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6806000000010

第10章 科学管理班集体(2)

在如何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方面,学生更需要正向引导。他们只有从小能正确处理与同学、与父母、与老师的关系,才可能在长大后摆正与人民的关系。我多次给学生命名这样的日记题目:《尊人者,人尊之》。我告诉他们这是使人尊重自己的一个秘诀,谁想被人尊重、理解和信任,照着这个秘诀去做,保证灵验。我的学生还经常写这类的日记:《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多琢磨事,少琢磨人》、《记长不记短》、《记恩不记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隐恶扬善》、《要助人,莫贬人》、《助人力增倍,贬人力减半》、《为别人吃亏是福》、《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责己严,责人宽》、《只有助人才能有乐》等等。引导学生写这样的命题日记,对他们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原谅人的好品质有相当助益。

我特别向学生强调要爱自己的母亲。十多年来,我向学生反复这样强调: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不关心理解,不替母亲分忧,不帮助母亲的人,是不可能去关心同学、帮助同学们,更不可能热爱人民。他说的即使再好听,一定也是在欺骗别人。我反复引导学生写,使他们能从心灵的深处爱自己的母亲。

为了更高层次的帮助同学,也为了替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我还请学生多次写过这样的日记:《假如我是许东辉的班主任》。许东辉同学头脑极其聪明,性格也很开朗,就是缺乏学习的毅力,成绩远远没有达到其智商应达到的水平。现在全班同学都来帮他,帮他想增强毅力的方法。他自己也写这个题目,从老师的角度上分析自己,教育自己,这使得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溜号了》,谁不溜号了?我们班最爱溜号的同学也假设自己以后当上了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课爱溜号的一个学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这位学生增强了注意力。多年来我引导学生写过很多篇这种假设性质的日记,引导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与别人,把改造自己与改变别人结合起来,学会真正从思想上、品质上,从最根本的问题上关心帮助同学和朋友。

从正确地分析、理解和认识社会出发,我引导历届学生多次写社会上的变化,使他们认识到一旦真正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国家各方面的发展的确会突飞猛进。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有生之年如白驹过隙,这普遍使人容易产生理想主义的成分,希望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近似实现共产主义那样的变化,这显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相符合。如此,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值便会过高,也就容易产生失望、悲观等情绪,容易发发牢骚。针对这个我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共产主义》为题写日记,引导他们思考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真正理解在现阶段还会长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写题为《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的日记,是引导学生多关注党内那些真正为人民做事的共产党员,让周总理、焦裕禄、雷锋的形象在他们心中高高树起,学会把那些腐败分子、政治投机分子看作是钻到党内的蛀虫病菌,而且只是一小部分、臭虫、黏痰。学会小看他们,远离他们,待自己长大有了能力时,再荡涤这些污泥浊水,把他们一点一点地扫进下水道。

引导学生写《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替祖国母亲分忧解愁》的日记,则是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到国家主人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国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我们为此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呢?命题日记《谈同舟共济》则是写我们全体国人同乘一艘航船,命运系在一起,既然同舟,自然应该共济。《谈责任感》引导学生们思考社会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都有制止它发展的责任,至少应该从我做起不进行参与。大家如果都尽这样的责任,那么那些令人痛恨的不正之风就会减少,就会收敛一些。

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都站在比较客观、正确的角度,分析自我和他人,分析社会,经常制定战胜自己的措施,制定为别人和社会做实事的计划。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我和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上届学生中有5个人比较懒,经常几天不写日记,有时写也只是应付一下。怎么办?就请这5名同学自己想办法,怎样战胜这种懒病。于是他们便选了第一懒的梁强,担任懒病治疗小组的组长。组长每天放学时负责检查那4个人的日记,第一看是不是写了,第二看写的够不够500字,如果篇幅不够,组长就让他们当天补上,而且要加写一份说明书。这个办法实行了三个月以来,这5名同学一次也没有缺写日记,而且篇幅都达到了要求。有一天梁强同学因感冒没上学,那4个小组成员还主动找别人检查,合格以后才高高兴兴地回家。

