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成就命运
6815400000020

第20章 好习惯赢得好人脉要遵时守约(11)

“幽默”二字为HUMOUR的音译。HUMOUR的原意是古生理学中所说的人体内的某种液体。据说这种液体的多寡会影响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因此一个人的性格或脾气又称做一个人的HUMOUR。大概18世纪以后,HU—MOUR一词在语言上专指能够引人发笑的一类文字,尤指一个人别具慧眼,能够看出人们言行的荒谬、滑稽或矛盾之处,并以犀利简洁的方式一语点破。后来也用于人物的性格气质,指一种洞悉世事、深明世理,并以超然洒脱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因此,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常常用一种或诙谐或嘲谑或调侃或俏皮的语言来表达一种独到的见解或深刻的哲理。

幽默是一种坦然的生活态度,是面对生活中的无奈和缺憾时一种略带自嘲的豁达情怀。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泼辣的妻子。每当受到太太的责骂时,他便走出家门,到街头游荡,去询问过往的行人那些奇妙的问题。一次在骂声中,苏格拉底刚跨出门槛一步,那位悍妻便把一桶冷水泼到了他头上,苏格拉底毫无愠色地自言自语道:“我知道雷声过后,一定会有雨下来的。”说完便泰然自若地向雅典市场走去了。也许正是这样的婚姻成全了他的逍遥哲学,反正他没有表示过对这份婚姻的不满,甚至还有点儿得意呢。他说过婚姻好比是骑术,如果一个人想练习骑术,就要选择一匹烈性的野马,因为驾驭温顺的毛驴无助于骑术的提高。

那些喜剧大师都是富含幽默细胞的,像卓别林、罗克、斐士开登等人,无论是饰演喜剧人物,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幽默向人们展示他们生活中的智慧和快乐的人生。一位幽默大师临终前室内没有开灯,他对妻子说:“室内怎么不开灯,我摸黑怎么上路呀!”大师就是大师,临终时也不忘幽默。

幽默像汤里的味精,像风中的飞花,像树林里的鸟鸣,像蓝天里的薄云,生活因幽默而轻松。幽默是一种疏松剂,它能放松人们紧张的身心。学会幽默地生活吧!

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把“幽默”注入你的内心,成为个人的独有特质。“幽默感”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并且达到人我交融的美好境界。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也有无法避免的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懂得宽容别人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与谅解,赢得更多的友情。

某高中的张老师为了教育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开了这样一次班会,他请大家畅所欲言,尽量发现彼此的优点。

张欣然是个特殊的孩子,她出生的时候缺氧,这使得长大后她的一条腿行走不便,走路、上厕所经常摔跤,有时候同学们会取笑她,但她依然很乐观,坚持上体育课、参加班级舞蹈节目,坚持锻炼,每天放学后做120个仰卧起坐,暑假还去云南、贵州等地旅游,游玩中坚持自己走路。班会这天,只见张欣然也走上讲台,讲述了自己的勇敢故事,她还将那些平常帮助关心她的同学和老师也请上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张欣然还得到了两张夸奖卡,她的同学倪子君夸她:“不气馁、不自卑,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桌金柯尔夸她:“你很勇敢,我要向你学习。”

丰怡婷夸她的班长盛文欣:“她的英语是最出色的,远远超过了我。英语课上,老师提了个问题,我们都答不出,只有盛文欣自信地举起手,准确流利地说出了答案。”

音乐课代表张歌川得到同学程诗怡的夸奖:“张歌川是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她唱歌特别好听,她的字写得一清二楚,她知识渊博,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出来,我们问她为什么懂得那么多,她说因为她天天看书。”

有的同学第一次当众接受别人的轮番赞美,又激动又兴奋。更多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上台夸自己、夸别人,都争着上台发言,夸奖别人的优点。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给予肯定是一种心理的“强化剂”。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是要学会夸奖别人,夸奖的作用就是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上叫做“罗森塔尔效应”。196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进行过一项有名的教育实验。有一次,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并告诉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从此,被罗森塔尔教授肯定的学生不仅自己认为将来一定有出息,连老师都对他们另眼相看。果然不出教授所料,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无所知,他是随意地圈了这些学生的名字,至于后来他们比别的学生出色,完全是一种心理效应。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信任和期待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意向效应”,能增加人的自信心,面对同一挑战和竞争条件,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取得成功。而夸奖,就是传递信任和积极的心理期待,鼓励人们走向自信。

其实,每个人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要多学别人的优点,原谅别人的缺点。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越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越能向别人学习,越能提高自己。所以说,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不断提高自己,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因为在和别人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激发自己的上进心,以别人为目标,努力追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相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赢得良好的人缘。

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讲的是人没有绝对完美的道理。正因为人没有十分的完美性,所以注定要承受因自身的各种不足而导致的批评。正是通过别人的批评,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正视过错,才能知事理,明得失,定方向。大家都是在从小父母批、上学老师批、社会朋友批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同的年龄阶段,伴随的是不同层次的批评。

圣人曾讲过“闻过则喜”的道理,讲的就是人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把别人的批评当做一件有益于自己的事。人要通过接受批评,检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才会思过而知新。在不断的批评和被批评中,在矛盾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完善自己。

