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重生之我为足球大帝
6171600000071

第71章 提前来到的博斯曼法案

凌尊再一次看到水灵香,最大的印象还是“白”——羊脂白玉般的白。套用前世的话说“太粉嫩了!”

看到凌尊站在车旁等待自己,水灵香那好看的瓜子脸上,看起来有点小羞赧。她背靠着双手,一步步走过来,然后对着凌尊嫣然一笑,唇如胭脂,贝齿如玉。让人直觉眼一亮,犹如繁花盛放。

凌尊看了不禁得一愕,竟然一时直勾勾看得失神了,好在他的定力还算足够,而且为了避免逛街的时候被人认出,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他今天戴了副墨镜,这很好地掩饰了他的尴尬。

“先上车吧。”看见来往有些路人已经看了过来,凌尊赶紧打开门,招呼水灵香上车。

“想去哪里?”人家女生说了请客,凌尊也就不好喧宾夺主了,而是选择了主动询问。

“先去运河边的格罗特圣劳伦斯教堂,然后在那附近找个地方吃饭,再去看Koedijk浮桥。”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水灵香看来还是心情很不错,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而且看来她对这次行程也早已经有所规划,并不像她之前跟凌尊说的那样,对这里一无所知。

人们都说,荷兰有三宝:木屐、奶酪、***。

阿尔克马尔虽然是靠近海边,却没有沿海港口,古时候,陆路交通并不发达,就得靠运河。从各个方面来说,阿尔克马尔与阿姆斯特丹真的都很像。运河,奶酪市场,红灯区,教堂,船屋,古建筑,无论规模还是数量甚至历史地位,阿尔克马尔都更像一个缩小版的阿姆斯特丹。

相对而言。随着时代的推进,阿姆斯特丹会越来越现代化,多了一份商业气息。而阿尔克马尔千年古镇,则继续执着于坚持着传统,让它更多了分祥和宁静。

虽然凌尊也不是第一次来来古镇运河这边,但是坐在由船屋改装成的河上餐馆吃饭,倒还真的是头一回。

水灵香特意选了个小隔间,虽然空间并不大,但是无论是板壁上的壁画,还是那些原木色的雅致摆设,加上临窗的大透明玻璃窗能看着波光泠泠、倒影着岸边洋槐的运河水,配合着舱内的轻音乐,实在也算得上是一件令人感到惬意的事。

两个人叫来了侍应,点了餐,水灵香说了声不好意思,说去去洗手间。这时候的船屋餐厅里还没有别的客人。舱内,一时间就剩下了凌尊一个。他先是四周的瞅了瞅,打量打量了周围,觉得有时候,老外们营造气氛还真是很有一套。随手拿起角落架子上的最新的报纸,坐下来。

凌尊大略地看了前面的一些社会新闻内容。然后当然就直接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体育版上。

由于本地联赛进入冬歇期,所以报纸上的消息,多数都是关于一些球队半程成绩总结和回顾的,而一些或真或假的转会传闻也成了报道的主角。但真正引起凌尊注意的,却是第二版左下角的一个不大的专栏题目——《高额转会费导致转会泡汤——比利时球员状告俱乐部和足协胜诉》。

博斯曼法案?凌尊内心无来由地大惊。乍看到这并不起眼的一则消息,却像是在凌尊心里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甚至这种惊讶已经明显地表露到了凌尊的脸上,而这一幕,刚好让推门进来的水灵香看到。

“怎么啦,凌尊。发生了什么事?”自从那一晚上,水灵香被眼前的这个身材挺拔,面容俊冷的男人“收留”了之后,水灵香就觉得自己的心开始慢慢沦陷的倾向。打小就不喜欢,甚至从来没怎么沾过体育的她,开始越来越多关注于电视和报纸上的体育消息,尤其是足球类的,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除了刚回到荷兰,还钱的那一次,后来自己也主动打过几次电话,但一直找不到什么理由,加上凌尊好像又特别忙,两个人就没好好地见过面。

每个周末,她都会定时地坐到电视前面,希望能看到有凌尊的电视采访,至于有凌尊相关报道的报纸,她更是都一张一张地收录了起来。如果不是今年她的学业进入第二年,是最紧要的一年,估计她就要天天出现在有阿尔克马尔比赛的场边了。、

在飞机经历那样的情况,她都没看到凌尊像今天这么“花容”失色。所以看了之后,她不由得很是担心,以为发生了什么紧要事,忍不住有点急促地问了一句。

“没什么,只是我们足球圈子的一件影响比较大的事件而已。”凌尊也看到水灵香脸上的关心,为了打消她的忧虑,凌尊还把报纸递了过去。

“这叫博斯曼的你认识?我没看出什么大不了的啊。在欧洲,人们的法律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状告所在公司单位的事,这很正常啊,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学经融经济的人来说。这样的类似案例每天都有好多。”水灵香把手里的报纸,来回的看了两三回,怕自己弄错什么,在凌尊面前出糗。仔细看了又看,觉得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她才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凌尊听了,心里不由得苦笑了下,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向水灵香解释这一件可称之为世界足球史上的颠覆性事件。

