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6815500000006

第6章 保持本我外圆内方(1)

左右逢源立于不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如果能像一条“变色龙”那样,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太合,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

席间,谈到了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

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在借题发挥,但两个人他都不敢得罪,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下,言词恳切地说:“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本来张、谭本就是为了斗气而胡说八道,正感觉争辩激烈而下不了台阶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就结束了争论,同众人一起拍掌大笑。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具有四种美德:谨慎、公正、勇敢、克制。其中公正与勇敢,符合传统模式;但是,另外两种美德谨慎与克制,指的就是灵活、平衡处理问题的艺术。

唐高宗李治将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重臣的反对,当李治问同是诰命大臣的李勤时,李勤犯难了:反对皇帝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一句滑头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句回答真是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话可说。所以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勤官运一直亨通。

亚里士多德特别指出:做正确的事也不能莽撞行事,过多的勇气其实就是不顾后果。在特殊的情况下,是非对错谁都明白,这种情况下要谨慎从事,妙语化解,寻找勇敢行为与谨慎克制的最佳组合,这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比如汉朝学者贡禹,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向他征求关于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但贡禹对此却一字不提。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建议:请皇帝节俭。

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因此博得了纳谏的美名。

贡禹知道,汉元帝并不是真心实意要纳谏,要的只是“纳谏”这个名声。如果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尖锐的意见,不仅会让皇帝为难,还会招来权势人物的嫉恨,早晚皇帝会拿他问罪,成为政治斗争的替罪羊、牺牲品。

处世之道有“直”与“曲”之分,直就是直来直去,本性的自然流露,不肯低头于现实;曲就是讲究策略,为了目的而随机应变,逢场作戏。郭沫若就曾对陈明远说过:“做人有两种,一种叫逢场作戏,那样,很快就能成功。另一种叫自然流露,也很容易倒霉,甚至毁掉。”

酒店的老总准备在现有的三个部门经理中物色一位副总经理。

老总问三位部门经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一位不假思索地答道:“先有鸡。”第二位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第三位则是认真地答道:“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

老总满意地笑了,他决定将第三位部门经理升任为这家酒店的副总经理。

注意的是,随机应变并不是鼓励大家颠倒黑白,而是在某些时候,面对某些人,有些话不能直言,只能言不由衷或拐弯抹角地去讲。

生活中不少人是“直肠子”,“一根筋”,为人处世“碰倒南墙不回头”,“十头公牛也拉不回来”。这样的人最应该懂得权变之道,只有自己左右逢源才能立身处世,才能赢得有所作为的空间。

妥协不是耻辱

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样重要。在讲究平等的现代生活中,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在有些人的头脑中,有那种“非此即彼”的习惯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错的,因为人生是多项选择题,而不是是非判断题。对他人、对现实甚至对自己,适当的妥协并不是耻辱。

近年来,中国的外交策略就有了较大的改变。一改过去那种强硬的“针锋相对”的态度,转变为今天的“平等对话,求同存异”。这种非原则性的让步,反而让中国获得了发展经济的良好的外交环境。

人与人相处也是一样,如果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是没有多少朋友与合作伙伴的,反而会得罪不少人。而适当的妥协,也能换来对方的让步,就容易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也容易形成合作、取得双赢。

在司法界,我国近年也引进了“诉辩交易”制度。就是对一些因缺乏证据还不能判决的普通案件,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相互妥协: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便于尽快结案;然后法律也对其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这样虽然牺牲了一点法律的公平性,但它的好处在于,节约了诉讼成本,能够尽快结案,受害方也能够得到及时赔偿。看来,妥协真是一种大智慧。

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商家之间的合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双方经过多次妥协才达成一致的。在国际事务中,两个剑拔弩张的敌对国家,各自做出让步而化敌为友,全世界都会为之鼓掌叫好,没有一方会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懦夫。所以,妥协不是耻辱,而是一种明智、务实的选择。

在人际交往中,妥协则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样重要。在讲究平等的现代生活中,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孔子有一次没米下锅了,就叫子路去一有钱人那里请求施舍一点米。那个人知道来意后说,你既然是孔子的学生,一定认得字,我写个字给你认,认对了,就给米你们吃;不认得,就没得吃。

