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质 形象 意志决定成败
6812700000038

第38章 用坚强的意志力铸就成功(2)

人生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我。自己说服自己,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超越自己,是一种心理境界的升华;自己征服自己,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凡是能够说服自己,超越自己,征服自己的人,就具备了足够的力量征服事业和生活中的一切艰难,一切挫折,一切不幸。

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能否成才,与其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独立、坚忍、果断、自制是构成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四个基本因素。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所折射的迷人的光辉不能不令我们深切地向往。在此,我们不妨从各个方面更清晰地走近它,观察它,剖析这迷人的光辉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些什么精灵在里面跳动。

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个体倾向于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既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独立性强的人通常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有坚定的立场和信仰,并以此来统率自己的言行。因此独立性强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行为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就能够自觉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积极地采取行动,即使是在行动过程中碰到巨大的困难和阻碍,他们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马克思十分欣赏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就是对独立性这一意志品质的生动写照。

独立性强的人,充满自信。缺乏自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容易受人影响、被人左右和受人摆布。因此,保持行为的独立性,具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意识与勇气,这样你的内心就会充满自信。

独立自主方能成材。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成才离不开独立自主”。研究表明,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6689%的人非常喜欢自己独立做事情,2973%的人有时喜欢,不喜欢的只占338%。这一组数据表明杰出青年童年时要求独处和独立做事情的愿望非常强烈。

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明辨是非,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及时地投入行动的意志品质。

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能够对面临的情境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全面而深刻地考虑,并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投入行动;在情况发生意料中的或意料之外的变化时,又能够果敢地停止或改变决定以适应变化。由此可见,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以独立性为前提的,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人云亦云的人或者刚愎自用的人是无果断性可言的。

其实,果断在表象上是人的刚性,给人干练、果敢的形象。意志果断的人不贪心,不羡慕别人的成就,他会按自己的意志独立、迅速、准确地决策。他因为追求的目标单一,所以精力旺盛,一干到底。这样的人处事当断必断、敢作敢为,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处理。

坚忍性

坚忍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为了实现目的能够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

坚忍性是人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因为(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将会遇到如家庭、社会或自己身体等各方面的种种困难。这些都需要有坚忍的毅力去克服。无论什么人立志无常,遇难改向,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是无法成功的。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因为大凡有价值的成就,在面对反复挫折的时刻,都需要毅力和勇气。”(2)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都需耐心与始终如一的努力。古人讲:“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要在学习、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做事三分钟热度是一事无成的。

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善于统制自我的意志品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节制自己的行动。《普通一兵》的主人公马特洛索夫信奉的一句格言:“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考验并体现着人的自制能力。现在的网络游戏很具诱惑力,因缺乏自制而身陷其中的大有人在。

在意志行动中,欲望的诱惑、消极的情绪(例如厌倦、懒惰、恐惧、爆怒等)都会干扰人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有自制力的人,能够驾驭自我,克服外部困难,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的干扰,发动和维持某种行动(应该做的事);或者坚决地制止某些行动(想做的事)。有高度自制力的人,组织纪律性很强,情绪较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取得成功和胜利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警醒自己,找一下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中去审视一下。

欲望催生意志力

巴尼斯可以说是由强烈欲望产生意志力的最好证明。他达到了目标,是因为他眼中只有一个目标,做爱迪生的合作伙伴。他制定出一套计划,借此计划达到了目的。他毫不动摇坚持着他的欲望,直到这欲望变成了事实为止。

前往奥伦芝时,他不是想:“我要请求爱迪生随便给我一个工作。”他想的是:“我要见爱迪生,并且告诉他,我来是要做他事业上的伙伴的。”他只暗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我决心要得到的,那便是和爱迪生合作发展事业。我要把我的整个前途和全部能力,投注在我的事业上,去获得我所要的东西。”这就是巴尼斯成功的惟一信念,很有破釜沉舟的味道。

