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在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见的,所以我宁愿把肉吃下去。”
待人处事固然需“得理”,但绝对不可以“不饶人”。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得理不饶人。他真诚地对与他激烈争论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还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怪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它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中“只是因为有了狼,鹿才跑得更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放对方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有“心计”的人一定懂得留一点余地给得罪自己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少讲两句,得理饶人。否则,不但消灭不了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疏远你。
如果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即使在别人理亏时,你在理已明了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会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与你为敌。
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少讲两句,得理饶人,对方可能会心存感激。否则,不但消灭不了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疏远你。
给自己留条退路
有“心计”的人说话做事不会把话说得太满,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而是在考虑事情时既有全力以赴的进取准备,也给自己留条退路。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在任左都御史时,员外郎海升的妻子吴雅氏死于非命,海升的内弟贵宁,状告海升将他姐姐殴打致死。海升却说吴雅氏是自缢而亡。案子越闹越大,难以做出决断。步军统领衙门处理不了,又交到了刑部。经刑部审理,仍没有结果。因为贵宁认定姐姐并非自缢,不肯画供。
经刑部奏请皇上,特派大员复检。
这个案子本来事并不大,但海升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阿桂的亲戚,审理官员怕得罪阿桂,有意包庇,判吴雅氏为自缢,替海升开脱罪责。没想到贵宁不依不饶,不断上告,惊动了皇上。皇上派左都御史纪晓岚,会同刑部侍郎景禄、杜玉林、带同御史崇泰、郑徵和东刑部资深已久、熟悉刑名的庆兴等人,前去开棺检验。
纪晓岚接了这桩案子,也感到很头痛。不是他没有断案的能力,而是因为牵扯到阿桂和和坤。他俩都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并且两人有矛盾,长期明争暗斗。这海升是阿桂的亲戚,原判又逢迎阿桂,纪晓岚敢推翻吗?而贵宁这边,告不赢不肯罢休,何以有如此胆量,实际是得到了和坤的暗中支持。和坤的目的何在?是想借机整掉位居他上头的军机首席大臣阿桂。而和坤与纪晓岚积怨又深,纪晓岚若是断案向着阿桂,和坤能不借机一块儿整他一下吗?
打开棺材,纪晓岚等人一同验看。看来看去,纪晓岚看死尸并无缢死的痕迹,心中明白,口中不说,他要先看看大家的意见。
景禄、杜玉林、崇泰、郑徵、庆兴等人,都说脖子上有伤痕,显然是缢死的。这下纪晓岚有了主意,于是说道:“我是短视眼,有无伤痕也看不太清,似有也似无,既然诸公看得清楚,那就这么定吧。”于是,纪晓岚与差来验尸的官员,一同签名具奏:“公同检验伤痕,实系缢死”。这下更把贵宁激怒了。他这次连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一块儿告,说因为海升是阿桂的亲戚,这些官员有意回护,徇私舞弊,断案不公。
乾隆看贵宁不服,也对案情产生了怀疑,又派侍郎曹文植、伊龄阿等人复验。这回问题出来了,曹文植等人奏称,吴雅氏尸身并无缢痕。乾隆心想这事与阿桂关系很大,便派阿桂、和坤会同刑部堂官及原验、复验堂官,一同检验。“纸包不住火”,终于真相大白:吴雅氏被殴而死。
于是讯问海升,海升见再也隐瞒不住,只好供出实情:是他将吴雅氏殴踢致死,然后制造自缢的伪像。
案情完全翻了过来,原验、复验官员几十人,一下儿都倒霉!乾隆发出诏谕:“此案原验、复验之堂官,竟因海升系阿桂姻亲,胆敢有意回护,此番而不严加惩戒,又将何以用人?何以行政?”阿桂革职留任,罚俸五年;叶成额、李阔、庆兴等人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皇上在谕旨中一一判明。唯独对纪晓岚,谕旨中这样写道:
“朕派出之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且他于刑名等件素非诸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即以刑部堂官随同附和,其咎尚有可原,著交部议严加论处。”只给了他革职留任的处分,不久又官复原职。
纪晓岚在这个案件中之所以得到皇上的原谅,主要是他在验尸中以“我是短视眼”、“看不太清”为由,给自己留下了退路。
有“心计”的人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好的结果,同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应变措施。在追求利益时,既要考虑到成功的一面,也要考虑到有失败的可能,两者兼顾,方能周全。在欲进未进之时,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万一不成怎么办?及早地为自己留一条退路。《战国策》中有一句名言叫“狡兔三窟”,意指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即使其中一个被破坏了,尚存两个;如果两个被破坏了,还剩一个。这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先留退路的预防策略。多准备几手,多设想一下可能出现的困难,多几个应急措施,一旦有了情况,出现问题,就能应付自如,“东方不亮西方亮”。
不论做什么事都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在没有成功的绝对把握时,应该先给自己留最余地,以便进退自如。
不把赌注押在一个人身上
有“心计”的人懂得:要在社会立足就要结交高人,但若眼光只顾一处不及其余,有朝一日靠山一倒,墙倒众人推,必使自己身陷险境。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便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声明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十金,事小而赏重,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没有干。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汉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他说话是算数的,接着便颁布了变法的命令。
颁行一年多,但反对者无数,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便想拿太子开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两个老师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甚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鄙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成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
商鞅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毙,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即五马分尸)于成阳街头,家人也被灭族。
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但在如何做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不懂得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吴起是战国时的一位军事家、改革家,深得国君楚悼王的倚重,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楚国的变法。他变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便是“损有余而继不足”,把矛头指向在楚国根深蒂固、势力雄厚的贵族,剥夺他们的田产,废除他们的特权,并将他们迁移到偏远的地区去开荒种地。
因此,吴起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憎恨,只是由于楚悼王的支持,这些人一时还奈何他不得。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吴起的后台没有了,那些仇恨积压已久的旧贵族们再也按捺不住复仇之心,立即对吴起群起而攻之。吴起无处可逃,情急无奈,一下子扑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他估计那些旧贵族们一定不敢再对他施行攻击的,如果伤害了国君的尸体,那可是灭族的大罪。可那些疯狂的贵族早已失去了理智,什么也顾不上了,乱箭齐发,国君的尸体并没有帮吴起的忙。吴起的变法触犯了整个楚国上层统治集团的利益,只要这个集团还存在,他的悲剧命运便是不可避免的。
商鞅虽然长于谋国,但拙于做人,他没有想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得罪呢?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鞅其人,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政治上极具远见的,他的变法政策,为秦孝公以后几代秦国的国君(包括处死了他的惠文王)所信守,秦国因之而强大。
从处理官场的人际关系来说,吴起的遭遇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吴起以为,有了楚悼王这样的最高掌权者的支持,他便可以有恃无恐,放手大胆地去干他所想干的一切,而对其他政治势力的态度可以不闻不问。殊不知,在政治舞台上,在官场上,没有永远不倒的靠山,像楚悼王这样地位的人,你将他作为一个孤注,将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有朝一日,他两眼一闭,呜呼哀哉了,你该怎么办呢?
