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649900000049

第49章 经济的体温计:经济指数(1)

基尼系数:为什么不能过高

在某银行工作的小吕,第一年年薪就达到了3万多元,加上平时奖金及年终奖金,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而小吕的同班同学小李,在一家外贸公司做文职工作,月薪仅1500元,且第一年无年终奖金。

2007届大学毕业生小欧和小施,分别在深圳和福州工作。小欧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月薪4500元,小施在福州干的是同一行业同一工种,月薪2000元。

“为什么他们工资那么高?为什么很多单位工资年年涨,而我们单位几年都不涨?”谈起工资,不少人一肚子抱怨。证券、银行、航空运输等行业年平均工资在10万元以上,而纺织等行业的年平均工资则低于2万元。工资的“病根”到底在哪呢?是什么导致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进而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903~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画一个矩形,矩形的高衡量社会财富的百分比,将之分为五等份,每一等分为20的社会总财富。在矩形的长上,将100的家庭从最贫者到最富者至左向右排列,也分为5等分,第一个等份代表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在这个矩形中,将每一百分的家庭所有拥有的财富的百分比累计起来,并将相应的点画在图中,便得到了一条曲线就是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那么,中国的“基尼系数”在一个什么样的“水位”上呢?

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翻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0.434,1998年达到了0.456,1999年达到了0.457,2000年达到了0.458,2001年达到了0.459,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递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据山西省省委研究室所作的一个调查表明,山西省孝义市的一个村子,该村子有441户农户,总人口为2024人,该村最富裕的88户总人口为430人,拥有该村总收入的81.2%,而最贫穷的89户总人口为395人,仅拥有该村总收入的1.6%,相差46.6倍,户均收入差为49.8倍。

有人说,中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的贫困,导致“基尼系数”的参考坐标偏低所致。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对同一个指标,不同的人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实际则迥然相异,正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的贫困,我国的“基尼系数”才应该偏低而不是偏高。

国外的一些做法,也许会有某种启示。在发达国家,对富人在银行的存款有严格的限制,超过一定的限额将被课以重税,以强迫其储蓄进入消费和投资。在税收上的收入累进制,也强迫富人缴纳更多的税赋。还有,高达50%的遗产税将使富人不可能将他的财产大部留给他的后代。

于是,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富人,在他们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后,他们发现,除了他们自己个人和家庭的消费,(对于绝大多数的能被称作“富人”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其余的财富都是社会的,他们不过是这些财富的托管人而已。

于是,发达国家对富人的政策,强迫许多富人,成为这样的人:他一方面是企业家,另一方面,他又同时是慈善家,他必须把企业所赚来的钱,流水似的大把大把地花出去,大把大把地捐给穷人或公益事业。通过这样的调节,实现一种社会公平。

恩格尔系数:测测你的富裕程度

我国古代官员的俸禄在我国古代也称为“俸给”、“俸食”、“禄润”等,实质上,俸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工资。而从我国古代的情况看,长期是以谷粟为主要的俸禄形式,也称为“禄米”,甚至当时的官品等级也要以禄米的数量来计算,例如汉朝的三公(最高行政官员)秩万石,中央级部门首长——九卿秩中二千石。石,即为禄米的计算单位,每石为斛(十斗),重120斤。以粮为俸禄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

我国古代的俸禄多以物为主体,间有部分货币。比如,唐朝的官俸主要由授田、赐禄和俸料三部分组成。授田是指为防止物价波动并最终保证官员利益而由政府按官品高低而统一分授的田地,分为职事田和永业田,田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和收益权归被授官员享有。赐禄是按年发放的禄米,也称岁禄。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官员们的俸禄与粮食密不可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因为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吃饱饭一直是古人们的追求和目标。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花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而花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多了,“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逻辑,实际上却关系着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作为参考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恩格尔系数主要有以下价值:

1.用来判定家庭的富裕程度。

2.分析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情况。

3.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过去,中国人见了面,习惯打招呼:“吃了么?”但这一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的问候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一句“你好”取代了。子曰:“食色,性也。”食欲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中国人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的古话,对老百姓来说,吃是天底下最大的事情。因此,我们中国才形成了一个让外国人理解不了的现象,不管在哪见面,不管何时见面,总要问一句:“吃了么?”哪怕有时候是从厕所或者猪圈里走出来。

中国人习惯的“吃文化”已经深入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打人叫“吃拳头”; 打官司叫“吃官司”行不通说“吃不开”;受不了叫“吃不消”;靠女人的男人被称为“吃软饭”;。可见,吃在人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为什么“吃了么”慢慢被“你好”替代了呢?这源于恩格尔系数降低了。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02年《中国零售业白皮书》显示,到2001年底,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6.4%,下降至37.9%。这是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主要标志。它说明,我国人民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