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成就命运
6815400000013

第13章 好习惯赢得好人脉要遵时守约(4)

贝克斯特是个测谎专家。1966的一天,下班之后,他心血来潮,留在办公室作研究。他将植物的叶梢衔接在有记录器显示的测谎器上,然后在植物根部加水试验其反应。

结果记录器上显示无反应,接着贝克斯特摘下其中的一片叶子放进热咖啡中,叶子还是没有反应。于是他决定烧掉这片叶子。

烧掉这片叶子的念头,刚在内心萌生,记录器上却已出现急剧的改变——记录器上的笔如失去控制般地往上延伸,从此之后,贝克斯特和其他人便将对植物生态的理论研究,延伸到人类的感情和心态上。结果证明植物的反应随照顾者的态度而变化。如果得到称赞和赞美,它们会显得欣欣向荣,但是如果受到隔离和责难,它们便生长得不好,显出生病的样子。

如果人类对植物的影响确实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量更大!菲力浦·布鲁克是这么说的:“夸奖任何工作‘做得好’,可以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西塞罗在著作中写着:“我们都会为爱的礼赞而感到兴奋不已。”

赞美可以激励别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可以建立他们的信心,并使他们成长。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教育孩子没有其他窍门,只要称赞他们。”当他们把饭吃完时,赞美他们;画了一幅画之后,也赞美他们;当他们学会骑自行车时,也赞美他们,鼓励他们。

有人说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得到奖赏。赞美就是对别人付出的一种报偿,赞美对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激励与鼓舞。

某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试验:所有学生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经常受到鼓励和赞美,第二组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第三组学生除了受批评之外无其他态度。结果任由发展的一组进步最小,受批评的一组有一点进步,但是受赞美的一组表现最为突出!汤姆是一位优秀教师,他就经常赞美他的学生。结果每位学生的表现都很令人满意,而且他们也懂得赞美别人。

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赞美与鼓励注入到自己的习惯中。让自己习惯于激励别人,不仅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中感觉愉快,还可以展现出你强烈的个人特质。有一位学生在朋友赞美他的笑容之后,兴奋地表示:“我认识那个人已经有十五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注意到我的笑容!”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般人总是吝于赞美别人呢?难道是不懂得怎样去激励吗?不用担心,以下是赞美与激励的具体方法:

用积极、愉快的语句来描述你的感受

当有人问“你今天觉得怎么样?”你若回答“我很疲倦”,别人就会觉得很糟糕。你要练习做到这一点,它很简单,却有无比的威力。当有人问“你好吗?”或“你今天觉得怎么样?”你要回答:“好极了,谢谢你,你呢?”当你说你很快乐时,就会真的感到快乐,而且,这会使你更有分量,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用明朗、快活、有利的字眼来描述别人

当你跟别人谈论第三者时,你要用建设性的语言来赞美他,比如,“他真是个很好的人”。

只要有机会就去称赞别人

每个人都渴望被称赞,所以每天都要特意对你的妻子或丈夫说出一些赞美的话。要注意称赞跟你一起工作的伙伴。真诚的赞美是成功的工具,要不断使用。

要用积极的话对别人陈述你的计划

当人们听到类似“这是个好消息”,“我们遇到了绝佳的机会”的话时,心中自然会升起希望,但是当他们听到“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都得做这项工作”时,他们就会产生沉闷、厌烦的心理,他们的行动反应也跟着受影响。

双赢思维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一直受到零和游戏原理的影响。所谓零和游戏,是指在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的原理使游戏的利益完全向一方倾斜,而不顾及另一方的利益。胜利者的光荣往往伴随着失败者的屈辱和辛酸。但在零和游戏的原理中,双方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交往关系的。因为,谁也不愿意长久地以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双方的关系。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无可否认,竞争是人类最古老的法则。以获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为标准,人类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结局:利己——利人;利己——不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利人;不利己——不损人;损己——不利人。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即便在必须有输有赢的竞赛中,人们也认识到,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参与意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人类体质与精神层面的共同进步。而在各种经济合作中,只有一方获利的局面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所以,通过有效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双赢,是以退为进、屈臂远眺的战略:双赢,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双赢,是人情练达皆学问的智慧。双赢不仅仅是等价交换的规则,而是人间温情的催化剂。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合作。合作创造力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强调的是合作的力量。的确,合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只要你想生存,你就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合作。只是合作的形式与合作的效率不同,如此而已。精诚合作、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它不仅可以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两根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合作能够加速成功。为了使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大成功,我们需要与人合作。

