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智慧
616500000036

第36章 职场充电防折旧 (1)

【本章提要】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五年就会变成低薪!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人才市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因为工作和学习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自人才市场的信息已表明,现在的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已经由原先的纯英语人才转向更青睐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复合型人才。IT行业更是如此,由原先的单一IT人才转向更看重IT+管理、IT+产品研发等复合型IT人才。单一型人才的地位眼看难保。

职场已经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

职场充电永远在路上

现在职场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职场努力拼杀的职业人心中不敢有一丝懈怠,生怕“毁”了手中的金饭碗。对于职业人来说,投资和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增强自己为事业打拼的实力。

1年龄危机

“本科以上学历,本市户口,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年龄35岁以下。”这恐怕是我们最常见的招聘启事模式了。

在当前一些新兴行业中,如广告、策划等,从业人员的年轻化已成趋势,不少人喊出了“35岁该退休了”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附和这个看似愈演愈烈的时尚。

“年龄危机”开始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职业生涯面临的难题。责怪用人公司吗?似乎不妥,他们并没违法。怨天尤人也没用,只有正确地面对挑战,才能使职业生涯不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过早地结束。

年龄门槛是与个人的含金量息息相关的。个人含金量愈高,年龄门槛就越低。可以说,增加职业周期的一条较好的途径就是不断给自己“镀金”。

“镀金”的方式一是提升学历。不过学历的提升不应是盲目的,如大家都去念MBA,那么MBA就有档次和优劣之分,名牌与非名牌之分等。即使拿了MBA,还有适合不适合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问题。有一位复旦毕业的本科生去一个杂牌机构拿了一张杂牌的MBA文凭,或许念了还不如不念来得“正宗”呢!

是提升资格。执业许可证制度给了职业人极大的空间,即获得这类资格证书会使从事某一领域的职业周期延伸,从而成为长期专才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CPA、ACCA、律师、医师、精算师等皆是。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不能为你提供进一步培训的机会,那你就必须自己重视自己的发展,参加各种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学习、培训机会,你也可以考虑重返校园学习或出国进修。

可以说,公司裁员时,职位越高,年龄要求就会相应宽松一些。因此,对于在职者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位,才能度过年龄危机。

研究表明,中年职业危机主要出现在在组织中做初级职务的白领,很少出现在做管理职务的白领或者专业人士身上。

所以,在年轻时候加强学习,保持比较高的绩效,中年以前争取在组织中有一个比较好的位子或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年时期的危机。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提升职业档次。坦白地说,在跨国公司干的确是会沾一些无形资产的“光”,无论如何,一家跨国公司的“区域销售经理”的市值肯定会远远大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总经理”的市值,究其原因便是无形资产职业档次的缘故。

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升职业层次。在同一档次的职业中,能否将自己的职业层次提升至关重要,在一家公司中“天天向上”,这表明职业人的业绩被肯定,事业在发展。

2提高你的身价

任何一位求职者都十分关心自己的身价,都希望拿到高薪。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在今天仍是名言。例如,获得微软MCS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30%至50%;如果获得Cisco认证或微软MCSD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60%。唐小姐1993年中专毕业分配到一家制药厂工作,月薪仅200多元,通过自考,她相继取得了英语专科、法律本科的文凭,如今她是一家外企的专职翻译、一家律事务所的兼职律师,平均每月收入不低于4000元。而她那些继续留在制药厂的中专同学每月能拿到500元薪水就已经很不错了。

唐小姐准备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她说虽然MBA的学费高达数万元,但这种投资绝对值得,因为它的回报很可观。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葛罗夫先生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对于某外企白领沈小姐来说,她更相信:只有学习狂才能生存。

虽然沈小姐已经拥有硕士文凭,但她仍然缺乏“知识安全感”。她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葛罗夫所说的‘10倍速’高速发展,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所以,我必须‘天天学习,天天向上’。”