就像一个老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个有“心计”的人,不仅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
见好就要收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必须懂得见好就收。
中秋,皓月当空,一年轻入夜走山路。拐过一山口,突然金光四射,眼前的一切物体都变为金体,金树,金草,金石。正愕然,一老妪飘然而至,对他说:小伙子,今天算你运气了。说着从脚边拣起几块金石递给他说,回家好好过日子吧!年轻人叩头谢恩,再抬头,老妪已不复存在。
他揣着几块金石继续赶路,边走边想:身边这么多金子,何不多拣几块回家?于是他弯腰尽拣,直到抱不下为止。路遇一桥,过桥即可到家了。他在桥上稍加歇息,不禁又想:这么多金子,何不回家取物来装,还在乎怀里这一点?于是将怀里的金石尽抛水中,飞快地跑回家取一大竹篮。待他再回到遇仙之地,一切已经不复存在。
回到家里,亲友无不群起而攻之,有的说:如此贪心,有怀里那一抱金石不也够了?更有人说:有老太太给的那几块金石也心满意足了!
他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遇仙之事固然乌有,但贪心的却大有人在,见好就收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做人不要贪心不足,如果你贪心不足了就会什么也得不到。
一个人想出了一个捕捉麻雀的好办法,他把箱子制作成一个有进无出的陷阱,一旦麻雀进去了,只要把进口堵上,就难以逃出来。
这天,他抓来一把谷子,从箱子外面一路撒下去,一直撒到箱子里面,然后他在箱子盖上系了一根绳子,自己攥着绳子的一端,远远地躲在一边,等着麻雀的到来。只要他把绳子轻轻一拉,箱子的盖就会关上,麻雀就跑不出来了。
不一会,一群麻雀看到了谷子,都欢快地啄食起来,他数了数一共有15只呢。15只够他吃好几天了。有4只进箱子里了,已经有9只了,13只了,他盯着外面的两只麻雀,要是它们也进去了,自己就可以一个礼拜不用出来工作了。
他正想着,一只麻雀溜了出来。他懊悔地想刚才真该拉绳子。如果再进去一只我就关,他这样想。可是又出来两只,在他想的时候又跑出来两只……
最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那群麻雀心满意足地离去了。箱子里什么都没有了,包括他的谷子。
也许有人会说,见好就收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但是当这个“好”到了一定限度,收也无防,毕竟你已经占了大部分利益。15只麻雀捕到了13只,已经是决定性的胜利,如果把目标定在百分之百的占有上,那就是人心贪婪的表现。
“见好就收”这一俗语、俗理透射着理性的光辉和对尺度冷静把握的坚毅。只知大杀大砍的乃是匹夫之勇,知道适时鸣金收兵的则是良将和智者。任由李逵挥着两把板斧,不问青红皂白,只管排头砍杀过去,经常地连他自己也弄不清跑到哪儿了,非得由燕青、吴用等人大喝一声“黑厮,休要只顾杀人”,才能把他拉回到“正确路线”上来。
阿拉伯人应该算是很早就有了商品意识和商业行为的,他们就深谙“见好就收”之道。《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念着“芝麻芝麻开门吧”的口诀,就能进了藏宝之洞,有的人适量地敛了财宝,既没眼发红、心发黑,也没脑袋发胀,遵循了“见好就收”的原则,冷冷静静出了洞,安安生生过日子去了;有的人一进洞,不光是眼花了、心花了,连脑袋都大了好几圈,利令智昏,怎么拿都嫌不够,口诀?哪还记得啊,让强盗们回来给大卸了八块……
有的人容易在“度”的把握上失误,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殊不知适当把握“度”,对你做好一件事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人不要太贪婪,要把握好度,懂得见好就收。
不得罪小人
有“心计”的人,会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一句话,如果不是非有必要,就不会得罪小人。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战胜攻取,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中,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处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