要取得事业成功,要赢得胜利就不能给自己留下一点点后路,这样才会保持那种炽烈求胜的欲望,才能成功,才会获得你想得到的一切,包括荣誉与财富。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很有钱。但“祈求”不会带来财富,惟有把“祈求”财富的欲望变成坚定的意念,制定明确的计划用行动去实践它,并以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到底,这样才会带来事业上的成功。

你心里要确定你真正所企求的“财富”的目标;仅想到“我要挣很多钱”,概念是很模糊的。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字,甚至具体到需要多少时间来实现它。

并将你要得到的财富的数量目标、达到目标的年限以及为达到目标所愿付出的代价,以及如何取得这些财富的行动计划等,都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每天把这份声明大声地读两遍。在你读这份声明时,你要想象自己已经拥有了这笔财富。

你也许会抱怨说,在未实际达到这一目标之前,怎么能看见自己的成就和财富,但这正是“炽烈的欲望”能帮助你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十分强烈地希望拥有财富,进而使你的欲望充满你的大脑,它将会毫无动摇地使你自己相信你会得到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渴望财富,并且确实下决心要得到它,最后你将可以使自己相信必会拥有它。

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目标明确,而且有强烈的欲望去获得它。或许有人会说:“我有明确的目标,也有欲望,但怎么没有成功呢?”这是因为你的欲望还不够强烈,没有催生出强大的意志力。

自尊心是意志力的来源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自尊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处处体现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在大街上大喊“我不要脸”,为了突破心理障碍、挑战自我、做个出色的营销员而到街道上下跪乞讨,这就太伤人“自尊”了。这是意志对自尊的凌侮,这是对自我尊严的践踏。这种意志训练不是我们希望的。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这是别林斯基的名言。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它有助于激励人们维护自己的尊严,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缺点,推动人们实现所向往的目标。所以说,自尊心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自尊心一旦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历史止许多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容闳是我国近代着名的爱国知识分乎,家境十分贫寒。1847年他到美国留学,虽身处异地,却时刻思念着祖国,他说:“常思在此时学习,以为将来效力祖国之预备。”他怀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努力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后来他考入耶鲁大学,为继续深造而争取奖学金时,校长说:“如果拿了奖学金,毕业后,必须做传教的教师。”他听后感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伤害,怎么能让外国人改变自己报效祖国的夙愿呢?于是他毅然拒绝了这一条件。后来在乔治亚州隆伐那妇女会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深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回到祖国,人们称赞他人穷志不短,保持了民族气节和自己的尊严。当时有“容闳虽贫,傲骨殊棱棱”的赞语。

自尊者既不傲慢又不自贱。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常常也是重信义,善交际,不为环境所牵制,不做情欲之奴隶,不轻人,不傲慢,不自轻,不自贱的。他们知道:自狂会妨碍自己的进步;自贱会丢掉自己的人格。因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冷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决不失去自尊,总是不停顿地向前,再向前。邹韬奋有句名言:“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女研究生侯晶晶,下肢截肢。她要取东西时,用两个小板凳交替着一点点挪过去,不要身旁的母亲帮忙;同学们想把她吐痰的纸放到垃圾箱里,她婉言谢绝,都是出于自尊。正是由于她可贵的自尊,不甘逊于人下,激发出她坚强的意志,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

自尊心是在互尊互敬的气氛中形成的。要想人家尊敬你,你必先尊敬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人者人人尊之”。不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自尊心。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人,不论地位有多高,才华有多少,人们也不会真正尊重他。

人要自尊,必须抛掉自卑。一个人既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为取悦于人而不顾自己的人格。

