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质 形象 意志决定成败
6812700000030

第30章 好形象成就好人生(8)

欣赏别人的豁达真诚,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欣赏别人的博学多才,从而营养自己的智慧;欣赏别人精湛的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欣赏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是艺术升华前的一种酝酿、一种喷薄欲出的激情。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洗礼:欣赏大树,自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当你真正懂得欣赏和感悟的时候,你的胸怀才会博大,你的形象也才会渐趋完美。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甜味,感受到了咸味,感受到了辣味,感受到了苦味……但是,人们却常常感受不到幸福。

失业者抱怨没有工作,农民抱怨地里的活太累,干部抱怨工资太少,学生抱怨作业太多,乞丐抱怨施舍的人太小气……于是乎,人们的脸上常布满愁云,甚至脸红脖子粗,斗个你死我活,却很少发现幸福就在身旁。

幸福就在身旁吗?

是的。

当苦熬了一天的学生看到桌子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当辛勤的农民收割到金灿灿的稻谷,当孤独的老人收到远方儿女的来信,当听惯了都市噪声悄然来到寂静的树林中时,你可曾想到,这就是我们一生都在寻找的幸福。幸福,常常不知不觉中悄悄来到你的身边,温暖你那颗似乎已经“冰冻”的心。

其实,幸福是一种给予,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人生应是幸福的组合而不是悲剧的罗列。人是奉献的喷泉而不是索取的海绵,只要能给予别人一片温馨的祝福,我想这便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底的碰撞,是一种心灵的震颤,而不是虚伪的捏造。它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想。人,总是在白发苍苍时才想起儿时母亲那温暖的目光而热泪盈眶。

幸福更是一种宁静,一种淡泊,又常常是朦胧的。她不是华丽的霓虹灯,不是强劲的迪斯科。而是天际柔和的阳光,亲切温暖地抚爱着我们。

幸福不是名牌衣服,不是高档礼品,不是大把钞票。贫困时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时心心相印的一声鼓励,老师的微笑,朋友的祝福,兄弟姐妹的“搀扶”……这都是任何值钱的东西换不来的。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但愿我们都能学会慢慢感受幸福。

让别人都愿意靠近你

也许你学识渊博,也许你能言善辩,也许你谈吐文雅,可是仅仅拥有这些,你也并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受欢迎的人,他必须集大多数人的优点于一身,比如:正直、诚实、快乐、幽默、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谈吐文雅、乐于助人等。

人际交往中,别人喜欢或者憎厌你,是由你的社交水平、品位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时,它也可以决定你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陶冶、约束个人的品性和修养,就能有效地赢得他人的好感,有一个好的人缘,从而让别人更愿意靠近你。

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你是喜欢一个人吃一顿山珍海味,还是几个好朋友一起吃烤红薯?结果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最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真正给人幸福感的是人与人之间爱的联系,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金钱、车等只是幸福的附加品,并不是必需品。

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希望受人欢迎,因为受人欢迎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老师希望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同样希望老师喜欢自己。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不在乎。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受人欢迎是在我们一出生时就注定了的,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人共同存在的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人际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过分讲究谋略。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了解、遵循和掌握以下所述的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

讨人喜欢的10个原则

(1)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连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4)不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别在背后说别人坏话。

(7)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8)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9)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0)要懂得感恩。

与人交往的10个原则

(1)谦恭自律,不争强好胜

初入社会的人年轻气盛,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这是一种难得的人才优势,但如果把这种优势误作为追求名利、哗众取宠、恃才傲物的资本,就很容易走入狂妄自大、争强好胜的误区。在社交场合,无论你自己的知识多么丰富,口才多么犀利雄辩,都应该时刻以谦恭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这样,个人的威信和形象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会使你获得很好的人缘。

(2)和风细雨,不出口伤人

现实生活中,许多因词不达意、语言尖刻抑或“刀子嘴豆腐心”而惹人生厌者比比皆是。正所谓“片言之误,可以启万口之讥”。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对方自会发生辛辣的反应;陈义晦涩,言辞拙讷,对方自会发生苦涩反应;一味诉苦,到处乞怜,对方自会发生寒酸反应;好放冷箭,伤人为愉,伤人越甚,越以为快,对方自会发生创痛的反应。为避免出口伤人,说话宜三思而后“语”,不宜心直口快,宜和风细雨。

(3)得理饶人,不针锋相对

青年人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尤其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更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这种处世方式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圣人,说话办事哪能没有个闪失呢。每个人都有心气不顺的时候,如果对方所说的话语,你感到不悦耳甚至反感,不妨充耳不闻。假如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锱铢必较、穷追不舍呢?

(4)检点言行,不打探私事

刚踏入社会的人,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因而乐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殊不知社会上人员复杂,每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有许多事情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所以,除了对很亲近的人或者很熟悉的朋友之外,一般不要去询问别人的私生活。有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切,也要请求别人的同意,等别人自愿告诉你。假如对方愿意把事情告诉你,你千万不要把知道的“私事”当作新闻一样到处传播。

(5)对人要真诚

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6)主动示好以表尊重

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7)与人为善

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8)平等待人

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9)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