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农家子
6702400000008

第8章 银星啤酒厂

1987年,国家的经济开放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改革的春风从南吹到北,也深深地唤醒了内陆农村的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土地的潜力,全国十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大大缓解。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当时的农村家庭每年收获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和自家食用之外,余粮也连年增加。虽然国家也实施了一定限度的购粮政策,但远不足以消化农民手中的存粮。

经济发展能带动消费提升,可是商品买卖需要现钱,农民仓库里虽然不缺粮食,却很难兑换成现金。在陈建国记忆里,这种情况在整个90年代都没得到多少缓解。

陈建国的主意就打在这上面。他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啤酒厂进货,往乡下贩卖,以啤酒换取农民手里的粮食,再以粮食换啤酒,循环往复,赚取差价。

农村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其实很大。而且自从国有的供销社网点大幅裁撤之后,很多乡村都没有了商店。这么热的天,人们想喝瓶啤酒解暑都没地儿买。陈建国也考虑过卖冰棍儿,然而利润太低,而且已经有很多人在做。陈建国考虑着另辟蹊径,就产生了卖啤酒的想法。

现在的农村缺钱不缺粮食,卖啤酒时人们能用现金付款最好,没有现金也可以用小麦换,但是作价就要低一点。收来的粮食可以跟啤酒厂协商再换成啤酒,最次也可以卖钱。8月和9月正是啤酒销售的黄金时期,这一个半月的销量肯定非常可观。而且陈建国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陈建国很有自信在这一块儿挖出“黄金”。

不比之前的小打小闹,这次的计划牵涉面更大,需要的资金和人力也更多,所以陈建国还是第一时间把王志斌叫来商量。

听完陈建国的计划,王志斌目瞪口呆。陈建国之前的赚钱手段已经超出他的认知,没想到陈建国还有更大的动作。王志斌有些口干舌燥:“这……能行吗?”

张建国笑得很轻松:“把‘吗’字去掉,相信我,没把握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没有多少犹豫,王志斌就拿定主意:“好,建国,我听你的!需要我做什么?”十几天前,陈建国几乎是“点石成金”的把300多块钱变成了4700块。这一次,王志斌没道理不继续相信陈建国的计划。

能得到王志斌毫无保留的信任,陈建国心中豪气涌动:“第一,当然是需要你继续投资了;第二,这次需要的人手比较多,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联络咱们的同学加入。”

王志斌二话不说:“没问题!”

看着满脸自信的陈建国,王志斌有些恍然。正因为跟陈建国太熟悉,王志斌反而更了解陈建国前后的变化之大。以前的陈建国也聪明,不过主要是反映在成绩上,其他方面只能说普普通通、循规蹈矩。而现在的陈建国浑身上下锋芒毕露,行事大胆又有创意,待人接物上也远超同龄人,几乎跟之前变了一个人。王志斌惊奇的同时,其实更受鼓舞。都是年轻人,哪个不是争强好胜?王志斌非常期待,这一次又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呢?

……

陆海县是农业大县,没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数遍全县,也就是星光厂、化肥厂、啤酒厂上点规模。这个啤酒厂,就是银星啤酒厂,也是陈建国计划成败的关键。

对于银星啤酒厂,陆海县本地人其实印象很深刻。作为82年县里引进的重要项目,银星啤酒厂一开始就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度承载了全县发展食品工业的决心和期望。银星啤酒厂也不负众望,“银星”牌啤酒刚推出,就一举占领了本地的啤酒市场。第二年,啤酒厂增长势头不减,市场占有率不仅在附近县市中稳居第一,产量也跃进全省啤酒行业的前五之列。眼见增势喜人,啤酒厂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又抓住时机引进两条新的生产线,打算让啤酒厂在原有生产规模上再扩大一倍。

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往往很残酷。新生产线还没投产,就赶上省内啤酒行业的第一轮大洗牌。当时,银星啤酒厂在银行的贷款都没还清,既没钱收购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并购,于是在这轮洗牌中就落后人一步。整合后规模大增的竞争者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开始逐渐蚕食原本属于银星啤酒厂的市场,甚至还挖走了许多技术员和熟练工人。

