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30700000057

第57章 进军莱茵河(3)

在巴黎期间,巴顿四处游说,宣传鼓动。在一次史密斯将军安排的打猎活动中,巴顿慷慨解囊,请大家开怀畅饮,与艾森豪威尔的作战部长布尔打得火热。并在大家似醉非醉之际,他大讲特讲第10装甲师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个师,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巴顿一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就给布尔打电话,提出借调第10装甲师。布尔十分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说:“可以把第10装甲师交给你,但你只能用它进行一次战斗,即消除三角地带的敌军。”

在2月22日至25日这4天时间里,巴顿的部队就肃清了萨尔河——摩泽尔河三角地带的敌军,攻克了萨尔堡,在萨尔河对岸建立了一系列桥头堡阵地。

原先,巴顿得到的指示是第10装甲师只能用于清除三角地带的敌军,而这一任务一旦完成,就应立即将其归还给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作预备队。但是,巴顿并没有将第10装甲师归还最高司令部的意思,他要用它来攻打特里尔,这已经是巴顿预谋好了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几次催促巴顿归还这支部队,巴顿都一拖再拖。最后,最高司令部下达了最后期限,限他在72小时之内归还第10装甲师,不得有误,否则就停止第3集团军的一切物资供给。

巴顿又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决定碰碰运气,使用这支力量对特里尔发动进攻,于是他就进行了一次争夺时间和空间的赛跑。

28日,巴顿命令部队中断与上级的所有通讯联系,不顾一切地投入到攻克特里尔的战斗中去。此次赛跑,巴顿双管齐下,命令基尔河西岸第76师停止清剿,火速向特里尔挺进,同时,在第20军战区的第10装甲师以最快的速度向特里尔推进。到3月1日,第10装甲师在第94师的增援下,上午进攻部队攻到特里尔的城郊,下午攻入城内,当天夜里肃清残敌,攻克了特里尔城。

第二天早晨,巴顿接到两份来自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特急电报,一份内容是:绕开特里尔,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攻占。另一份内容是:立即归还第10装甲师。

看罢电文,巴顿微笑着对部下们说:“我们遵命,我们绕开特里尔,继续前进。”过了一会,巴顿口述了一份急电,由第12集团军群转送盟国远征军司令部。电文写道:“用两个师攻克了特里尔。还要归还第10装甲师吗?请指示下一步行动!”

拿下特里尔之后,巴顿酝酿着继续攻下科布伦茨,以获得渡过莱茵河的桥头堡。这样,他不得不对下一场战役——法尔茨战役做好准备。

为了获得上级的批准和足够的兵力,巴顿不得不再次施展“计谋”。

3月9日,巴顿奉命到设在列日的布莱德雷司令部去参加一次艾森豪威尔将军也要参加的受勋仪式。在仪式上,巴顿向艾森豪威尔一再强调目前战场形势对第3集团军如何有利,并在艾森豪威尔高兴之际,向他详细谈了法尔茨战役的计划,并明确表示,如果要想达到攻克科布伦茨的目的,第3集团军必须再增加1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听到巴顿的要求,艾森豪威尔的脸色有些阴沉,他摇头将巴顿提出的一切都否决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巴顿在当天晚上给参谋长盖伊将军打了一个电话,要求盖伊向艾森豪威尔汇报说,第12军的第2快速机械化部队已夺取了摩泽尔河上的一座完好无损的桥梁,目前正在扩大战果,建立牢固的桥头阵地。乘艾森豪威尔为突破德军防线兴高采烈之际,巴顿提出了继续扩大战果的请求,并如愿以偿地得到第80师。

巴顿于当天晚上便发布了攻打法尔茨战役的命令。同时,巴顿又故伎重施,命令部队在没有得到进一步指示之前中断与“上级领导”的通讯联络;并命令埃迪尽可能地多架设桥梁,继续进攻。这样,就在第3集团军装聋作哑的一段时间里,埃迪的部队很快就在摩泽尔河上架起了3座桥梁,为进攻法尔茨地区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但是,巴顿的进攻力量仍然还缺少一支装甲部队,3月16日,另一个偶然的机会帮了巴顿的大忙。当天上午,艾森豪威尔在史密斯的陪同下,前往第12集团军群司令部会见布莱德雷,由于飞机无法在那里着陆,临时改在巴顿的机场着陆。巴顿认为这是上帝赐予给他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做了周密的安排。

艾森豪威尔一下飞机,就受到仪仗队和军乐队的隆重欢迎。接着,巴顿带艾克巡视了三角地带,最后来到特里尔。当天晚上,巴顿以丰盛的宴会招待了艾森豪威尔,并找来4名迷人的红十字会女士作陪客。这种款待在前沿部队几乎是少见的,艾森豪威尔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当晚宴进行到高潮时,巴顿不失时机地问艾森豪威尔:“根据第3集团军的作战进展情况,能否再拨一个装甲师给我?”艾森豪威尔正在兴头上,便满口答应将帕奇将军的第7集团军中的第12装甲师调归巴顿指挥。

