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6832600000035

第35章 耐人寻味,高不胜寒——思考世界政坛领袖和伟人之死(4)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天,肯尼迪总统就邀请他到白宫做客。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下榻洛林汽车旅馆。4日晚饭前,他立在二楼三百号房间的阳台上,与人谈话。这时在街对面的一幢公寓里,一个狙击手端着一架带有观测镜的汽步枪,向他射去。子弹从前面穿过他的脖子,在颚后爆炸,他随即倒地不起。下午7时零5分,医生宣布:由于子弹炸开了大动脉血管,切断了颈髓,马丁·路德·金溘然长辞。他死时还不足40岁。

马丁·路德·金遇刺刚一个小时,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已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警方和联邦调查局特工雷厉风行的调查工作。1968年6月8日,杀害金的凶手在英国伦敦被美国安全部门的人员逮捕,四天之后,他被引渡回美国。

暗杀金的不是黑人,而是白人詹姆斯·厄尔·雷。他曾在密苏里州监狱服刑,1967年4月,即在孟菲斯凶杀案发生的前一年,越狱逃跑。雷在向金开枪后,由于感到忧虑和恐惧,化名为伊利克·加尔特,先逃往美国的马里兰,而后逃往英国。美国联邦调查局为了追捕他,先后投入了3014名特工人员的力量,累计行程50万英里,花费了140万美元,堪称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追捕逃犯的行动。1969年3月10日,詹姆斯·厄尔·雷作为自供杀人犯,被判监禁99年。

虽然联邦调查局断然肯定詹姆斯·厄尔·雷就是真凶,但是,人们觉得事有蹊跷。这个曾在所有最不值一提的盗窃中落网的窃贼,从越狱逃跑到1968年3月的这一段时间里,怎么会如此巧妙地一再绕开警方和联邦调查局设置的重重罗网、耗费了联邦调查局的大量人力物力呢?这应该不是一人能力所为,应该有背后的力量支持。这种力量究竟是来自哪里呢?

有人根据历史情况,怀疑谋杀案是联邦调查局所为。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曾经在公开场合大骂马丁·路德·金是个大骗子。在1967年6月,当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金与其他领导人在纽约州开会并宣布实施民权运动计划时,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就开始不断挑金的毛病,指责他企图“公开邀请”人们参加夏季将在某些城市兴起的暴力事件。马丁·路德·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胡佛还给他送过恐吓信。胡佛对他的仇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有可能詹姆斯只是被利用,做了个无辜的替罪羊而已。雷被捕后,广泛传说他并不是单独行动的,而是与人合谋从事暗杀活动的,但美国总检察长拉姆塞不断发表评论,毫不重视这些传说。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在金被害10年后,1978年美国国会不得不对金被刺一案重新进行专门调查。调查于1978年结束,所得材料达数十万页,总结报告达800页。最终作出了金死于密谋的新结论,但却无法查明密谋的具体参加者。

从各种事实和各种评论来看,詹姆斯·厄尔·雷暗杀马丁·路德·金是不是孤立的行动,还是与其他人或机构共同谋划的,依然是个悬案,尽管刺客雷一直未供认其动机。

1986年1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以纪念这位伟人,并且订为法定假日。金虽然离去了,但他永远活在所有热爱他的人心中。

拉宾遇刺之谜

1995年11月,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参加一场集会时被一个反和平的极右青年刺杀。凶手被当场抓获,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然而事实上案情没有那么简单……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曾经参加了抗击法西斯的斗争,是以色列的一代英雄。他于1974年和1992年两次出任工党领袖和内阁总理。1994年,为表彰拉宾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崇尚和平的人,却因为和平而被刺身亡,成为历史的遗憾。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然而,这一天对拉宾来说却是一个灾难日。当天,拉宾参加了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一个10万人的和平集会。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内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从拉宾的背后连开数枪,拉宾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身亡,终年73岁,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位被国内反对势力暗杀的总理。拉宾死后,中东的和平进程也随之戛然而止。

刺杀拉宾的凶手阿米尔被当场抓获。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说是站在拉宾身后两米,向他背部连开了3枪。许多善良的人都以为,本案到此已大白于天下,可以“盖棺论定”了,然而招供本身并不完全等于罪证,拉宾的遇刺并没有那么简单。和1963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一样,拉宾遇刺案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引起人们的很多猜测。

事后的调查也让我们相信这不只是一起简单的刺杀案件。奄奄一息的拉宾被急送到医院后,医师对他的伤势曾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当天的尸检报告上注明拉宾身上的致命子弹是从胸口进入,穿透心脏,又经背部,从第五根和第六根肋骨之间射出。也就是说,这致命的一枪,应该是有人用枪口直抵拉宾的胸口开枪射击的。以色列警方在提交给法庭的报告中也说:“死者体内留有大量火药粉,上衣有很长的缺口。由此可以断定,杀手是用枪口直抵拉宾的胸口开枪的。”

然而在场的人都看见阿米尔是从背后射杀拉宾的,而且还有一个叫凯普勒尔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用摄像机摄下了案发现场。而阿米尔的确是从拉宾的背后对拉宾连击了三枪,他根本没有在拉宾的前面开枪。况且,当时广场人山人海,阿米尔根本不可能接近拉宾,再说他也没有必要这样做。那么,逼近拉宾射击的究竟是谁呢?

同时,据拉宾的保镖说,刚听到枪声,他就把总理压在了身下,可是遇刺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不免让人疑窦丛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凶案发生的时候,凶手一边开枪,嘴里还一边喊着:“没事,这不是真子弹。”如此看来,在表面凶手阿米尔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真正凶手,而且,即使阿米尔开枪打中了拉宾,伤势也肯定不太重,因此,杀死拉宾肯定是另一个人所为。那么,这个神秘的杀手又是谁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行刺?

拉宾死后,有报纸揭露说早在当年7月就有人向政府举报过阿米尔有刺杀总理的企图,但是不知为何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故意放纵还是无意忽视呢?案发后还获悉,阿米尔曾先后五次企图刺杀拉宾,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前的计划全都泡了汤。

更奇怪的是,拉宾的司机当天表现也十分反常。这位赛车手出身的职业保镖,居然用了20分钟才把总理送到医院,实际上那段路开车5分钟就能到。他声称是一时迷了路。而在汽车到达医院时,连一个及时迎诊的医生都没有!于是有人怀疑拉宾是在驱车去医院的路上被第二次暗杀。他们认为阿米尔确实参与了暗杀拉宾,但他没有打中拉宾,真正的凶手躲在拉宾车子的后座。阿米尔的枪响后,保镖把拉宾推进车子,这个不知名的凶手开枪打死了拉宾。

一系列不正常的事情让我们怀疑拉宾遇刺案的真相是什么。这位受人尊敬与爱戴的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可谋杀他的真凶何日才能缉拿归案呢?整件事情已经笼上了重重迷雾,不知以后能不能彻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