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30700000044

第44章 全面突破(2)

至7月27日,柯林斯已推进到古当斯,而在柯林斯右翼的第8军,也在特罗伊·米德尔顿的指挥下,攻克了格朗维尔和阿弗朗什。德军的防御全线崩溃,美军突破德军的防线,向前推进了15至20公里。布莱德雷的部队也已经切人敌阵,很快就将取得完全突破性的胜利。

维尔河以西的德军在撤退途中,忙不择路,把公路挤得水泄不通。由于没有组织好防空,当盟军的飞机前来轰炸时,德军部队伤亡惨重,扔下一大片尸体。

此刻,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在法国的战争进入关键时刻,是把巴顿的部队紧急调到欧洲大陆扩大战果的时候了。想到胜利的前景,艾森豪威尔不禁露出了微笑。于是,他在一方面命令布莱德雷发动战争的同时,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蒙哥马利施加压力。7月28日,艾森豪威尔致电蒙哥马利:“时间对我从来没有这样重要。我们不应等待天气或诸事齐备……我强烈地感觉到,现在用3个师进攻比5天后用6个师进攻更为有利。”他催促蒙哥马利一个小时也不要浪费。蒙哥马利也开始有了迫切感,命令丹普西部队要不顾一切,“不怕伤亡,加紧活动”。“必须随时随地尽可能骚扰、攻击、袭击敌人。”

7月30日,美军的装甲部队向前挺进了35英里,到达半岛底部的阿弗朗什。

7月31日,美军第1集团军前进至塞纳河地区。至此,美军已经向南推进了60公里。

至此,“眼镜蛇”出击圆满结束。作为一次十分成功的突进、突击和突破,“眼镜蛇”行动成为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军的作战将被作为“圣洛突破”的典范载入史册。从此,局势的天平开始向美军大幅度倾斜了。

重拳出击

“眼镜蛇”行动的胜利结束,意味着盟军按照计划已经初步完成了“霸王”计划的第一阶段,即“海王星”行动。“海王星”行动是发动攻击和占领一个最初的滩头堡,包括在卡昂地区开辟飞机场和占领瑟堡;下一步,就是“霸王”行动本身了,也就是扩大第一阶段占领的地区,包括布列塔尼半岛、卢瓦河以南的所有港口以及卢瓦河和塞纳河之间的地区,盟军将对顽抗的德军发动大举进攻。

为了推动战局发展,乘胜扩大战果,艾森豪威尔决定在8月1日组建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考特内·霍奇斯将军接任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而布莱德雷将升任由第1、第3两个集团军组成的第12集团军群司令。直到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在欧洲大陆设立前进指挥所为止,布莱德雷将继续接受蒙哥马利的作战命令,但实际上是在艾森豪威尔的直接指挥下战斗。

与希特勒的V-1飞弹一样,巴顿也可以算得上是艾森豪威尔的秘密武器。

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一个月以来,这位英勇善战、作风顽强粗鲁的“血胆将军”,却在远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中部地区焦急地等待着。

为什么在“霸王”行动初期不启用这员猛将,艾森豪威尔在战略上有着独特的考虑。

一方面,巴顿将军在德军中享有相当的声誉,德国人把他看作盟军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将领。正是利用这一点,艾森豪威尔虚构了一个威胁加莱海峡的美国第1集团军。按照安排,巴顿大摇大摆地在伦敦剧院看了几次戏,光顾了几家酒吧,其照片和行踪也频频在报纸上曝光,以使希特勒对巴顿将指挥第1集团军从加莱发动进攻深信不疑。

于是,当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指挥大军向诺曼底挺进时,巴顿指挥的部队却在肯特集结,形成一支假的进攻部队,并连续发出大量指挥部队的电讯,让德军感到盟军的司令部设在肯特。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当天,英国皇家空军投放了大量锡箔片,形成一道金属丝干扰带,造成有一支舰队向东行使的假象。就这样,由于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深受欺骗,在盟军发起诺曼底战役后数个星期,希特勒还以为诺曼底只是盟军的一个佯攻方向,不敢把加莱的部队调往诺曼底。

另一方面,艾森豪威尔把巴顿视为其“秘密武器”,准备在关键的时候派上用场。1944年春,在诺曼底战役开始之前,艾森豪威尔便推荐巴顿出任了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当时,巴顿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尽管艾森豪威尔觉得公布对他的新任命将会引起“不仅是美国、而且还有英国的新闻界的批评”,但艾森豪威尔还是力排众议,将巴顿扶上了第3集团军司令的宝座。

