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6832600000018

第18章 古墓丽影,地宫探秘——破解迷雾幽深的地下机关之谜(2)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去世。他的去世引起了一片哗然。士兵无法相信,将领陷入震惊,大家都希望能目睹亚历山大的遗体以确证国王是否确实过世了。皇宫里骑兵和步兵掀起了冲突,亚历山大的遗体反倒被搁置一旁。当冲突停止,人们来视察遗体时,发现它还完好无损,根本没有任何腐烂迹象,没有一块尸斑,看起来就像陷入深度昏迷的样子。负责处理遗体的医生看到这幅情景,相信有神灵在保护遗体,于是向天神祈祷允许他对遗体进行防腐措施。

亚历山大的尸体经过防腐处理后,一直放在巴比伦宫殿的地下室。一年之间,他的部下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致使他的尸体久久得不到安葬。一年之后,争夺战结束,亚历山大帝国被三家瓜分:托勒密占领了埃及,塞留古占领亚洲部分,中央马其顿及希腊部分由亚历山大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继承,实际大权则掌握在安提柯和其子卡山德手里。亚历山大的妻子罗克珊长期得不到太后奥林匹亚斯的承认,但太后答应保护亚历山大四世。这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尚未安葬的亚历山大大帝,于是新国王都争要遗体,以表明他是亚历山大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按照马其顿王室的规矩,亚历山大由卡山德护送前往马其顿王陵谷,在培拉举行葬礼并安葬在古都埃盖(腓力二世的陵墓不久前在这里被发现)。但是,在灵车到达大马士革附近的时候,托勒密派人劫持了它并秘密地转移了方向,亚历山大的灵车消失了。

然而,几个月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奇迹般地出现在埃及亚历山大城,里面放着著名的亚历山大金棺。这个陵墓此后几个世纪一直在这里,吸引了无数名人、游客前去拜访,包括恺撒、屋大维、提比略等罗马皇帝。传说,恺撒进入陵墓前,守陵人告诉他陵墓一般漆黑幽深,只有在大晴天日光垂直照射时才能进去,而且只能维持两三小时,一旦过时出不来,就会迷路死在里面。恺撒不信,手打火把欲进入,但刚走到墓门火把便自然熄灭,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恺撒便在心里乞求亚历山大容他一见,陵墓便奇迹般地通体透明,恺撒只身而入,在里面待了很久,陵墓依然通体透明,直至凯撒出来。

公元前30年,埃及艳后的统治被推翻,屋大维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埃及并朝拜了亚历山大陵墓。他让人把石棺从墓室里搬出来,自己亲自将王冠放在亚历山大的木乃伊身上,又在石棺里洒满了鲜花,但是他却不小心把木乃伊鼻子的一部分弄坏了。

在这之后几个世纪,亚历山大的陵墓一直是罗马皇帝的朝圣地。公元19年,7岁的盖乌斯·卡里古拉随同其父前往埃及,目睹了亚历山大陵墓,此人后来成了罗马皇帝。69年左右,韦斯巴乡皇帝和提图斯皇帝都见到了亚历山大陵墓。130年左右哈德良皇帝和安提努斯皇帝先后参观了亚历山大陵墓。然而,200年的时候,塞维鲁皇帝在参观亚历山大陵墓时,被墓道里的阴森气氛吓怕了,下令封锁墓室。最后一次关于亚历山大陵墓的明确记载是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皇帝的来访,他把自己的戒指和佩带留给亚历山大,然后策划一场镇压叛乱活动,几乎要灭绝所有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年轻人,亚历山大的陵墓从此在历史中消失了。有人说是因为海水吞没了它,也有人说是异教徒破坏了它。但是,在今天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人们压根没有发现任何有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陵墓的遗迹。

有人认为,埃及亚历山大城所谓的陵墓根本不曾存在过,它是历史学家的杜撰,以迎合罗马皇帝的欢心,说明他们是亚历山大的事业继承者。真正的亚历山大尸体在那次拦截案中被托勒密秘密地转移到不为人知的地方。亚历山大陵墓的秘密是托勒密一手策划的,那么他有没有留下有关陵墓的只言片语呢?遗憾的是,后来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遭遇一场大火,大火早已将这些机密文件烧成灰烬,没有任何线索留下来。人们推测,托勒密有可能根本没为亚历山大造墓,而是把他的遗体放在毫不起眼的石棺里埋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亚历山大墓究竟在哪里呢?人们一直在寻找,但愿有一天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神牛墓之谜