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应把“双赢”作为一个核心,牢记在心,探求一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多赚别人一点儿。

保持一种双赢的思维习惯,有两个好处:一是将会使自己的个人品牌得到提升,也许在具体的某件事情上面,你可以多赚别人一点儿,不采用双赢的方式。但从整体上看,双赢的心态将会使你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二是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生活圈子,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等,所以保持一种双赢的心态,将会建立自己的和谐社会,将会使自己的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而社会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反过来带动个人效益的提高。

因此,双赢的思维习惯,不会对个人造成损失,而是带来效益。

保持双赢,你要习惯于这么想,还要习惯于这么做。不仅为自己着想,也为别人着想,让整个行业,让整个群体共同进步。

不要抱怨别人

路易斯·宾斯托克的《通向成功生活的道路》一书,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路易斯·宾斯托克是芝加哥著名的沙门寺中的已故长老,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指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绊脚石,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立起来的。这些绊脚石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常犯的错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

路易斯·宾斯托克指出,我们在生活中的第一块绊脚石是翻开陈年老账,抱怨别人。

这与担心别人会怎么想不一样,也与担心别人会怎么做和拥有什么不一样。抱怨是把责任强加于人。有一个医生,在非洲行医25年。谈起巫术和医术时他会说:一个人生病了,巫师会让他问“谁让我病的?”而医生会让他说“我怎么会病?”正是这种原始思维让人经常从别处找寻自己恐惧和失败的原因,总是去找是“谁”让“我”陷入困境。即便偶尔会怀疑一下“自己的原因”,原始思维也一定会把它拟人化,一定要有一个“谁”在里面才行。人们往往把失败或成功归咎于运气,好像有不可一世的神仙在左右着我们的一切。原始思维也很会反省自己,会问自己:“我哪有什么责任?”而头脑清醒、文化程度高的人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而不会那样想?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而不会有那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会那么做?”

然而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立刻承认“自己也有责任”,“自己也有错”。大多数人一遇到失败就会运用那种原始的、孩子气的思维方式来作出反应。对小孩子来说,一犯错误,一看到要受惩罚,他本能地就会抱怨哥哥姐姐:“是他叫我干的,”甚至还会告密:“是他干的。”要是学生学习不好,就会抱怨老师:“她总找我的茬儿,挑我的刺。”司机会抱怨车祸是“另一个家伙的错”,丈夫会对着妻子嚷嚷:“你干吗总想吵架?”员工也会常常抱怨“公司不重用我”。我们人类大脑最经常遭遇的尴尬是“迷惑”,常在耳边聒噪:“究竟是‘谁’让我这么倒霉?”

大约一半的失败都是因抱怨的习惯造成的,而且抱怨的习惯还会让我们被失败毁灭。我们没有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所认为的敌人都是些稻草人,把它们打翻在地毫无意义,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而我们真正的对手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勇气、有智慧、有胆略,我们就不会输。

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我们不少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常常怨天尤人、忿忿不平,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看自己,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英国律师乔治·罗拿在二次大战时逃到瑞典,当时他身无分文。因为他写作水平不错,便想找个贸易公司的翻译工作借以糊口。但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寄来相似的回函:“正值战争之际,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工作人员,所以,所有的应征者不予录取……”而其中竟有一封这样的回函:“关于工作,你的想法好像错了,而且错得太离谱!本公司并不需要翻译员,即使需要,也不至于雇用你,因为你的瑞典语实在差劲,信中错别字太多!”

他看了那封信后怒火勃发,心中大骂对方才是个笨蛋,因为对方的回函也是一大堆错字。于是他立即奋笔疾书,打算好好报复那个瑞典家伙,给他个难堪一但就在信寄出前,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且等等,也许事实正如那人所说,我的瑞典文的确不怎么样。虽然学过,但不是我的母语,也许稍不注意就会犯错,因此,如想就职,非加强学习,提高熟练程度不可!说不定对方是在鼓励我呢!那么,该好好感谢人家才是!对了,就写封感谢函吧!”

