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佳选择与放弃
6830100000015

第15章 放弃幻想,选择正确的思维(6)

对啊!工头何不在一开始,就把挖洞的目的告诉工人呢?做任何事,首要之事就是目标要明确。

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确立目标,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是不是有了目标就会成功呢?

“成功最大的阻碍,就在放弃。”

有人问企业家张国安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选定一件事,就咬住不放。世界上成功的人,不是那些脑筋好的人,而是对一个目标咬住不放的人。”

张国安的话中谈到了二件事,其一是选定一个目标,其二是咬住不放。

有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谆谆教导学生做事要专心,将来才会有成就。

为了具体说明专心的重要,老师叫一名学生上台,双手各持一支粉笔,命其同时在黑板上,右手画方,左手画圆,结果学生画得一团糟。

老师说:“这两个图都画得不像,那是因为分心的缘故。追逐两兔,不如追一兔。一个人同时有两个目标的话,到头来一事无成。”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成功,只能选定一个目标。

再说咬住不放,咬住不放就是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意思。

王永庆说:“年轻人踏人企业界,只要你努力学,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领,而三年有成。”

日本有句俗话说:“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焐暖。”

这两句话主要在勉励我们,至少要三年咬定一个目标不放,全力以赴,才会有成。

目前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胸怀大志,自信满满,也勤奋努力,但稍遇挫折就放弃了。爱迪生说过,全世界的失败,有75%只要继续下去,原都可成功;成功最大的阻碍,就在放弃。

所以,不论就业或创业,在选定一个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愈挫愈奋,咬住不放,一定会成功。

人生就像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阶,终必抵达山顶。

确定适合自己的方向

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作为医生,他们并不出类拔萃,后来改搞文学,成了文坛巨人。如果他们坚持学医,那就可能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练一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他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来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干些服装准备之类的事,现在突然演主角,由于自卑、羞怯,排练时演得很差,这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不满和鄙视。

一次,他突然停止排练,说:“如果女主角演得还是这样差劲,就不要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一扫过去的自卑、羞怯、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个偶然发现的天才”为题记叙了这件事,他说:“从今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试想,如果不是原来的女主角因故不能演出,如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叫他大姐试一试,如果不是他大发雷霆,使他大姐受到刺激,如果没有这一切偶然因素促成干杂务的大姐参加排练,一位戏剧表演家就一定被埋没了!

对于科学人才来说,也有许多自我埋没的现象。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没有听那个教授的话。否则,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硕果累累了。

人的兴趣、才能、素质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有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提到动植物却容光焕发……”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的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一些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五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起着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说来,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要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

判断人生定位

对那些老是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到别人朝着已有的目的行进着,并且每天都有收获;而自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整天都像无头苍蝇一样,撞到哪儿算哪儿。拯救自己的人时刻都在注意,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精心打造生活的目标,争取做到环环相扣,有条有理。

一个人想要过一个理想完满的人生,就必须先拟定一个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

所谓“人生”,就是指人生的目标与理想,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运用合理而有效的克服劣势“战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由于“战略”、“战术”有时具有特定的意味,有些人以为是为别人而设的,其实是针对自己而言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目标”具有理想性和崇高性,而“战术”则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是用正当而合理有效的手段为克服生存劣势、成大事寻找带有积极和先进的目标。

作为个体的人来说,也要给自己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人生的定位。

拯救自己,必须要及时给人生定位。先要认清楚自己,将自己摆在整个社会的宏观世界之中,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而进一步则是要以你现在所处位置为基础,为自己设立一个更高层面的定位。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改变劣势的目标与理想。

环境的劣势能够制约人的发展,但是成大事的人,可以把劣势变为优势。

一个想要摆脱生存困境、改变自己生存劣势的人,在人生定位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要能在自己最喜欢的“行当”里淋漓尽致地发挥优势,这样,你才能拯救自己;否则,你就会在很多人面前处于下风,处处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状态。这就是说,要想成大事,心中不能没有目标。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音乐,他心中自然就有这样一个“人生目标”——当音乐大师。买不起昂贵的钢琴就自己用纸板制作模拟黑白键盘,在他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的他如虎添翼,并最终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

