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鸳鸯侠传
6148500000011

第11章 又起波澜

廖无影没看见萧玉,心急如焚。飞奔着在洞中四处找了起来。借着微弱的火光扫视了东面西面北面。很是失望,也没有发现。这一跃跃过了南面岩石堆中。

岂知萧玉竟在一块大石后面睡着了,而且睡得正香甜。

廖无影见状,大喜过望道:“哎呀!你这孩子可把我急坏了。大敌当前却在睡觉。”说罢只是上前拍醒他。

但见萧玉似在梦中,慌慌张张地双手乱舞叫道:们别杀我师父,是我听到了你们的对话,杀我好啦。别杀他老人家。我代他去死。”

廖无影闻言大是感动,扶起萧玉道:“徒儿,快清醒一下。是师父啊。”

萧玉睁开眼睛看时,说的第一句话道:“我死了没有,这里便是阴曹地府吗?难怪如此暗淡无光。”

廖无影道:“阎王爷不收活人,瞧你说的什么屁话,我们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萧玉望之,果是廖无影,见他安然无恙,大喜道:“师父,真是你,他们没有杀你。”

廖无影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道:“你这是干啥呢!我不是活生生的在这里吗?倒是你,睡什觉,不怕死了是不是?”

萧玉摸了摸脑门,道:“我也不清楚。只是瞅着你与他们周旋,突然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身体,就昏迷不醒了。我还看见很多黑衣人把你抓住要杀你,所以我害怕。”

廖无影道:“是我把黑衣人打得落花流水吧!他们怎么近得了我身。”他反复强调着。“依你所说,一定被人点了昏睡穴。我就说嘛,大敌当前也睡得这么死。是活腻了。”

萧玉道:“总算是有惊无险。”

廖无影道:“好啦!没事了。我们得赶快离开这里,免得又来一批,可就不好对付了。”

萧玉道:“是,师父。”

于是萧玉收拾行装,望黑夜而去……

经过了这一战,廖无影开始更为担忧了。他想:目前的情况已经超出想象中的严重了。而自己与萧玉的处境更是危险。

这天,师徒二人来到一条湖泊。廖无影忽然兴起,对萧玉道:“徒儿,这些天我看你的身手已大有长进,内功修为自是不容质疑。只是你小小年纪,根本无法驾驭。也罢。今天为师教你练另一门功夫。”

萧玉大喜道:“不知师父又要教我练什么武学。”

廖无影道:“你的祖师爷,亦即吾师,鹤圣老人对于武功绝学钻研颇深,尤其是以“星星幻影”掌法独步天下,那是他从道教学中领悟得出自创而成。在武林中也是极负名望的一种上乘武功了。而我只是学到他的些许皮毛而已。所以你不要辜负为师对你的期望。”

萧玉道:“弟子铭记在心。”

廖无影又道:“这套功夫既可掌使,亦可化剑。可谓剑掌合一。只是全凭个人爱好。老夫从前觉得使兵器麻烦,故练成了使掌。也是同样的凌厉。”

廖无影便是把剑法的招式融化入掌中,二合为一融会贯通。达到登峰造极,超凡入圣之境。而且星星幻影掌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只适合于内力雄厚,达到忘我之境界方可修炼。内力愈强,招式愈强。然则庸者练之百害而无益。

这便是廖无影一开始就传了一甲子的功力给萧玉的缘故所在。

而且还传他一套内功心法,不时督促他加紧练习。其实是想他修炼这套掌法。习武之人讲究的是内功,只有习成奇厚的内力,方能把武学发挥至最高境界。

令廖无影得意的自是萧玉资质聪慧,天生一块练武奇才。想起当年自己走过来所付出的艰辛,与今日的萧玉相比较可谓差强人意。也是萧玉的悟性极佳,虽然外表看来傻气,却是福至心灵。好比每做一件大事或小事,他会全心全意去做好。成功与否他只是尝试去做。正是有了这股牛劲,他便不会急功近利,不使手段,反倒功夫不负有心人,而根基就更稳更结实了。

而有些事情如果拟定了规矩,你不按部就班遵守规则,而总想着去偷懒,或如何方便快捷如何做,把规矩当狗屁,那么即使完成了恐已杂乱不成章法。最后岂非受苦受累。因而凭着本心做事很重要。

萧玉这人给人的感觉总是踏实善良,没有心计。因而凡有慧眼的高人见之而爱之,并都有传授衣钵的想法。

廖无影一路上不辞劳苦要陪他往金陵投亲,不也正是此意吗?否则似他这等世外高人才不会花这样多心思在一个平凡小子的身上呢!