市场缩小,竞争无力,银星啤酒厂从辉煌到没落只花了三年多时间。而且盲目扩大规模和人才流失也使得啤酒厂管理松散,质量也开始下降,以至于最后连陆海县本地人都不再把银星啤酒当做第一选择了。

啤酒厂辉煌的时候,带给陆海人的是骄傲和官员头上的政绩。当它没落的时候,作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它活脱脱就是压在陆海县身上沉重的包袱,甩都甩不掉。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银星啤酒厂仍然是陈建国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且作为东河省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小麦为生产原料的啤酒厂,陈建国也别无选择。

和王志斌一起站在银星啤酒厂门口,陈建国的第一感觉是破败,第二则是觉得整个工厂暮气沉沉。连厂门口进进出出的工人,似乎都没什么朝气。

作为大厂,啤酒厂门卫还是挺严的。在偷偷塞给看门大爷两包烟后,即便是没有介绍信或者证明,两人还是如愿被引见到销售科长——一个翘着二郎腿,长得白白的胖子面前。

陈建国报上来的身份是采购员。啤酒厂红火的时候,工厂门口排着队等待采购的业务员能排到一百米开外,像陈建国他们这种没身份的小采购员连大门都进不来。世事变迁,如今的啤酒厂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当然没底气再拒绝哪怕是很小的业务了。

将身子埋在柔软舒适的真皮老板椅里,胖子科长葛辉一边叼着烟,一边斜眼打量对面坐着的陈建国两人。葛辉越看越生气,觉得自己被耍了。这哪里是什么采购员,明明是两个毛都没长齐的毛头小子嘛,这不是在消遣人吗?脾气暴躁的葛辉正要开口大骂,陈建国的下一个动作让他直接愣在了那里——

只见陈建国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啪”地一下拍在葛辉面前的桌子上,只说了五个字:“我们要进货!”

葛辉眼神毒辣,只瞄了一眼就大概估算出钱的大致数目。他独揽啤酒厂销售大权多年,再多的钱也见过,还不至于被这点钱吓到。他主要是诧异,甚至都忘了计较刚才陈建国甩钱的这个无理举动。葛辉坐直腰,正要开口说话,却又尴尬地发现自己连人家姓什么都没问。

陈建国主动放低身份,大方地自我介绍:“葛科长,您好!敝姓陈,陈建国。旁边这位是我的伙伴,姓王,王志斌。我们这次来呢,是想跟您合作的!”

王志斌从进入葛辉办公室开始就有点紧张,加之脚下地毯很软,踩下去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听到陈建国介绍自己,王志斌有心跟着说两句,但是嗓子干干的,嗫嚅了一下,还是没说出口。

葛辉点了点头,礼节性地微笑着说道:“嗯,我是葛辉,银星啤酒厂的销售科长。不知二位今天来是准备进多少货呢?”

“具体是这样的!”陈建国把自己的想法按之前组织好的语言说了出来。

葛辉经验丰富,一句话就总结出了陈建国的用意:“也就是说,只有前期你们是用这些现金进货,以后就用小麦来抵货款?”

陈建国:“没错!”

葛辉想都不想就拒绝了:“恕我直言,两位可能要失望了,敝厂一直都只接受现金结算。”

银星啤酒厂缺销路绝不缺原料,葛辉拒绝也在情理之中,陈建国早有预料,继续说道:“葛科长您先别忙着拒绝,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回款及时的话,我们还是会优先使用现金的。”

葛辉是老油条,自然不为所动:“你也不敢百分百保证,不是吗?恕我直言,你的提议真的不符合我们厂里的规定!”

