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30700000028

第28章 鏖战突尼斯(2)

然而艾森豪威尔的辩解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为了平息民愤,罗斯福总统甚至有意牺牲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的总司令位置岌岌可危。媒体甚至开始猜测正在沙漠作战的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将取代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自己对前途也感到很渺茫。

令艾森豪威尔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时候,马歇尔挺身而出支持了他。尽管马歇尔与罗斯福总统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但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马歇尔却详细阐述了支持艾森豪威尔的充分理由。

这次记者招待会吸引了很多记者的参加,大家普遍关注艾森豪威尔今后将何去何从!

当马歇尔神情严肃地走上发布台时,台上记者仍旧在小声的议论,纷纷猜测艾森豪威尔的命运。

“首先,我要对美国记者有关‘达尔朗协议’的评论提出严厉的批评。”马歇尔的开头引起了记者的不满,当即就有记者跳起来指责马歇尔是在袒护艾森豪威尔。

马歇尔没有理会那名记者,他继续说道:“有一个数字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在‘火炬’计划开始之前,我们的战前评估是美军士兵的伤亡将高达18000人,但事实上只有1800人。”“请问在座的诸位,‘达尔朗协议’的价值能不能抵上我们16200条年轻生命?”马歇尔环视了一下四周,没有人回答,但是台下却出人意料地安静,除了镁光灯的轻微的闪烁声外,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可能听得见。

“大家再考虑一下,为什么英国记者会如此卖力地抨击我们的将军?难道‘达尔朗协议’使英法重修为好了吗?”

“答案很明显。如果我们也像英国人一样起哄的话,那结果只有一个,会有一名英国人代替艾森豪威尔的位置,这将使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处于从未有过的低下地位。”

记者招待会后,罗斯福总统代表盟国也发表了一项公开声明:“未来的法国政府决不能由法国本土或从海外的任何人来成立,它只能由法国人民在胜利解放后自己来成立。目前在非洲所做的安排,仅是由于战争紧迫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两天后,罗斯福总统又给丘吉尔首相发了一封信:“昨天我私下对报界讲了一个流传在巴尔干的古老的希腊教会的格言,因为它似乎适用于我们目前的达尔朗——戴高乐问题,这句格言是‘我的孩子们,在大难临头之际,你们可与魔鬼同行,直到你们下桥为止’。”

罗斯福的声明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的疑虑,同时也使艾森豪威尔感到宽慰。不过,达尔朗协议蒙在人们心头中的阴影始终没有消除,达尔朗协议成了整个北非登陆战艾森豪威尔的一个政治包袱。

幸运的是,1942年圣诞节前两天,艾森豪威尔终于丢掉了这个政治包袱。当天晚上,艾森豪威尔正在安德森将军的野战司令部进晚餐。一名通讯兵匆匆而至,递给他一份电报:达尔朗被刺身亡。艾森豪威尔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觉得面前的晚餐味道特别好。

然而,更让艾森豪威尔想不到的是,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盟军首脑经过讨论,一致同意不仅让艾森豪威尔继续指挥“火炬”行动,而且等由蒙哥巴利率领的第8集团军抵达突尼斯边境线后,也归艾森豪威尔指挥。

同时,考虑到要加强战役的统一指挥,身为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仅是临时三星中将,军衔比他的三个英军副总司令(地面部队副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海军副总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空军副总司令阿瑟·特德元帅)都低,美国参谋总部准备推荐他为上将。这样,1943年2月10日,艾森豪威尔成为四星上将。这在当时是美军中最高军衔,当年只有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两人是上将。

四星将军的眼泪

美英军队登陆北非后,希特勒为了报复而占领法国全境。同时,为了扼守北非,陆续增兵二十五万人,集中于突尼斯,企图负隅顽抗。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之后,按照会议确定的1943年军事斗争战略,艾森豪威尔开始加紧积蓄力量,整顿部队,以便向隆美尔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

尽管美军的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飞机、坦克的数量也在增加,美军士兵的士气日盛,但是艾森豪威尔还是隐隐有些不安。他的对手是素有“沙漠之狐”美誉的德军元帅隆美尔,此人用兵如神,军纪严明,实在很难对付。但更为重要的是,驻守在突尼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美第二军团的四个师都是仓促组成派到北非的,他们不仅没有作战经验,而且战备观念极差。除了1942年11月同维希部队有过一两天的零星交锋外,根本没有体会到战争流血的残酷。

艾森豪威尔的担心果然出现了。1943年2月11日,盟军总部的情报处长,英国艾里克·E·弗里曼准将报告说,阿尔尼姆正从隆美尔非洲军团那里得到增援,将在短期内在第二军防线北端的丰杜克发动主攻。艾森豪威尔闻讯即驱车至A战斗群司令部,部署战斗。

凌晨3点30分左右,艾森豪威尔来到法伊德山口。夜色中,法伊德山口就像黑洞洞的一张大嘴,似乎要把所有的人都吞没掉。这个隘口,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那天晚上法伊德山口却异常地平静,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于是,艾森豪威尔判断,德军的主攻方向在北面。