3月18日上午,第12装甲师便投入了战斗。这样,德军的两个集团军在巴顿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溃不成军,巴顿的第3集团军不仅取得了法尔茨战役的胜利,夺取了科布伦茨,并且俘获德军8万人。

法尔茨战役后,巴顿认为与蒙哥马利竞赛的决胜时刻已经来临,便决定加快部队向莱茵河推进的速度,以保证在蒙哥马利之前渡过莱茵河。

而与此同时,蒙哥马利实施的莱茵兰战役已经结束,从内伊梅根到科隆之间整个莱茵河西岸都已经在蒙哥马利部队的控制之下。但是,一向小心谨慎的蒙哥马利认为:如果要渡河,就必须做到确有把握,并且在渡河后要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从北面直捣柏林。在将渡河时间确定为3月24日之后,蒙哥马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着渡河准备,到进攻发起的前一天,蒙哥马利为渡河作战屯集了11.8万吨各种各样的供应物质、5000辆坦克、坦克运输车和3.2万辆其他车辆、36艘渡河用的登陆艇和3500门大炮、3000架战斗机和500架重型轰炸机也翘首等飞。

丘吉尔首相也亲自来到莱茵河畔,慰问部队,检查渡河准备情况。对于渡河的准备情况,丘吉尔很满意,他给斯大林元帅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报:“我们正在准备发动强渡莱茵河的主攻,进攻部队将在3000门大炮和1个空降军的支援下向河对岸的敌军猛扑过去,一旦渡河成功,一支格外强大的装甲预备队将乘胜追击。”

为了抢在蒙哥马利之前,3月19日,巴顿命令未做任何休整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莱茵河边挺进,抢占要道和渡口,到22日,第3集团军已经实现了对莱茵河以西德军的合围。这一天,巴顿部队共俘获德军1.1万人。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它表明,德军已经处在土崩瓦解的前夕。

时间不多了,良机难得,巴顿决定在远离后续部队并且没有得到上级批准、没有空中掩护和地面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抢在蒙哥马利行动之前,强渡莱茵河,实现他梦寐以求的成为第一个跨过莱茵河的盟军高级军官的愿望。

3月22日晚,就在蒙哥马利准备发动最后一场“大表演”的当口,巴顿发出了紧急攻渡莱茵河的信号。

晚11时,第5师的两个营兵力开始渡河。一直被蒙哥马利吹嘘为“欧洲最大的天堑”的莱茵河并没有出现德军的精锐部队,这一现象使第3集团军的将士们也感到惊诧,巴顿部队的渡河行动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相反,当德军看到没有做充分渡河准备的第3集团军渡河时,都反而感到迷惑和惊慌失措。他们以为这是渡河侦察部队前来试探火力。拂晓,当德军尚未醒悟过来时,第3集团军已有6个营的兵力渡过了河,而其伤亡仅为34人。22日晚,巴顿的第5师已从美因茨以南几公里处毫无设防的地段全部渡过河去,并建立了第二个桥头堡阵地。

第5师成功的渡河行动,使巴顿大喜过望,他真想向全世界宣布这一喜讯。但由于此次渡河是没有得到盟国最高司令部明确命令的,因此他起初不愿声张出去,但他还是无比兴奋地将此事告诉了布莱德雷。23日,布莱德雷刚喝完早餐的第二杯咖啡,便接到巴顿急切打来的电话。

“布雷德,我已经渡过了莱茵河,但先不要声张,”巴顿压低嗓门叫道,“昨天夜里,我让一个师偷偷地渡过了河,对岸的德军很少,他们还不知是怎么回事。所以先保守秘密,然后再看看情况会如何发展。”

晚上,布莱德雷又接到电话,这次巴顿是用高嗓门嚷道:“布雷德,快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渡过了莱茵河!今天德军企图摧毁我们的浮桥,让我们打死了33个。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第3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尚未渡河之前就渡过去了。”

3月23日夜晚,蒙哥马利在北面也发动了强渡莱茵河的战斗。当夜,第51苏格兰师和第15苏格兰师在莱茵河的两处也成功地渡过了河。

3月24日早晨,巴顿一身戎装,精神饱满。在埃迪、科德曼的陪同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过了莱茵河。当走到浮桥中间时,他停住了脚步,朝河里吐了一口唾沫自言自语地说:“希特勒,我等着你在投降书上签字呢!而蒙哥马利,你这一次却又败在我的手下了。”

就在巴顿过河不久,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丘吉尔首相在上次视察前线后就精心写好的祝贺蒙哥马利元帅发动的历史上第一次抢渡莱茵河战斗成功的演讲稿,在24日早晨被英国广播公司错误地播放了出来,而实际上,第3集团军已经先于英军24小时渡过了莱茵河。后来这一事件便成了世人的笑柄。

在巴顿与蒙哥马利抢渡莱茵河的竞争中,尽管艾森豪威尔对巴顿的擅自行动有些不满,但对于结果他也非常高兴。这意味着纳粹德国在西线拥有的最后一道天然防线已经丧失了。现在,盟军同苏军一起已经把德军压缩在莱茵河与奥得河之间仅有600公里宽的地带里了,希特勒的最后一线希望只能是死守德国的心脏——柏林了。

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垂约时光:安享晚年的艾森豪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