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方圆全书
6815800000050

第50章 方圆有术职场人生名与利(9)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对社会抱以极大的希望,但真正地落实到自己的身上时,往往就出现了百无一能的格局。我们在渴望成功的时候,要认真想一想,你和同事、同学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差异?其实,如果认真考究起来,你会发现,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之间的差别非常微细,真正的差异性只出现在细节上。

在职场生涯中,谁也回避不了考试,而且有些考试至关紧要,甚至对人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某公司招聘一销售主管,该位置相当重要,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纷纷出动。招聘考核是相当严格的,程序繁多,从初审、复审,到终审,可谓步步把关、层层筛选,情况已到了白热化的状态,从刚开始的几百人到最后留下了两个人。

留下的这两个人,皆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英语说得比中文还流利,怎么办呢?公司老板真是举棋不定,不知道该选谁好。公司有位“智多星”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最后的“假如我是销售经理”的答辩中,有意布置了这样一个场面,答辩场地中央放了一张椅子,离椅子前一步之远有一团白纸。甲昂首步入答辩场地,滔滔不绝地阐述了自己的宏韬伟略,许多考官也都非常欣赏他。临结束,考官问,除了这里所有人之外,你能陈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甲一五一十地将看到的说出来,就是没有说那张白纸……轮到乙,乙同样也是信心十足地进入考场,随手将地上的那团纸扔进纸篓,然后神定气闲,洋洋洒洒地把自己的看法陈述出来……到最后,被聘的是谁呢?是乙。

把公司当成自己家的人,才会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家的客厅地板扔着一团废纸而熟视无睹,这团白纸帮了乙不小的忙。而这团白纸也成了甲、乙两人竟聘的人生考题,难吗?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简单!

现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细节出文化。”重细节的人一定是有品位、情趣高雅的人,被称为白领毕竟是心里舒服的,所以,职场中人,必须细节上也显出白领的味道来,尤其是外表行头上,例如手表一定得要瑞士产的、领带一定是要金利来的、打火机是ZIPO、电脑是IBM、头发上发胶、穿熨烫的衬衫。诸如此类,犹如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好学生。然而,另一方面,买票不排队、见老弱病残不让座、无所顾忌、随地吐痰,精致的外表,行为出格,而在这些细节上体现出物质生活的优越与道德水准之间的悬殊。

花之所以美丽,并不只在于它的形状,更在于它的芳香。让我们都来注重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小考题,这对职场中的人们是相当重要的,细节虽小,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杨琼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香港猎头公司。外语方面的优势加上聪明伶俐的表现,很快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于是,她有很多机会参与一些重要的项目。

一次,公司与一家跨国IT公司商谈一个项目。初步洽谈后,对方要求杨琼所在的公司提供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书。老板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琼,因为是大客户,公司上下都十分重视,杨琼也不敢怠慢,花了不少功夫,一连好几天加班加点。当她把全英文的计划书交给老板时,相信自己交给了老板一份很令人满意的答卷。

几天过后,杨琼被老板叫进了办公室。只见老板一脸阴沉,杨琼知道肯定是计划书出了问题。不过她对自己的计划书很满意,还是有些纳闷,计划书内容自己仔仔细细检查过很多遍,应该不会有问题啊!老板打开计划书,指着国录那一页问,为什么不把索引对齐?索引的页码字体为什么有的是粗体,而有的却不是?最后,老板说了一句话让杨琼印象很深刻:“越是细节之处,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客户要是看到我们在细节上都疏漏不断,就会对公司提供的服务表示怀疑。”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总是想着怎么尽快做出成绩,好让别人刮目相看,但却往往忽略了工作中的细节。

职场人生就是细节人生,与其好高骛远地期盼重任在肩,还不如在看似简单的日常工作中寻找可以改进的细节。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正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开始。很多在职场上失意的人,就是因为一些小细节,而那些职场宠儿,也正是因为把某些细节做到了家,才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当上司肚子里的“蛔虫”

正确领会和实现上司的意图,是做上司肚里的“蛔虫”,是好下属的重要标志。说话办事违背上司意图,可能出力不讨好,把事情弄糟。通常所说的上司意图,是指上司个人、领导班子或领导机关通过文字或口头下达的命令、批示、决定、交办意见等。这些都需要下属用心去理解、体会。

平时深入观察,仔细揣摩,熟谙上司的习性,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上司的意图。否则,在你具体执行过程中,就会发生很大偏差,甚至南辕北辙。与上司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你将会费力不讨好,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工作中,上司是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对象。会看眼色,能察言观色是成功至关重要的基本功。

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将著名的学者贡禹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宫中众多宫女放掉一些,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既博得了纳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司马光对贡禹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忠臣服事君上,应该要求他去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其他较容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应该补救他的缺点,而他的优点不用说也会得到发挥。当汉元帝即位之初,向贡禹征求意见时,他应当先国家之所急,其他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就当时的形势而言,皇帝优柔寡断,谗佞之徒专权,是国家急等解决的大问题,对此贡禹一字不提。恭谨节俭,是汉元帝的一贯心愿,贡禹却说个没完没了。”

司马光不懂聪明人办事的眼上功夫,他不明白,古代的帝王在即位之初或某些较为严重的政治关头,时常要下诏求谏,让臣下对朝政或他本人提意见,表现出一副弃旧图新、虚心纳谏的样子,其实这大多是一些故作姿态的表面文章。有一些实心眼的大臣却十分认真,不知轻重地提了一大堆意见,这时常招来忌恨、埋下祸根,早晚会招来帝王的打击报复。但贡禹却十分精明,专拣君上能够解决,愿意解决、甚至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去提,而回避重大的、急需的、棘手的问题,这样避重就轻,避难从易,避大取小,既迎合了上意,又不得罪人,表明他做官的技巧已经十分圆熟老道了。

唐朝的大臣封伦也是位会察言观色的高手。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灭亡,他便归顺了唐朝。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极为宏伟,经过楚汉战争之后,地上建筑被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十分感慨,对封伦说:“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陵园,有什么益处!”

