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6832700000045

第45章 文学大师(8)

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菩萨慈眉”,也有“金刚怒目”。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2000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泰戈尔70高龄时学习作画,绘制的1500幅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无产阶级文学代表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Makism Gorky,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为了纪念他,他出生时所在的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被命名为高尔基城。

1868年,高尔基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他出身贫苦,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11岁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在社会上奔波,他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各种粗活累活他都做过,也正因此,贫民窟和码头就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从小就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以后革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高尔基生活得很艰苦,但他一直坚持刻苦地自学文化知识,他和母亲住在一栋两层的简陋房子里,而那间狭窄的上层阁楼就是他学习的天堂。也就是在这里,高尔基写出了《海燕》、《鹰之歌》等一系列著名的作品,指引着苏联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高尔基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2点在工作室从事创作。工作时,他不希望任何人来打扰他。他在这间工作室里创作了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剧本《叶戈尔·布雷切夫和其他》、《多斯季加耶夫和其他》,以及一系列政论性文章。午饭后,高尔基稍事休息,在花园里干点体力劳动。下午5点他再次进入工作室,编辑稿件、写回信。他同时担任13个刊物的编辑,只要稿件上有他的签名,那么他一定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高尔基每天收到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人士的来信,他一般都要亲自回信。他总共写了近2万封信,其中8500封保存在高尔基档案馆里。他给青年作者退稿或寄书时,往往也亲自动手包扎好,写好地址,再请别人送到邮局去。在工作室的橱柜里,陈列着高尔基当年用过的剪刀、绳子、胶水等。

高尔基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热爱文学,热爱创作,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对言论控制得非常严格,他的文章因为大都反映的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所以总是不能发表。可是高尔基仍然抓住一切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他的思想,号召大家进行革命,推翻残酷的资产阶级统治,码头、街口、教堂到处都留下了他日夜奔走的足迹,回荡着他慷慨激昂的声音。

直到1892年,高尔基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生动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从此,高尔基才真正地登上了文坛。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里可能有为了避免和统治阶级直接冲突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他创作的浪漫主义作品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高尔基作品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深受人们的欢迎。

1901年,高尔基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也预示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开始,因此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又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和《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国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高尔基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1906年秋,高尔基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只为俄国革命工作。他和列宁一起成立了一个培养革命家和宣传员的学校,接见了许多特地来拜访他的人。他收到许多来自俄罗斯各地的信,在这些信中,许多人将他们的希望和忧愁讲给他听,他也回复了许多信。

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对高尔基来说宗教是非常重要的,列宁将此看做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是高尔基的一篇小文《忏悔》,在这篇文章中他试图将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1913年这个冲突再次爆发。

1913年,就罗曼诺夫王朝掌权300周年的特赦给予高尔基重返俄国的机会。

高尔基对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悲观看法是他与列宁发生第二次大冲突的原因。高尔基从原则上同意社会革命,但他认为俄罗斯民族还不成熟,大众还需要形成必要的知觉才能从他们的不幸中起义。后来他说他当时“害怕无产阶级专政会瓦解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革命力量:布尔什维克的、获得政治培养的工人。这个瓦解会长时间地破坏社会革命本身……”

高尔基作品的主导倾向是积极向上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他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比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10年间,高尔基的身体状况非常差,但是他仍然坚持写作,不过仅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还有一部在病榻上直至去世仍未完成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从1921年到1924年,高尔基在柏林度过。他不信任列宁的继承人,因此在列宁死后也没有回到苏联。他打算重返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府在经过一段犹豫后同意他去索伦托。他在那里一直待到1927年,在那里他写了《回忆列宁》,在这部文章中他将列宁称为他最爱戴的人。

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此后不久,当他回到苏联后他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

他的许多适合于社会主义现实派的作品被宣扬,而其他的作品却默而不言。尤其是《母亲》(这是高尔基唯一一部主人公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的作品)成为苏联文学的榜范。

在高尔基最后的时间里,他称过去对革命的悲观主义是错误的,他成为斯大林的模范作家。他周游苏联,对自己这几年来取得的进步表示吃惊,这些进步的阴暗面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大多数时间里,高尔基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洋房中,并受到克格勃间谍的时时刻刻的监视。他依然试图对大众进行启蒙教育和提拔年轻的作家。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在医院里被谋杀。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不仅被翻译成中文,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早期他在各地宣传革命思想,后来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导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早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川端康成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他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外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同年10月,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1935年1月,川端康成担任文艺春秋社创设芥川奖、直木奖评选委员。第一次评选,他与落选的太宰治之间发生了龃龉。当年1月,《雪国》开始分期连载;3月,《浅草的姐妹》被改编拍成电影《少女时代的三姐妹》(东宝前身PCL电影制片厂出品),并让梅园龙子初次公演;7月,发表了《纯粹的声音》;9月,赴新泻县汤泽收集《雪国》续篇的素材;12月,近居镰仓,同月,赴上诹访,搜集写作《花之湖》的素材。

1936年1月,川端康成成为新创刊的《文艺恳话会》的同人,负责编辑了《日本古典文艺与现代文艺》特辑。当年2月,原作《谢谢》改编拍成电影《谢谢先生》并首映;12月,参加刚成立的镰仓笔会(久米正雄会长)。这一年,川端康成发表了《意大利之歌》、《花之湖》、《花的圆舞曲》、《芭茅花》、《火枕》、(《雪国》续章)、《夕阳下的少女》、《少女开眼》等。

1968年,川端康成凭《雪国》一书(因其“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日本人,也是第二位荣膺此奖的亚洲人。

川端康成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其中尤以《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睡美人》、《雪国》、《古都》等最富盛誉。他的作品在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调上,以病态、诗意、孤独、衰老、死亡来反映空虚的心理、细腻的感情和忧郁的生活,追求一种颓废的至美,达到一种空灵虚无的艺术至境。

川端康成最初曾热衷于日本艺术品收藏,因为他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从某些方面来说,川端康成从未放弃这一梦想,而是将它融进了文学创作之中。他的人物塑造讲求感官效果,甚至可以看出画家绘画的艺术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