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649100000010

第10章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 (2)

所谓“收”之定律,是指秋季要“收”。《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意思是说,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人们在这个时候应早睡早起,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到冬季会发生顽固不化的泄泻疾病,以致适应冬季闭藏的力量就少了。其实,老北京人秋风起涮羊肉的传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由于羊肉是温性的,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到了秋冬时节,人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吃羊肉、牛肉等滋补的食物,就能够充分运化,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气血,为冬天的收藏做准备。所以,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吃一点滋补性强的东西是有益的。

所谓“藏”之定律,是指冬季要“藏”。《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意思是说,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闭藏的季节,呈现水冰地裂的寒冷景象,人们在这个时候要适应冬季的特点,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获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到来年春季就要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以致供给春天生发之气的力量就少了。事实上,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如常见的恶寒、腕腹冷痛等。此外,冬季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阳气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降低,于是需要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防寒养肾”。

综上,要想健康养生,一定要令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四季互相吻合,以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长久养生。

防百病之玄机:节情志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在生病了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上叫做“治未病”,也是《黄帝内经》养生的核心思想。

《黄帝内经》认为,人若想调理气机,防治百病,那就要节情志。据中医古籍记载,人的情绪是和脏腑相互对应的,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反之,不同情绪又会影响人体五脏。也就是说,人生病与“气”的变化有关,而影响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喜、怒、悲、惊、思等几种情绪。

1“喜”对应心,人喜则气缓,但过度欢喜则会使人心神涣散,心气消耗。例如,老年人逢年过节就容易过喜,一年到头见不到儿女,节日时突然见到了,于是过“喜”致气散,再加上过节吃点好东西,造成脾胃之气不足,心脏病就很容易发作。因此,为了老年人的健康,我们做儿女的确实应该像歌里唱的那样,要“常回家看看”。

2“怒”对应肝,人怒则气上。人发怒的时候,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此外,怒气上冲严重还会导致脑血管就会破裂,中医有个应对的方法叫“十宣放血”,就是用针把十个手指尖挑破放血,这样能减轻头部的压力。与此同时,气全跑到上边,身体下边就会气虚,于是便导致下面没有力量消化食物,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大便不成形。

3“悲”对应肺,人悲则气消。人在悲伤、忧愁的时候能使肺气闭塞阻滞,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出现喘促咳嗽等症。这就是中医所认为的“悲则气消”。

4惊恐对应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人处于惊恐时,先通过心的感受,继而由肾承受。惊多伤及心神,使诸脏气血失调;恐多伤及肾气,还直接损伤肾精。这样的状态下,人容易出现精神委靡、嗜睡、神经衰弱、人体免疫力紊乱或低下、心悸,甚至休克、痴呆等症。形容惊恐时,我们常说有人吓得尿裤子了,这是“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的一个典型表现,气乱且下行,肾受到伤害,一下子固摄不住尿液等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5思对应脾,人思则气结。人长时间思维高度集中,思虑太过,身体就会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贫血、水肿、严重营养不良。

由此可见,若想防病养生,节制情绪是非常之重要。具体如何节制可以参见以下方法:

1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观点。正如古人云:“养生莫若养性,养性莫若养德。”所谓养德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因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开阔,开朗乐观,自然就会延年益寿了。

2培养宽宏大度、襟怀坦白的品格。对于任何人来说,一味地愤世嫉俗,满腹牢骚,只能让负面情绪危害自己的健康,对养生百弊而无一利。

3广交朋友,多与人交往。当你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甚至遇到不幸时,首先要学会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向亲朋、同事倾诉苦衷,从他们的劝告和开导中得到力量和帮助,这样,苦闷的情绪慢慢消失,心情也就变得豁达、轻松了。

4培养广泛的兴趣。闲暇之余,可以通琴棋书画,养育鱼鸟,种植花木等怡养心性;情绪不佳时或紧张的工作之后,可以通过听一听相声,欣赏音乐等缓解紧张与苦闷,有了好情绪,生命才会有生机。

病魔“和平演变”的撒手锏——不良的生活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疾病并不是像风暴一样,瞬间就会汹涌袭来,而往往是通过慢慢地酝酿、腐蚀,待你的身体被它发现有机可乘时,它才会滋生、蔓延,严重时一发不可收拾。那么,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付病魔的这种“和平演变”呢?

《黄帝内经》有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句话旨在告诉人们,人之所以动不动就会生病,并不是由遗传造成的,而是习惯造病,是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性严重违背了身体内部的运行规律和自然正常状态而造成的。

现今,很多人“以酒为浆”,嗜酒为命,尤其是男性。其实,酒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而且大量或经常饮酒,还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同时,今天“以妄为常”的人同样大有人在,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昼夜颠倒,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些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损耗人体能源的,很容易给病魔带来可乘之机,危害健康。由于现代人思想比较开放,房事养生往往被忽视,“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事实上,人确实需要控制好自己,在房事方面不能纵欲,因为人的精液是“阴精”的最高浓缩,而阴精是难成易亏的,不节制便使精液输出过多,从而物质短缺,导致“肾阴虚”。正确的房事养生要得其节宣之和,既不能纵欲,也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静心节欲以养阴,顺天时避虚而保精。此外,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物质积累,这就使人们容易处于“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的不知足状态,最后闹得身心疲惫、烦恼多多,使身体的健康每况愈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应在追求名利、事业、爱情的同时,更悉心地呵护自己的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通过调节心、神、情,提高自身免疫力,挫败病魔的“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