最近,沈小姐先后参加了秘书资格考试和BE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此外,她还在一所驾驶学校考到一张小车驾照。沈小姐说:“现在已进入一个‘新论资排辈’时代,每一张考来的资格证都代表你的一种工作能力,资格证是求职、加薪和升迁的阶梯。”

1998年,就在人们抢购王菲个人演唱会门票的时候,沈小姐却花了300块钱,买了一套“新世纪广告专题报告会”的门票,聆听了六位港台资深广告人的个人演讲会。聆听成功人士的个人演讲会,可以说是沈小姐的一个业余爱好,她曾先后聆听了香港推销大王冯两努的“企业领袖才能”、著名职业经理人吴士宏的“与成功有约”等演讲。

沈小姐还打算报考上海中欧国际工商MBA。她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文学硕士,在商务管理方面,还是一个‘文盲’。”假如她能够被录取,那么,18个月的MBA学习,仅学费她就将付出56000元。不过,沈小姐倒是在所不惜,她轻松地说:“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投资。”

3永不满足

已经是一个九岁女孩妈妈的刘教授,现在在山东财政学院会计系任教,目前在攻读天津财经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刘教授参加工作后总是不甘心,1996年9月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读在职硕士,为了学习经常要到大连去,一去就是几个星期,只好把两岁多的女儿交给父母带。“我不是一个为了事业不要家的人,但我确实需要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充电,因为大学老师要有足够多的知识,才能教好书。人随时都能感受到压力,我也一样。在外边的时候特别想女儿,想家。现在女儿都上四年级了,我有空就去送她上学或接她放学,别人以为我宠她,其实我是在弥补。”

拿到硕士学位后,刘教授又开始了读博士的历程。

刘教授认为,人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自己虽然已经在读博士了,但还是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下一步可能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她感觉到自己今天比昨天优秀,明天会比今天更优秀。

4不学习就会落后

在济南贵和购物中心地下超市,员工每天都会在办公室看到经理,即便是周末。这位敬业的经理就是宋泽涛。

1991年大学毕业的宋泽涛在社会上工作10多年了,感觉大学里学的那点东西已经用光,所以工作之余经常拿起书,增加些知识。“像我这样再进大学系统学习很难,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市场发展这么快,不学不行啊!”宋经理感慨地说。

2000年宋泽涛参加了山大MBA课程培训。他觉得这是一次绝好的充电机会,因此非常珍惜,尽管工作很忙,但每次上课他都坚持准时到。宋经理说:“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

也许,走出校门之后的充电学习是一个永远的进行式,职场充电永远在路上。

别错过在职培训的机会

以前人们求职更多的是注重高收入,眼下,更长远一些的因素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司能不能提供正规的培训,使自己得以不断提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不少公司的招聘广告中,都把“培训机会”写在了显赫的位置上。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扩展,公司管理人员最终意识到,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不断地开发,公司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时消耗殆尽。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进行,每一个职场人都要好好把握。

1讲课

由专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重点讲课,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开阔眼界,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认识水平,增加对各种问题的认识能力,为提高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计划的提级

在职培训能使受训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了解自己现在的状况和前进的方向。然而有些人过于看重提升,忽略了目前位置的工作。这就要求所有受训人员做好自己管理层面上的工作,只有完成好本职工作,才可以参加晋升培训。

3职务轮换

职务轮换的根本目的是拓宽管理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岗位轮换,使受训者能够掌握本公司各部门的职能和管理知识。职务轮换可以采用非管理工作、考察、平级调任、担任中层“副职”、各种不同管理职位上的不定期轮换等。尽管在实际实施中有不少问题,但是职务轮换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培训方法。

4设立“副职”

在上一级岗位设立一个虚的“副职”,让受训人员在有经验的上级领导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可以使刚提拔的管理人员有机会体验这个岗位。这是非常有效的提拔使用新人前的岗位培训。

5临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