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6799400000019

第19章 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2)

有一天,小沙弥无意间打死了一只癞蛤蟆,老法师很生气地说:“你杀生害命,一命抵一命,你到后山的悬崖上,舍身忏悔,才能抵消你杀生的罪过。”

小沙弥一听,心里又害怕又难过,但是师父的话也不能不遵从,只好含泪走到后山的悬崖边。望着万丈深渊的山崖,想跳又实在没有勇气,一个人坐在悬崖边伤心不已。

刚好有一个屠夫从这条山路经过,听到小孩子的哭泣,循着哭声望去,便看到坐在悬崖边的小沙弥。屠夫好奇地问:“小师父,你为什么哭啊?”

小沙弥答说:“我不小心打死一只癞蛤蟆,师父要我跳崖自尽,才能赎罪。”

屠夫一听,心想,打死一只癞蛤蟆就得舍身赎罪,我天天杀猪,几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生命丧生在我的刀下,想到自己造下的罪业,不禁惭愧忏悔。

于是他向小沙弥说:“我是个杀猪的屠夫,你的罪业没有我的深重,该跳崖自尽的人是我,今天我愿意代你赎罪。”

屠夫一心想要忏除罪过,根本无视于万丈悬崖。当他身体正要跌落谷底时,忽然飘来一朵纯白的莲花托住了他,冉冉上升……。

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醍醐灌顶

佛教对于我们过去所造的罪业,提出改过方法:真心诚意地忏悔,用慈悲善念的净水洗除我们内心的尘垢。宿命论只会迷惑我们的智慧,放弃创造命运的权力,唯有勇于承担错误,改正错误,才能使我们的生命得到救赎。只要放下内在的屠刀,沾满血腥的锋刃,也能蜕变成一朵纯白柔软的香莲。

禅机故事

风在动

六祖慧能禅师一日经过法净寺,看到两位僧人,正对着空中一面翻飞的布幡争论的面红耳赤。

慧能禅师一问才知,原来两人正在争论旗幡飘动的原因。

一个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慧能大师听后就对他们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佛学百科

中国佛教之最

(一)现存最早的禅宗寺院: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二)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砖塔: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四)现存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寺院:永泰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五)现存最古老的八角形砖塔:净藏禅师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六)现存古塔数量最多的塔墓群: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禅,就是一种心境

默雷禅师有个叫东阳的小徒弟。

这位小徒弟看到他的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禅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禅师就会给他们一些公案,让他们回去参悟。于是他也忍不住请求师父指点。

师父慈爱地对他说:“等等吧,你的年纪太小了。”但东阳坚持要参禅,禅师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参禅的时候,东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师父的旁边坐下。

默雷看了看小徒弟,微微含笑地说道:“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那么,现在你就去听一下一只手的声音吧。”

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参究起这个公案来了。恰好,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入。“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第二天,早课的时候,当禅师要他举示只手之声时,他便演奏了昨天听到的那种音乐。

默雷说道:“不是,不是。那并不是只手之声。只手之声你根本就没有听到。”

东阳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打岔。因此,他就把住处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

东阳在心里说道:“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于是他再度来到老师的面前,摹拟了滴水的声音。

“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禅师仍旧耐心的指示小徒弟。

东阳继续打坐,谛听只手之声,然而却毫无所得。他听到风的鸣声,但也被否定了;他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但也被驳回了。只手之声也不是蝉鸣声、叶落声……

东阳到默雷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几乎想了近一年的时间,却始终找不出答案。

最后,东阳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境界,而超越了一切声音。

他后来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因此,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声的境地。”

这时的东阳,才真正的“听”到了“只手之声”。

醍醐灌顶

佛家所谓的“禅”,讲的就是一种心境,它是一种万念皆空,无欲无求的平和;是一种明悟自心,拈花微笑的恬静。就像喝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在困境中,在失意里,在心烦意乱时的一种寄托和调节;是在喧嚣中,在俗世间,在回首往事时的一种淡定和超然。禅,就是一种恬淡的境界。

禅机故事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叶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腹。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的上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者好奇的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赶紧说莫怕,示意虎豹退回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者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佛学百科

