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26900000013

第13章 秣马厉兵(3)

“进来,史密斯,”马歇尔严厉地说道:“你没有看到告示吗?”史密斯还是站在外面等着。马歇尔从办公桌上抬起头来:“你有什么事?”史密斯上校回答说,他办公室里有一位推销商,推销一种最新设计的小巧坚固的轿车,他想将其转让给政府,但各处都碰了壁。史密斯说他也看过设计图纸,觉得这种轿车对军队来说特别适用。

“你对图纸作了全面审查吗?”马歇尔问道。

“是的,先生。”

“你的意思怎样?”

“那是一种好产品。”

“好,这就行了”,马歇尔说,“预订一台。”

“但是,将军,一台不够进行实验,我们至少应该买15台。”

“你有那么多钱吗?”

“对,我们只需花1.2万美元。”

“就这样,按你的办。”

只有3分钟的交谈,就决定了一桩买卖。这就是有名的吉普车的诞生,后来风行于全世界。这就是马歇尔的办事方式,选择有能力和才干的下属,对他们给予充分的信任,办事干干脆脆,不拖泥带水。费伯·哈罗德:《乔治·C·马歇尔:战士与政治家》,纽约,1964年,第92~93页。

马歇尔的主要工作,除将美国所面临的实际危险告诉同事和全国人民、争取增加对陆军拨款以外,更繁杂和具体的事情是如何组建一支能适应现代条件下作战的陆军的问题,武器装备、军队各级战斗单位的组建、干部的培训和配备,这些都需要重新设计和安排。

1939年仲夏,美国陆军驻本土的兵力不足14万人,130个营地大部分是营一级的规模,野战集团军司令部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军司令部长期以来如同级地区司令部那样,主要起行政总部的作用,而不是想像中的战术司令部。在想像存在的9个步兵师中,只有第1、第2、第3师有师的架子,而其他6个步兵师只是一个不满员的旅,第1、第2骑兵师平时只有1 200人。

1939年,步兵还未使用半自动步枪。尽管当时已研制出较好的81毫米和60毫米的迫击炮,但步兵还在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制造的不准确的76毫米迫击炮。

而最感到棘手和困难的是组建大规模的陆军所必需的干部。在20世纪20~30年代,军官学校招收的学员人数本来就很少,但因为在部队里长期得不到晋升而有不少人离开了军队。

马歇尔首先搭起了几个野战军司令部、战术军司令部的架子。1940年4月,进行了1918年以来的第一次全面军事演习,5月进行了对抗演习,并首次根据早些时候获悉的德国军队作战方法,进行了新式武器和战术的试验。随着野战军和集团军司令部的建立,马歇尔还下令对正规步兵进行了基本改革。将4个团组成的“四四制”步兵师改组为3个团组成的“三三制”步兵师,以提高机动性和灵活性。这个改革方案,是在克雷格当参谋长时就确定了的,只是由马歇尔将其付诸实施。

为了解决军官问题,1940年12月,总参谋部准备将数万后备军官招募人现役。指挥与参谋学院缩短了课程,各种军校也办起了速成班,特别强调训练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军官,帮助他们把学到的新知识传授给别人。后来,各兵种的学校恢复了更高级的军官班,并为即将建立的师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军官特别班。军种学校的行列中还增加了装甲兵学校、反坦克兵学校和高射炮兵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马歇尔着手组建新的特殊部队,如装甲师、伞兵部队、滑雪部队、空降部队。

随着马歇尔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凯瑟琳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来让下班后的马歇尔获得休息和松弛,让平和、单调的生活增添几许乐趣和浪漫色彩。她租来一条小船,沿着波托马克河逆流而上。夫妇俩一边荡开双桨,一边欣赏沿河两岸的景色。落日的余辉,把整个河面都涂抹得一片金黄。天色渐渐暗下来,凯瑟琳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只大红灯笼高高地悬挂在船尾,然后,他们收起桨叶,品尝各种精美点心,任小船顺流而下,直到他们的小洋楼前。

马歇尔对凯瑟琳安排的这种休闲活动很感兴趣,他便时常邀请史汀生夫妇共享这美好时光。

1941年夏天开始,孤立主义者重新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企图制止美国卷入战争。他们知道,在是否卷入战争的问题卜斗不过政府。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已经商讨了对付纳粹潜水艇在大西洋造成威胁的共同计划,美国军事首脑同英国军方制定了秘密的战略方针(事实证明相当正确),双方已经心照不宣地同意美国不久即将参战。一年以前,孤立主义者企图阻止通过征兵法,没有成功,而现在一年已满,陆军想要保留其应征的士兵,同时再征召一批新兵,惟一的办法是请求国会将征兵法予以延长。因此孤立主义者想集中力量反对马歇尔扩充陆军的计划。

