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抛弃性格缺陷
614300000006

第6章

是春季为绿色增添了浓郁,万物都在这生命涌动的季节里开始生长,草儿鲜嫩,花儿娇艳。是坚韧为性格增添了筹码,让它在不屈中渐渐成熟,领略人生四季的风采;是性格为命运涂上了色彩,让它在挫折的轻贱中更加鲜亮。

坚强者能从苦难中咀嚼出甘甜

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是一路的坦途,没有过坎坷,也没有过羁绊。苦难之于你,就好像是一个陌生的路人,连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但,请不要窃喜,因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次会尝到什么滋味。当苦难掀开明媚的面纱,露出它那狰狞的面孔时,幸运者往往不堪一击,比那些经受过磨难的人更易困惑、更觉恐慌、更快颓废。

遭遇苦难不是一件坏事,鲁迅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反为安逸所累”,安逸的生活会使人流于平淡,只有苦难才能造就不凡。人在逆境里往往比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遇厄运时往往比交到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上天完全是为了锤炼你坚强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所以,不要逃避苦难,去尝一枚从未吃过的青涩果实,走一段充满坎坷和泥泞的道路……在这个过程里,学会接纳失意,学会品尝苦难。当你身心承受越多的磨炼,你会发现,你越能在性格上将自己铸造成坚强的硬汉。

他是一个不幸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让他在生死线上不断地挣扎;7岁时,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放血治疗;46岁,他的牙床突然长满脓疮,拔掉了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才刚刚痊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视线不再清晰,只能靠人搀扶着走路;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出了问题,只能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上帝搭配给他的苦难实在太残酷无情了。可是这个人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旋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但他另一面的人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12岁他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名,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就是文艺史三大怪杰之一、伟大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如果没有足够的坚强作为生命的防线,帕格尼尼任何一次不幸都会击溃他对人生的希望。性格中的坚强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武器,它能将前进途中缠绕在脚上的蔓草和荆棘清除,并转化为自身强大的力量。帕格尼尼的人生经历印证了他自己的一句话:没有磨难,不算真正的活过;没有痛苦,就不是真实的人生。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经历,才无意再评论幸与不幸,因为对苦难的咀嚼,早已经胜过了生活中的任何一种甘甜。

莎士比亚说过:在颠沛的命运中,最能验证一个人的气节。这是性格坚强的人对苦难的珍视,也是对坎坷人生的幸福认证。然而,性格被安逸和享乐掌控的人们,却常常将这句话视为戏言。

爬得最高的总是那些坚忍的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年杜甫以惜金的十字为泰山之巅作了穿越千年的旁白,也将人生的期待默默批注在侧。

多少人将人生比做一幕不知结局的话剧,比做一段不知终点的远行,而更多的人则喜欢将它比之为一次没有极限的登顶之旅。在那些高高低低、沟沟壑壑的山路上,有一群人沾沾自喜地停在了路边,有一群人茫然无助地倒在了道旁。只有早已走向远方的他们,纵使踽踽,依然前行;纵使风华不再,依然目光如炬。

东坡先生感慨,“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坚忍,应是一种神性的意志。

旧约讲众生需保持坚忍之心,因为神与之同在,“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与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轻轻将一颗坚忍的心对折,一半镌刻着对梦想的不懈坚持,一半承载着对现实的理性忍耐。因着那一半坚持,他们不因他方风起而改变航向,不因雨雪阴晴决定进退——如候鸟一般,他们将那段执著的梦嵌入生命中。而因着那一半忍耐,他们度过夜漫漫风萧萧,走过路遥遥水迢迢。也不是永葆斗志昂扬没有经历过失望或沮丧,也不是一路欢歌没有别人的冷嘲热讽,只是忍过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痛也不再那么痛,乐也不再那么乐,唯余那份坚持愈加清明地立在眉目心间。

曾经有一个称得上“世界第一”的保险推销员退休时举办了一场报告会。报告会的开始没有灯光、音响和掌声,只见从后台走出四个彪形大汉全力扛着一个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

此时,那个著名的推销员走上台,没有说话,只是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纹丝不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铁球还是没动。他没有停,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续进行着简单的敲击动作,但是铁球还是一动不动。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继续敲着,铁球也还是纹丝不动。“这是在干什么?愚弄我们吗?”台下的人群开始骚动,陆续有不耐烦的人悄悄离开,但推销员还是自顾自地敲铁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也愈走愈少,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寥寥数人。

这时,大铁球终于开始慢慢晃动起来了。40分钟后,大幅度摇晃的铁球,就算有人想拦也很难使它停下来了。“这就是我的秘诀:坚持必然会有结果。但只有耐心的人才可以得到这个秘诀。”推销员最后说道。

在旁人看来,这位推销员成功的秘诀不过尔尔,但大千世界间有几人能长期坚持重复一件事?有时成功离我们不过咫尺,不过是藏在再坚持一下的下一次,或驻足于在再忍耐一下的下一秒。成功悄然而至,我们却华丽地转身离去,当这一切都成过去式时,只能哀叹命运弄人吧。何人不被命运捉弄?不过是他们坚持着完成了这场与命运的游戏,不顾输赢;不过是他们忍过了被愚弄的心情,最终以坚忍的姿态攀上了令人仰望的那一端。

其实人生何止攀登一事?一路狂风暴雨大作,需以坚定之心为梦想遮风挡雨,莫要让梦被雨打风吹去,涣散一地。一路遍历冷暖,需得挺得住冬日严寒,耐得住春日饥荒,熬得过夏日炎炎,并不被秋日丰富的果实所迷惑,硕果方能名至实归。