寿星

寿星是艺术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寓意长寿吉祥。寿星的长头大脑门是仿宋代罗汉的凸脑门,定型于明代。寿星慈眉善目,朗朗笑起,诙谐祥和,右手持杖,左手托一寿桃,桃在古人心目中是长寿的象征。寿星的胡须具有神秘色彩,粗看呈山头的三角须,又像三把出鞘的剑,锋利无经。

有是禅,无也是禅

金华山俱胝和尚得法于马祖的法孙天龙禅师。

俱胝和尚初出家时,一个人在草庵里修行。

一天,一位法号实际的女尼来到庵里,绕着俱胝走了三圈,说:“你说得出一句符合禅机的话,我就摘下斗笠。”

这样一连问了三遍,俱胝竟是一句也应对不上来。他虽然感到其中有无限的禅机,偏偏一时把捉不住。

女尼见状告辞。俱胝说:“天色晚了,还是暂且在这儿住一宿吧。”

女尼还是那个条件:“说得出我就在这里歇宿。”

俱胝仍无言以对。

女尼走后,俱胝大为感叹:“我空有男人的身形,却没有大丈夫的气概,连个女尼的问题都回答不出!”

于是准备弃庵到各处游方。就在他打算下山的时候,来了一位天龙和尚。

天龙看见他神色不定,问是何故,俱胝把前些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天龙听罢,没有说什么,只是竖起了一根指头。

俱胝见状,陡地大悟。

举起一指的意思是万法归一,千差万别归于平等,所以在天龙竖起的一指上,包摄了气象万千的世界。

此后,只要有人问俱胝佛法,他就微笑着竖起一指。

俱胝门下有一童子,经常在旁边看师父举一指示众,每当师父不在时,别人有问,他也竖起一指。别人在俱胝面前夸赞说这童子也会佛法。俱胝听了,袖里暗暗藏了一把刀,问童子:“听说你也会佛法?”

童子不无得意地应道:“是的,师父。”

俱胝接着问:“如何是佛法?”

童子遂竖起一指。俱胝突然抽刀削向那根指头。童子痛得大叫一声,往门外走去。

只听得俱胝徒唤一声:“童子!”

童子回首。俱胝追问:“如何是佛法?”

童子下意识地举起指头,一看却不见了原先的那根手指,顿时豁然大悟。

醍醐灌顶

空为禅,万事亦为禅,有为禅,无也是禅,禅者,世间万事无我也!禅就是本分事,平常心,生活就是禅。禅,说不透,道不明,不拘于形式,只需要你用一颗平常之心去领悟。

禅机故事

在哪儿捡回来的

早上,一位老和尚在路上化缘时,到街上一位施主掉了一包热腾腾的馒头,他就趋前预捡起还给他,但当他捡起那包热腾腾的馒头后,已看不到那位施主了。

这位老和尚就在想:“也许那位施主很快就会回转回来,就在这再等一下吧!”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太阳愈来愈大,那位施主还没回来,手中热腾腾的馒头也渐渐凉了。

老和尚又想:“那位施主还没回来,热腾腾的馒头都凉了,如果早点回佛寺,寺中的小和尚还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馒头,既然馒头都凉了,就再等一下吧!”

等过了中午,那位施主仍没回来,老和尚就回佛寺,满心高兴地把馒头拿出来请小和尚结果,小和尚们都吃饱了,还有几个小和尚私下还窃窃私语:“这不知道又是老和尚在哪儿捡回来的!”

佛学百科

明王

明王密宗诸尊的称号。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话说:佛都有火,佛一旦发火后会怎样呢?那就变身。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迦牟尼如来佛的“忿化身”是无能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动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见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此较有名的有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孔雀明王等。

真正的禅者要敢于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

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醍醐灌顶

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丈夫自有冲天志”,更要有敢于肯定自己的勇气。

禅机故事

洗碗去

僧人问禅师:“我刚入丛林,请指教。”

禅师说:“吃饭了么?”

僧人说:“吃了。”

禅师说:“洗碗去。”

僧人突然醒悟。

佛学百科

世界上最小的佛像

1982年,我国苏州微雕艺术家沈为众先生,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完成了一尊微雕佛像,人们只要借助50倍以上的显微镜,就可以清晰地看见这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两耳垂肩,双眼微睁,面带笑容,一团和气。佛像身后的佛龛和头上的光环更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佛的手指历历可数,而其实这些手指只有一根头发的三分之二粗细。

禅是幸福安乐的泉源,是非留给别人去说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就自己建了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

松云每天除了参禅打坐以外,帮人抄写佛经,借此赚些生活费用。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说:“你们看那个酒肉和尚!”