就这样,巴顿在执行对德军的欺骗计划期间,一边密切注意着“霸王”战役的发展,一边加强对第3集团军的战备训练。这支部队,除了少数军官是老兵外,大多数人是未参加过战斗、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他们不仅缺乏军事知识、打仗经验,而且害怕打仗。

为了消除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心理,巴顿进行了反复的动员。为了激发士兵的斗志,他鼓励他们:“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壮丽的竞赛。”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好男儿应当报效祖国。美国人可以为他们都是好汉而感到自豪。”

“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巴顿还说,“他们不是超人。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我们在下次战斗中将要碰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精华。此外,你们还要记住,无论是在肉搏中还是在战斗中,总是进攻者取胜。招架是不能打胜仗的。但是敌人不了解我们的意图,因而他们是必然要招架的。”

同时,巴顿还注意用非常简洁清晰的语言,把作战的基本原则传授给士兵们。

“不让敌人进攻你的办法,就是你去进攻他,”巴顿说,“不停地向他进攻。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重整旗鼓……战斗中的死亡是因为时间和敌方有效火力在起作用。你们应以自己的火力去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迅速的行动来缩短时间。”

尽管巴顿在训练工作上尽心尽责,但他还是时刻关注着战局的进展。7月份,当诺曼底两军形成僵局时,巴顿为此烦躁不安。确实,作为美军中一位最骁勇的将军,当他的同僚们都在激战之际,他却被置于一边,眼睁睁地让岁月蹉跎,这种焦急等待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巴顿在战役发起日写道,“在我投人战斗之前,战斗就会结束。”

巴顿认为,时间的拖延对他很不利。他经常对副官科德曼抱怨无法参加战斗,担心战争可能会突然结束。一段时间以来,巴顿心情急躁,坐立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几乎悲观失望。为了强迫自己进入正常的精神状态,巴顿开始在流动指挥车中睡觉,并经常挎着枪套,以便随时投入战争。

终于,7月2日,当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在诺曼底的进攻受挫的时候,巴顿接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电话,要求巴顿火速赶到法国,准备投入战斗。

放下电话,巴顿兴奋不已。他意识到,“霸王”行动已经到了关键时候。他真想一手包办,去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四天之后,巴顿登上一架C-47飞机,在4架P-47战斗机的护航下,飞越英吉利海峡,来到诺曼底战场。当飞机降落在法国西部的一个简易机场之后,巴顿立即乘坐一辆汽车,迫切地赶往布莱德雷的指挥部。在数英里的行程中,巴顿将军看到海滩上被毁坏的舰船,看到道路上的累累弹坑,看到被盟军摧毁的残余工事,一股指挥千军万马冲锋搏杀的激情涌上心头。

然而,令巴顿感到失望的是,在布莱德雷的指挥所里,巴顿得知布莱德雷只是让他出谋划策而已,并没有马上把第3集团军投入战斗的意思。

“你将在第8军督战,”布莱德雷告诉巴顿,“身份是集团军副司令,同时,你还要尽快使第15军投入战斗。”

“什么?”巴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巴顿临行之前,在英国集结的第3集团军官兵已经进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状态,各类武器装备整装待发,只等待巴顿将军一声令下,美军的这支主力部队就会迅速越过英吉利海峡,到欧洲大陆去创造新的战绩。对于布莱德雷的任命,巴顿没有想到,也难以接受。

“什么?”巴顿再一次提高了声音。

“对,巴顿将军。你目前仍旧是‘霸王’战役中的神秘人物,你目前的使命也是高度机密,”布莱德雷笑着说,“你将会使德国人捉摸不定的。”

“可是,我?——”巴顿还是不死心。

“是这样的,”布莱德雷解释说:“现在对你的任命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你知道,第3集团军有4个军,第8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目前,一部分部队正通过海峡进行集结,已经在诺曼底的部队借给第1集团军参战。弥尔顿将军的第8军已经装备起来,准备参加第3集团军的进攻。但目前,第8军仍随第l集团军作战。”

布莱德雷拍了拍巴顿的肩膀,接着说:“组建第8军的目的,是在科唐坦西部牵制德军,支援第7军对德军形成包围。”

“你的担子不轻呀!”布莱德雷盯着巴顿说。

巴顿的神情活跃起来,他冲着布莱德雷敬了一个军礼:“是,将军阁下,一小时之内,我便开始工作。”

尽管监督一个军,与作战并无正式联系,同指挥一个集团军更是大相径庭,但巴顿已经相当满意了,因为他看出第8军可以成为奏出他的战争前奏曲的理想乐器,曲子的乐谱正在他的脑子里形成。