狗屁的规定,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陈建国心下暗骂。

对葛辉,陈建国前世非常了解。葛辉能坐稳啤酒厂销售科长这个肥缺,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当副县长的姐夫。他姐夫这个副县长虽然排名靠后,主管的却正是国有经济这一块,葛辉单靠他姐夫就能坐稳销售科长整个职位。然而,这并不代表葛辉就是个尸位素餐的庸人。葛辉虽然在销售上没有多少才能,为人处事方面却很精明。葛辉虽有靠山,却很低调,也懂得打点上下关系,所以位置坐得很稳。这些年葛辉也没少搂钱,但他懂收敛,也讲策略,倒是一直平安无事。在陈建国印象中,葛辉后来历经多次风波一直没倒,他和他姐夫也一直是陆海官场有名的不倒翁。所以,陈建国敢跟葛辉合作。

而据陈建国所知,葛辉搂钱的一个最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暗中控制的贸易公司垄断银星啤酒厂的销售渠道。通过这种方式“低出高卖”,即便是正常的交易活动,也足够葛辉小赚一笔了。

陈建国面上诚意不减:“既然如此,我们可否通过贵厂指定的贸易公司进货,这样大家操作的余地就多一点。至于交易,我们主要还是想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不知葛科长您能不能通融一下?据我所知,贵厂每年还是要采购一些小麦做生产原料的。”

虽然陈建国说得隐晦,但葛辉何等精明,一下子就明白陈建国话中“含义”。葛辉自己是销售科长没错,不过这么多年领导做下来,厂里的采购自然也能说得上话。到时候一出,再一进……

见葛辉眼睛眯了起来,陈建国知道他心动了,又添了一把猛火:“考虑到给贵厂带来的不便,我们用于结算的小麦会比市价低一成。另外,进货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贵厂的库存啤酒。当然,不能是过期的。那么相应地,我们也希望葛科长能在价格上给与最大的优惠。”

“哦,是吗?”葛辉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

银星啤酒厂即便已经陷入困境,却没有人希望它倒闭。县里需要它继续支撑门面,厂领导不想去职,底层工人也不希望失去饭碗。所以啤酒厂不仅不能倒闭,还得继续生产以证明它有存在的必要。生产出来的这些啤酒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积压在仓库里等过期,最后白白倒掉。对于葛辉来说,这种库存啤酒的出厂价更好压低,赚头也更大。反正早晚都要倒掉,自己替厂里处理掉,厂里反而会感谢自己。

食品都有保质期,采购商们最喜欢刚出厂的产品,这样就算一时卖不出去,暂时放在仓库也没事。至于说私自篡改或者延长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在这个年代这种事还是很少见的。

陈建国之所以跟葛辉点明要库存啤酒,就是考虑到进价更低。陈建国也许不是善良的人,但也绝对不会赚黑良心的钱。这时候的食品质量还是很可靠的,生产日期都是真实的,也不会随便添加什么工业原料,所以实际的保质期往往比包装上标注的还要长。更何况陈建国只是卖库存的啤酒,又不是卖过期的。商人要追逐利益,就必须控制成本。在这一点上,陈建国不觉得自己缺乏良心。

葛辉心中不停权衡。虽然他不知道陈建国是如何销售啤酒的,但是陈建国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陈建国知道火候已到,也不再多说,静等葛辉答复。

就只有王志斌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感觉陈建国和这个胖子科长就像是在打哑谜。明明他们说的话都能听懂,却似乎又不懂,糊里糊涂听得难受。

葛辉盘算了一会,终于拿定主意:“陈先生真的是明白人,也很有诚意,看来敝厂实在很难拒绝你的合作。这样吧,我们银星啤酒厂有一个指定的销售公司,叫鹏越商贸。我把他们的地址和电话给你,具体情况你跟他们公司谈,怎么样?”

陈建国知道事情成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双方都知道真正的谈判桌不在这里,于是心照不宣地握手告别。

临走前,陈建国乖巧地奉上一个信封,说道:“这点土特产是小意思,请笑纳!以后也拜托葛科长您多多支持啊!”

葛辉假意推辞了一下,才“勉为其难”地收下。感受到信封的厚度,葛辉的笑容更加真诚,一直将陈建国二人送到了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