松云不去解释,因为他不介意别人的闲言闲语,但他母亲放不下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出家素食。

一天,一位美丽的小姐在路上遇到他,为其庄严的仪表感动,请他到家中说法,松云没有推辞,以为说法是好事,但事后别人传言,说有人亲眼见到松云到妓院去嫖妓。

乡人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不得已,只好把母亲寄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事经年余,母亲因思儿成病,未几病重过世,乡人不知松云何去,只得草草收殓,等松云回来再奉行安葬。

不久,松云回来,在母亲灵棺前站了许久,然后用手杖敲打棺木说道:“慈爱的母亲!孩儿回来了!”

说完,他又学母亲的口气道:“松云!看你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

“是的!母亲!”松云又自语道:“孩儿以此禅道,回向您上生佛国,不要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也和您一样高兴!”

松云禅师说后,接着对众人道:“丧礼已毕,可以安葬!”这一年母亲六十八岁,松云三十岁。

松云禅师五十六岁的时候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辞别,并在母亲遗像前上香,写下一首偈语:“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晴,一轮月圆。”写后,安详而逝。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光明与黑暗,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松云禅师的冤屈,助长他的禅道,母亲的病逝,回报她的佛国安养。

醍醐灌顶

只要有禅,就没有悲苦,就没有怨恨。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在禅的世界里没有纷争,不需辩解,一切都是那么平和,顺其自然,禅就是幸福安乐的泉源。

禅机故事

放逐天堂

一休禅师行脚在外,由于天色已晚,就借宿农庄。深夜被一连串的哭声吵醒,原来是邻家的主人因病去世,一休便说:“真是不幸,我去诵卷经超度他吧!”

由于这位亡者生前是以捕鱼捉鸟杀生为业,故卧病时,常为过去的杀业而不安,其家属就要求一休禅师能作法,让死者上升天堂!

一休禅师诵完经,就在一张纸上题了字,让死者握在手中,并告诉他的家人说:“好了!亡者会上升天堂的,你们放心吧!”亡者家属对一休的如此关照非常感动,但也很好奇,到底一休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呢?于是打开字条,只见上面写着:“这个人所犯的杀生罪业,如须弥山那么多,恐怕连阎罗王的账簿上也找不出地方可以记了。”

死者太太看了,内心非常难过,为什么一休禅师要如此捉弄人呢?

一休:“你先生的杀业,你不承认有如须弥山那么多吗?”

死者太太:“我承认,只是难过没有方法可以超度他吗?”

一休:“我本以诵经为他消罪解业,但你却那么要求,所以我才写信告诉阎罗王,像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实应放逐到天堂去,免得在阎罗王的账簿上记不完而麻烦,你先生拿了信,必定可以到天堂的!”

佛学百科

十因十果

十因十果是指十种的业因和十种的果报,即一、淫习因,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的果报;二、贪习因,有寒冰地狱的果报;三、慢习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四、嗔习因,有宫割斩斫等果报;五、诈习因,有棒械鞭杖等的果报;六、诳习因,有腾掷飞坠漂沦等的果报;七、冤习因,有投掷击射等的果报;八、见习因,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的果报;九、枉习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体与沥洒其血等的果报;十、讼习因,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其宿业以对验的果报。

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禅法

在日本,任何游方僧人想要留宿寺院,必须要参加一场法战。所谓法战,也就是指双方之前的一个小辩论。而且只有在法战中获胜,取得寺主的首肯,才能留宿寺院。

某寺住有师兄弟二人,师兄博学多闻,师弟不仅根机愚昧,而且还有一目失明。

一天,有一游方和尚,来到了这个寺院中想投宿一晚,依规矩应当辩论上乘义理。恰好这天,师兄因为读经太多,身体疲乏,便让师弟,去应对来僧,与来僧法战,并嘱咐师弟以“无言对答”来回答来僧的问题。

于是,师弟便与来僧同到法堂坐定,开始法战。

不久,就见来僧起立,走进大师兄的禅房,说道:“大师弟果是法将,学人已被击败,特来告辞!”

大师兄于是说道:“试将经过道来!”

来僧说道:“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