第8军暂时由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第4、第6装甲师)组成。当时的任务是“不要受‘眼镜蛇’战役中向库坦塞斯以北挺进的限制”,尽快向前推进。但是,由于撤退的德军在每条公路上都留下了许多破烂和燃烧着的车辆,一路上人车拥挤,地雷遍地,要迅速推进看来是不可能的。

那个时候,影响第8军取得进展的主要问题是路上的障碍,而不是德军的抵抗。整整一个晚上,步兵的先头部队离阿弗朗什还有40英里之遥,而混乱和拥挤却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步兵究竟能走得多快和多远呢?巴顿心急如火,他当机立断,改用装甲部队来做开路先锋,以便加速部队的推进。

巴顿改用装甲兵来打头阵,不仅加速了第8军的前进速度,而且使整个战局大为改观,加速了德军的崩溃。在第4装甲师开向塞朗斯的同时,第6装甲师在24小时之内就抵达了第8军西翼西埃纳河上的罗克桥附近。

然而,这个时候,巴顿对盟军的进展仍不满意。除了在第8军督战,他更希望第3集团军能够投入战斗。

一天,巴顿拦住了布莱德雷,问道:“第3集团军何时投入战斗?”

布莱德雷表情严肃地说:“将军,现在还没有战机,请你耐心等待吧。”

巴顿急了,马上给艾森豪威尔打电话,请求立即把第3集团军投入战斗。

艾森豪威尔听了巴顿将军的陈述后,让助手布尔将军对巴顿说:“将军,您放心,现在没有任何人有要把你排斥在外的意图。相反,我们大家都非常渴望,第3集团军能够尽快地投入战斗。但是,你们还必须再等待战机。”

巴顿渴望参加战争,他认为他的部队只有上战场才能创造出奇迹来。尽管在第8军督战已经显示出他“陆战之王”的风范,但他更希望能够指挥自己的部队,加速战役的进程。

巴顿对于战局的缓慢进展感到失望,在一篇日记中他写道:“我对进展迟缓感到相当失望,我确信,如果由我来指挥,我可以在2天之内突破。只需要利用空中轰炸在前面开道,率领几个装甲师突击前进,就可以达到目标,而无须全线出击。”他还自信地说:“我可以肯定,如果盟军能够按照我设想的作战计划行动,诺曼底战役的时间将缩短一半。至于功劳,我毫不在意。”

艾森豪威尔深知巴顿的求战热情,但艾森豪威尔现在还舍不得用这支奇兵,他要激励英国军队再打几个胜仗,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应该在最关键的时候上阵。

这一天来到了。7月28日,巴顿接到了艾森豪威尔指挥第3集团军参战的指示。

当天晚上,巴顿就在军用帐篷里召开了一次第3集团军指挥、参谋人员会议。同往常一样,他步履矫健地走了进来,神态威严地在前排坐下来,凝视着墙上的地图,倾听情报处长和作战处长的汇报。之后,巴顿向全军指挥员作了临战前的动员。

“诸位将士们,我们安排在8月1日12时正式进入交战。你们大家长期忍耐和坚贞不屈地等待这一伟大时机的到来,对此我要向你们表示感谢。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行动,我相信你们的表现会同样出色。”

他停了一下,猛喷了一口雪茄烟,眯着眼睛继续说:“无疑,将会有人不时发一些牢骚,说我们逼得太紧。对于此类抱怨,我毫不在乎。我还是相信这古老的格言: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我们逼得越狠,就越能多杀一些德国人;我们杀敌越多,自己的牺牲就会越小。催逼意味着减少伤亡。我要大家记住这一点。”

“我还要你们记住另一点。不要他妈的去为我们的侧翼担忧。我们必须警戒我们的侧翼,但不能舍此而无所其他作为。不知哪个该死的笨蛋有一次说起要保障侧翼,从此以后,世界上所有那些狗娘养的都拼命要警戒他们的侧翼。我们第3集团军不做这种事情。让敌人去担心它的侧翼吧,我们不担心。”

“此外,我也不想有人向我报告说:‘我正固守阵地。’我们什么也不去固守,让德国佬去干那种事。我们要不断前进,除了揪住敌人以外,对守住任何东西没有兴趣。我们就是要紧紧抓住敌人不放,把它打得魂不附体。”

“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是前进,不管我们是从敌人的头上、脚下还是从敌群中穿过去,就是要一往无前。大家要记住,从此时此地起,直至我们不成功便成仁,我们要永葆大无畏的精神。”

这只攒足了力量的重拳,终于可以出击了。

德军士兵在地堡内向处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