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6826800000025

第25章 决战西西里(2)

但是通过对形势的认真评估,盟军的几位主要将领都主张实施陆路强攻的方案。他们认为,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大反攻的形势面前,饱受重创的意大利军队已是强弩之末,军心浮动,都不愿坐以待毙,只要盟军施加足够强大的压力,他们的抵抗是不会持久的。

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盟军立即制定了作战方案。6月初,盟军从突尼斯的邦角半岛的十几个空军基地调集了大批轰炸机,对该岛实施不问断的轰炸,上万吨炮弹倾泻在该岛的军事区域内,几乎将其夷为平地。这一方式果然奏效,不到一周敌军就挺不住了,守军不战而降。

初战告捷,军威大振,盟军立即投入下一阶段战役的准备工作。空军部队迅速进入班泰雷利亚岛,抓紧时间修整和扩建空军基地。很快,班泰雷利亚岛就变成了盟军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可起降260余架第一线作战飞机。

与此同时,为了干扰敌人视线,确保西西里登陆行动达成突然性,英军还实施了一项代号为“肉馅”的诱骗行动。英国情报机构将一具假扮成“英国信使”的尸体投入到西班牙附近的水域。纳粹间谍从尸体上发现了一封盟军高层人士的私人信件,信中称盟军即将进攻希腊和撒丁岛,而对西西里岛的进攻则是诱骗行为。

这个精心策划的骗局是为了使轴心国把防守的重心转向别处,以减少盟军在西西里登陆作战的阻力,使登陆行动达成突然性。希特勒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下令,德国第1装甲师从法国开赴希腊,隆美尔也被派到了那里。同时,撒丁岛和科西嘉岛也加强了防御。一向阴险狡诈的纳粹元凶希特勒这次上当了!

自7月2日起,盟军数千架飞机从马耳他、班泰雷利亚等机场起飞,对西西里岛轮番轰炸,使敌人的运输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绝大部分飞机也因机场严重受损而无法起飞。7月5日,巴顿登上了休伊特的新旗舰“蒙罗维亚”号,其部队分别由三支海军分舰队负责运送,它们的代号分别是“菩萨”、“角币”和“分币”。

巴顿为能与休伊特将军再次合作而感到十分高兴,这使他不禁回想起了“火炬”行动时横渡大西洋的美好情景。热情好客的休伊特见到巴顿也十分激动,他立即以各种方式款待老朋友的到来。7月8日傍晚,部队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此时,天空十分晴朗,微风徐徐,水波不兴,天边升起片片彩霞,似乎预示着一切都很顺利。但第2天,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风力最大时达到了8级,巨浪滔天,登陆行动受阻。巴顿和休伊特都十分焦急。但幸运的是,晚上7时左右,风势开始缓和。至午夜,海面上逐渐恢复了平静。出发的时间到了。

午夜时分,巴顿在甲板上向全体随行人员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战前动员:“诸位,现在是7月10日零时1分。我荣幸地奉命指挥美国第7集团军。”他要求官兵们:“你们要为被挑选参加这次行动而感到骄傲。因为你们被授予了进攻和摧毁敌1943年7月9日,盟军向西西里岛东南部发动进攻,实施两栖登陆。人的权力,你们的手中掌握着美国陆军的光荣和世界的未来。注意,你们值得获取这种伟大的信任。”

接着,休伊特将军命令海军仪仗队向巴顿正步走来,他们举着休伊特精心为巴顿准备的礼物——一面特制的美国第7集团军军旗。顿时,巴顿泪流满面,浑身的热血似乎都在沸腾。此刻,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站立在了生命的顶端。

在舰载部队登陆之前,由英美空军部队实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空降。空降行动是在7月9日夜间实施的,参加的部队有两个空降师,近5000人,目的是控制重要桥梁和战略要地。由于缺乏夜间空降的经验,加上大风肆虐使飞机偏离了航向,致使空降行动的效果很差。英军投放的滑翔机中有三分之一架坠人大海,其余大部分偏离了方向。美国伞兵的情况也很不妙,只有少部分人抵达了目的地,大部分散落到了西西里岛的东南部。空降行动虽然未能实现预期的目的,但勇敢的空降兵在西西里进行的零散的活动却使轴心国官兵们惶惶不安,感觉末日即将来临了。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时甚至会起到“双刃剑”的作用。在1943年7月9日的夜晚,恶劣的气候也没有给西西里岛的守军带来好运。自从北非战役结束以来,他们就预感大难快要临头了,所以对西西里岛海岸的防御工作始终抓得很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警戒着这道充满危机的海岸线。但7月9日的大风浪使他们暂时松了一口气,认为终于可以放心地睡一个安稳觉了。坎宁安海军上将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他写道:“狂风巨浪的天气使那些因连续几夜处于戒备状态而疲惫不堪的意军在床上感天谢地地说:‘今晚他们怎么也不会来了。’但是,他们却来了。”

1943年7月10日凌晨,西西里战役的登陆行动正式开始了。

登陆计划的实施出奇地顺利,盟军完全按照预定的方案行动,有章有法,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遇到顽强的抵抗。

