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出路取决于思路
6813100000029

第29章 好的思路是高度与境界(5)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纯粹的“一个”的朋友,但是我们更应该将心比心,在别人需要时作别人的“一个”朋友,虽然真正的朋友是不期望回报的,但是心是可以用热情用行动去温暖去感动的。在朋友有难时,如果我们做不到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那么也不要幸灾乐祸,更不要落井下石吧!

谦卑地出类拔萃

那些人性冷漠傲慢的成功者很容易遭受人们的冷眼及突然的失败;而那些在人性上表现出谦卑和爱心的成功者将得到人们加倍的尊敬和爱戴,并因此而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谦卑原则是中华的优秀文化传统,而现实中却也有以“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样的俗语来消磨人们的成功欲望,甚至有“枪打出头鸟”来威吓那些出类拔萃者的进取心。其实,谦卑和出类拔萃不一定是矛盾的,很多时候谦卑是帮助你最后出类拔萃的手段。

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他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前方。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据介绍:跪射的姿势,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古代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姿势。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和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这得益于他谦卑的姿态。首先,由于跪着所以他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却比他高半米多。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通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态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跪射俑我们可以想到处世之道:把姿态放得低一点,也许最后能获得完美的人就是你。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求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了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像跪射俑一样,保持生命的低姿态,谦卑低调,避开无谓的纷争,更好地保全自己,成就自己。

要想学的谦虚,必须首先从心里明白张扬的害处。张扬几乎是任何人都要犯的错误,并且是反复犯的错误。人无非为了名利,有了名有了利,不张扬就觉得前面的努力是白辛苦。从这点来说张扬似乎是可以理解,但你张扬了就会引起周围人的妒嫉,这种妒嫉情绪会像一种空气毒素一样慢慢影响你的行为,使你的行为越来越自以为是。并且最终导致一个巨大的挫折。

清楚了张扬的不可取之处,我们就会主动地去克服张扬。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比较远大的目标是第一步,那样的话就会觉得现在的成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与需要达到的目标相距甚远,自然就会多了一份低调。当一个人对别人谦卑了,大家的自信心会得到满足,在同等条件下,大家就会照顾谦卑的人,这样谦卑的人就会得到比别人多的机会,就有了优势。谦卑绝对不能势力,谦卑一定要跟势力眼划清界线,谦卑要保持一贯性,无论对上级还是同级都一个样,否则的话谦卑的人反而被别人看不起。

那么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谦卑呢?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不管在什么状态下,内心深处都是自卑的。人对成功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成功来不断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因为不断地失败而变得极度自卑,最后患上“自卑情结”;也有人走向另一极,通过对成功不择手段地追求而变得极度自信,但这种被称为“优越情结”的状态其实只是对内心自卑的掩饰。这两种极端都是自卑的表现,极度自卑自然不妥,但适度的自卑——也就是谦卑却能够给人带来行动的能力和动力。

如何保持谦卑的姿态克服极度的自卑呢?那就是追求出类拔萃。追求某种意义的成功,是克服自卑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有很多物质化的标准,比如我被人尊敬,我被人认可,我有大量的资本,我可以一呼百应等等,这些物质化的标准很容易把人导向一个极端。可取的标准是,社会兴趣——它是成功的人性标准。真正的成功必须是在社会兴趣这样的人性标准上,而在和人的交往中,人性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是决定社会兴趣是否成功的标志。因而,只有谦卑和有爱心的人,才可能在社会兴趣上取得成功。

所谓谦卑地出类拔萃,讲的是在对目标的追求中要竭尽所能,力求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但同时在自我心态、人际关系、社会兴趣这些人性的领域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我们用谦卑和出类拔萃这样的两分法来评判目前社会上那些出类拔萃者,我们发现:那些在人性上冷漠傲慢的成功者很容易遭受人们的冷眼及突然的失败;而那些在人性上表现出谦卑和爱心的成功者将得到人们加倍的尊敬和爱戴,并因此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转动自己的脑袋

找到自己的视觉盲点,可以发现美景,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可以通向成功。

我国着名画家吴冠中,1980年到张家界景区写生,发现了这里举世无双的奇山异水,惊异地发现了这里比五岳更为秀丽的景色,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面前,他深深的折服了。但问及当地居民的感受时,大家都反映平淡,说,这有什么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子的。吴冠中先生回去后,写下了《养在深闺人款识》一文,将张家界的优美风景介绍给世人,从而揭开了宣传开发风景明珠张家界的序幕,使张家界从此走出“闺门”,名扬世界。那么,同样是张家界的景色,为什么当地人们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呢?原因就是他们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画家走过了无数的名山大川,对这里的奇异景观有着不同寻常的欣赏力,所以他能发现张家界的美,并将它展示到外人面前。

