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自己想做的人
6813200000041

第41章 发挥优势预约成功(6)

其实,哪有没有缺憾的人生,问题只在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而结果也将完全不同。世上的事常常不止有一种答案,对于很多事的判断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这个好,那个不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所受的教导和固有的观念,遇见各种情况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首先检查我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分析自己的缺点和瑕疵,然后信誓旦旦下定决心,下次我一定改正,做得和别人一样。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当我们做得和别人一样,是不是就代表是最好的呢?是不是就适合自己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毛病、缺陷,那么,我们何不忽略这一切,或是于脆将所有的欠缺化作特色,活出自己的棱角和个性,演绎出自己的那份精彩。当你拥有了这样的心态时,其实也就等于拥有了处事的精炼豁达以及宠辱不惊。无谓去抱怨上天没有把我们塑造得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因为完美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好”,相反,缺憾也不意味着不能获得成功、获得好人生,凡事没有绝对的。忽略缺陷而努力争取成绩,直到别人只看得见你的成就。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对失败。而对于缺陷,我们要说的是: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总也忘不了自己的缺陷,总是斤斤计较,放在心上,而不懂得回避它、忽略它,乃至遗忘它。

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常常是一个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这并不纯粹是一种功利的现象,而是因为在忙碌繁华、高速运转的城市中,每个人都希望并都努力创造着自己的那片天空,搭建着自己的那座舞台,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并不会总是留心别人,更不会总是留意你的缺陷,人们只会对于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最终所显现的才华和能力叹息或喝彩。

而俗话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换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台下你所做的,别人是看不见的,人们所关注的只是你在台上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成果。台下不为人知的一面,包括你的不足和缺陷、你克服它们的过程,只要你自己不总是提起,旁人也不会提起,你在台上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8岁时是一个非常脆弱胆小的男孩,他脸上的表情总是惶恐的,他的呼吸就像跑步后的喘气一样。一旦他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立即就会双腿发抖,嘴唇不停颤动,回答得也含糊不清,最后只能重新坐下来。此外,因为长有一口龅牙,他也不讨人喜欢。

换成其他的孩子,一定会对自身的缺陷十分敏感。但富兰克林·罗斯福却从不自我怜惜,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奋发进取的渴望。他的自信激发了他无限的奋斗精神,他天生的缺陷促使他明白自己更应该努力奋斗。

他从不凶为同伴的嘲笑而减少勇气,他喘气的习惯逐渐变成坚定的声音,他努力咬紧牙床不让嘴唇颤动,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着自己的紧张。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气馁,甚至加以利用爬到成功的巅峰。就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凭着这种积极心态,他终于成为了美国总统。

在他晚年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关注他曾有过的严重缺陷了。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美国民众的爱戴,成为了美国第一位最得人心的总统,而这种情况在美国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罗斯福用他的骄傲和成就,彻底战胜或是说摆脱了自己的先天缺憾,就像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的男主角一样,他确有他不如人的地方,但他因缺憾所产生的独特性却也是非常珍贵的,并且,抛去缺憾不提,在他所擅长的领域,他甚至做得比一般人更加出色。

在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美国男人都聪明地选择了不去刻意修补自己的缺陷,甚至把缺陷作为动力、优势,阿甘克服了腿脚的缺陷,靠奔跑改变了命运,靠奔跑做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壮举,罗斯福则因为这份天生的缺憾,促使他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而当他们都做到了他们想做的,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后,曾经的缺憾也从此变得不再重要了,人们看见的只是他们头顶笼罩的光环。

掌握局势,突破局限性,才能形成新的优势。在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智慧,不能盲目地变,但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非常熟悉你所在的环境以及背景,甚至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各种因素条件。只有对全局有通透、全面地了解,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目前社会所缺乏的稀有资源,也就是什么是优势,才能把握好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客观要素,最大限度地把劣势变成优势。

