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30700000047

第47章 盟军内部的分歧(1)

为了阻止“龙骑兵”计划的实施,英国首相丘吉尔甚至不惜以辞职来威胁艾森豪威尔,发表了“如果那一系列事件真的要发生,那么,我亲爱的将军,我就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英王陛下那里,把我官印交出去”的著名声明。但最终,行动还是如期举行,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然而,随着战果的扩大,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之间的分歧却越来越大。面对蒙哥马利的百般纠缠,艾森豪威尔同意了蒙哥马利的“市场—花园”计划。正如战前所预测的,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盟军空降兵却损失惨重。然而,蒙哥马利无意承担计划失败的责任,相反,他还以此为借口要求艾森豪威尔把盟军地面指挥权交还给他。艾森豪威尔终于忍无可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还击……

盟军攻占法国西北部和首都巴黎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盟军的士气。自此以后,盟军继续挥师东进。至8月31日,美军第12集团军群直逼德国边境,而巴顿的第3集团军先头部队更是已经在凡尔登越过了马斯河。蒙哥马利的坦克部队也在一周之内向东横扫了250英里,杀人比利时北部。9月3日,英军第2集团军装甲警卫师攻人布鲁塞尔,9月4日,第11装甲师冲进安特卫普。

然而,正当盟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之际,却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盟军最高统帅部之间没有一个意见一致的作战计划,特别是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之间在打败德国的战略方针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龙骑兵”

其实,英美两国最高统帅的矛盾可以追溯到诺曼底登陆之前,当时,艾森豪威尔为了确保诺曼底登陆能够具有足够的登陆艇,推迟了“铁砧”行动计划。但这一协议的达成是在艾森豪威尔同意“铁砧”计划将在以后进行的前提下达成的。

于是,自1944年6月诺曼底战役打响后,艾森豪威尔就一直不得不把他的时间分别使用在诺曼底和伦敦。而在伦敦,他差不多每天忙于“进行在整个战争期间与丘吉尔首相之间最长的、最持久的争论”。

这一争论从6月份开始,经过整个7月份,在8月份达到了高潮。争论的核心是已经更名为“龙骑兵”的“铁砧”行动(在法国南部的登陆行动)是否实施。

艾森豪威尔建议由德弗斯将军率领部队在马赛港登陆,进攻法国南部。他认为,美军应该再得到一个港口,以便使在美国已准备就绪的增援师能由此迅速攻入欧洲。丘吉尔首相却认为盟国远征军已经得到了及时使用布列塔尼半岛各港口的保证,没有必要再发动“龙骑兵”行动。相反,应该把部队更适当地用于意大利战役,以便最后通过亚得里亚海的顶部进攻巴尔干国家。

但艾森豪威尔反对这样的改变,于是,在整个诺曼底战役期间,艾森豪威尔与英国首相之间进行了无数次激烈的辩论,双方互不让步。

为了达到说服艾森豪威尔的目的,世界上最能说善辩的政治家丘吉尔甚至发表了这样一篇声明:“如果那一系列事件真的要发生,那么,我亲爱的将军,我就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英王陛下那里,把我官印交出去。”

发表这一著名声明的时候,是在1944年8月初,当时米德尔的突击部队正越过布列塔尼半岛迅速向西开进,巴顿的第3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也正以同样飞快的速度向东朝勒芒开进。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正坐在风景宜人的诺曼郊外,就这一问题进行激烈地交锋。很显然,丘吉尔极力想取消这一行动。

丘吉尔最初是同意这次进攻的,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在讨论战略行动时一致同意,对法国的进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从法国的北部,也就是“霸王”行动,另一个就是从法国南部,即“铁砧”行动。

而且,事实上,英军参加“龙骑兵”行动的部队数量很少。这次行动将主要由美军第6军的三个精锐师——第3、第36和第45步兵师参加。在他们身后,是由法国的7个师编成的法国第1集团军,英军只是提供部分空降部队。

然而,盟军在诺曼底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却使得这位首相坚持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发动“龙骑兵”行动了。

图为艾森豪威尔的总统专机

于是,丘吉尔像连珠炮似的阐述了英方的立场,他说:“我们已经用不着马赛港以及由此向北的交通线,美军可以经由布列塔尼进人。通过法国南部实施的进攻,在地理上距离法国北部部队甚远,以致两者之间没有战术上的联系。”

丘吉尔适时地停了一下,观察艾森豪威尔的反应:“但是,如果把德弗斯将军指挥下的部队,用于在意大利向前推进,进入巴尔干国家,并从南面威胁德国,这一行动对于赢得这场战争所起的作用,要比坚持原计划的行动路线更为有效。”

