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修身经
6808300000029

第29章 济世——修身之用(4)

【译文】荆轲的心化为贯穿天宇的彩虹,观景的人却将它看作不正的色彩而鄙薄;苌宏的血化为碧玉,赏玉的人却将它看作顽石而丢弃,古今都有这样的感慨,我岂能例外?屈原决心沉江并永不反悔,的确是有缘故的。

【简析】以荆轲、苌宏、屈原的遭遇表达自己忠心事国而不为人知的沉痛心情,自戒只管鞠躬尽瘁,莫问荣辱毁誉。

习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译文】锻炼劳苦是办事情的根本。引进一批能吃苦耐劳的正经人,日久自然能有大的收效。

【简析】曾国藩无论要求自己还是任用他人,都十分注重习劳,这是他的家风,也是他的官风,所以他的家族十代不衰,他的官德千载常馨。

公事知而不言,坐视成败,自非所宜。

【译文】对于公事,采取知而不言坐视成败的态度,自然不合适。 【简析】公事当作自己的事,当言即言,当管即管,其成败就是自己的成败,这样才是负责的态度。知而不言,坐视成败,只求圆滑,不担责任,向为曾国藩所不称道。

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妁①步,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己。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刺骨。

【注释】①姁:(xu)平和舒缓的样子。

【译文】二三十年来,士大夫对于优裕苟且已经习惯,对于宽袍大袖爱踱舒缓的步履十分崇尚,提倡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风气,看到有感慨激昂打抱不平的人,就在后面互相议论,认为这是不懂事的轻薄疏浅而好表现。我先前任职六部,眼见这种风气,就已经痛恨刺骨了。

【简析】对于官场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曾国藩早已不满。他初办团练,大刀阅斧,严刑峻法,却招来谗毁、讥议,对此更加愤恨。舍身事国之志难酬,他是何等痛楚!

以身报国

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译文】舍掉性命报效国家,侧着身子修炼德行。

【简析】沅弟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在道德修炼上也有进步。曾国藩爱护有加,赠此言勉励他在力尽王事的同时,一定要侧身修行,以善其终。

余自咸丰三年①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②下。

【注释】①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②牖:( you)窗。

【译文】我自从咸丰三年冬天以来,早就将自己的身体许给了国家,情愿死在战场,不愿终老家里。

【简析】曾国藩面临残酷的战争,为了大清统治的牢固,为了孔孟光辉的永照,也为了百姓的安宁,他决心以身相许。这是刺刀见红的誓愿,其心之忠、其德之高、其志之坚完全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

【译文】从此以后,我更应当尽忠报效国家,不再顾及自己家庭的私事了。

【简析】远在未办团练之前,曾国藩在给诸弟的信中就有尽忠报国的夙愿,可见他早将忠君报恩视为至高无上之德。

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译文】我自从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我发誓用性命到战场上为朝廷效力,现在已是老年又兼病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决不会吝啬性命,违背自己当初的心愿。

【简析】夙愿不改,初衷不悔。曾国藩晚年仍不肯吝于一死,在去天津处理教案时,留给二子的信中还如此信誓旦旦。看来,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官场,他时刻都有献身的思想准备。

吾兄弟既誓拼命报国,无论如何劳苦,如何有功,约定终始不提一字,不夸一句,知不知一听之人,顺不顺一听之天而已。

【译文】我们兄弟既然已经发誓拼命报国,那么无论是如何劳苦,如何有功,彼此都约定始终不提一个字,不自夸一句。知道与不知道,一切听任别人,顺利不顺利,一切听任天命。

【简析】曾国藩对沅弟的关怀是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尤其重视其德行的修炼,而且愈来愈重视开导的方式方法。这里用“约定”这个字眼,格外显得亲切,既是同誓共勉,亦算点兵激将,两个心灵极易碰撞在一起。

吾兄弟誓拼命报国,然须常存避名之念,总从冷淡处着笔,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则善矣。