于是,他写了一个真假的“真”字。子路说,这个字你还拿来考我,这是“真”嘛!那个人把门一关说,你认不得,没得吃。

子路回去告诉老师,孔子说:我们到了这一步,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你还认“真”个什么!不应该认“真”了。于是,孔子亲自出马,说这个“真”字是“直八”,那个人这才将米送给孔子。

做人就是这样,连圣人都知道有的时候不能“认真”,而是应该向现实妥协,认做“直八”。

恩格斯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所以,很多人都不得不妥协于现实。大诗人李白为了被人引荐入朝,就写下了“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献媚的文字。大文豪郭沫若晚年也审视生存环境行事,编大跃进歌谣,写无聊的应景诗。

现实就是这样无奈,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若是过于认真,有可能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所以,在不丧失原则和人格的情况下,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认真,该妥协的时候就一定要让步。

为人处世为什么要学会适当地妥协,可以有很多理由:于个人来讲,妥协能够使人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于团队来讲,妥协能够沟通意见、团结同事,形成战斗力;与世界来讲,妥协能够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总之,妥协不是一个贬义词,更不是耻辱。

学会送人赞美

给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维他人、赞美他人。人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赞美与欣赏,因为这能满足人的自尊心。常言道“礼多人不怪”。

“帽子”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古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当官的、有钱的常常戴着一顶漂漂亮亮的帽子。由此引申出了“高帽子”的概念,就是指人们当面说他人的奉承话,它的来历是这样的:

清朝才子袁枚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被任命去某地当知县,赴任前,袁枚去老师那里告辞。老师问他:“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年纪轻轻就做上了知县,有什么准备啊?”

袁改说:“并未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只是带了一些高帽子,准备见人就送一顶,因为人人都喜欢戴高帽子啊!”

老师一听,不高兴了:“为官要正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也搞这一套呢?”袁枚马上回答:“老师的话很对,可请老师您想想,当今这个世界上,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又有几个呢?”

听到袁枚这么一说,老师马上就转怒为喜。于是,师生欢欢喜喜地告别了。

袁枚从老师的家里出来后,就感慨地说:“我准备的100顶高帽子,还没到任,就已经送出去了一顶了。”

给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维他人、赞美他人,人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赞美与欣赏,因为这能满足人的自尊心。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一般来说,人对于他人赠送的“高帽子”总是来者不拒、乐于接收的。

某人最擅长给人戴高帽子,死后,阎王爷对他大发脾气:“我最恨的就是你们这种溜须拍马的小人!”那人马上叩头回道:“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世人都爱拍马,不得不如此啊。要知道像大王您这样公正的人,明察秋毫,谁敢给你送高帽子呢?”

阎王听罢,心里很爽,连说:“那倒是肯定的,我这么正直的人的确少。”

这个故事说明了爱听恭维的话是人之常情,连阎王爷就不会拒绝小鬼送的高帽子。其实,三教九流、古往今来,能有几个人是从来都不喜欢戴高帽子的呢?

包拯要选一名师爷,他对十个面试者说:“你看我长得怎么样?”前面九个面试者一个个恭维他眼如明星,眉似弯月,面色白里透红。如此乱编瞎话,气得包拯将他们一个个赶走。

最后一个面试者却是这样回答的:“大人虽相貌丑陋,但心如明镜,忠君爱国,天下谁不知道包青天的美名?”这一席话说得包拯心中大喜,当然那人也得到了包拯的信任与重用。

虽然高帽子不要钱,而且人人喜欢。但是,如何给人戴一顶漂亮、合适的高帽子,却是大有讲究,不是随随便便送一顶就可以的。要知道,高帽子送得好就是“赞美”、“称颂”、“欣赏”,送得不好,则就是“阿谀”、“献媚”等等。

好的高帽子有这么几个主要标准:从对方的优点入手,令人乐于信服;不动声色,使人浑然不觉;富有新意,而非陈词滥调;尺寸恰当,分量适中,正中下怀。还是来看看一个小秘书是怎么送人高帽子的吧。

市里召开政府工作会议,新来的秘书小吴知道,这是结识各位领导的天赐良机,当然不可错过。于是小吴早早来到会场入口处等候各位领导。

赵局是坐专车奥迪A6来的,小吴上前打开车门:“风光、风光,多让人羡慕啊!”