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惹得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婚后,他帮妻子蒸的饭经常变成“红烧大米”。有一次他煮加州牛肉面,边煮边用粉笔在地板上写曲子,结果是面条煮成了粥。妻子对他很客气,不急不怒,只是罚他把糊粥全部喝掉,剩一口就“离婚”。

他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当做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

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动画片《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这天,是他的37岁生日。

我们羡慕那些拯救自己的人士所获得的鲜花、掌声,却常常忽略了在这些自我拯救者背后的艰辛。我们出生的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去争取一切我们想要的东西——“人生目标”。

把握切实可行性的目标

设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是所有人的共识。目标是行动的起跑点,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就要设立明确而合理的目标,并且要在发展过程中恰当地做出调整和修正,拿出最适合事业发展的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

没有目标,任何行动都失去实际的意义,有目标的生活,人生的行动才有的放矢,当然,它的前提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有人曾提出目标制订的具体化(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tcainable)、切实性(Realistic)、可追踪性(Trasckabk)模式,即SMART模式。在这几个方面,最重要的莫过于可行性和切实性,只有几方面兼顾,目标的实现,才可以张弛有致,切实可行。

虽然,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对SMART模式进行灵活性地调整,随时修正目标中不切合实际的因素,不妨把目标定得高远一些,把战略性的目光放在未来,改变思维上的某些习惯定式,努力去尝试新的方法,放弃眼前的某些既得利益。如果能适时调整手法并且正确地应用它,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敢于挑战目标,是实现成功的第一步骤,美国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美国探家约·戈达德有句名言:“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在约翰·戈达德15岁的时候,他就把他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时的他,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当戈达德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它们。

在他16岁那年,他决定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他还学会了只戴面罩不穿潜水服到深水潜游,开拖拉机,并且买了一匹马。

20岁时,他已经在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里潜过水了。他还成为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欧洲上空作过33次战斗飞行。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

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一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在他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家一道乘坐一只仅60磅的小皮艇,在这条长达4000英里的尼罗河航行。经过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在10个月之后,他们终于从尼罗河口划入了蔚蓝色的地中海。

紧接着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标:1954年他乘筏漂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活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写成了一本书《乘皮艇下尼罗河》;结了婚,并生了五个孩子。他开始从事人类问题的研究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一步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将近60岁时,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漂亮,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戈达德已经完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他说:……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戈达德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征途中,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他说,“人们往往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表现出过巨大的勇气、力量和耐力。但是,我发现,当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时候,你会突然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过去你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体内竟蕴藏着这样巨大的潜力。当你这样经历过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他指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他们。《一生的志愿》是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立下的,它反映一个少年人的志趣,其中当然有些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埃佛勒斯峰或当‘人猿泰山’那样的影星。制定奋斗目标往往是这样,有些事可能力不从心,不能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全部的追求”。“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并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能够再活一年,那么我准备做的事还是继续我的愿望,从现在开始做起!”

一个敢于面对变幻莫测的生活和未来,并且努力地向自己的目标靠近的人,当然他的生活中会充满了传奇的冒险,甚至要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有一点不可否定,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往往他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强。

树立目标是重要的

很多人都知道长江的源头在青海的唐古拉山,但我们更该知道,只有源头的水是不会汇成长江的,而那些被公认的长江源头的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经考证,那是由高原雪峰上一点一滴融化的雪水汇聚而成的。

美国总统亨利·威尔逊,从小在极其困苦的家庭里长大,他在给人做学徒工的星星点点的空闲里,竟在11年的时间里用那微薄的收入购置了几千本书并全部读完。

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里浪费的时间和金钱,如果放在威尔逊手里都能做些什么呢?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永远也做不上总统的重要原因吧。时间、金钱、智慧,在我们的生命里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怎样去充分利用它,让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发挥作用呢?我们利用好时间、金钱和智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