“同时,我们进人巴尔干国家将会点燃这个地区公开反抗希特勒的烈火,并能为这些反抗部队提供武器和装备,使他们能更有效地进行反抗活动。”丘吉尔补充说。

面对丘吉尔的咄咄逼人,艾森豪威尔毫不让步,他心平气和地详尽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过去的经验证明,我们可能会对布列塔尼各港口的使用大为失望。我们不但要预料敌人会进行顽抗,而且我们断定,即使是我们攻占了这些港口,它们也已经被有效地破坏掉了。而马赛则不会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因为敌人的防御部队大部分为抵抗我军进攻已往北调动了。我们应当迅速夺取马赛,不让敌人有很多时间去进行破坏。”

与丘吉尔不同的是,艾森豪威尔没有停顿,他一口气说完了他的全部理由。

“如果没有‘龙骑兵’行动的进攻,我们就必须保护从布列塔尼半岛底部到我们进攻的先锋部队最前端的右侧。这将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大量的部队置于右侧,而不能机动。这样,参加以后进攻行动的部队就将明显减少。

我们目前只有瑟堡这个永久性港口,由此出发的各条路线根本不能维持前线我们作战部队的需要。在我们取得北方的安特卫普和南方的马赛或与此相当的港口设备以前,我们的给养工作和后方勤务工作将永远赶不上最终征服德国的需要。

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政府花大量费用装备和供应了一批法国师。这些部队当然希望为解放法国而战,再没有别的理由能使他们这样热情和忠诚地战斗,也没有别的地方能使他们获得必要补充来补偿战斗损失。这些部队当时驻在意大利和北非,只有通过法国南部的开放,才能迅速投入战斗。”

最后,艾森豪威尔加重了语气:“我坚决认为,我们的部队应在瑞士边境和北海之间这个广大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集结。因为在那里,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向德国心脏突进,并最后与来自东方的红军会师。”

双方争执不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力,丘吉尔还为“龙骑兵”行动描绘了一幅血淋淋的惨景。他认为那支部队将苦战多个星期,在三个月内向北的进展不会超过里昂,而盟军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艾森豪威尔针锋相对地反驳说:“很可能首相并不相信我们情报部门的可靠性,但是我们相信,除了大部分不能调动的师外,很少德国部队留在南方。因此,我们断定,德国的防御外壳很快会被捅破,而德弗斯的部队将会以迅速的步伐向北推进。”

在取消“龙骑兵”行动未果的情况下,丘吉尔又转而将行动的目标港口由马赛改为布勒斯特。他说,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不仅是参加“龙骑兵”行动的部队能在法国西北部做出贡献,而且亚历山大在意大利部队的消耗会比较小,因为亚历山大仍有可能在冬季前推进到的里雅斯特。

但艾森豪威尔认为这是一个荒唐的建议。因为战役目标的地点移动了1600英里,并超出空军掩护的范围。同时,要想在11天内做好战争准备,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由于没有计划,也不知道需要多少运输力量,对目前的军事行动或以后战役的影响也没有估计。

于是,尽管丘吉尔夸夸其谈地说,历史将表明,艾森豪威尔如果不把“龙骑兵”的地点从法国南部移向布勒斯特,他就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但艾森豪威尔还是不为所动。

为什么丘吉尔会如此固执地要求取消“龙骑兵”行动,或目标改为布勒斯特呢?丘吉尔的一句“美国人对英国的利益无动于衷”道破了天机。

与最初丘吉尔以各种理由反对“霸王”行动一样,如今他又反对向法国南部登陆的“龙骑兵”行动,其根本目的就是拖延战争的进程,让苏联红军和德国军队去死拼,而他却利用远征军去攫取战后英国在巴尔干各国的特殊利益。

对于这一点,艾森豪威尔看得很清楚。但是他认为,如果丘吉尔为了政治上的考虑需要延长战争,除非与罗斯福总统达成共识,否则,单从军事角度来辩论这个问题,他是不会做出妥协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在这个具体问题上,我个人必须有自己的责任和决定的主宰。只要这个改变出于军事理由,我就拒绝考虑。他不承认有政治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但我十分确信,一个有经验的军人,如果是严格地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坚持进攻法国南部的计划的明智性,是不会提出疑问的。”

幸运的是,美国总参谋长马歇尔和总统罗斯福都反对丘吉尔阻挠“龙骑兵”计划。面对丘吉尔火药味十足的电报,罗斯福总统当天就给予了答复,毫不含糊地支持“龙骑兵”计划要在8月中旬开始行动,并拒绝了向巴尔干推进的计划。

为了争取罗斯福的支持,丘吉尔频繁地向美国发电报,并想利用罗斯福对戴高乐的成见达到目的,为此,他甚至断言,“龙骑兵”计划只能使戴高乐从中得到好处。

令艾森豪威尔感到高兴的是,丘吉尔的阻挠没有获得成功,“龙骑兵”计划最终如期开始了。

尽管丘吉尔对此非常不满意,但是在“龙骑兵”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1944年8月15日,他还是以其典型的豪爽姿态,登上了一艘驱逐舰,视察了为“龙骑兵”行动提供支援而对法国南部进行的炮火轰击。

