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6813300000011

第11章 用自信与行动挑战困难(5)

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最根本的一点是,从今天开始就要把你生命最后的景象、图画或模式作为检查其他一切的参考物或标准。你生命的每一部分——今天的所作所为,明天的所作所为,下周的所作所为,下个月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从整体来检查,从什么确实对你最重要来检查。只要明确地记住最终目标,你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所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生命的每一天都会为你设想的终生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样你就比较清楚你现在在哪里,你迈出的每一步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我们都是习惯性的动物,所以应该偶尔测定一下自己的能力范围。随着成长、发育和进步,你会发现以往认为做不到的事,现在已有改变。所以偶尔做点白日梦,想想看如果你能做任何想做的事,你会选择做些什么?只要制定明确适当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计划,你会发现你的梦想是可能成真的。

绝大多数在人世浮沉的人,并不了解他们的未来是自己造就的。少数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是了解自己追求什么,并且有完整计划的人。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要如何获取。你的目标应当明确清晰,可以测量评估,确定完成日期,并且要分成多个较易处理的部分。

确定自己想达成的目标,限定日期,明列方法,定时检阅进度,若有必要则修正方向,并且绝对不要放弃。

没有目标是可怕的。陷入事务性的圈子,为生活忙忙碌碌,在成功的阶梯上日益奋力地攀登,到头来发现梯子靠错了墙,出现这些情况简直太容易了。可能忙——很忙——而且成效并不很高。

人们发现自己取得的胜利毫无价值,是在牺牲他们忽然意识到对他们重要得多的东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各行各业的人——医生、院士、演员、政治家、企业专业人员、运动员和管子工——常常为得到更高的收人、更多的承认或者某种程度的专业能力而奋斗,最后发现他们的追求使他们没有看到真正对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发现时却为时已晚。

如果我们真正知道什么对我们极为重要,并且把它牢记在心上,每天的一言一行都以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为标准,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啊!如果梯子靠错了墙,那么我们每走一步就向错误的地方接近一步,我们可能很忙,看起来“效率”很高,但只有从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所有事物都要经过脑力的(第一次的创造)和实际的(第二次的创造)两个部分。

以盖房为例。在你钉下第一颗钉子以前,你已经把它详详细细地在脑中和纸上构造出来了。你对你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有一个非常明晰的概念。如果你要一幢以家庭为中心的房子,你就计划把一家人聚集的房间放在自然聚集的地方。你计划滑门和孩子室外游玩的院子。你冥思苦想,考虑各种方案,直至你对要盖的房子有了一个清晰的图像。

然后你把它浓缩成一个蓝图,订出建造计划。所有这些都应该在破土动工前完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在第二次创造即实际创造的过程中,你就不得不花费昂贵的代价进行修改,那样的造价可能比计划高出一倍。

木匠的规矩是“量两次,锯一次”。你必须确信蓝图,即第一次创造,确实是你所需要的,每件事都己考虑周全。然后你再开始付诸实施。你每天到工棚,拿出蓝图,下达一天的工作命令。一开始你心中就应有最终目标。

让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开办企业。如果你希望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就要明确自己努力争取达到什么目标。你要从市场的角度仔细考虑你要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然后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资金、产品开发、经营、推销、人员、机器设备等——来达到这一目标。你一开始对最终目标考虑的程度往往决定你是否能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多数企业的失败始于第一次创造:资金不足、对市场缺乏判断或判断失误、缺乏企业经营计划等。

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如果你希望培养出负责而有自制力的孩子,那你每天同孩子接触时必须牢记这一目标。你的言行不能破坏他们的自制或自尊。

人们在不同程度上把这一原则用于生活的许多不同领域。你在旅行前先确定目的地,计划好最佳路线。你在菜园里栽种以前,先在脑子里,或许在纸上作好计划。你在发表演讲以前先把演讲稿写在纸上。你先设想庭院如何美化,然后再实际美化。你把服装设计好,然后再穿针引线。

如果我们理解两次创造的原则并接受两次创造的责任,我们就能在影响圈内活动并且扩大影响圈。如果我们的行动不能与这条原则相一致,不能进行第一次创造,我们就会缩小影响。

分解目标助成功

想干大事业,先要做好小事情;要实现宏大目标,先得从实现小目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日本长跑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在1984年、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两次夺魁。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凭智慧战胜对手。”对于他的这种回答,人们有些疑虑,认为山田本一似乎有些故弄玄虚或招摇夸张之嫌,因为谁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的技巧都在其次,怎么能说靠智慧取胜呢?

