诗文流露出自豪之情。

【原文】

老人痴钝已逃寒,②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③投文易水吊燕丹。④

胡羊代马得安眠,⑤穷发之南共一天。⑥

又见子卿持汉节,⑦遥知遗老泣山前。⑧

毡毳年来亦甚都,⑨时时鸟夹舌问三苏。⑩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