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成就命运
6815400000058

第58章 养成优雅达理的好习惯(12)

不仅如此,易小姐在数篇大作里,反复强调着自己的身份:上海人,高贵的上海人,整体素质至少及格的本地产上海人。她诧异于外来民工的肮脏,惊讶于社会底层民众的恶习,惶恐于未受教育的农民的愚昧。在她眼里,他们的身份可悲,存在即是亵渎。他们在世界上的每一次呼吸,都影响易小姐的心情,他们在上海街头的每一次出现,都污染易小姐的视野。

以六大世家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出身的周公子,因为要维护自己阶层的形象,还因为自己一时“无聊”,回击说:“你的恶劣表现,会让不知真相的人误会我们上流社会。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你这种没教养、不知羞耻、傲慢无知、吹嘘虚荣的人,你知道自己今生无望跻身上流社会,于是你拼命模仿,幻想着自己是个贵族淑女。你能装扮出上流社会的外表,可是你学不会上流社会淑女的教养、仪态、谈吐,你甚至连上流社会的消遣娱乐都不知道。”

歧视农民是她自身的事,可是她偏偏要以上流社会代表的身份自视高贵,歧视农民,就不能容忍。上流社会的人不单单要很有钱,还要出身高贵的世家,有良好的教养,还要会享受。我们承认人是分阶层的,但我们坚决反对把人划分等级……

辩论的双方言辞激烈,虽然并不是围绕“时尚新潮”的主体发言,但是在双方的言辞以及大量围观者的发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潮流的品位。这种时尚的潮流,是时尚的顶尖形态,很少有追求新潮的人士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所有行为,几乎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人,而且还要在精神上,有优越的高贵感,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追求“时尚”的人们,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尊贵的生活。“时尚”最后的驿站,还是逃脱不了对优越、高贵、权威等的顶礼膜拜。

在这种被扭曲了的追求潮流的行为中,尊贵的宠儿,将普通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像辩论之中的那位“公子哥儿”,一样是深深地陷在了贵族、上流社会的漩涡中。质朴、简单、纯净等素养,其实已经离这样的人群很远了。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当然很大程度上,他们也不想意识到,因为他们是好不容易从普通的阶层之中脱颖而出的。

一般追求“时尚”的人士,到不了这样的境界,就只能在“易小姐”的层次上,从外在的吃穿用、住行举止、交际圈子等方面,和他们认为“低级”、“粗俗”、“老土”等群体划清界限了。殊不知,这已经陷入了恶俗的“时尚”追求中了。倒是他们提及的“素养”,才是真正的解决途径。

被“时尚”扭曲了眼光,极端的结果是“淳朴”、“忠厚”、“善良”被踢出“时尚”的大门,用金钱打造出来的尊贵、优雅、不俗被提升到了最高点。

不守游戏规则

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时一切的规则都知道,事情因而进行得很顺利,可是突然不知又从何处冒出个例外规则,结果弄得人仰马翻。人类就是有本领弄出一些例外规则,然后企图把前面所订的规则全部推翻,解释这种现象的最佳例子便是打棒球。

假如我们此刻决定要较量一场棒球,于是有人问你:“你知道要怎么玩吗?”你回答说:“当然知道。”于是你就把规则说了。当讲完了这些规则,比赛就正式展开。第一局开始很顺利地进行着,一直到第九局的下半局,这时双方分数平手,我方一人在垒、两人出局。随之我击出了一个球,我一边往一垒跑,一边心里想:如果对方接到了球我就出局,比赛就此结束,如果对方漏掉了这球,我就安全上垒,而在其他垒包上的队友,便有机会得分,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比赛。当我往一垒上跑之际,你也正跑去接球,结果却漏掉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我安全上垒,而队友也得分了,我想我们赢得了这场比赛。

但是你走过来喊道:“不,你出局了!”我急着说道:“你这什么话?你把球漏掉了!按照规则,你若是把球漏了我就安全上垒。”结果你却说:“是有这么规定。不过那是指一人出局的状况,然而若是在两个人出局的状况下,就算是我把球漏接,你仍然算是出局。这是个例外。”

我抗议道:“你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耍赖!”你却回答说:“我可没耍赖,这叫内野高飞球规则,每个人都晓得。”我把头转向队友,他们都说没这条规则;而你也转向你的队友,他们都说确有这条规则……结果是我们为了这条规则的有无而于了起来。

在人际交往上,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验?你一直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对方突然急转弯地说:“是的,你讲的没错,但这个状况不包括在内。”他这话真会把你给气炸。我们每个人都最看重自己的规则,每个人也都认为自己的规则才是对的,当他发觉别人在玩弄规则,企图谋取个人好处时,就会特别生气。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此。事实上,就是因为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规则,造成了许多问题和争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有例外,在那些毫无例外,大家公认应该遵守的规则上,如果触犯了,就完全应该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高尔夫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规则不少,因此也是暴露人们陋习最多的地方。

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牧羊人的游戏,但是它对打球者的礼仪要求却很高。事实上,高尔夫球选手的行为规范比其球技更重要。球打得烂没关系,即使是初学乍练的新手,如果懂规则守礼仪,照样会赢得尊重。相反,即使球技再高超,但是举止粗俗,恶习连连,也会招人不喜欢。约不到球友一起打球还是小事,若是因此失去生意,那可就麻烦了。一般常见的恶习大致包括:

迟到。迟到是打球时最常见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事实上遵守时间是打高尔夫球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在高尔夫球规则中,迟到不仅要面I临被取消订位的危险,更重要的足,你可能因为不守时失去别人的信任。

