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用沟通代替争执
6811200000040

第40章 忌讳——防止粗心大意的语言

在现代社会里与人相处,必须谨言慎行,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

美国作家霍姆斯曾经说:“谈话有如弹竖琴,如何让它停止发出声响,和如何让它奏出乐音,两者同样重要。”

这番话无疑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与别人交谈之时,小心谨慎永远比卖弄口舌来得重要。

有的人往往因为多话,一时口快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扰,事后懊悔不已。

少说话会降低出错的频率,不过相对的也会失去自己受到别人肯定的机会,这无疑是两难的抉择。

折中的方法是,只在必要的时刻说出必要的事情,并且以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明智之举。

常常在背后谈论是非或说别人坏话,是要不得的行为。

所谓“隔墙有耳”,在背后议论别人,最终难免会传至当事人的耳内,导致彼此心中滋生怨怼、僧恶。

尤其是在办公室,同事之间关系极为敏感,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有心人肯定听得一清二楚,并且会加油添醋转告当事者,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一个非常注意身体健康,日常生活规律,且每天慢跑锻炼体魄的人,倘使由于粗心大意闯了红灯,以至于被车撞伤,最终成了植物人,那么,他以往的努力就会瞬间化作泡影。

说话又何尝不是这样?

因此,说话的时候要看紧自己的舌头,注意随时谨言慎语,避免因一时的出错而惹来终身的遗憾。

粗心大意的话可能招致想像不到的危险,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殊不见,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造成离婚的导火线,也许只是几句不中听的话;发展成犯罪行为的,也可能是异想天开的几句话。

这类意想不到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由此可知,说话中的语言酿成大错的危害性,是不能轻率地加以忽视的。

因此,为了使自己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左右逢源,应该提醒自己注意以下与人交谈的十点忌讳。

1.不要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是抢接别人的话题。

2.不要使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简略说法,使对方一时难以领会你的意思。

3.不要分散注意力,使别人再次重复已经谈过的话题。

4.不要连续发问好几个问题,让对谈的人觉得你的态度过分尖锐或要求太高,很难应付。

5.不要对别人的提问漫不经心,使他感到你不愿倾听他的叙述或助他一臂之力。

6.不要随便解释某种你不很清楚的现象,也不要对别人谈话内容轻率妄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内行。

7.不要虚虚实实,或顾左右而言他,令人迷惑不解。

8.不要一再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细枝末节,使人感到厌倦、窘迫。

9.不要当别人对某话题兴致勃勃之时,你却表现得不耐烦,并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

10.不要将正确的观点、中肯的劝告佯称为是错误和不适当的,使对方怀疑你话中有戏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