一千次尝试失败的失望,坚忍鼓励着我们勇敢迎向第一千零一次的挑战;纵使平步青云,如鲲鹏扶摇而上九万里,坚忍为我们牢牢守护着心中的理想,打破身边五光十色、亦真亦幻的诱惑,不因暂时的顺利而忘却高远的初衷。

坚忍之心,当如清风明月,常伴君左右,方得见人生柳暗花明。

做一颗在野火春风中成长的小草

是春季为绿色增添了浓郁,万物都在这生命涌动的季节里开始生长,草儿鲜嫩,花儿娇艳。无人关注的小草与众人喝彩的鲜花,它们同样都得到了“贵如油”春雨的浸润,也共同受到了温柔春风的抚摸,在春天的怀抱里茁壮成长。这是一个幸福的季节,任何事物都不会拒绝,小草又怎么会抗拒呢?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将这一年一度的幸福毁灭殆尽,大树被烧干了,鲜花也化成了灰烬。之前生机盎然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凄凉与寂寥。第二年的春天来临,人们再一次看到了青翠的小草,却不见高大的树木与鲜艳的花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这就是小草的精神,它可以享受春风带来的养分,同样也能够承受野火无情的吞噬。在水生火热的人世间,我们人类难道不需要具备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吗?在顺途中,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在逆境中,也能够跨过生命的荆棘。挫折再大,大得过小草眼中的森林大火吗?连它都能够顽强地进行抵抗,又何况拥有聪明和智慧的我们呢?

“事业常成于坚忍”,这是波斯诗人萨迪的至理名言。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并不是都具有小草般坚忍的耐性,因为心灵过于脆弱,稍微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能够把我们打倒在地。在快乐中陶醉的人们不一定经得起苦难的摔打,就像在赞美声中开放的鲜花,面对野火的猛烈攻势却根本无能为力。唯独那一片片的绿草,无人问津,却顽强地在世间生长。火势愈猛烈,生命愈旺盛。同样的,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愈坎坷,意志就应该愈顽强。

他的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是个默默无闻的鞋匠,却在很早就去世了,全家人都靠着母亲为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生活虽然困苦,然而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在最初的时候,他想要做一名演员,于是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毅然地离开了家乡,到了首都哥本哈根。面对着种种困难,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学习着文化知识。虽然想当演员的理想遭到了他人的否定,后来却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所收为徒弟,学习唱歌。不幸的是,就在来到哥本哈根的第二年冬天,由于没有足够的钱来买冬衣,终于导致了他患了感冒,嗓子再也不能唱歌了。从事音乐的梦想被打碎了,然而为艺术献身的思想寸步不离地跟随着他。于是,他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决心用自己手中笔来记录人世间的悲苦。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他没全心全意地练习着写作,经过十多年的坚持,终于进入了文坛。他一生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享誉世界。他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童话大王安徒生。

有时候只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炼,我们才会成长,才能够取得成功。同时,逆境也是激发一个人内在潜能的重要因素。假如安徒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那么他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的模样了,也不再是写童话的伟大作家了。培根曾说:“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之前被埋没在幸福中的潜在能力,也许只有在逆境的激励之下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春季蕴藏着生命的力量,但也在干燥中藏着火一般的隐患。四季轮回,碧绿的草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要遭受野火毁灭性的灼烧;人生无常,脆弱的生命也不知道在哪一个路口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小草有着野火春风般的精神,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它借鉴与学习呢?

命运需要勇气来面对无常变幻

像晴空里突来的一道霹雳,命运的突变让刚刚还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在刹那间丧失了意志,精神极尽崩溃。在这人群涌动的工业化时代里,悲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飞机失事,火车出轨,汽车相撞……这家还在庆祝节日的团圆,那家却因为亲人意外的离世而倍感伤痛。死去了人并不痛苦,因为他已经无法体味人间的疾苦,只是苦了活着的家人与朋友。有多少人是因为命运的突变而走向了衰落,又多少人是因为经不起敲打而堕落沉沦,数不尽数。然而又有多少人会以顽强的意志与庞大的勇气来面对这变幻无常的生命?

爱情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美好的,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般的伤痛。贝多芬离开人世已经有一百多年,然而他的交响乐却时常在我们耳边缭绕,他的经历与爱情更是遭到了命运之神的戏弄,悲惨至极,然而他却用自己巨大的勇气来面对这命运的风云变幻。

贝多芬三十一岁的时候与一位姑娘相爱,他曾经这样写道:“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然而这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自己患有耳疾,又由于恋人的自私与风流,最终她将贝多芬抛弃了。然而贝多芬却并没有责怪这位姑娘,虽然经受着失恋的巨大痛苦,虽然受着耳疾的无比折磨,他还是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完成了第二交响乐。音乐中的高昂意志摧垮了他生活中的萎靡与痛苦,将贝多芬苦闷的情绪彻底清除。

后来贝多芬与另一位姑娘相恋了,不久便订了婚,然而最终他们也没能走在一起。婚约被无情地撕毁,爱情又付之流水。四十岁的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伤痛难以磨灭。但命运之神并没有能够将他压垮,贝多忍受着耳疾,继续在音乐中施展他的才华。对于命运无情的摆布,他耻笑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如此美好,就让我活上一千年吧!”在这样的豪言壮语下,贝多芬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

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却没有完全摆脱命运的继续捉弄,终于有一天,他完全听不到教堂传来的钟声,他的真的成了聋子。然而这重重的苦难也抵挡不住他对音乐的执著与热情,“第九交响乐”就这样被创作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