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对美国全面征兵的前景感到忧虑和不安。因为美国要是扩充陆军,就需增加武器装备,这就会减少对他们的武器供应。美国工业尚未全部转入战时轨道,不可能同时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要,理所当然,美国陆军将会优先获得装备。

院外活动家们开始在白宫以及报界发起了一场运动,提出美国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庞大的空军和海军,同时继续通过租借法,向盟国供应物资。欧洲的战争让欧洲人去打,这对美国来讲,是最为合算的。

马歇尔满腔愤怒,他把这归咎于英国人耍的阴谋。并把那些院外活动者叫到一起,斥责他们使用卑鄙手段诋毁美国陆军的质量和作用,并且警告他们:如果不停止这种勾当,他将予以揭露,公布于众。

但影响已经造成,无法挽回。在征兵法是否延长的问题上,国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马歇尔几次作证,最终以203票对202票通过法案,同意将征兵法延长,其优势仅有一票。拉塞尔·F·韦格利:《美国陆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453页。

随着美国的重新武装,以及根据“租借法”对同盟各国的援助,生产赶不上需要。为了给工业生产规定一个具体目标,首先要对那些必须满足的需求有比较全面精确的了解。这就不仅需要估算美国军队的长期需要,而且要估算出美国盟友的基本要求。1941年4月,陆军部次长帕特森提出一项建议,要求陆军部研究一下美国对于军火的长期需要,这项需要确保一旦美国卷入战争就能满足打败轴心国的最低标准。这项建议,后来便产生了“胜利计划”。该计划最有影响的部分,是马歇尔的直接下属、陆军部作战计划处的魏德迈少校制定的。此事引起了一场风波,使马歇尔处于尴尬的地位。

魏德迈是内布拉斯加人,有着德国、法国和爱尔兰人的血统。在西点军校学习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并不怎么出色,但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材,擅长体育,待人随和。西点军校毕业之后,他那身为陆军副参谋长的岳父恩比克将军,为他在陆军中弄到了一笔奖学金,使他去柏林军事院校学习。当时正值希特勒疯狂备战的时候,德军所运用的新的作战理论、作战方法和极其严格的训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有幸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有成就的军事家之一的约德尔将军的指导,获准进入训练场同德国陆军一起接受训练。1938年回国以后,魏德迈把他的见闻和体验写成一份长长的报告交给陆军部,建议美国军队也仿效德国军队进行装备和训练。但没有什么人理睬他的意见。惟一的例外是,当时担任作战计划处处长的马歇尔准将,召见了魏德迈三次,反复仔细地询问他的报告,最后把他调到了作战计划处,受到马歇尔的器重。

魏德迈具有林白上校的类似观点,他特别钦佩德军,害怕美国支持英、法,把赌注押在输的一方。他与林白也相识。1938年林白臭名昭著的德国之行,他正好做林白的翻译。在陆军参谋部,魏德迈时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表现出孤立主义的观点,结果引起不少人的不满。

马歇尔将军看重魏德迈的才干,把他留在参谋部,时常向他咨询有关德军和德军将领的问题。同时,马歇尔也公开表明,只要魏德迈不公开宣扬他的观点和意见,不与孤立主义者往来,他私下里怎么想都可以,不加干涉。

1941年12月4日,《芝加哥论坛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行政当局制定了一份准备进行全面战争的计划,披露了“胜利计划”的一些重要细节,引起舆论哗然,罗斯福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指出一定要把泄密的人查出来。陆军部长史汀生怒气冲冲,决心查个水落石出,把泄密的人送交军事法庭。

魏德迈的计划一共有三份,一份呈送总统,一份由马歇尔将军送给陆军部长史汀生,一份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计划的泄密,对魏德迈非常不利,披露的细节,恰好是自己保险柜里他画了红杠杠、绿道道的部分。

在一片惩办罪犯的叫嚣声中,马歇尔将军保持了独有的镇静。

他对部下的工作人员的忠诚,抱有一种近乎崇高的信任,他以为一旦委以重任,他们就不会使他失望。他不会怀疑他们中间的任何人。他告之史汀生,他不打算撤销他部下任何人,一切照常工作。

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责成陆军参谋长和魏德迈少校于12月8日上午到会作证,但因珍珠港事件爆发,此事不了了之。魏德迈对马歇尔万分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