而当一个人面对困境、危难的时候,学会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更为关键,往往能够令人绝处逢生、平稳地渡过难关。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谁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危急的时刻,因此,练习掌握全局的能力,建立突破局限性的思维模式,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打破劣势的局面,形成自己新的优势,将会让你的一生受益无穷。

换种思维方式创造优势

任伺优势都是因时、因地而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结合自身的特点,把劣势变成优势,在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时,刨造新的优势,也就是保留、延续自己的优势,这是我们生活的日寸代所促使我们不能不树立的一种新思维。

周末的上午,一个服装设计师正在为一组新款衣服的设计费神,他的妻子出门了,孩子因为外面下雨而不能出去玩,所以来缠他。没有办法,他就随手拿起一本书,把里面夹着的巨幅地图撕成碎片,然后交给孩子说,如果你把它们拼好,下午我们就一起出去打球。他想,这样一幅地图,就算真能重新拼完整,也需要费相当大的工夫,今天不可能再受到打扰了。

哪知道刚刚半小时不到,孩子就回到他的书房里来了。看见眼前恢复原状的完整的地图,服装设计师惊讶极了,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这么快就把一幅支离破碎的地图拼好了。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照片,只要拼好照片,地图自然就恢复原状了。

服装设计师忍不住笑起来,那天下午他没忘记陪孩子一起打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如果他是对的,那么他的世界也必然正确。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要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你就能将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出现了偏差,你想要改善这种状况,那么你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拼好一幅被撕碎的地图绝对是不容易的,但如果将一个大幅的人像拼好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让你的能力发挥出来。要找到这个角度并不难,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打破你的常规性思维。

人们往往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以及做事情。有时候,正是这种思维方式限制了我们,也影响了我们能力的发挥。

在遇到问题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会发现其实它并不难,难的是我们用一个看不见的框架封闭局限了自己。要想停止这种限制,让潜能处处发挥它的作用,就一定要打破这种常规的思维方式。变换视角思考,让困难变得容易,让解决问题变得轻松起来。

有一天,理发店里来了一个秃头的男人。

“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理发师问。

秃头的男人说:“我本来想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

“没问题。”理发师立即说。接着,他用最快的速度剃光了自己的头发。

秃头的男人最初很愤怒,但转而微笑起来,说了句“你很聪明”,掏出5000美元给了理发师。虽然笑话的成分居多,但也同样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

在开拓思维的过程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两点也恰恰是所有成功者一定具备的天赋以及素质。所以,在很多时候,你必须放开胆子,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去处理事情,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思路看起来不合理,或是不合常规、不在传统之内而加以否定,要相信创造的成果常能出其不意。

当然,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永远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尽可能地开拓思维,却不能带有盲目性。比如在上述故事中,那位秃头的客人首先提出的,事实上就是一个不大合乎常理的要求,由此可似判断,他不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因此,最后幽默的理发师同样还以看上去不合常理的做法应对,他在短暂的愤怒过后,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大发脾气,而是爽快地付了钱,甚至对幽默的理发师加以赞赏,很有“同道中人”的意味。

我们也可以想到另一个开拓思维的方式,那就是逆向思维。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早起的鸟才有虫吃”,于是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做早起的鸟儿,才是最有出息的。而写过《皮皮鲁外传》、《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童话故事的作家郑渊洁,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就曾说:“小时候,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我变更了题目,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可以看出,正是这种从小就有的逆向思维,才使他日后创作出了那么多喜闻乐见、影响深远的童话故事。

有一位师傅带着徒弟去水塘捕鱼。捕鱼前,他吩咐徒弟捕鱼时不要弄出声,不然,鱼就会吓得游到水深的地方去,就捉不到鱼了。

第二天,徒弟一个人去捕鱼,竞捉了半篓鱼。师傅忙问徒弟怎么捉的。徒弟说,您不是说一有声响鱼就会往水深的地方游吗?所以,我就先在水塘中间挖了一个坑,再向四周扔石头,鱼就都跑进坑里了,我就把它们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