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30700000054

第54章 粉碎反扑(3)

然而德军看起来对巴斯托尼却不屑一顾。在德军的作战计划中,巴斯托尼只是一个可能的补给中心。德军计划由一个较小的师——第26民兵师顺道占领巴斯托尼,为随后2个装甲师从该镇绕行提供支援和补给。

于是,巴顿便决定用精锐部队坚守该镇,破坏敌军的后勤系统,从而达到牵制大量德军的目的,使其无法绕道而行。然后,再由第3集团军在正面向敌发动进攻。

艾森豪威尔赞同这一决定,命令泰勒将军的第101空降师火速赶往巴斯托尼增援,这样,德军的第26民兵师还没有到达巴斯托尼就在比索尔吕前面受到阻击。

12月22日早晨6时,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式对在阿登地区的德军发动进攻。进攻部队是第3军,由军长米利金负责指挥。米利金和他的参谋人员都是战场上的新手,但作战极其英勇顽强,他们迎着暴风雪大踏步前进,战斗进展得相当顺利。左翼加菲将军的第4装甲师很快攻到了布尔农和马特兰格;右翼的第26师向前推进了16英里后才在朗布罗赫——格罗斯伯斯地区与敌军交上火;第80师前进了5英里后,在梅尔齐希遇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但很快肃清了该城的守敌。

这个时候,巴斯托尼这个小小集镇的重要性便赫然涌现在德国人面前。阿登进攻战役德军总指挥龙德施泰特高叫道:“马斯托尼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若被盟军控制,就必然会影响我们所有向西推进的部队,破坏我们的补给系统,牵制住我军相当多的兵力,因此我们必须立即攻占它。”

为此,龙德施泰特派出大批部队来围攻巴斯托尼镇,试图拔掉这个插入德军突击地区的障碍。奉命前来增援的是希特勒手下两名最勇猛的将军,大名鼎鼎的弗里兹·拜尔林和冯·卢特维兹将军。很快,德军便把巴斯托尼团团围住。

拜尔林认为,巴斯托尼内的美军已是瓮中之鳖,于是派出代表到巴斯托尼进行恫吓和劝降。面对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的敌人,被困在巴斯托尼的第101空降师麦考利夫气愤地骂了一声“白痴”,便将前来劝降的代表送回了德军阵地。

麦考利夫的行为很快传遍了全镇,极大地激励了美军士兵的战斗热情。当天晚上,麦考利夫就发动了一系列突然袭击,打得敌人仓皇失措。稳定住阵脚的德军终于决定要全力拿下巴斯托尼,于是便连夜向该镇发动了全面攻击。德军猛烈的炮火向城内倾泻着如雨的炮弹,步兵跟在装甲部队后面往城里冲。巴斯托尼的守军快坚持不住了。

为了确保守住巴斯托尼,巴顿果断地做出向巴斯托尼提供大规模空军支援的决定。12月23日,在巴斯托尼坚守的美军突然发现空中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片飞机。紧接着,德军阵地响起了一连串猛烈的轰炸声。很快,德军对巴斯托尼的炮轰就停止了。巴斯托尼的美军欢呼起来,他们纷纷向空中的飞机招手致意。

为了增援巴斯托尼,艾森豪威尔共向巴斯托尼派出了7个战斗轰炸机群、11个中型轰炸机群、第8航空队的1个师以及一些皇家空军的运输机。运输机全力向巴斯托尼运各种物资,轰炸机则轮番向敌人重要目标实施猛烈轰炸。很快,盟军的轰炸给德军造成了极端恐怖的心理,德军的补给线也被破坏了。

紧接着,巴顿命令第4装甲师突破敌军的包围圈,进入巴斯托尼。尽管第4装甲师受到德军强烈阻拦,但最终于12月26日凌晨2时30分,乘着德军正在休息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杀出一条血路冲进了巴斯托尼,与坚守的第101空降师胜利会合。巴斯托尼的防御力量立刻得到了加强,巴斯托尼终于度过了最危险阶段,德军对巴斯托尼的围攻也开始告以段落。

这样,在德军向阿登地区前进了90公里,其先头部队距马斯河只有4公里的时候,盟军便阻止了德军的前进。

之后,美军始终牢牢据守着巴斯托尼,使其成为美军向德军大举进攻的一个牢固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像一个钉子一样,将德军的部队死死地钉在了这一地区。在第9装甲师和第80步兵师的增援下,第4装甲师逐渐扩大了已打开的走廊,并努力打通阿尔隆通往巴斯托尼的公路。12月29日,美军已彻底击溃了围攻巴斯托尼的德军。于是,巴顿便指挥美军第3集团军全力冲向了另一个目标——赫法利策。

