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影响命运
6813400000006

第6章 如何培养抗压、乐观的性格(5)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从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这正是恰当地把握不前不后分寸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我们在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通常会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反而不容易夺到金牌,而跑在第二位置稍后一点的队员却在更多的时候夺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后的落伍者也同样与冠军无缘。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竞争和相处何其相似,人生的奋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恰到好处地保持不前不后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成功。要知道,在这场比赛中,人们要看的不是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

处世之道进退自如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这便是一种进退之道。偶翻少儿书籍,看到一则寓言:从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桥,桥很窄,仅用一根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很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这种做法明为退,实为进,是一种比较圆熟的做法,一条道路本就狭窄,再加上拥挤更是无处下脚,若是自己退一步让人先走,那么自己也就相当于有了两步的余地,可以轻松走路。两相对照,自然是应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做法。列宁也早就说过:“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

一般来说,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段: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吧,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只有放下身段,路才会越走越宽。

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女佣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们的身份。

其实这种“身段”只会让人路越走越窄,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了;如果能放下身段,那么路就越走越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以退求进的道理,说是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计算机博士,辛苦了好几年,总算毕业了。可是,虽说是拿到了响当当的博士文凭,却一时难以找到工作。

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各大公司拒绝,生计没有着落,这个滋味可是不好过。他苦思冥想,想找个办法,谋个职位,这样免得路过不论是中国餐馆,还是美国餐馆时,都要加快步伐。哎!有了,他总算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个最低身份去求职。

这个法子还真灵,一家公司老板录用他做程序输入员。这活可真是太简单了,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不过,他还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地干着。

不多久,老板发现这个新来的程序输入员非同一般,他竟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时,这位小伙子掏出了学士证书。老板二话没说,立刻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对口的专业。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还能为公司提出许多独到而有价值的见解,这可不是一般大学生的水平呀!这时,这位小伙子又亮出了硕士学位证书,老板看了之后又提升了他。

他在新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非同小可。于是,老板把他找到办公室,对他进行质询,这时,这位聪明人才拿出他的博士证。

老板这时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认识,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凭借着他的绝妙的点子,这位博士终于获得了成功。

现代社会跟过去不相同了。如今提倡“自我推销”,既是推销,则要有推销术,如果这位博士还是拿着自己的文凭,一家接一家地去亮相,或许他现在还没有工作。

这位博士的点子好就好在以退为进,看上去是自己降低了自己,也让别人看低了,但是身处低位,被人看轻,不要紧,一旦有机会,就可以大放异彩,展露才华,让别人、让老板对你一次次刮目相看,你的形象便慢慢高大起来了。

相反,一上来就亮个博士证书,容易被人看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引起失望。倒是别出心裁,以退求进更容易达到目的。

外圆内方处世技巧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外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爱情、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有在学校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在学校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时,装傻卖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安全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见到穷凶恶极的罪犯窜入老百姓的家里,杀人越货、绑架无辜或逼人做质的时候,被害人是怎样委曲求全,先以圆滑诚恳的语言赢得罪犯的信任,而伺机在罪犯不在意或误认为在他的挟迫下真的与其合作的时候,出其不意地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其实是外圆内方的最好案例。试想,假如面对凶狠的罪犯,暴跳如雷,罪犯不先砍掉你的脑袋才怪呢。只有把“方”用圆先掩盖起来,包藏起来装出很诚实的样子,利用拙笨的诚实稳住对方,充分地运用对方的怜悯之心,使对方不加害自己,才会为以后施展擒拿罪犯的计谋,赢得时间和条件。

这种外圆内方的办法,在历史上就已有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事情。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也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自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刘备才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难。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嫉忌,从而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还有,对于一些有经验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力再大,毕竟还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听命于自己。当自己的管理目标受到权力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完全实现时,他就必须运用计谋、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首先制服自己权力够得着的对象,暂时稳住还远离自己、鞭长莫及的对象。这在军事学上,叫远交近攻;在处世学上,叫外圆内方;在用人权术上,则是指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权力影响圈”外的下属装出和蔼可亲,体贴关怀的样子,但对“权力影响圈”内的下属,却严加管制,令人生畏。

总之,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理,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得失之间

一个从战术上考虑问题的人是强者,而一个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人则是智者。

顾全大局,舍卒保车是一种深远的谋略,从分寸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可失可得的策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甘愿在名誉上受到玷污,而成就更大的事业。古人云:“立名难而坏名易。”好名声的建立是很难的,而破坏名声只在一时一事之中。所以名节上的损失绝非易事,勇于牺牲名节,必定是为了更大的目的。这就是顾全大局,对于这个大局来说,名节就是卒,为了得到大局这个车,失去这个卒是不可避免的。

做人处世如此,做生意亦如此。在生意场上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益小利,更善于分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在相对小的利益面前装糊涂,不动心是每一位渴望大成功的经营者所必备的素质。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逼取于民以无度。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下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家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米,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的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史学家范哗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贫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啧喷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完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便大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用谗言陷害,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甚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得失问题就是贡献与索取、获得与舍弃之间关系的平衡和把握。

有没有像动物那样只想得不想失的?当然有。何谓是贪得无厌?何谓极端自私?说白了,就是只想得不想失,而且只想多得,一点都不想失。不过,最后的下场总是不那么光彩的。

有没有不在乎个人得失的人?也有。有的人不计名利,只是奉献,为了他人的幸福,宁可自己少得或不得,宁可失去自己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有的为了某种主义、某种思想,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如今,有关得失,社会更流行的准则是:该得的就要得,该失的就要失,而不该得的就一点都不要得,不该失的也自然不应失。

是不是得失之间的关系就简单到,如此明了?当然不是。当得失与人的智慧,与人格、节操,与人的道德、法律结合之后,就会变得异常之复杂,处理其间的关系就变得异常微妙、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