从军事观点来看,“龙骑兵”行动极为成功。登陆是在从土伦到戛纳之间一条45英里宽的战线上进行的,第一天,登陆部队就击溃了德军的守兵,占领了纵深达20多英里的滩头阵地。又过了4天,美军第45师已经抵达了离登陆地点150英里的格勒诺布尔,俘虏德军第19集团军5万7千余人。至8月28日,在破坏很小的情况下,盟军一举解放了土伦港和马赛港。之后,盟军又以极快的速度向里昂进军。这样,就消除了丘吉尔要进行3个月浴血奋战才能占据里昂的担心。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马塞港的解放,为日后进军西欧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44年9月到12月,马赛港卸下的物资吨数比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所拥有的任何其他港口都多。1944年最后三个月,盟军在欧洲卸下占总数1/3以上的补给品,是通过法国南部进行的。直到1945年1月,当安特卫普全面开展工作时,才取代马赛港而成为盟国远征军的主要港口。而在当时,即在最后一次战役中,将近1/4用来攻击德国的武器和弹药,也还是通过马赛港运进欧洲的。因此,艾森豪威尔从不怀疑他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与蒙哥马利之间的争执

就在英美最高统帅之间就“龙骑兵”行动发生争论的同时,蒙哥马利也突然向艾森豪威尔发难了。

事情可能是由于两国的媒体引起的。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引起了两国媒体对取得胜利荣誉的激烈争吵。特别是美国报纸,公然抱怨“英国人统治着盟国远征军”,因为英国人领导着主要的陆海空部队,而艾森豪威尔不过是一个“傀儡”。对此,马歇尔很不高兴。8月17日,马歇尔告诉艾森豪威尔:“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我,以及显然所有的美国人民,强烈地认为,你负责直接指挥美国部队的时间已经到来。美国地面部队不能再受英国人的指挥和制约了。”

于是,8月19日,艾森豪威尔告诉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他打算在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在法国设立具有适当通讯设备的前进指挥所之后,立即亲自指挥陆上作战。同时,他还拟订了一个作战计划,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向东北,朝安特卫普和鲁尔进发;布莱德雷和巴顿的第12集团军群则从巴黎向东直指梅斯。

蒙哥马利对这一安排大为光火,派他的参谋长去见艾森豪威尔,对这两个决定提出抗议。蒙哥马利强调他应继续保持整个战役中的全部地面部队的战术协调控制权,“在取得巨大胜利之后,现在来改变指挥系统,会延长战争时间。”同时,蒙哥马利还提出,结束战争最快的办法是把巴顿留在巴黎,并要求将新近运来的补给品,大部或全部交给他的第21集团军群使用。但是,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蒙哥马利并不死心,便邀请艾森豪威尔在第二天到他设在贡德的战术司令部来共进午餐,讨论未来的作战问题。

会谈开始前,蒙哥马利就给了这位盟国远征军总司令一个下马威。蒙哥马利拒绝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史密斯将军人内,只同艾克一个人单独会谈。

只见蒙哥马利摆出了一幅十足的绅士派头,站在地图面前,双腿叉开,背着手,昂着头,阐述他的“高见”。蒙哥马利建议由他的第21集团军群单独向鲁尔地区进攻,布莱德雷的部队担任支援任务。否则,结果将是失败。

同时,蒙哥马利对艾森豪威尔说,他“不应降格参与陆上作战而成为一名地面部队的总司令”。他说最高统帅“应高瞻远瞩,以便不偏不倚地观察整个复杂的问题”,而由别人替他指挥陆上作战。

这已经不是蒙哥马利第一次给艾森豪威尔难堪了,出于对蒙哥马利的尊重,艾森豪威尔平静而坚定地解释说,由于马歇尔的坚持和美国公众的意见,他必须指挥陆上作战。他甚至说如果美国公众认为布莱德雷比他更能胜任这一工作,他愿意在布莱德雷的领导下工作。他打算在9月1日接过指挥权。

蒙哥马利不能动摇艾森豪威尔对指挥问题的决心,于是便转移到实际问题上来。他要求巴顿按兵不动,空降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归他领导,并能优先得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补给品,以便由他越过加莱海峡,向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挺进,直捣鲁尔。

经过两人长时间的多次的争论后,艾森豪威尔作了某些让步。蒙哥马利得到指挥空降集团军以及在第21集团军群右翼和布莱德雷的左翼之间,“有进行必要的作战协调权力”。此外,第21集团军群优先得到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