记得在前世,很多人说,博斯曼法案的诞生,标志了金元足球的开始。标志着一支球队可以有11个外国人在场上踢球。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买来,经过简单的揉合调教,拼凑成一支球队,夺得荣誉。

博斯曼法案好的方面,推动了足球商业化进程,球员的权益获得更多的保障,使更多球员有机会去大球会展示自己。坏的方面,牺牲了中小俱乐部的利益,转会费飙升,青训不受重视,本土球员地位受冲击。也正是博斯克法案使得大多数豪门到处挖成品而忽略青训建设,才使得前世巴萨在风格和理念的统一及至更衣室的凝聚力方面独树一帜。

从足球运动本身来说,球星过度集中,转会市场泡沫不断膨胀,豪门不再重视青训,金元足球横行……感性一点说,足球里理想主义的元素消失殆尽了。

博斯曼法案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后果很快就在转会市场上表现了出来,从前转会市场上的主角已经从俱乐部变成了球员,阻碍他们转会的惟一障碍(俱乐部为球员开出的高额转会费),被废除后,欧洲立即陷入了一个疯狂的年代!

转会费一度被认为是欧洲经济的风向标,从法案诞生(前世是1995年12月15日)开始,转会市场上的球员标价以光速上涨,1996年希勒从布莱克本加盟纽卡斯尔时创下的1500万英镑的转会费很快就被不断打破。转会费上涨的同时是球员工资的上涨,博斯曼法案让大球会得到球员节省了大笔资金,但他们也不是没有苦衷,为了吸引球员加盟,往往需要提高球星待遇。俱乐部的工资结构可能遭到破坏,其他球员也要求提高薪水,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俱乐部工资支出暴涨。比如,英超顶级球星的周薪已经达到20万镑,而博斯曼法案实行前,作为英格兰联赛的顶级射手,伊恩·拉什(IANRUSH)的周薪仅为5000镑。同样,为了留住球队的核心球员,原来的俱乐部也不得不提高球员的薪水,而且球员以转会要挟俱乐部加薪的事例在欧洲已经越来越普遍。

对球员个体来讲,法案的实施,球员自然是最大的受益方,制度的更加人性化,是球员个人争取自身权利的历史进步。但球员流动门槛降低也有很多副作用——球员的忠诚度降低,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俱乐部旗帜,也可能为一纸合同折腰。但你无情我也无义,俱乐部对球员更加冷酷,因为合同到期的球员再也换不来转会费,自然要扫地出门,这样造成失业球员增多。在寻找新东家时,这些球员便成为弱势一方,俱乐部拼命压低待遇。

博斯曼法案除了让转会市场产生革命性改变之外,在外援的使用方面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当年欧盟规定所有联赛都实行“3+2政策”,也就是一支球队可以拥有5名非欧盟球员,一场比赛首发阵容最多有3个外援!这一变革立即让欧洲外援泛滥。

俱乐部肆无忌惮地引进欧盟球员,而把宝贵的外援名额用在刀刃上。于是,许多豪门成为“国际纵队”。1999年12月26日英超比赛,切尔西首次使用全外援首发。外援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因为中小球队为了节省资金,也乐于引进廉价外援,而随着欧盟东扩的步伐,东欧球员的涌入也更加容易。1994年,德甲外援比例仅为21%,10年后一度接近60%,后来因为各国的足球机构的干预,除了各种限制条例,这种情况才有所回落。

博斯曼法案还引发假护照问题,因为只要得到欧盟护照,在欧盟踢球就不再视为外援。虽然球员改变国籍的现象早就存在,但接连曝出假护照丑闻,却是博斯曼法案以后的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在2000-2001赛季,有11名在意大利踢球的球员被发现持有假护照。其中里瓦尔多、贝隆等南美球员都被牵扯了进来。

在前世,欧足联已经不止一次地讨论过博斯曼法案继续存在的必要性,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博斯曼法案让欧洲转会市场更加自由,让球员的收入更加丰厚,同时它也为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球员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然而进入21世纪,博斯曼法案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他让小俱乐部无以为继,让普通球员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危机,更让转会市场浮现出过多的泡沫。甚至可以说,博斯曼法案根本上就是一个未经仔细论证的法案。

而受到这个法案影响最大的足球俱乐部,估计就是凌尊准备就职的阿贾克斯了。博斯曼法案之所以称为世界足球史上颠覆性的事件,并不是因为他维护了多少球员的利益,而在于他让多少欧洲小俱乐部就此灭亡!由于自身培养出来的球员逐个被欧洲豪门的高薪“勾走”,从前在欧洲赛场风光无比的阿贾克斯、基辅迪纳摩和欧塞尔这些传统列强将渐渐没落,而更多的不知名的球会,则只能以破产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还有让凌尊震惊的是,这原本该1990年夏天才会被出现的事件,却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了蝴蝶效应,如今,竟然提前了半年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