封伦一听,明白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迎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帝王实行厚葬,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竟相仿效。古代坟墓,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地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是人死而人知,被人挖掘,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好,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下,全都实行薄葬!”

下面这个例子也是发生在唐朝时期。

唐高宗李治将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重臣的反对。一天,李治又要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褚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决心既然已经定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勣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八宫,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褚遂良由于面折廷争,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切齿斥骂。

过了两天,李劫单独去见皇帝。李治问他:“我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勣明白,反对皇帝自然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一句滑头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而下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皇后。反对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勣官运一直亨通。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会轻易将他的真实意图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作为上司,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上司的真正意图需要下属经过仔细考虑揣摩去做。在特定的情况下,面对特定对象的特定心理和意图,对症下药有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在公司内的人际关系中,与顶头上司合不来,是最危险的。因为你要接受上司的命令和指示,并要照着去做,而且上司还要检查你的工作结果,所以如果是与顶头上司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自己的能力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实干敬业

工作实干敬业就是付出努力,就是你用生命去做事。你的成功、健康、幸福、财富就在你的挫败与痛苦之中诞生。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

积极的心态是一种看不见的法宝,它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年轻活泼、充满朝气。它更可以使一个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与之相反的消极心态则不同,它使人们在阴暗的天空下暗自叹息,因为它不仅让人们看不到一缕阳光,更使人们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一个人要改变不利于自己的环境,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不要被动地接受你觉得不满意的环境,而要在心中描绘出理想的境界,并深信它一定会成为现实。既然心态对一个人的成功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再积极一点呢?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地投入,敬业地去做事情,不仅可以超越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跨越成功的障碍。在没有别的绝对优势时,比别人多投入一些,更积极一些,再耐心一些,你就可以创造出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来。

作为一名员工,要想驰骋职场,取得成功,除了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这会让你时刻保持斗志,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使你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把才华适时地表现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同。

在工作时,最重要的是使命感而不是环境。人有使命感,工作意愿也会产生,上进心也会更旺盛,也会更脚踏实地,注意力也会更彻底。高尔基曾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大仲马的写作速度是惊人的。他一生活了68岁,到晚年已著书1200部。他白天同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晚上则与一些朋友交往聊天。

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是怎么回事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棵梅树是怎样生产梅子的吧!”

鲁迅先生说:“我觉得,那么躺着过日子,是会无聊得使自己不像活着的。我总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活几年也是白活的。”

学会与上司沟通

今天,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不行,还得会搞关系。许多人认为,现在学会做人比干好工作更重要,会做人的人吃香,而一门心思干工作,不过是“傻干”,得不到一点好处。有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光靠实干要吃亏”的结论。

有些人受社会上流传的“干得好不如关系硬”、“辛苦干一年,不如领导家里转一转”等等这些歪理的影响,片面相信关系是万能的,导致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标准发生偏移,我们不否认身边确有极少数人靠拉关系得到“回报”和“好处”,但绝大多数是靠实干获得进步的,这也是事实。靠实干赢得进步,才有做人的尊严,才能受到他人的敬佩。

在认真完成工作、很好地进行工作方面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方面的交流,是有必要的,它如同润滑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上司和你一样,也渴望与人交流。在这里所谓的交流,不仅仅是指工作方面,也包括个人方面的交流。在工作方面,进行报告、磋商等方面的交流就不用说了。除此之外,上司也想了解一下有关你个人方面的问题。比方说: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工作以外的生活情况等等。因此,自己要尽量把握住机会,让上司多了解一些你个人方面的情况。这对你与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

要想和上司顺利地进行交流,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午休时间或举行宴会的时机。比如,利用出席宴会等时机试着和上司谈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说不定会发现以前自己认为难以接近的上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从而改变过去对上司的看法。

争取与上司接触的机会必须恰如其分。全然没有接触机会固然不行,但也必须考虑上司的时间是否允许。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则应加以避免,以免浪费上司的时间与精力。相对的,只要对工作以及双方均有正面的作用,则不应该一味认定上司位高权重而裹足不前。

要求增加接触机会之前,必须让上司觉得每一次的接触都会有价值。

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在沟通技巧上的缺点,例如表达意见时过于冗长或艰涩,可能导致上司对我们产生排斥,应设法加以控制。

选择重要的主题并做充分地准备,这是增加与上司接触机会的基本条件,不过这并不能保证能够如愿以偿。

非正式但具有建设性、启发性的交谈,将带给上司在正式会议中所无法得到的收获。若能做到这点,上司自然会主动和我们接触。

坦率直言的态度能增加上司和我们接触的意愿,因为他们身边通常逢迎拍马屁的人居多。

我们必须知道上司最喜欢的沟通方式为何(例如交谈、书写、电脑图案或举证等等),如此才能善用每一次的接触机会。

向上司传达工作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喜欢说一些私人话题的上司,在工作上也较易于进行交流、报告、磋商。相反地,不爱说私人话题的上司,与他之间的工作交流也比较不容易进行。

工作上的沟通、信息上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定的感情是很必要的,但千万不要过分地去窥探上司的家庭生活秘密、个人生活隐私。当然,对上司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习惯的了解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