1945年元旦在战火中不知不觉地来临了。巴顿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迎接了新一年的到来:命令第3集团军的各炮兵阵地在午夜12点整用最猛烈的火力向敌人持续炮击20分钟。辞旧迎新的炮声消失后,巴顿和第3集团军的全体将士们听到了来自德军阵地的阵阵凄惨的哭叫声。

然而,希特勒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的反攻计划,他要求继续调集兵力,对巴斯托尼和斯特拉斯堡地域发起了新的攻击。

12月28日晚上,希特勒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军事会议。他不但不接受伦德施泰特和曼特菲尔的劝告,及时把德军从突击部撤出来,反而命令继续猛攻巴斯托尼,重新向马斯河进军。此外,他还坚持马上向南方阿尔萨斯发动进攻,理由是那里的美军被巴顿抽调了几个师北上进攻阿登森林,防守力量薄弱。对此,纳粹将军们抱怨说,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向阿登森林继续发动进攻,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向阿尔萨斯发动进攻。

对于这些话,希特勒充耳不闻。他站起来,有些声嘶力竭地喝道:“先生们,这一行我已经干了11年了,而且……我从来没有听人向我报告过一切事情都已准备得完全了的……准备永远不会完全的。这是很明显的。”

“这场战争关系到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和毁灭,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的德意志民族就会从此走向灭亡,”希特勒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不知道他是早就认不清现实了还是不愿意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对于当前的迫切问题,希特勒承认阿登攻势“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决定性胜利”,但是他声称这一战役已经带来了“整个形势的转变,在半月以前没有人相信这种转变是可能的”。

“敌人不得不放弃所有的进攻计划,”希特勒说,“他们不得不把已经精疲力竭的部队拖上战场。他们的作战计划完全被打乱了。他们在国内受到严厉的批评。目前是敌人心理上很不利的时刻。敌人已经不得不承认在8月以前决定战局已没有希望,也许到明年年底也不可能。”

“先生们,”希特勒又补充说,“你们绝不能认为我,哪怕是极为遥远地,预计到战争将要失败……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投降’。在我看来,今天的形势并不新鲜。我经历过比这糟糕得多的形势。我提这些只是因为我要你们了解,为什么我要这样狂热地追求我的目标,为什么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我拖垮。虽然焦虑使我苦恼,甚至有损我的健康,但没有东西能够丝毫改变我继续作战直到最后胜利为止的决心。”

最后,希特勒要求他的将军们拿出“全部精力”来支持这次攻势。他说:“那时候我们将彻底打垮美军,我不相信敌人能长期抵抗45个德国师,我们仍将掌握命运!”

然而,时间太晚了!希特勒的大话讲得太多了,德国已缺少能把他的话兑现的兵力!

但是元旦那天,希特勒还是纠集了八个师的兵力,出动了1000多架飞机,对盟军机场、特别是对“突出部”附近的一些机场,进行了几个月以来最猛烈的轰炸,炸毁了盟军集在机场上的260架飞机。

德军新的进攻行动,使盟军的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为彻底击退德军的反扑,艾森豪威尔命令1月3日转入进攻,经过5天的激战,于1月8日击退了德军。此后,战场局势开始发生逆转,德军的进攻已是强弩之末,围歼德军的时刻已经到了。1月16日,美军第1、3集团军在赫法利策会师。

其问,应丘吉尔的要求,苏联红军于1月12日至14日,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长达1200公里的正面上,对德军发起了强大的进攻,使柏林受到严重威胁。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去加强对苏联作战的力量,盟军乘机迅速推进。1月23日,美军攻占圣维特。27日,第3集团军的前锋已抵达乌尔河。29日,将德军全部赶到反扑前原出发阵地。当天,巴顿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阿登战役以美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

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扑被彻底粉碎,损失惨重。据统计,是役中,德军死伤和失踪人数达8.2万人,损失坦克和强击火炮600辆、飞机1600架,其他车辆6000余辆。阿登战役之后,遭到严重削弱的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已经彻底丧失了反攻的能力。希特勒妄想在西欧洲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以迫使盟军妥协的企图彻底破产。

阿登胜利的结束,使艾森豪威尔从舆论对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的批评中解脱出来。艾森豪威尔又一次接受并经受了历史重任的考验。然而,当街头的法国群众向他欢呼致意的时候,艾森豪威尔的心情也很沉重。尽管战役是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盟军损失也相当严重。人员伤亡达7.7万人,大量武器装备战损。

更让艾森豪威尔难忘的是,当他视察战场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幅令他终生难忘的图景。由于阿登地区的天气十分寒冷,一位美军机枪手中弹牺牲后,尸体被冻僵了,就一直保持着他战斗时的姿势。他手中缠着子弹袋,右手食指放在扳机上,枪口仍然指向德军阵地。战役的胜利是将士们英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就握紧了拳头,暗暗下了决定,他要在今后的战斗中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强有力的行动,彻底打败德国佬。

艾森豪威尔在白宫南草坪,总统专用直升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