【译文】我们兄弟发誓拼命报国,然而也必须常存避名的念头,总是要从冷淡的地方着力,长久地劳碌着却又不让人觉得你在劳碌,这样才好。

【简析】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不是一般的善,而是至善;不是强作低调,而是自甘冷落。没有至高无尚的境界,没有炉火纯青的修炼,没有超出凡人的自控力,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从此三句切实做去,或者免于大戾。

【译文】我们兄弟报国的原则,总在于求取实绩超过名声,劳苦超过赏赐,才能超过事功。从这三句话上切实去做,或者可免于大的祸咎。

【简析】曾国藩始终保持临深履薄、战战兢兢的人生态度,勇于改过,慎于免祸,不屑于功名犒赏。而且将一已之心染于诸弟诸子侄,终于打造出了功德兼隆的天下第一家庭。

余日夜忧灼,智尽能索,一息尚存,忧劳不懈,它非所知耳!

【译文】我日夜忧虑焦灼,用尽了全部智慧和能力,只要有一点气息还存在,就必定会不懈地奋斗,别人并不知道的!

【简析】在给长子纪泽的信中诉说自己以身许国、殚精竭力而不为他人所知的心绪,宣示了国无宁日己亦无宁日的赤子心声,因而寄大望于长子纪泽。事实果如其愿,曾纪泽苦读洋文,出使欧洲,大伸国威,令九泉之下的父亲不再日夜忧灼了。

出山护道

1852年6月12日,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可就在这天,曾国藩被钦命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论说,京官有差是件肥事,可曾国藩这个“谋道不谋食”的君子,对钱财不感兴趣,唯一的好处就是江西离家近,可以抽闲探望久别的父母。准备了一些天,路上又花了些日子,还没跨上江西的地皮,就接到飞报:母亲江氏已于6月12日仙逝!这真是天雷轰顶!他立即改穿丧服,从九江乘船到岳州,经旱路赶回白杨坪老家。母子相别十多年,如今那悲情伤意自不待说。

当年11月,咸丰皇帝传谕,要曾国藩就在湖南办团练,剿灭正在势如破竹的太平军。曾国藩9月22日才安葬母亲,刚两个月就要夺情,实在不忍。况且,曾国藩向来是想当个儒学大师,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怎能舞刀弄剑呢?

朝廷要曾国藩办团练的消息很快传开,曾国藩不愿办团练的传言也不胫而走。京官回乡抗拒钦命,这还了得?好心的朋友都来劝导。左宗棠代湖南巡抚张亮基写信说:“武昌被攻克,长沙则不保,而一旦湖南倾覆,即使你曾国藩想为母亲服丧也不能办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接着,好友郭嵩焘赶来家中,深夜秉烛畅叙。郭嵩焘说,太平军搞什么拜上帝教,公开同中国传统文化为敌,所到之处,毁学宫,砸孔庙,杀儒生.你能容忍?郭嵩焘向来了解曾国藩,知道他有志弘扬孔孟之道,中兴社稷,为国效力,因此便进言:“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王何?”一席话,彻底打动了曾国藩,他决定出山护道了!曾国藩很快发出了檄文: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殆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历经十三年的护道之战,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慧眼识人

曾国藩上任两江总督,门生李鸿章赶来祝贺。不久,李鸿章带来三个人,请老师鉴别一下,看哪个人最可重用。这三人李鸿章在合肥招募而来,是西乡三支团练的头头,号称“西乡三杰”。曾国藩素以善于识人用人著名,这里面的文章太幽奥,李鸿章要学到手不容易,不如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让老师相面,省得他一番考察的功夫。

李鸿章把他们带到总督府,曾国藩不在府中,三个人只得在客厅外的院里等候。曾国藩知道这件事,故意不露面,绕到后山亭子,从远处观察这三个人的举手投足。俯视这三个人,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袖手静候,有的仰首观天,曾国藩料定前两个人已经等待不及,仰首的那人则满不在乎,他便让仆人带进客厅,总算是两江总督亲自接见了。谈话中,那个东张西望的人特别善谈,与曾国藩应对自如,最是投机;刚才袖手静候的人则寡言少语,问一句才答一句;

