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650900000057

第57章 忍者心中的莲花

【大师开示】

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到达了处处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幸福。”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忍耐能让你在清净沉寂中体会生命的幸福。

星云大师所说的“忍”,是修行佛道必须具备的心理姿态。这其中的“忍”是智慧,是力量,是认识、担当、负责、化解的意思。佛教讲“忍”有三个层次:即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所谓“生忍”,即是一个人要维持生命,必须能忍。所谓“法忍”,就是除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外,还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的贪嗔痴烦恼,都要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对于时间上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等,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要能真正地认知、化解。

以平常的话来说,佛教所谓的“忍”,即是能够克制各种欲望,使自己心态平和,继而得到心灵上的自在。“忍”之于追求佛道的人来说,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看似不适合普通人,但其实常人如能领会“忍”的意旨,对日常生活将大有裨益。

我们平时所说的忍,通常是指忍耐。忍耐是一种很高的智慧,缺少忍耐常常使事情难以圆满解决,甚至会因一时愤怒酿成大错或大祸,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人在盛怒下常常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他说:“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培根则告诫道:“无论你怎么表示愤怒,都不要作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种谋略,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忍耐是一种弹性的前进策略,它是人生的延长线,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有时恰恰是赢得胜利的一种必要条件。

但是,“忍字心头一把刀”,不是意志极坚强者,很难把这个写起来极简单的字做到位。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子,于长庆中期被封为光王。在他即位之前,贵为王公的李忱却不得不离京出走,这得从他当时的处境说起。李忱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妃子,她作为当时叛臣的罪孥进宫,结果邂逅了当朝皇帝——唐宪宗李纯,生下了李忱,可惜在李忱的幼年,宪宗皇帝就被宦官暗杀了,留下这一对母子,既不能母凭子贵,也不能子凭母贵。

公元820年2月,李恒(李忱之兄)被宦官扶上皇位,是为唐穆宗;4年后穆宗服长生药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18岁,驾崩后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继接任。

在这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三朝皇叔李忱的地位既微妙又尴尬,他只能以黄老之道,韬光养晦,装傻弄痴。尽管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但光王的特殊身份,还是让他逃避不了被侄儿们猜忌、排斥、挤压的命运。文宗、武宗两位皇帝更是对他心存芥蒂,非但不以礼相待,还想方设法地迫害他。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时,李忱为避祸全身,便“寻请为僧,行游江表间”,远离了是非之地。应该说,李忱当时做出的这一抉择,当属大智若愚、达人知命的明智之举。而流放底层,阅尽人世沧桑,也为他将来修成大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法号“琼俊”的李忱虽然隐居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但他并没有一心向佛,忘却心中之志。握瑾怀瑜的他,效法孔明抱膝于隆中、太公钓闲于渭水,准备待时而动。在唐武宗统治的6年间,他不停地通过秘密渠道打探宫内情况,积极从事夺权的活动,以实现“归去宿龙宫”的夙愿。

虽然他一直隐藏自己的这一志向,在福建境内的天竺山真寂寺的三年间,他大智若愚、言行谨慎,不露端倪,但在一次与当时的名僧黄蘖和尚观瀑吟联时,他那深藏于心的雄才大略却通过一联对表露无遗。

一日,两人在山中闲话,面对悬崖峭壁上的一条飞瀑,黄蘖来了雅兴,对李忱说道:“我得一上联,看你能否接下联?”。李忱也兴致盎然,说道:“你道来我听,我必对得上。”黄蘖于是吟道:“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几乎是脱口而出:“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黄蘖听了,赞赏有加。

没有深沉的寂寞,哪有动地的长歌?李忱就像那瀑布,经历“千岩万壑不辞劳”的艰险后,终将飞珠溅玉、石破天惊。公元846年,深谙权谋、忍辱负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监们的拥戴下,从侄儿手中夺过大位,成为唐宣宗,时年37岁。由于他长期在民间阅世读人,深知黎民疾苦,故躬行节俭,虚怀纳柬,颇有作为,号称“大中之治”。

李忱能忍人所不能忍,终于忍而后发,摆脱了多年的屈辱生活,并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可见要做大事,要成大事,关键在于一个“忍”字。

生活中我们同样要有忍耐精神,因为人生纷扰不断,若总以“得理不饶人”的心态去面对,自然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孤立的境地,因此,应该学会忍耐。

贝多芬曾说过:“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每一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智得多。

生活中有些事情或许你永远不会习惯,但这样的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所以你必须学会忍耐。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你就必须忍耐、适应,等一切都过去了,剩下的就是美好了。

当然,忍耐不是单纯的品格个性,它是一种谋略。善于利用忍耐有助事态向好的方面发展,反之就会恶化,所以说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生活的艰辛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太多的隐痛,忍耐却可使人相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忍耐虽然仅仅是佛家的“忍”中智慧之一,但若能融会贯通,足以叫常人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