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建国神色如常地起床。
吃过早饭,陈建国跟母亲打招呼,说是去找吴飞玩,中午不回来吃饭。张萍见儿子没事,也想让他出去散散心,叮嘱张建国路上注意安全就放他离开了。
陈建国先去隔壁三叔家借了一辆自行车,出村之后并没有往南,而是拐上了往北的小路――他要去前世妻子的娘家看一看!
昨天晚上,陈建国思考了一夜。既然已经重生,陈建国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但是接受归接受,有件事陈建国始终放不下,也不想放下。
前世,陈建国经人介绍与妻子顾文秀相识。那时,陈家刚分家,陈建国自己住得还是草房,顾文秀也没嫌弃。婚后二十多年里,两人红过脸,也闹过别扭,但顾文秀始终相伴左右,不离不弃。夫妻二人同甘共苦,一起奋斗,最后终于住上好房子,还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陈建国这次意外出车祸,虽然灵魂已经带着前世的记忆重回现在,但陈建国还是期盼着能见到这一世的妻子。
陈建国打定主意,如果见到顾文秀,自己一定要和她再续前缘,一定不会再让她受一丁点儿苦。自己会陪她一生一世,让她过上最好的生活。
……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顾家沟还是那个顾家沟,但是陈建国问遍全村,也没听说有顾文秀这家人。站在长满杂草的空地上,陈建国茫然了,这里本应该是前世妻子的家,现在却是一片空地。
历史终究还是改变了!
这一刻,陈建国终于明白,曾经拥有过的那些终究是永远失去了。
空地上,陈建国在别人看傻瓜一样的眼神中静坐了一天,最后起身,鞠躬,然后转身离去。
失去的永远不可能再回来,那么,就跟以前做个告别吧!
……
回去的路上,陈建国重生之后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处境。前世自己因为眼疾而落榜,又因为赌气没复读,从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要知道,90年代初的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三流大学的毕业生尚且能混到一个铁饭碗,更何况陈建国当时的高考成绩绝对能进好大学。所以,没考上大学一直是陈建国前世最大的心结。陈建国固执地认为,如果当初选择的是治好眼睛并复读上大学,那自己的命运必定会截然不同。
这一世已经重生,陈建国想都不想就把复读考大学当做首要目标。作为重生者,陈建国比同时代的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或许即便不上大学,陈建国也有自信能比前世过得更好,但陈建国首选还是先圆前世这个最大的遗憾。
至于其他方面,陈建国目前还没考虑好。
要上大学,就得治好眼睛;要治眼睛,就需要钱。前世家里拿不出治眼的千把块钱,这一世以陈家的现状也没有可能。家里没钱,那就自己赚。可是赚钱需要本钱,所以陈建国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口跟母亲要钱。
“200块,这么多?”张萍很吃惊。
陈建国将自己的赚钱计划跟母亲详细说了一遍,张萍拿不定主意。200块家里倒是有,不过都要攒着给三个小的上学用。首先,九月份老三陈建军和老四陈秀红要交新学期学杂费。这些还是小头,大头是给老二陈建国预备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在张萍看来,儿子陈建国成绩一直很好,这次考大学肯定十拿九稳。却没想到陈建国自家知自家事,早就预备着复读。
张萍沉吟不定,陈建国又在旁边眼巴巴望着她,张萍于是问:“儿子,你怎么突然想起做生意了?眼看就要上大学,有这点时间你还不如去找朋友玩!再说了,我跟你爸都能挣钱,养家也不指望你啊!”
陈建国知道很难轻易说服母亲,只好吐露实情:“妈,我今年可能上不了大学了!我有个同学家里跟招生办有关系,他得到消息说我当初体检没过,这次就算成绩考得再好,也肯定不会被录取!”
“天啊,怎……怎么会这样?”陡然听到这个消息,张萍非常震惊:“你体检为什么没过?难道……你身体被查出有什么毛病?”
张萍有些慌了。毕竟是母子连心,她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关注的不是儿子能不能上大学,而是陈建国身体健康与否。对于母亲们来说,其他都不重要,自家孩子身体要紧!
陈建国哭笑不得:“不是……不是,妈你想多了,我身体没毛病,是视力,视力检查不过关!妈你还记得吗?就我小时候,不是眼睛受过伤吗?对……对,就是挖树根那次!别的?别的没任何毛病,我健康的很!”
陈建国当然没有“家里跟招生办有关系”的同学,他只是假借这个名义把高考结果提前告诉张萍来增加说服力,没想到母亲反而误会了。陈建国只好又费了一番解释,才把母亲的注意力拉回到“要钱”这件事上。
张萍总算听明白了:“儿子,我知道你想去自己挣手术费。不用你操心,妈去给你借!你就安心待在家里准备复读吧!”
陈建国苦笑:“妈,我打听过了,要治好最少要一千块,这么多钱你上哪儿借去?”
“嘶……”张萍倒吸了口冷气,被这个数字吓到了。旋即,张萍又为如何借钱犯了愁。正如儿子所说,亲朋好友谁家也不富裕啊!
陈建国趁热打铁:“所以说啊,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咱们自己!您啊,给我点时间,再给我点本钱,我保证把钱给您赚回来!”
张萍愁眉苦脸,最后终于松了口:“唉,好吧!不过,我只能给你一百,是赚是赔由你!家里剩下的钱不能再动了,我还得给你攒着治眼睛呢!”