萧玉初拜师,廖无影在这些天已传授了一些解穴点穴搜穴之类的入门功夫给他。萧玉因此对这些也略知大半。

白天两人只朝人烟稀少的山路小径而行。在一些人多混杂的地方,廖无影便暗中而行。在夜晚,便来指点萧玉的练功,向萧玉讲一些武学心得,而萧玉则一一默记于心中。再在闲时自己再来温故练习。

这时,廖无影道:“徒儿,今天为师就教你轻功好吧。”

萧玉道:“可是地面上飞来跃去的武艺。”

廖无影道:“然也,正是那种来去无踪影的绝技。

萧玉道:“这功夫容易学不?”

廖无影道:“难中来,易中成。这要看本身的练习技巧了。”

练武之人追求高强的武功,也力求轻功更高更俊。江湖上有人可以从水面上身轻如燕的掠过,水不沾湿鞋子,有人可踏雪无痕的从雪地里飞过。而且都是轻而巧妙的。

而轻功不少人用于逃跑或者追踪或者走路。试想,一个人于危急关头,要救人或是遇上了劲敌,打不过人家当然就得跑了,有了轻功自然而然可以随心所欲。

萧玉道:“像我这些日子危难中死里逃生的次数没少。要是练会了轻功那就不怕了。”想到得意处,难免要吃笑。

对于一个初学者,刚开始学一样东西时,自然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个中的滋味自然难以形容的。

像萧玉现在学轻功一样,苦头是难免的,差点没摔得全身骨头散架,而只是头破血流。

也不知过了多久,廖无影才道:“嗯!就是这样。日后多加练习,不可偷懒。”

萧玉只是一一应允。

师徒二人盘膝而坐,只闭目养神一会儿,天已大亮。

其实廖无影很想把萧玉带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去练功的。只是又不想违逆了他的想法。这孩子年纪这么少便没了爹娘,可见他的心远比想象中要坚强,一个孤儿思念亲人的心情自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他微一叹口气:也罢。

师徒二人却望官道而来,走了半日,来到一条镇子,名曰:天下第一镇。

这镇也是唐朝一个经济较为活跃的地方。

只见街上人流密集,热闹非凡。一派安乐祥和之状。

廖无影首先说道:“难得还有一处如此安乐的地方。”

此镇何以叫天下第一镇,当地流传一个说法是这样的:相传太宗皇帝未成帝业之时,有一次被隋军相逼甚紧,而此时粮食断绝。而士卒饥饿欲哭无泪,太宗帝当下大呼一声:“天要亡我李家军矣!我死不足惜,不想祸及三军。是吾之过也。”

正无计可施之间,忽有此镇乡民,挑粥担馍,煮牛烤羊前来抚恤军士。

太宗帝见罢:问之,何以如此相待。

答曰:“听得将军兵困于此,军粮又绝。特意备上稀饭薄汤一碗,以助将军神威。”也是此间乡民深恶痛绝隋朝军士迫害良久,早盼李氏前来解救了。

太宗帝曰:“诚意至此,他日功成,不敢忘记今日送粮之恩。”

当下军士饱食,士气大涨,整装待发。

太宗帝高呼一声:“饥饿既解,何不就此和敌人决一死战,更待何时。”

于是三军齐出,个个奋勇当先,无不以一抵十。这一仗李家军大获全胜。太宗帝即皇帝位时,每与百官谈起,都差牙不已。于是顺天之意,下旨赐名:天下第一镇。减免十年赋税。此镇百姓无不喜悦,欢歌载舞。不想功德一直传承至此。

廖无影打探得知以后说道:“好一条天下第一镇,徒儿,我们今夜就在此间歇宿一晚。”

萧玉道:“但凭师父作主。”