仰首观天的那人也不善言谈,曾国藩说得他不如意的时候,还出言顶撞,算是最不识高低。聊了一刻来钟,曾国藩也不留他们吃饭,就打发三人离开总督府。

事后,曾国藩把情况说给李鸿章听,交代说:那个喜欢说话的,可以到地方上当个顾问之类的虚职;那个不喜欢说话的,可以在府衙里管管钱粮马料;

那个说话敢顶撞的,可以在军前培养重用。听了这些安排,李鸿章十分诧异,说话敢顶撞的还要重用,我李鸿章没有这个胆量。曾国藩见李鸿章理解不了,就进一步说:“第一次见面说话,就投入所好,这是钻营,有才无德,不可重用;问一句答一句,性情老实,但魄力不足,管个后勤倒是合适;说话敢于顶撞,修养虽然不足,但心有主见,不卑不亢,好好培养,定是不凡之辈。一席话说得李鸿章只顾点头,心里感叹地自白道:老师还真的是老师啊。

事实证明了曾国藩的判断,那个在军前重用的人,就是刘铭传。 刘铭传原来不过是占山为王的小土匪,经曾国藩提携,竟成了一员大将,后来抗法战争,担任清军主帅,赴台湾大胜法军,保卫了国家领土,荣任第一任台湾巡抚,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独处心语】

在晚清的乱局中,出现了几位耀眼的政治明星,他们是: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爱国斗士,都在拼力救国,而且都有雄厚的国学功底,除康氏之外都是进士出身。但他们道德修炼水平不尽相同,救国途径各异,所逢机遇有别,因而各自成功程度不等。试比较之:

人物 修身状况 救国途径 所逢机遇 成功状况

林则徐 极好 禁烟抗英 朝廷软弱 虎门销烟成功,但本人屡遭贬职

曾国藩 极好 戡乱护道 朝廷支持 戡乱成功,发起洋务运动

李鸿章 一般 洋务运动 朝廷重用 洋务运动成功,外交软弱失利

康有为 一般 维新变法 慈禧反对 变法失败,民国初年沦为保皇

曾国藩之所以救国能够获得成功,营造出“同治中兴”局面,取决于他的戡乱护道符合当政者的需求与人民的愿望,也得益于自身道德修炼奠定的扎实基础。如果他不以护道作为出师之初衷,戡乱的艰苦过程中不能以真诚对待僚属将士,攻陷南京后不能及时裁减湘军主动自概,或者不能争取朝廷支持地方协助民众拥护,它不仅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而且个人结局还远不如林氏甚至康氏。

我们今天的环境完全不同了,只要你有心爱国,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施展抱负。不过,从有心到有为,从有为到有功,还有许多坎坷崎岖。首先,有心只是一种愿望,还得通过深入学习准备必要的本领,诚恳修身炼成过硬的品德,才能把握有利时机,征服各种困难,从而有所作为。并且要像曾国藩那样,凡事终日检点,待人谦虚谨慎,毕生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才可能获得最后成功。不可能人人都做曾国藩那样的大事,更不可能人人都做曾国藩那样的高官,但我们都应该像曾国藩那样虔诚地修身,像他那样忠于祖国与事业,善于学习与思考,勇于自省与自律,乐于磨难与献身,这样仍然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来。相反,如果不修身、不忠诚,不善于学习思考,不勇于自省自律,即使有了重任,有了高位,也会辱于使命,愧于重托。在惩治贪腐与犯罪的战斗中,不是有不少身居高位的司级、局级、处级及总裁、总管之类的大人物,被法律之箭射落马而入囚牢吗?到了那时,再来自省就晚了,再来自律就没有机会了,再侈谈忠于祖国也就没有意义了。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济世的同时也能善终。这不是狭隘的自私,因为他曾一再表白愿在必要之时为国捐躯;更不是所谓的狡诈,因为他的赤胆忠心与真诚品质已得到朝野各方的一致认定;他有的只是居安思危的眼光,只是盈虚辩证的智慧,这就更为人所叹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