于是,他把那封待寄的信撕了,重新又写了一封:

“不录用一事没多大关系,但承蒙您不辞麻烦回信,不胜感激之至。另外,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在此致歉。之所以写了求职信,只是没想到竞犯了文法上的错误,真是惭愧之至,今后当更加努力学习,以祈不再犯错而贻笑大方。承蒙指教,不胜感激!”

没想到,两天后,乔治再度收到该公司的回函,是邀请他去面谈,最终乔治得到了那份工作。乔治“求全责己”,得到了对方的谅解,顿时柳暗花明。

承认事情的存在总有它的合理性,这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不怨天尤人,则是一种良好的处世习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则是一种赢得好人缘的习惯。

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你自己改变了,也可能一切就会改观。

大约一半的失败都是因为抱怨的习惯造成的,停止抱怨别人,让你的良好风貌从改变自己开始。

不要指责别人

美国形象设计师罗伯特·庞德先生曾讲过:“破坏自己形象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对别人进行攻击和指责。”

攻击和批判别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无论你的用意是多么的诚恳,当众攻击、指责,纠正别人都会刺伤别人的自尊心,伤害他人的尊严。我们忘不了别人的赞扬,但是,更忘不了别人的攻击。无论你有多么不可一世的成就,你穿着多么昂贵的西服,戴着多么华丽的佩饰,你的眼睛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你的形象只能比你告诉别人的不足更糟糕!一个成功有魅力的人,如果想建立自己杰出的形象,就应该知道如何维护别人的自尊心。

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一书中列举了十条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技巧,其中两条是要赞美别人。他说:“经常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认为别人重要,说明你尊重他,而且,人们常常希望在别人某一方面能力不足时表现自己。”“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如果要批评也要先从赞扬开始,批评时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卡耐基引用林肯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林肯年轻的时候住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但爱批评别人,还写信作诗去讥笑人。他把写好的东西,扔到一定会给人捡到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挂牌做了律师后,他还在报纸上发表他的文稿,公开攻击敌对他的人,但是像这样的事他只做了一次。

1842年秋季,林肯讥笑一个自大好斗的爱尔兰政客,这人叫西尔滋。林肯在春田的报上,刊登出一封匿名的信讽刺他,使全镇的人哄然大笑。西尔滋平时敏感而自豪,这件事激起他心头盛怒。当他查出是谁写这封信时。跳上马,立即去找林肯,要和他作一次决斗。

林肯平时不愿意打架,反对决斗,可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而不能逃避。西尔滋让他自己选用武器。林肯两条手臂特别长,就选用了马队用的大刀,他同一位西点军官学校毕业生学习刀战。到了指定的日期,他和西尔滋在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一战生死,就在最后一分钟,两方面的助斗者才阻止了这场决斗。

那次决斗对林肯来讲,是桩最惊人、最恐怖的事。可是这件事却给了他一个极宝贵的教训。他永远不再写凌辱人的信,永远不再讥笑人家。

美国内战的时候,林肯屡次委派新将领,统率北方军队,可是一个个都遭到沉痛的惨败……这使林肯怀着失望而沉重的心情,单独一个人在屋子里踱步。全国几乎有半数的人,哗然指责这些不能胜任的将领,可是林肯却保持着他平和的态度。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不要评议人,免得为人所评议”。

当他的妻子和一些人刻薄地谈论南方人时,林肯总是这样回答:“不要批评他们,我们在相同的情形下,也会像他们一样。”

批评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线——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线,这种爆炸,有时会置人于死地。当年胡特将军受到人们的批评,又不被允许带兵去法国,埘他自尊的打击,几乎断送了他的生命。

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伶俐,可是后来成为极有手腕、处世待人极有技巧的人,甚至担任过美国驻法的大使。他成功的秘诀是:“我不说任何人的不好!”他又这样说:“而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的好处!”

愚蠢的人,都会批评别人,斥责别人。那些习惯骂骂咧咧的人,不仅损坏自己的形象,而且他在做人方面,也是失败的。

强森博士说:“上帝在末日之前,还不打算审判人!”那么你我又为什么要批评人呢?

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改掉这个坏习惯吧!

你要让自己习惯宽恕和理解,而不是批评与指责,做人需要这份克已功夫。

学会交流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