孟菲斯的公牛塞拉皮斯是埃及最著名的神兽。古埃及人不但给公牛举行隆重的葬礼,还为它们修筑了豪华的陵墓。

埃及是个信仰拜物教的国度。在埃及的历史上,神具备人形是后期的事了。古代的埃及神都以符号、植物或动物的形象出现,并且多数的神是以动物形象出现的,如赫农是公羊,赫卢斯是隼,托斯是朱鹭,赛贝克是鳄鱼。

动物神是埃及重要的信仰。除各种动物神外,有些动物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会成为崇拜的对象。孟菲斯的公牛塞拉皮斯就是最著名的神兽,它受到的崇拜礼仪也最为隆重。公牛活着的时候,由牧师在庙里喂养,死后尸体用药剂进行保护,举行隆重的葬礼,然后被同样花色的公牛接替。这些神兽的墓地规模不亚于神祇和帝王的陵墓,孟菲斯的地下神牛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提到神牛庙就不能不提一个人——法国人马利耶特。马利耶特年轻时就研究埃及学,对埃及的历史很感兴趣。1848年他来到埃及,偶然间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埃及官僚们豪华的私人花园里,还是亚历山大、开罗或吉萨的一些较新的寺庙前的狮身人面像,雕刻的风格显然都是一样的。马利耶特在开罗附近的撒卡拉城里的古代遗迹间漫步时,偶然看到一座埋在沙里只露着头部的狮身人面像,他觉得这座狮身人面像和开罗以及亚历山大港的那些像十分相似。

事情就是这么的巧,在狮身人面像上,马利耶特看到一段记载有关孟菲斯的神牛塞拉皮斯的铭文,这使他想起了斯特拉蓬的一段话:“在孟菲斯还有一座塞拉皮斯神庙。当地沙子极多,到处都是被风吹成的沙堆。沙里埋有各种斯芬克斯的雕像,有些露出一半,有些只露出头部。由此可以想象,在走向这座神庙的路上,如果刮起一阵风来是相当危险的。”

“斯特拉蓬这段话,不正是为了他去世18个世纪之后,帮助我们发现塞拉皮斯神庙吗?眼前这座陷在沙里的斯芬克斯,再加上我在亚历山大城见过的另外十五座雕像,显然就是一条指引我通向孟菲斯神牛墓的大道!”马利耶特断定有一支湮没了的狮身人面像的行列,其尽头就是传说中的西拉皮斯神庙。

经过艰辛的考察,直到1951年2月11日,马利耶特的发掘小组才找到了孟菲斯神牛墓。在神牛地下墓室的入口处有一座安葬之前放置遗体用的教堂,其规模较之埃及贵族的平顶墓前的教堂不相上下。一条很陡的甬道通向长形墓室,里面安放着从拉美西斯大帝起数百年来无数具神牛的尸体。这些尸体各占一间墓室,众多墓室沿着320英尺长的通道排成长列,加上后来出土的直至托勒密时代的墓葬,墓道总长达到1120英尺。对神牛的崇拜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神牛墓的主长廊是个在裸露的岩石上挖成的大墓穴,实际上是由几条互相交叉的长廊组成。大部分长廊的左右两边都有墓室,里面安放着神圣的神牛木乃伊。孟菲斯的神牛庙里共有64间墓室。每一个墓室里,中央都竖着一个阿玛西斯时期以后的巨大石棺。这些石棺都是用光亮平滑的黑色或红色的花岗岩凿磨制成,每个约高9.6英尺,宽6.4英尺,长12.8英尺,估计重72吨。

可惜神牛庙里的许多石棺盖早已被人掀去,所以马利耶特和以后的考古者一共只找到两只内部完整无损的石棺,其他都已遭受粗暴的劫掠。这是几时发生的呢?谁也说不清,盗墓的人也并没有留下姓名。不断移动的流沙湮没了多少庙宇、墓葬和古城,盗墓者留下的痕迹早已被沙盖得无影无踪了。

“墓岛”之谜

在南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复活节岛的西侧有一个名叫泰蒙的小海岛,人们也管它叫做“墓岛”,这是为什么呢?