同学们的日记经常被全国各地来访的教师们借去看。他们随意地拿出一本翻阅后,就会觉得题目挺有意思。有一天一位记者到班上,拿起一本日记,随意翻看这位同学从1984年10月10日开始写的一本新日记,其题目依次是《近几日我的效率问题》、《再谈骄傲》、《国庆话烟火》、《钟摆》、《为什么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我的悔恨》、《在我的周围》、《高枕果然无忧吗》、《人生能有几回搏》、《生命的价值何在》、《晚自习剪影》、《近几日的我》、《也谈车锁被窃之事》、《当我没有日记题目的时候》、《我这个人呀(一)》、《做世界第一流的》……到12月11日止,这一本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写满了,其中《我这个人呀》一题,一连写了8篇之后还意犹未尽,说理、记事、言志、抒情及心理分析,自我解剖,让人能感觉到他的思想在不停地奔跑,在奔跑中不断地调整着自己。

就这样,十四年来,凡进我班的学生每天都写日记,其中李琦同学写得最多,三年里32开的日记本写满了8本,接近80多万字。有两届学生,毕业前两个月我告诉他们可以不写日记了,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自觉坚持到毕业,有的到大学后还坚持写。

毕业后有的同学给我来信,谈到一个最大的损失,就是离校后没有坚持继续写日记。认识到必须恢复这种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生活得更清醒,更愉快。

通过学生的日记,我看到了他们在心灵的田野上向着真善美不停奔跑的足迹。

我记日记开始于1968年下乡时,但那时并不是每天都写,到1978年2月,连同工作日记并在一起零零碎碎的还不到6本。

开始每天记工作日记是到学校工作以后,主要内容是记上午、下午和晚间做了哪些事,开了哪些会,接待了什么客人,校内有哪些大事,到了哪里出差,见到什么朋友。这种日记一直记到昨天晚间共13本,约70多万字。

还有一种日记自80年代第一天起每天写(过去是断断续续地写),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或描写,或抒情,或共用几种表达方式。写所思所感,述风土人情,写崇敬的人,赞喜欢的书,颂感人的事……截至昨晚,已经在写第18本,估计130多万字了。

我也有过比较繁忙的时候。这些年来我也坚持每天把日记写完。累了一天,让自己的思绪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顺着笔端流淌在日记本上,愿怎么淌就怎么淌,感到那是一种享受。

除了学生,我也提倡青年教师写日记,1987年起又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都要写至少40篇日记。我唯一的孩子从上小学起,我就要求他每天写日记。1989年10月,我带着还不满六周岁的他上丹东,回来以后,他竟写了一篇300多字的日记(当然大部分字他都是用拼音代替),我不对他进行辅导,也不告诉他不会的字,只是让他随意地写。几天前,他还翻看了自己过去的日记,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这更坚定了他以后继续写日记的信心。

坚持长年写日记的人获得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我常这样想,我们中国人中如果有一半的人坚持长年写日记,那我们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真的会提高得很快。

快10岁的《班级日报》

1983年10月,我看《营口日报》,突然脑子里产生一个想法:国家有《人民日报》,每个省市也有着自己的报纸。不同部门办的报纸宣传的重点各有不同,对促进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作用。那么,我们班级不也像一个小社会吗?若也能办一份日报,对于促进班级管理自动化能力的提高也一定能起到很大作用。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大家都热烈地表示赞同。于是在1984年1月10日,第一期《班级日报》就正式办成了。

头5期先是由几个班干部带头办,以后,就按学号轮流,每人都能轮到。

有同学问:“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时报纸还出不出?”同学们说:“当然要照常出报,《人民日报》节假日还扩版呢!”

“寒暑假时,怎么办报,这么多时间出了报谁看?”

“放假前先排列好顺序,每一天都分别轮一位同学办报。他可以去同学家采访新闻,反映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开学以后拿来和所有的报纸一起展览,就是假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再现。”

下面是1984年里一张《班级日报》的主要内容。

主编:黄医兵。主办单位:盘山三中三年级一班、七班。出版日期:1984年7月25日。

一版头条是四则《要闻简报》。

△今天是放暑假第一天,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和老师冒着酷暑,放弃休息前来护校,使学校财产免遭损失。

△班长和刘颖连续两天到校外去为同学们打水,自己却不喝,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

△今天班级来了一名新同学叫杨佚成。傅代诚同学今天从海城回来了,同学们都很高兴。

△从明天开始我们班放假。

一版二条是特写《今日三·七》:“……《今日的三年级七班》,《歌声就是命令》,两支歌唱完后,听到的就是翻书声,一两分钟后,教室里只有‘沙沙沙’的这种声音。自习课上极少有人说话,唱歌时已没有了拉长声的。不管老师在与不在,教室里都是一样的静,同学们都在拼搏,在奋发。各种各样的计划已经制定好,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摆在桌面上,下学期崭新的教材大家已经看了一半。在浓浓的学习风气中,同学们也没忘了锻炼身体,一下课他们就出去玩,打篮球、捉迷藏、散步……很是丰富,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使身体得到了锻炼。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时代的纤绳一起前进吧!”