沿路而来,早望见一家客栈,名曰:云龙客栈。

廖无影与萧玉信步而至。早有店小二迎道:“二位客官辛苦了,里面请。”

廖无影与萧玉挑一张空桌坐定,店小二沏好茶又问:“二位吃什么酒菜。”

廖无影道:“酒当然是要好酒,菜自是要好菜了。”

店小二应道:“稍坐,我这就去吩咐厨子弄来。”

廖无影借端茶之机,环顾四周一眼,见酒客颇多。

萧玉忽地又睹景思情。情不自禁想起那天与祝莹在客栈并肩斗冷面三刀的情景,不意时间去得飞快,转眼过了这么久,而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突然听见旁边一张桌子上的三个汉子在道:“听说夺魂派的掌门公孙清也对藏宝图唾液已久,这次派出两大护法来此间擒拿怀有藏宝图的孩子萧玉。”

别个便道:“不知萧玉是否就在此镇上,要是在定然凶多吉少了。唉!可惜啊可惜。”

萧玉正想得出神间,突听见自己的名字,大为惊讶。

廖无影细心留神听着,见萧玉表情突变,拍拍他的手示意他不必惊慌,要镇静下来。

萧玉见廖无影如此表态,方稍稍心安镇静下来。

这时,店小二已将酒菜上齐。

廖无影好酒如命,一瞅见酒瓶,举杯就斟了两杯酒一饮而尽。喝后不忘煞有介事地说声:“好酒,好酒。徒儿,你要不也来一杯,酒可解你心中之愁啊!”

萧玉道:“师父你自个儿喝吧!别整我。”

廖无影执意道:“怕什么?一回生两回熟。你喝过一两杯不就惯了,晚上睡觉准不会再胡思乱想了的。”

萧玉推辞不了,只好接了一杯,举杯一饮而尽,倒好,他表情难受地喷了些酒出来后大叫道:“哇噻!这什么味呀!又辣又难喝。”然后感觉身体开始火辣辣似的。

廖无影大笑道:“哈哈!别喝那么急嘛!小口小口的品尝。”

萧玉只好照着师父说的,慢慢又喝了二三杯。不觉竟然飘飘然醉了。

廖无影吩咐店小二清理一间客房出来,晚上住宿。

萧玉也不知睡了多久。

睡醒时已经夜深人静,他起来却不见师父在身边。感觉头顶还是赤赤的痛。也不知自己何时躺在一张舒的床上。

他只好坐起来默练了一片内功心法,而一股真气游遍各处经脉至小周天方止,这时感觉全身舒畅,恢复如常。

取出刀火石点亮了油灯,感觉口干舌燥的。便来倒一杯茶喝。

这时,廖无影才从窗外跃入。

萧玉把斟好的一碗茶递到廖无影面前道:“师父,你去了哪里?”

廖无影道:“屋里闷得慌,出去溜达溜达。”

只见廖无影又拿出一包东西来,打开竟是两个香喷喷的鸡腿,道:“晚上你准没吃东西,这是特意在外面打的。吃吧。”

萧玉这才发觉肚子真的饿了,拿一了一个送在廖无影面前道:“师父,你也吃。”

廖无影道:“你快吃,我吃过了不饿。”

萧玉这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想:祝莹在此间不知会怎样,准是争着要先吃吧。不意又傻傻地发笑。

这时,瓦砾上一片人影闪动,廖无影早已察觉。立马将灯芯遥指一弹,那灯被指风一震倏地扑灭。

房里恢复一片黑暗,廖无影示意萧玉不必声张。他说声:该来的总是要来。

俄顷,早有五六人包围住萧玉的客房门户,一人沉声喝道:“萧玉那孩子可真在此间。”

另一人道:“绝对错不了。”

第一个人又道:“妙极!你先去把他揪出来。不对,是请出来。”

那人道:“是,护法长老。”说完竟一马当先跃近窗户,欲跳窗而入。

怎料未近窗已被一团黑影伸手虚划两划,并不趁机来袭击他,又因里面漆黑看不清楚是什么?只道是鬼。吓得那人跌倒窗外指着里间哇哇叫道:“有鬼,有鬼。”

同伴的人莫名其妙,打了他一记耳光道:“胡说八道。我来。”

不知来者何人,且看下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