南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名叫泰蒙的小岛,上面有一处往大海里伸出去的珊瑚浅滩,浅滩上耸立着89座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全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搭起来的,大约有4米那么高。远远望去怪石嶙峋,还以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杰作,近看又仿佛像是一座座神庙,这就是南马特尔遗迹。传说,这是居住在波纳佩岛上历代酋长死后的坟墓,大大小小共有89座,散布在长达1100米、宽450米的太平洋海域上。它们之间环水相隔,形成了一个个小岛。所以,人们管泰蒙岛也叫做“墓岛”。

泰蒙岛是一个非常小的小海岛。岛上没有玄武岩石头,人们建造那些建筑物用的玄武岩石头都是从波纳佩岛运送过来的。当地人把这些建筑物叫做“南马特尔”,按波纳佩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集中着众多的家”,另一个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

与同在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遗迹相比,南马特尔遗迹鲜为人知。它那充满了离奇的传说,更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人困惑不解。南马特尔遗迹到底是怎么建造起来的,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南马特尔遗迹的那些古代坟墓,从来就没有一点儿文字记载。据当地的人们说,关于那些古代坟墓的来历,都是靠当地酋长一代一代地口头传授下来的。只有酋长和酋长的继承人才知道,而且口授的内容从不向外人泄漏,哪怕是自己的亲属,否则就会遭到诅咒,死神就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南马特尔遗迹是神秘的,那些诅咒显得更加神秘!在1907年德国统治南洋群岛时,波纳佩岛第二任总督伯格对南马特尔遗迹发生了兴趣,根据酋长的口授对伊索克莱凯尔酋长的墓进行发掘。可是下令还不到一天,就应验了不吉的预言,总督突然暴死。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卡伯纳两次来波纳佩群岛发掘文物。第一次,当他将挖掘的大批珍贵文物装船运回德国时,在航行途中,船被巨浪掀翻,人与文物全都被掀入海中。幸运的是,卡伯纳逃过了这场劫难。第二次,他又来波纳佩岛挖掘文物,但不久后他就得了精神病,悲惨地死于岛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占领纳佩岛。东京大学教授杉浦健一利用占领者的权势,强迫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几天之后,酋长遭雷击身亡。杉浦回日本后,正打算将古墓的秘密整理成书出版,可书未成就暴死了。后来,杉浦家族委托一位对印加人有研究的泉靖一教授继续整理出版,奇怪的是,泉靖一教授不久也突然暴死。手稿笼罩着阴影,从此无人敢问津。

莫名其妙的暴死使南马特尔遗迹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但是它的神秘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前来调查。对于这些人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南马特尔遗迹究竟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到了波纳佩岛,对泰蒙岛南马特尔遗迹进行了考察。他们都认为,南马特尔遗迹整个工程用了大约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是从波纳佩岛北岸的采石场开凿下来的,经过加工以后再用木筏子运送到泰蒙岛上。专家们估计,如果每天有1000名壮劳力从事开凿,那么光是采石就需要655年,加之还要用人力加工成五角形或六角形棱柱需要二三百年,最终要完成这项建筑的话,需要1550年的时间。然而,在遗迹建造时代,该岛人口不足2500人,何况人们还得从事农业劳动以确保生存。因此,这项工程很难凭借人力完成。

有的考古学者认为,玄武岩是岩浆冷却的火山岩,试图将建造遗迹用的五角形、六角形石柱解释为冷却凝固成型的,但从石柱实际的表面来看,很难解释是自然成型的。

专家们对遗迹的年代进行了碳14测定。结果表明,南马特尔遗迹是在距今800年前,即公元1200年左右建造的。公元13世纪初是萨乌鲁鲁王朝统治波纳佩的时期,但是萨乌鲁鲁王朝在经历了200多年的繁荣时期后就灭亡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吗?专家表示怀疑。

从南马特尔遗迹被发现的那一天,南马特尔建筑就成了—个未解之谜。直到今天,关于南马特尔遗迹的假说众多,但都矛盾重重,可信度不高。研究发掘者暴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建造的?南马特尔遗迹神秘的面纱,还等待着人们去进—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