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万万不可丧失理智,要冷静思考。在史书里有一段描绘张良与圯上老人的交往,说的是张良年轻时,一次出去散步,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桥边。老人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的鞋掉到桥下了,去把鞋给我拾起来吧!”张良愣了一下,见他是位老人,就把鞋捡了起来。这时老人又伸出脚来说:“替我穿上吧!”张良又帮老人把鞋穿好。老人站起来,扬长而去,走了一里多路,又回来。他对张良说:“好小伙子,你真是可以培养教育的啊!过五天,你清早到这里来见我。”之后,这位老人送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叫他好好学习。后来张良努力钻研,兵法大有长进,终于成了刘邦的主要谋臣。

张良对待这位老人的考验,是抱有极大的忍耐与涵养的,当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没有怒发冲冠,而是理智占了上风,既恰当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果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不冷静对待,就可能怒从心头起,祸从天上来,既会招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又会降低自己的人品,自尊心反而被自己所践踏。

自我暗示的力量

据报道,某医院一个医生在给一位病人进行肺部透视时,突然发现自己白大褂上被钉子勾了一个洞,情不自禁地说:“啊呀,这么大一个洞!”正在透视的病人以为自己肺上有个大洞,大惊失色,顿时昏厥过去。这是病人因误听而自我暗示的结果。拿破仑·希尔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因工作差错填错了编号,使两个胸部透视的病人相互取走了对方的检查报告单。这两个病人,其中一个患有肺结核,另一个人健康。后来,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却不治而愈了,而另一个根本就是健康的人,因受错误报告单的暗示,最终住进了医院。这就是自我暗示的效果。

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一种使我们正在想象的事物坚定和持久的表达方式,进行肯定的练习,能让我们开始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

自我暗示可以默不作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更可以歌唱或吟诵,每天只要十分钟有效的肯定练习,就能抵消我们许多年的思想习惯。自然,我们越经常性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告诉自己的一切选择积极,扩张的语言和概念,我们就越能够容易地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肯定可以是任何积极的叙述,它可以是很普通的或是很特殊的。我们所能做的肯定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它可以涉及到我们愿意改善自己的任何方面。如:

“我是一个聪明,漂亮的人”

“在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我是出类拔萃的”

“我是最棒的”

“我具有强大的行动力”

“我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运用肯定的原则:

始终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暗示。譬如,我们应该说“我现在获得了幸福的爱情”,而不说“我将来会得到幸福的爱情”。这并非是自欺欺人,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每件事物都是首先被人想到,然后才能在客观现实中显现。

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肯定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不能说“我再也不偷懒了”,而是要说“我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能干”,这样做可以保证我们总是创造最积极的思想形象。

一般来说,语句越简短,就越有效。一番肯定应该是一番传达出强烈情感的清晰的陈述,情感传达得越多,给我们的印象越强。那种冗长,充满理论性的肯定丧失了情感上的冲击力,变成了一种“头脑游戏”。

始终选择那些对自己感到完全合适的{肯定。对一个人有效的肯定,对另一个人也许压根无效。我们所进行的肯定应该是使自己觉得积极,扩张,自在,或是支撑性的,如果不是这样,就试着改变言语,直到感觉合适为止。

进行肯定时,始终要记住我们在创造新的事物。我们不是试图取消或改变新的事物,这样会引起存在者的冲突和挣扎。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接受并处理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但与此同时,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开始创造自己确切希望的事物,并获得最幸福的新机会。

肯定并不意味着要抵触或努力改变自己的感受或情绪。接受并体验自己所有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包括所谓否定性情感,而不是试着改变它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肯定会帮助我们创造出一个对于生活的新的观念,这会使我们从此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快乐体验。

在进行肯定时,尽可能努力创造出一种相信的感觉,一种它们已经真实存在的感觉,这样将使肯定更加有效。

形象预演是指我们用想象力在脑海中按照自己的意图,事先勾勒出一幅某种目标进行中以及实现后的情景或画面。

运用自我暗示的具体操作方法有:

1想象自己喜欢的事物;

2置身于一个舒适的地方,躺着或坐着,使身体完全放松,放松身上每一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