李磊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平时大家都在学习,他却东张西望,不是给这个同学的凳子上倒一滴水,就是给那个同学的后背上贴一张纸条,写着“我是猪”,逗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而被捉弄的同学却哭笑不得。一次,章老师来上语文课,大家在班长的“起立”声中同时站了起来,在坐下去的瞬间,李磊抽走了前排一位同学的椅子,使那位同学跌了个四脚朝天,而且腿上还蹭破了一点儿皮。由于磕得比较痛,那位同学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章老师看到这种情况,赶快叫大家把那位同学送到了医院,然后说了李磊几句,可是李磊一点儿也不服气,歪着脖子说自己又不是故意的,还气呼呼地坐下了,像受了很大委屈似的。

像李磊这样的中学生大有人在,由于处在第二次发育阶段,他们往往比较叛逆,总是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批评,结果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容易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挤,影响人际关系,这对自身的发展是很有危害的。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了人们爱听好话的心理。有的人听得起表扬,受不起批评,当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找理由给自己开脱推卸。一是从客观的环境中找开脱。有的人认为自己犯了错很受委屈,自己不是没努力,只因客观环境太差,各种不利因素太多,隐患太多,出了事,只能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二是从群体的生活中找开脱。有的人感觉自己身边的人能力素质太差,对自己关心帮忙的太少,别人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补位意识太差,当自己出事犯错时,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对发生的问题推诿搪塞,对别人提出的批评表现得气极败坏,怒发冲冠。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呢?

1.客观地看待他人的批评

有工作就有失误,这很正常,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了错,就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要把别人的批评当做自己进步的阶梯。不要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多拉拉袖子,自己要多照照镜子,对别人的批评要虚心接受,接受别人的批评要真心诚意。接受善意的批评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小肚鸡肠、不敢面对现实、不愿接受批评的人,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要知道,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

2.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到底做好了没有,自己是不是胜任本职工作。工作做不好会不会觉得没面子呢?交给你一项任务,你能否独立把它圆满完成呢?人不是全才,所以要去学习,去认识提高自己。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虽然对你当面不说,但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秤,聪明的人应该能够感觉出来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不是说自己的缺点没有被别人当面指出来,自己就有了面子,这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有错不知错,才是最大的错。“浪子回头金不换”,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是做好工作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这才能体现出一个人虚怀若谷、追求向上的人生境界。所以,任何时候大家都不能忘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的人生准则。

3.积极地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就不同。在一个大的环境中,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内在的工作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感觉自己受了冤屈,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把你放在领导的位置上,你的属下犯了错,你应当怎么办?是放任自流还是悬崖勒马?再说了,领导批评你是为了正确地指导你,为了使你今后不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而不是故意把你引向错误的深渊。当然,领导有时批评得也不一定全对,方法艺术不一定很恰当,作为被批评者,你可以在单位提出来,也可以私下与领导沟通,大家胸怀坦荡,凡事好商量。善意的批评只有方法上的不当,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因此也扯不到个人的品质问题。如果因为领导批评我们就说某某人品质有问题的话,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就不会有好人了。因为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上,大家的思维方式各自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领导的批评是用多年的经验,甚至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对待批评,辩证地看待自己。

请正确地对待批评吧。那样会使你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面对批评,我们可以用一句古训共勉:“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倾听让你更受欢迎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在人际交往中,那些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伶牙俐齿、能说会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些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倾听对方的谈话,尤其是善于倾听带着某种情绪、心情不佳者的谈话,并做出适度的应答,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交往技巧。善于倾听的人有耐心、有爱心,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一定会是成功的。

一般人在交谈中倾向于以自己的意见、观点、感情来影响别人,因而往往谈个不停,似乎非如此就无法达到交谈的目的。这样的人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厌烦。实际上,与人交谈,光做一个好的演说者不一定成功,还应做一个好的听众。在谈话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处于说的位置上。要使交谈的双方双向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善于聆听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博采众长,丰富自己,而且能够留给别人讲礼貌的良好印象。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三个小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这个小国的人同时还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便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结果是一模一样无贵贱之分。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种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的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稻草进去之后却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之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会交际的人。话多的人,会说话的人,他们有锋芒毕露的时候,也常有言过其实之嫌,话说多了,就变成夸夸其谈,油嘴滑舌了,说过分了还会导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而静心倾听就远没有这些弊病,倒有兼听则明的好处。善于倾听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好学,是专心稳重、诚实可靠的。善于倾听的人,能够给别人以充分的空间诉说自己,他们性格温和,多半不会急躁。他们懂得认真听能减少不成熟的评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善于倾听的人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蒲松龄因为虚心听取路人的述说,记下了许多聊斋故事;唐太宗因为兼听而成明主;齐桓公因为细听而善任管仲;刘玄德因为恭听而鼎足天下。

李老师在班会上给大家讲了这样的故事: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过去关系相当好,上学时他常常跟我说毕业后的计划和打算,我觉得他这个人胸怀大志,也愿意听他说。高中毕业后见了面,他的话题总是围绕着他自己,从来不愿问问别人这几年的情况怎么样。时间长了,和他谈话成了大家的一种心理负担,怕见他的面,怕和他说话。我们之间不是没有友谊,而是没有交流。

还有一个朋友,为人很好,但就是有一个毛病——好搞独家演说,说的内容永远是她的父母和亲戚,而且一说起来从来不看别人的脸色,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总是没完没了地说。我觉得她这个人还不错,很愿意和她做朋友,但就是怕听她说话。一次,从她家门口路过,由于好长时间没有见了,就拐了进去看望她。她一见我就好像积攒了几百年的话没有说了,口若悬河地说起了她的家事。本来我也想和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事,可半天一句话也插不上,只好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赶快找了个机会说我还有事,逃也似地跑了出来。

李老师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教育同学们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