钱局则是坐出租车来的,小吴迎上去:“潇洒、潇洒,一招手就有车,不用麻烦司机,还来去自由。”

孙局比较年轻,骑辆自行车就来了。小吴说:“廉政、廉政,都像您这样,老百姓还有啥抱怨的。”

李局是走着过来的,小吴热情地打招呼:“时尚、时尚,现在好多富贵病都是缺少运动,坐车坐的!”

在一边观看多时的周局见小吴巧舌如簧,便成心为难小吴:“我可是爬着来的,你怎么说呢?”小吴立即竖起大拇指:“哎呀,这么多局长里面,就您最稳当哟!”

恭维话人人爱听,高帽子人人爱戴,如果能给对方送的高帽子恰如其分,适合其人,那么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肯定就有印象、就有好感。所以,学会给人戴高帽子,是扩大、增强自己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好办法。

不要伤害别人

害人的结果不只是自己给自己找冤家、找麻烦,更多的时候,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终害己。

有一个男孩脾气暴躁,经常与人发生冲突。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让他每次他与人争执后,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来警戒自己,以此慢慢改变他那暴脾气。一年多之后,男孩骄傲地告诉父亲,已经有整整一个月没有钉钉子了。

但父亲的用心良苦不仅仅如此,他对男孩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你将钉子拔出来之后,围篱上的那些洞却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那样。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伤害了别人,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孩子,你明白了吗?

过去的圣人说过:“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树一旦被剥了皮,就肯定活不了;而人的心如果被伤害,心灵上的创痕是很难治愈的,或许永远治愈不了。

所以,我们在说话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了可能给人造成的伤害,是不是可以避免,否则,一旦伤了别人的心,再想办法挽回就困难重重了。

张仪在魏国挤走惠施,惠施欲投奔楚国。楚大臣冯郝对楚王说:“挤走惠施是张仪,大王不宜与惠施结交,这样会与张仪过不去,也就是与魏国结怨。而宋王偃对惠施不错,大王不如将惠施推荐到宋国去。然后对张仪说:我是因为您才没有接待惠施的。张仪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个被排挤、遭困窘的人,大王却将他引荐到宋国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这样您既为张仪着想,又使惠施对您感恩戴德。”楚王听后,幡然醒悟,于是就把惠施送到宋国去了。

冯郝知道,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就是要与人为善,千万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如果伤害了他人,就会为自己以后做事设置障碍。

其实,害人的结果不只是自己给自己找冤家、找麻烦,更多的时候,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终害己啊!

一只鹧鸪鸟被捕鸟人捉住了,捕鸟人准备把它炖了,美食一顿,鹧鸪不住地哀求捕鸟人:“捕鸟先生,请你饶了我吧,您看我是只多么幼小的生命,您怎么忍心把我吃掉呢?”

捕鸟人看它说的怪可怜的,也不禁心软起来,可是放了它又要饿肚子,怎么办呢?正当捕鸟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鹧鸪讨好捕鸟人说:“先生,只要您放了我,我可以回去引诱更多的鹧鸪让您捕住,以报答您对我的不杀之恩。”

没有想到,这番话反倒激恼了捕鸟人的愤怒:“本来我是想把你放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主意,因这你不是一只好鸟!为了自己的命,竟然不惜陷害自己的同类,这样的败类留着你只会伤害更多的鸟!”于是,鹧鸪鸟被捕鸟人炖着吃了。

人的心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旦受到了伤害,总是长久地耿耿于怀,甚至是永远的刻骨铭心。所以,与人相处,就得以宽容的心态,对自己的言行慎之又慎,尽量不要伤害他人,那样就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很多时候,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改变他人。

郑板桥说得好:“退一步天地宽,让一招前途广。”

一汽车途经一个小村庄时,一个中年农妇突然小跑着横穿马路,大卡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着农妇的屁股。农妇火冒三丈,冲到驾驶室前对司机没完地臭骂。

司机不还嘴,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听农妇从“村骂”到“县骂”一直上升到“国骂”。等农妇骂累了,司机才慢慢地说:“如果我刚才刹车晚了,轧死你,这会儿你还能骂吗?”农妇一时语噎,无话可说了。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很多时候,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改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