但是,令艾森豪威尔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离开法伊德山口半个小时后,德军通过山口向A战斗群发动了进攻。艾森豪威尔仍认为,主攻的方向在北面,这可能是佯攻。直到2月14日,隆美尔的坦克部队消灭了美军一个坦克营,击溃一个炮兵营,并且孤立了美军残余部队之后,艾森豪威尔立即意识到德军在法伊德山口的进攻是主要进攻方向。

艾森豪威尔立即要求安德森调丰杜克的B战斗群投入战斗,但安德森坚持认为原先的情报是正确的,德国的主攻将在北面,而拒绝执行艾森豪威尔的命令。艾森豪威尔只好试图派别的援军到法伊德地区,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公路情况不佳,根本不可能支援被围的A战斗群。2月15日,隆美尔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摧毁美军坦克98辆,半履带车67辆和大炮29门。

2月16日,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扑向卡塞林山口时,艾森豪威尔意识到端掉这只老狐狸的时间到了。尽管在此之前的战斗中,隆美尔似乎占了很多便宜,但事实上,德军损失也很严重,在希特勒忙于欧洲战场无暇他顾、无力对非洲军团提供补给的情况下,隆美尔实际上已经是孤注一掷,并暴露了他的致命弱点。艾森豪威尔认为,敌人此举构不成威胁,反而更多地造成挨打的局面。如果在卡塞林山口集中兵力和火力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给予只有一条脆弱补给线的隆美尔以致命打击。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保证:“我们有足够力量阻止他前进,并准备歼灭他。”

艾森豪威尔催促安德森和弗雷登达尔立即向隆美尔的侧翼发动进攻,抢占山口,切断非洲军团的后路,然后消灭它。但是,安德森和弗雷登达尔不同意艾森豪威尔认为隆美尔已成强弩之末的结论,他们期待着他发动另一次攻势,坚持采取守势来对付隆美尔进攻。结果安德森只调出B战斗群的一个营,向南进攻隆美尔的侧翼。由于美军缺少增援,没有作战经验,而德军坦克数量又远远超过美军,结果美军第一次战斗中打得很糟糕,不仅伤亡5000多人,而且损失了成百辆坦克和其他装备。当天晚上,隆美尔功成身退。

这个时候,非洲雨季降临了。美英联军临时修建的机场变成了烂泥塘,车辆的行驶也极为困难。美军在卡塞林受到隆美尔的惨重打击之后,士气开始明显低落起来。艾森豪威尔也因为气候原因得了流行性感冒,身体十分虚弱,但略有好转,他就立即赶到卡塞林视察战况。

深绿色的越野吉普车行驶在泥泞的公路上,公路两边,美军的尸体到处可见。在路边一座小山上,艾森豪威尔看见一群阿拉伯人正在把靴子、衣服以及所有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的物品从阵亡的美国士兵身上剥下来,然后放到他们的骆驼背上。

“掩埋阵亡士兵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艾森豪威尔咬牙切齿地问道。

“将军,负责掩埋阵亡人员的战士已经竭尽全力了。”同车的杜鲁思少将回答说,他刚刚被任命为卡塞林地区前线指挥所代表。

“难道我们不能用大炮把他们轰走吗?”

“连多余的炮弹也没有了。况且,这件事情很不好处理,我们不能因此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抗情绪。我们需要他们。”

艾森豪威尔疲惫无力地摇了摇头。

之后,艾森豪威尔一行来到霍芬伯奇将军的地下指挥所,霍芬伯奇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而且是艾森豪威尔的老朋友。卡塞林战役中,他负责指挥驻守山口。

与指挥所外面泥泞、肮脏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霍芬伯奇崭新、干净的办公室。在那里,艾森豪威尔看到全新的办公桌、地图、电灯,还有全套的通信设备、厨房和洗漱间,以及一些北非的雕塑艺术品。

“想不到你的办公室里竟然有如此全套的玩艺?!”艾森豪威尔强忍着内心的愤怒说。

“这些全都是从美国运来的。”霍芬伯奇没有听出艾森豪威尔话语中的讥刺成分。

艾森豪威尔实在忍不住了:“霍芬伯奇,我命令你的部队坚守要塞,可是你却被隆美尔的部队吓破了胆。现在,有1500名美国士兵躺在泥土里,就像是屠宰场里的猪,被人任意掳掠着。”艾森豪威尔的声音在颤抖,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的恐怖。

然而,霍芬伯奇没有丝毫承认错误的意思,反而辩解说:“法国人根本不服从我的指挥,英国人自行其是,而且……”

“他们为什么要服从你的指挥呢?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你却坐在离前线七十英里远的指挥所里?”

“我的通信设备运转非常正常,我觉得不在前线有利于我考虑全局。”

“屁话!”艾森豪威尔怒不可遏。

艾森豪威尔没有想到,西点军校出来的军官中也有白痴,而且这个白痴竟然是他的朋友!他觉得有必要解除这个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的老朋友的职务。

“限你二十四小时之内,向隆美尔发动进攻!”艾森豪威尔对霍芬伯奇命令道。

诺曼底滩,盟军船队正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物资。

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话,霍芬伯奇立即回答说:“这一点,将军您请放心,我已经制订好了作战计划?”

艾森豪威尔略感吃惊,他用怀疑的眼光看着霍芬伯奇。

霍芬伯奇拿起一支教鞭指着挂在墙上的那幅巨大的军用地形图说:“进攻就在丰杜克公路上,计划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