张家界当地的人不能发现身边美景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出现了盲点。

医学角度上的盲点是指,人的眼睛有对光很敏感的细胞,有了这种细胞,人才能看见东西。但是,眼晴里还有一部分地方没有这种视觉细胞,这部分就叫做盲点。当物体出现在我们的盲点范围内时,我们就看不见这些物体。

同样,我们的思维也有类似的盲点,那就是:对周围习惯了的事物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对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没有感觉,不能发掘看似平淡中的奇异。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有生活盲点,而正是这种盲点,像蚂蚁一样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思维,阻碍着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

我们在通向成功路上奋斗时,也要时时注意身边的事,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出自己的思维盲点,只有突破自己的盲点,才可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医学上的盲点,我们通过不断变换自己视线的角度,来弥补这个盲点。而思维上的盲点,也需要变换思考的角度来弥补。然而思考的角度,并不像视觉的角度那样容易改变,也因此,这个盲点也就不那么容易弥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学习,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换位思考,才能突破我们思考的盲点。所谓“外来和尚会念经”,就是说外来的人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事情,容易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毛病。张家界就是因为外人不同的审美角度才被发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上的舒适区和盲区。我们一旦形成思想上的舒适区,就会形成固定思维,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不求创新不思进取的固定模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这样。一旦形成固定模式,思维就会陷入旧套路,难于创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不断破除自己的盲点认识,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思维角度,突破自己旧有的知识、经验的范围。

突破自身认识上的盲区,就意味着思维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创新。鲁迅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鲁迅到日本留学,一开始选择的是医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医学对他来说已形成认识上的一个舒适区。可当他在看到中国人麻木地观看杀中国人的电影后,意识到治疗人身体上的疾病并不能救国时,毅然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转换视角,突破自身的盲区,创新自己的思维,最终走上了医治人们思想、唤醒国人精神的文学道路。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和认识盲区。要想有所为,就必须突破盲区,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在已有成就上常做常新,取得新的成绩。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也一定有原因。假如你还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方法还没有找对。”陈安之在其《成功的秘诀》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所以不要再迟疑,转动你的脑袋,当你的视觉盲点不是局限在某一范围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原本在自己视线中的美景。

健康是万事之本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不得病就意味着创造了财富,而拥有健康的体魄才有资本享受生活的美好。

周杰和妻子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朋友,躺在病床上的朋友显得苍老而痛苦。周杰在回家的路上,问妻子:“如果现在给我们10万,躺在病床上的是我,你同意吗?”妻子想到那个朋友痛苦的样子,紧张地说不同意;周杰又问:“如果现在给我们100万,我变成70岁的样子,你同意吗?”妻子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坚决地摇摇头;周杰又接着问:“如果现在给我们1000万,而我失去自己的性命,你同意吗?”妻子几乎快要哭出来了,对周杰说:“我不要钱,只要你健康地活着。”

从那次去医院之后,周杰的妻子就再也没有要求周杰拼命挣钱了。

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等到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知道可贵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的健康而去拼命的工作,到头来再把用自己健康挣的钱花在健康的治疗上,何苦呢?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失去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我们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到婚姻但是买不到爱情,可以买到钟表但是买不到时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健康、年轻和生命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我们努力付出为工作,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能够有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可是如果我们是用自己身体的健康来作为交换条件,那么即使最终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但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身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正年轻,身体是最大的资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而毫不在惜。为了工作,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为了加班几乎不做运动,到最后,身体垮了,再用辛苦赚来的钱去看病,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自己空忙活了一场,最终把健康给赔了进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说了多少年,可人们还是意识不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资格谈论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人生的成功。身体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前提,而要身体保持健康,有足够的精力,就必须在饮食、休息和运动等各方面加以注意。

很多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万众瞩目的成就,最前提的条件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如果疾病缠身,哪还有什么精力去为事业奋斗,即使心里有鸿鹄之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踏上自己的人生征程。

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比其他的一切的一切都重要,无论想成就多么大的事业,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是必须的,因为身体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健康的身体就好比是一桩坚实的地基,地基越牢固所承受的楼房层数就越高。身体健康也是如此,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是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一位哲人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作出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还有什么比身心健康更大的幸福呢?诚如哲人所说,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健康的体魄,那么往往他的精神状态也是积极乐观的,就像运动员们,他们很少有精神萎靡不振的时候,而一个人,无论精神上多么强大,如果他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精神会因为没有依托而逐渐弱化。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赫拉克利特回答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这应该算是对健康在我们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最好表述和诠释了,如果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是最简单的享受生活。

然而,一种亚健康状态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均处于一种非健康的状态。医学界认为,人体70%的疾病都与基因异常有关,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其患病风险就会大大提高;认为疾病是由于先天的基因体质和后天的外来因素共同的结果。

现代职场中的上班族,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为自己身体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这就需要我们早些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早些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为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而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就是我们保护自己身体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