威胁他人安全(前一组还没有走到安全距离就开始击球)。打球时,如果前面一组的人打球速度比较慢,自己又意气用事,后果不堪设想。球是硬的,打到哪儿都不好玩儿。

破坏球场。试杆时铲掉草皮、打了坏球时迁怒球场。

不懂基本规则和礼仪(在果岭上踩他人球线、不按击球顺序等)。开车上路必须要懂得交通规则,打高尔夫球,也应当首先懂得高尔夫球的礼貌规范和基本规则。

作弊。如果是和别人一起打球或者比赛,自律、慎独是高尔夫球员的必备品质,做一个懂规矩的球员,比做一个打球高手更重要。

迁怒球童。有些球员把球童视为自己的奴仆,动辄对球童发脾气、耍态度,把球童当成出气筒,更有甚者对球童大打出手。

如此种种不守规则的陋习,不胜枚举。因为这些规则,大多是依靠参与活动的人,自觉遵守才能执行下去。并不像法律条文那样,有着强制的约束力。

如果你信赖的人背弃了你,结果你就不再轻易跟他交往。按照这个道理,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公是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遵守原来的约定,至少不应该背弃它。这也是交往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要遵守原来的约定,这是交往中的基本原则。

交流“温度”不合适

有人说,社交就像两个人在谈朋友,必须得把握好交往的“度”。哪个环节处理得不好,都有可能闹翻。社交场合中的各个圈子,就像一艘船,里面的人不但要齐心协力,使船向着一个方向前进,还要努力把握平衡。社交场合中的交流,一样是一个灵敏的温度计,只有在温度合适的时候,大家才会感觉比较舒适。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是,大家往往很难把握好交往的度,对于维持一段感情,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一般来说,影响交流的温度,有很多因素,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对于气氛把握的不合度。有时候热情过度,有时候又太过冷淡,有时候许了不应该许的诺言,有的时候开了不该开的玩笑等等。

“咱们关系怎么样”,这是同事宋的一句口头禅。通常说完这句话,不等你回答,宋自己又接着说,“不错吧,是不是?”小姚刚来这儿第三天,宋就对他说过。当时他很感激,赶紧点点头,这头一点,不得不很大方地满足了宋的要求:借给他100元。几天后,宋还了他90元,剩下那10块钱说过几天再还。小姚当时拍胸脯,很虚伪地客套了一句,说:“咱俩谁跟谁呀,那10块钱就当我给你买盒烟了。”宋后来就真的没有再提那10块钱的事。

后来才知道,宋逢人就说这话。望着他那笑成两条缝的小眼睛,谁好意思否认呢?既然是关系不错的铁哥们儿,就得像个哥们儿的样子。比如说没有烟抽了,宋就挨桌子地搜寻,看到谁的抽屉里有,管它半盒还是一盒,抓住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上班渴了,不管是谁的茶杯,端起就喝;连刮胡刀,他都可以今天用这个的,明天用那个的。谁要是不高兴,那句口头禅,就从带笑的嘴里流了出来,让你哭笑不得。像这样吃亏的当事人,只好哑巴吃黄连了。

还有一种喜欢表现交情深度的,就是像李这样的。李是个特别有气氛的人,为人活络多话,从不怯场。但通常他说话没个准数,不熟悉他的人,特别容易上当。比如他说“下班了我带你回去”,你可千万别等,他虽有自备车,但常常是,信以为真的人在办公室里望穿秋水,他早接老婆去了。等到想起来去停车场兜一圈没见到他的车,忍不住打电话质问他时,他都到家了。认错态度是很好,“我这就出来,专程送你回家。”可谁也不好意思真让人家特意出来,只好作罢。第二天你要是怪他,他比你还冤:“不是说了来接你的吗,自己等不及,还来怪我!”

最容易上当的是吃饭问题。李有一句口头禅:什么时候一起吃顿饭吧。熟悉他的朋友,都不把他这句话当真。一般只有当他第5次这么提的时候,才说明他是真的准备和你一起吃饭了。如果他又第6次发出邀请的话,这顿饭就确凿了,不但确凿,而且肯定是他埋单。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当你已经接收到他的5次邀请,正等待第6次时,他忽然不见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如果是这种情况,当他再次给你发邀请时,以前的计数就无效了,必须从头计起。

也有的人,依靠和别人开玩笑的级别,来表现彼此间的感情。但是这更加难以把握。比如在办公室工作,无论日后是想仕途得意平步青云,还是想就此默默无闻地过太平日子,在办公室这个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地方,注意开玩笑的艺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哪怕是最轻松的玩笑话,都要注意掌握分寸。

开玩笑要掌握尺度,以同事的缺点或不足,作为开玩笑的目标、和异性同事开过分的玩笑、板着脸总和同事开玩笑、以为捉弄人也是开玩笑等等,都可以说是开玩笑的禁忌,记住了这些,你还是可以挥洒自如地开玩笑的。

不单是在这些方面,仅仅是与朋友交谈的距离,也可以影响交流“韫度”。所以某些时候,这也被利用起来了。为了与别人沟通,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声音的轻重、对话者能否听明白等。说话时与对话者的距离,就应该保持适当。但它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

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 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

要把握好交往的冷热,其实就是从恰当地称呼、交谈,适当的距离,较有规律的联系,适合的话题、装束等方面着手的。

社交中的交流,是个灵敏的温度计,只有温度合适的时候,大家才会觉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