后来,人们读山田本一的自传,才对他所说的“凭智慧战胜对手”有所领悟,认识到这确实是他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山田本一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路线仔细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路程,就这样被我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还没跑完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山田本一马拉松比赛的经验之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成功,如同一次漫长而艰难的马拉松赛,其中包含着一个个自然延续、不可分割的路段。最终取得成功,要靠一个路段一个路段地不懈拼搏和冲刺。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最终的胜利上,往往容易因目标过远而感到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恐惧感,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带着这样沉重的包袱,是很难到达终点取得最后胜利的。如果把通往成功的路程分解成若干路段,然后一段一段地去完成,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每当完成一个路段时,就会产生一种胜利的喜悦。这种胜利的喜悦会消减精神上的重负和疲惫,从而转化为继续前进并完成下一段路程的巨大力量。如此持续下去,自然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喜悦和动力,直到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有的心理学家曾经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快乐指数=实际实现值÷内心期望值。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内心期望值越高,得到的快乐便越少;反之,内心期望值低一些,就容易达到目标,得到的快乐就会多一些。快乐多,情绪高,自然有利于发挥内在的潜力去完成既定的目标。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从青年时代起,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目标。托尔斯泰既有一辈子的目标,也有某一时段的目标,甚至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这样,随时都有目标,随时都有完成目标的喜悦,就会始终情绪高涨,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有利于实现远大的目标。托尔斯泰的成功,与他善于把总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性小目标不无关系。

西方成功学家有一种“进步10%说”,认为成功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是很有见地的。想干大事业,先要做好小事情;要实现宏大目标,先得从实现小目标开始。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成功就会向我们招手。

事前“不犹豫”事后“不后悔”

一个人能否成功,固然要靠天才,要靠努力,但善于创造时机,及时把握时机,不因循、不观望、不退缩、不犹豫,想到就做,有尝试的勇气,有实践的决心,这许多因素加起来才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

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台北民族晚报》上,曾经记述了林语堂博士当年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一位先生宴请美国名作家赛珍珠女士,林语堂先生也在被请之列,于是他就请求主人把他的席次排在赛珍珠旁边。席间,赛珍珠知道座上多系中国作家,就说:“各位何不以新作供美国出版界印行?本人愿为介绍。”

座上人当时都以为这是一种普通敷衍说词而已,未予注意,独林博士当场一口答应,归而以两日之力,搜集其发表于中国之英文小品成一巨册,而送之赛珍珠,请为斧正。赛因此对林博士印象至佳,其后有乃以全力助其成功。

据说,当日座上客中尚有吴经熊、温源宁、全增嘏等先生,以英文造诣言,均不下于林博士,如他们亦若林氏之认真,而亦能即日以作品送给赛氏,则今日成功者未必为林氏也。

由这段故事看来,一个人能否成功,固然要靠天才,要靠努力,但善于创造时机,及时把握时机,不因循、不观望、不退缩、不犹豫,想到就做,有尝试的勇气,有实践的决心,这许多因素加起来才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所以,尽管说,有人的成功在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但认真想来,这偶然机会的能被发现,被抓住,而且被充分利用,却又决不是偶然的。

因循等待是人们失败的最大原因,所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所谓“创造时机”,不过是在万千因子运行之间,努力加上自己的这万千分之一的力量,希图把“机会”的运行造成有利于自己的一刹那而已。林语堂博士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另外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位知名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列下来,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该答应那女人的请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换来的竟是一场悔恨。尔后,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的许多复杂因子,在运行之间偶然凑成的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这个空隙稍纵即逝,所以,要把握时机确实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里等待或因循拖延。

西谚说:“机会不会再度来叩你的门。”这并非说它架子大,而是它也被操纵拥挤在万事之间,身不由己。

徘徊观望是我们成功的大敌。许多人都因为对已经来到面前的机会没有信心,而在犹豫之间把它轻轻放过了。“机会难再”,即使它肯再来,光临你的门前,但假如你仍没有改掉你那徘徊瞻顾的毛病的话,它还是照样要溜走。

行动慢,等于没有行动

能够超越你竞争对手的关键,能够帮助你达成目标的关键,能够帮助你成功致富的关键,能够帮助你谱写精彩人生的关键,只有两个:一是行动,二是速度。

可能你具备了知识、技巧、能力、良好的态度与成功的方法,懂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你还可能不会成功。因为你必须要行动,一百个知识不如一个行动。

假如你终于行动了,但还不一定会成功,就是因为太慢了。

在21世纪,行动慢,等于没有行动。

你只有快速行动,立刻去做,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机会。

因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天涯若比邻,昨天远在天边发生的事情今天就近在眼前。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轻易得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你也会知道昨天晚上,你的竞争对手是否比你多掌握了一些你所不知遭的信息。所以说,必须掌握时间,立即行动!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拖延,失败者的最大的特点是犹豫不决,这些人天天在考虑、在分析、在判断,迟迟不下决定,总是优柔寡断。

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之后,又时常更改,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抓怕死,放怕飞。

终于决定要实施了,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拖延,不行动,告诉自己:“明天再说”,“以后再说”,“下次再做”。这样的人,不晓得多不多?也许读者身边就有这种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必须知道拖延与犹豫是失败的原因,行动与速度是致胜的关键。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杀手

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挣扎”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被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美国历史上着名的总统林肯,小时候生长在偏远的乡村丛林边,他居住在一所地处旷野的简陋的小木屋,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另一处简陋的学校里去念书;他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书。然后,不顾一天的艰苦劳累,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然而,林肯从不消极地等待机会,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很多时候,消极等待,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无谓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杀手。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清晨,闹钟把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的挣扎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是一种习惯。我曾经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一天四分之一的时间,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