美军首批登陆的是特拉斯科特第3师的突击队,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利卡塔海滩。接着,艾伦的第1师、米德尔顿的第45师和加菲的第2装甲师等部队也相继在预定地点实施登陆。天亮时,美军已在各登陆点站稳了脚,开辟出比较开阔的滩头阵地。不久,坦克等重武器陆续登岸,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只有第11师在杰拉湾的登陆遇到了一点麻烦,遭到了敌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巴顿随即下令,美军驱逐舰“舒布里克”号和巡洋舰“萨凡纳”号立即以强大炮火反击,很快,敌炮兵阵地就变成了一片火海。第11师特种部队乘机向杰拉城发起猛攻,守敌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美军于上午8时顺利地占领了该城。

至此时,美军的各路军队进展顺利,只有缺乏经验的第45师在海滩滞留了两个多小时,原因是由于风大浪急,后续部队和一些重装备的卸载遇到了麻烦。但经过整顿,他们也开始顽强地向内地推进。巴顿在“蒙罗维亚”号旗舰上获悉这些情况后,感到十分兴奋。与此同时,英军方面传来消息:蒙哥马利部队的登陆行动十分顺利,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占领了锡腊库扎,但在奥古斯塔前面停了下来。从西西里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来看,意大利军队的防御十分脆弱,未能进行有效的抵抗,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但是,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

很快,意大利老将古佐尼将军开始组织反击了。他命令第15装甲师从西向东猛扑,以一个装甲旅堵住英军沿东海岸公路向北的进军路线,同时命令德国戈林师和两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向杰拉的盟军发起猛攻,企图把立足未稳的巴顿部队赶下大海。

1943年7月10日。盟军攻占意大利的杰拉城。第二天,巴顿由其部下陪同,从盖勒海滩登陆,驱车前往杰拉城。首先向杰拉发起进攻的是意大利装甲师。上午8时30分,第1师先遣部队刚刚完成对杰拉城的占领,意军的大部队就匆匆赶到了,随即便发起猛烈攻击。意军的坦克全部是过时的轻型坦克,但由于美军刚刚登陆,重武器还没有运到,意军的坦克战使美军一时手足无措,处于劣势。情急之中,突击队员把一门刚刚卸下船的火炮抢运到杰拉,向敌坦克轰击,很快就把意军的第一次冲锋打下去了。下午2时,德军戈林师赶到,协同意军向第1师发动强大攻势,一度突破了美军防线,冲向滩头阵地。在关键时刻,美国海军的炮火再度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敌军的几次攻势严重受挫,被迫撤退。与此同时,第45师也击退了德军的数次进攻,经历了第一次战斗的洗礼。

但是,危险并没有真正解除。巴顿清醒地看到,造成美军被动的原因是重武器太少,难以抵抗敌人装甲部队的进攻,他必须尽快把坦克和火炮卸运上岸,以防敌人再度发动攻势。因此,巴顿在下午立即改变了计划,命令装甲部队优先登陆,并迅速做好战斗准备,而步兵则把登陆点改在8千米之外的海滩,以防造成拥堵。后来的事实证明,巴顿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德军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接到了命令,第二天清晨即对抢滩美军实施包围,准备一举击溃美军。在巴顿的指挥下,午夜时分,主战坦克已被运送上岸,装甲部队部署完毕。巴顿信心十足,决定第二天亲自登陆参战。

1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巴顿在参谋长盖伊等人的陪同下乘登陆艇登陆了。此时的巴顿神气极了,他脚登一双擦得锃亮的长筒靴,一身华丽笔挺的戎装,佩戴着勋章和领带,脖子上挂着大号望远镜,腰上挎着那支跟随潘兴远征墨西哥时用的手枪,嘴里还叼着一支大雪茄,故意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派头。由于船不能直接上岸,巴顿便在中途下水行走。

上岸后,巴顿驱车进入杰拉城。他原打算直接去艾伦的司令部,但当他看到突击队的旗帜时,临时决定下车看望他的好朋友——勇猛无畏的突击队长达比上校。幸亏他停了下来,因为恰在此时,一个意大利步兵旅和德国装甲旅向杰拉发动了进攻,如果巴顿继续前进的话,将会与7辆德军坦克不期而遇。

此时,古佐尼将军已得知锡腊库扎被攻陷的消息,于是调整了部署,命令利沃诺师和戈林师发动全面猛攻,将美军赶出杰拉城,然后回师驰援锡腊库扎。巴顿到达时正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由于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战斗是在一片混乱之中进行的,既有坦克之问剧烈的碰撞,也有步兵间的肉搏战,最后,双方都动用了轰炸机和重炮,整座杰拉城在隆隆炮声中摇摇欲坠。巴顿不顾部下的劝阻,冒着密集的炮火来到突击队员身边,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激励他们的战斗热情,他大声地呐喊道:“杀死上帝诅咒的每一个私生子!”这句话竟成了这次战役中的一句响亮口号,激发起了官兵杀敌的勇气和热情。根据巴顿的命令,增援的坦克部队迅速赶到,海军也用舰炮猛轰敌人装甲部队。接近中午时,战斗暂告一段落,敌装甲部队遭受重创,丢下十几辆冒着浓烟的坦克狼狈而逃。此后,巴顿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艾伦的第1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