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6799400000016

第16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3)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言语,实在值得大家玩味与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醍醐灌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像我们的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无时无刻不在一点点的减少。尽管我们现在也在大量地植树造林,也在进行污水处理,循环利水资源,可这些补救的办法,仍然远远赶不上我们消耗的速度。如果我们再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节约的话,这就无疑于是杀鸡取卵。把有限的资源用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禅机故事

吃饭睡觉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

禅师:“有!”

有源:“如何秘密用功?”

禅师:“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

有源不解地说道:“一般人生活都要吃饭睡觉,和禅师的用功不是都相同吗?”

禅师:“不同。”

有源:“有什么不同?”

禅师:“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不肯吃饱,睡时胡思乱想,千般计较。”

有源听完禅师的语,似有所悟。

佛学百科

少林寺

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期,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年),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

欺骗别人是在坑害自己

很久以前,有一位婆罗门,经常向别人夸耀自己,认为自己的知识很丰富,对于各种星象算命卜卦法术无不精通。他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依仗着这个本领,总想找一个机会能够向别人施展自己的才能。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他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在大路边,抱着自己的儿子痛哭流涕。

有路人看见了,问他:“你有什么伤心事吗?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啊?”

婆罗门说:“再过七天,我这孩子就要夭折了。我可怜他这么短命,小小的年纪就要死了,所以我才哭了起来。”

旁边的人说:“人的寿命是很难预料的事,算卦也会出现差错的,也许再过七天,他还能活着不会死呢,你为什么要预先痛哭呢?”

婆罗门说:“太阳和月亮有时也会阴暗不发光,天上星宿也有可能会陨落,可是我的预言是绝不会错的。”

婆罗门为追逐名利,骗取他人的信任,到了第七天的时候,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以证实自己推算的准确性。

其中有些人知道他说的预言,后来又听说他的儿子果真在第七天死去了,都感叹地说:“他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说的一点没错!”

大家心里十分信服他,都来向他表示敬意。就这样,他取得了众人的信任。从此,人们都相信了他的预言。然而,他却是以失去人间至爱的代价来换取的。

醍醐灌顶

佛陀警示弟子:不能为了名利好处,自称得道,夸耀自己已成正果,用欺骗的方法坑害一些本性善良的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人而言,不要装出一副慈悲的样子来蒙骗世人,这样做最终只能使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深渊之中。

禅机故事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位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分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佛学百科

天台宗

天台宗是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称法华宗。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

不要忌讳自己的缺点,不要怕别人的议论

从前在一座寺庙里,有五个师兄弟,他们平时关系都很好,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师兄弟五个人又坐在一起研习经文了。突然有人来通报说,方丈和尚有事找大师兄。大师兄一听,方丈有事找他,连忙拔地而起,冲出门外。

同修的几个师弟看到了,都笑大师兄的性子太急了,顺便就提到了大师兄的优缺点。他们说道:“大师兄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两个小毛病,第一是容易发脾气,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虑。”

大家正在说着的时候,正好大师兄回来了,听到大家议论他的这些话,非常生气,立刻走到屋里,大发雷霆,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抬手就打。

旁边的师弟就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大师兄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他说我喜欢发脾气和做事欠考虑,所以我要打他。”

那个师弟就告诉他说:“你现在这种举动,正说明你确实爱发脾气和做事莽撞,你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忌讳自己的缺点怕别人议论呢?

醍醐灌顶

凡事都应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更不应拒绝批评帮助。只有善于倾听来自别人的不同声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禅机故事

给的价值

这天午后下起了大雨,门口传来小猫阵阵的叫声,小沙弥随着声音往门外瞧,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猫,在门边望着他:“喵喵……”“你一定是肚子饿了吧!”说完,小沙弥便转身回到屋子里。不久,小沙弥端了一碗粥出来,将碗放在小猫身前,对着小猫说:“小猫咪,这碗粥给你吃吧!”小猫开始低头吃粥,小沙弥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小猫很快就吃完了粥。这时,小沙弥伸手想抱起小猫,小猫却一溜烟地跑掉了,小沙弥一脸错愕,呆在原地。此时,老和尚正好走到门口,问:“怎么啦?”

“师父!我刚刚喂小猫吃粥,可是它吃完之后,却不理我。”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们一生接受了别人给予我们多少因缘,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因缘。而真正的给:是不求他人回报的,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你刚刚已经做了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啊!”

“嗯,我知道了,下次再看到猫咪,我还是会很高兴地给它吃东西的。”

佛学百科

七种布施

一、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二、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三、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六、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七、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经历一些苦难才能大彻大悟

过去世,佛陀行菩萨道时,是一个贫穷得一无所有的人,跟随结伙贸易的商人一起去其它国家。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因此,他们每到一处,都要布施财,拔济众生的困难。

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

菩萨答道:“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不安。我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代替海中的小鱼挽救它们短暂的生命吧”说完立即跳入大海之中。海中大鱼吃饱了,使无数小鱼得到了活命。菩萨捐弃了自己的身体,灵识又化为一条鳣鱼之王,身长约有一里地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