虽然比期望的数目少,陈建国也很满足,好歹也够启动了。
一百块不是小数目,换到平时,即便知道儿子不会胡来,张萍也不见得肯拿出来。可现在,有一千块这个大缺口对比着,先给出去一百倒没那么起眼了。
另外,张萍也抱着陈建国万一能赚钱的心思。也是陈建国从小到大一向表现优秀,让张萍很放心,这次也不例外。当然了,不管儿子能不能赚到钱,张萍都下定决心要把手术费凑齐。这既关系到儿子前途,也事关陈家脸面。张萍可是一直都盼望自家能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呢!
想到这里,张萍咬了咬牙,转身回房,费力地从大衣柜最底层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层层包着陈家所有的家当。张萍从中数出一百块,递给陈建国:“喏,儿子,你仔细着花,可千万别赔光了!”
去掉给陈建国的一百块,张萍手里就只剩下一些皱巴巴的块票和毛票。陈建国看着母亲手里剩下的那点钱,心中唏嘘。
现在是1987年,去南方打工的热潮还没吹到这个内陆小农村。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收货的粮食除了交公,剩下的还不一定够吃饭。陈家好一点,除了地里的收成,陈父一个月还有69块工资。不过陈家人口多,花钱的地方也多。更何况几个小的都在上学,每年的学杂费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说实话,陈家能有这点积蓄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很多家庭连温饱都没解决。
陈建国深感责任重大:“妈,您放心,这钱我过几天就还您!”
张萍笑着摇了摇头:“儿子,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过千万别做坏事啊!你也长大了,是男子汉了,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去闯了!”
陈建国点点头,出门去找王志斌。
王志斌在家,见到陈建国过来,开心得很。
陈建国知道王志斌这两天都被父亲逼着出去修鞋,现在一看,的确晒黑了许多。
王志斌过了这些天“暗无天日”的生活,总算找到人倾诉,拉着陈建国就是好一阵诉苦,听得陈建国连连苦笑。
说起来,两人都是高中毕业生,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的学历。虽说没有中专生和大学生吃香,但要找一个轻省的工作也不难。前世陈建国高考落榜后就先在隔壁村小学当了几年代课老师,一个月也有二十多块工资。
王志斌也有这个打算,可王父不同意。代课老师看着体面,可惜工资太低。而且代课老师毕竟不是正式工,拿不到转正指标一辈子也没机会翻身。现在流行做生意挣大钱,连政府里端“铁饭碗”的机关干部都争着“下海”,谁还惦记代课老师那点死工资?王父自己就做着修鞋的小买卖,虽然辛苦,每个月也比代课老师挣的多,他还指望王志斌给他接班呢!
王父的看法的确现实,不过陈建国还是挺佩服他的见识。前世陈建国一共做了四年代课老师,工作上兢兢业业,到手的工资却只有正式教师的三分之一,还经常被人呼来喝去。而且父亲陈明元在本地教育系统也算个小官,但是种种原因之下,陈建国也没混到转正的机会。这一世人生既然能重新来过,陈建国当然不会再走老路,这也是陈建国来找王志斌的原因。
陈建国对王志斌道:“行了,志彬,别埋怨了,叔也是为你好。你没听过‘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吗?依我来说,做个体户还真不见得就比当老师差了!”
“不是吧,建国,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王志斌很惊奇:“以前你一心要考大学,不是挺看不上做生意的吗?”
陈建国:“此一时彼一时!人都要吃饭,没钱还不得饿死?再说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将来这社会能发展到哪一步还真说不准!”
这一点王志斌也没办法反驳。
陈建国继续道:“你还记得前几天我在学校跟你说的话吗?今天我来,就是要跟你商量怎么赚大钱的!”
“当真?我还以为你忘了呢!”王志斌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那你有什么计划?”
“卖扎鞭!”
“扎鞭”是北方方言,就是“鞭子”,赶牲口用的。简易的扎鞭是在竹竿或者木棍的一头绑上麻绳,看着简单,却非常好用。比如牛拉车时走得慢了,一扎鞭甩下去,不用打在牛身上,就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能够很好的提醒牛继续前进。当然了,扎鞭不只能赶牛,赶马赶羊赶各种牲口都行,甚至是抽人。这一点,相信农村很多淘气的小孩都深有体会。在农村,扎鞭可是教训孩子的绝佳工具。比如小孩不想上学,大人就会说:你上不上?不上我就用扎鞭抽你!
王志斌有些傻眼:“这……能行吗?”
“信我的没错!”陈建国解释道:“扎鞭这东西,家里有牲口的,谁不需要一根?做起来容易,但是好坏差别也大。我有个舅舅家在临江省那边的山区,他们那边山里有种藤根做扎鞭杆最合适。这种藤子很有韧性,不容易折断,用上十年八年都是平常事。而且藤子根部还长有一个自然形成的跟瘤子一样的圆头,很适合做握手,这不是天然的扎鞭杆吗?这玩意在那边不值钱,但是咱们运过来价钱翻个几倍没一点问题!”前世陈建国就卖过这个,对此很清楚。
王志斌想象了一下,感觉确实靠谱。时下农村里图省事,随便一跟竹竿或者木棍就能当扎鞭杆用,实际上不仅容易折断,滑溜溜的也不好握,用着确实很不顺手。
王志斌有些举棋不定,正好王父也回来了。王志斌征求父亲意见,王父见儿子居然转了性子开始对做生意有兴趣,很高兴。再说他毕竟比儿子见识多一些,仔细核计之后觉得陈建国的计划风险不大,就替儿子做了决定。最后王志斌贡献了家里仅有的40块钱,跟陈建国合伙的生意终于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