两个版的中缝处是《班级实事》,报道班级总人数,缺席人数及迟到、早退、违纪的人数。

中缝里还有同学们的《箴言》。

生活是考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考卷。

——段国清

轻信他人容易上当,不信他人一事无成。

——李庆

一版下面的文章是名为《前进队伍中的路长——潘忠良名列榜首》的通讯,里面写道:

“同学们或许已经预料到了,这次期末考试的总分第一名一定是潘忠良。不错,正是。那么为什么他名列榜首呢?主要的原因我想有两点:①他上课仔细听讲,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正像吕厚昌说的那样:课堂上45分钟就像一日三餐,三餐不吃饱,靠吃零食能健康吗?②他学得活,能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不管出什么题,他都能灵活地运用公式。向潘忠良学习吧,掌握好学习方法,以便提高成绩。”

下面还有个栏目是《班级四方》:“我们班的同学哪里来的都有,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四川的张延仲,有来自贵州的李琦,有来自新疆石河子的张晓辉,还有来自朝阳的严俊华,来自丹东的曹旭红,来自锦西的周轶男……同学们从各地走来,加入到这个班集体中生活,情同骨肉,但愿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共同努力学习,刻苦锻炼,成为革命事业的一代新人。”

第二版可以先从下面读起,专栏是《人物趣谈》三则:①刘勇数学得了100分,班里的数学大师却没有得满分,让同学们出乎意料,可是,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谁努力准就会有好成绩,这正应验了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②一头牛又在耕地了!他默默地修好了几张有些破损的桌子,这就是副班长侯耀东……③丁健同学很是有趣,他活泼、乐观、学习很好,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人。下了课他龙腾虎跃,玩得最快活,但一上课就严肃认真,不说也不笑了。预习完化学就找一些数学课外习题做,然后又做物理习题,一天下来大家发现,他学的全是理科,这样他理科基础打得很好。到了期末考试时,他就集中大部分的精力学习文科。现在他的学习成绩逐步上升,已经进入前10名的行列。

二版的上方是两个醒目大字标题——《品格》,副标题——班长二三事。

假如她是一滴春雨,她就会落在干涸的沙漠;假如她是一滴露珠,她也会去滋润青翠的绿叶……这不就是班长的写照吗?

“我爱中华”歌咏比赛的日子马上要到了,班长紧张不停地忙碌着,她组织同学们反复练习,弄得口干舌燥,但毫无怨言,同时她还要维持纪律。有的同学不听话,她教育开导,个别同学还不改,她着急得流下眼泪。可是,随后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她记住了老师说过的话:“你是班长,但也是一名普通的、为大家服务的同学。”她的行动,她的耐心,最终感动了那几位同学。

马上要考试了,谁不想多抓点时间复习呢?可班长却为我们印提纲、抄题,就在考试的前几分钟她还在帮值日生扫地,她难道就不想取得好成绩吗?不,她把白天宝贵的时间贡献给别人,自己只好向夜间索取,她是在长明灯下奋斗。

把她作为我们的一个楷模吧!

这样及时反映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报纸,每天一期,里面丰富的内容给同学们以启迪,以教育,好的激励大家向上,不好的苗头给大家敲响警钟。

《班级日报》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有着一个不断摸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报比过去好得多了。到了日报八周岁生日时,班规班法中有关《班级日报》的法规增加到了10条,这意味着,日报比过去更完善了。这10条规定是:

第一,日报的纸张需长54厘米,宽39厘米,上面留出3厘米宽的白边为装订线,左、右、下分别留出白边1厘米宽,使其看上去有整体美。

第二,写清办报具体时间、办报单位、办报人姓名,以便利若干年后查找。

第三,当天的日报必须在当天中午12点之前夹到报夹子上面,不能拖到下午。

第四,日报须用碳素墨水或彩笔认真誊写,以利于保存长久。

第五,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内容要占版面的60%以上,如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好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等。

第六,每期须设有文章病院专栏。

第七,对班级纪律、卫生、出席、课间操、眼保健操等得分情况报道必须及时。

第八,为昨天的值日班长开辟一小块工作失误及补救的分析园地,及时分析班级工作失误的原因并制订相应补救的措施。

第九,每期报纸都要有图画点缀,可以是黑白的,彩色的更好。

第十,每月把日报装订成合订本,由同学按学号轮流负责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