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613000000014

第14章 环境安全高于一切(1)

环境安全逼近底线

经济的发展绝不容许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这在全世界已达成共识。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时代中,具有强势惯性的粗放型增长和低层次竞争主导了经济发展模式,众多环保条文近乎形同虚设,飞速积累的国民财富中隐藏着巨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影响生态安全的水资源安全、国土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环保问题也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健康问题,对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都是严峻的挑战。

中国新闻网数据显示,在过去10余年间,全国环境投诉量由最初的每年数万件猛增到2007年的逾70万件。有学者高声疾呼,中国正逼近环境安全的底线。

面对事关百姓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子孙后代未来的生态问题,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将生态环保置于同经济发展比肩的同等战略高度。

2002年中共十六大,“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被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任务;2007年十七大上,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一词首次见诸全国党代会报告;同年,温家宝更誓言要做“环保总理”,高层决心尽显无遗。

2008年,曾连续3次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并两次评为中国首富的房地产商罗忠福,因涉嫌非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被告上法庭。9月29日,经贵阳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被判处10年零6个月有期徒刑。与罗忠福同时领刑的还有其“合作伙伴”、原贵州省林业科学院院长于曙明,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罗忠福的妻子、澳门贵州联谊会会长杨秀荣,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妨碍作证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此案发生在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城市周边1456万亩环城林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独一无二,素有“林城”美誉,当地市民引以为傲。名为“福海生态园”的项目位于贵阳市郊云关山森林公园内。2006年6月6日,林科院下属的贵州绿源园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与福海公司签署了协议,约定绿源公司提供云关山森林公园2000亩旅游森林用地,福海公司投资32亿元,修建1200套组装式度假别墅。

然而,福海公司选定的这2000亩土地不仅大大超出了生态休闲区210亩的范围,而且位于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按规定,是不能建设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项目的。相关手续尚未完善,开发商即开始平整地基、移植树木,造成大片林地被损毁。相关部门先后10余次给这一“未批先用”项目下达书面停工通知,福海公司始终置若罔闻。原本树木葱郁的园区内满目疮痍,大片树木荡然无存,裸露出数亩被开发商清理出来的黄土地,与周边茂盛的森林对比鲜明。

贵阳“福海生态园案”从一审到二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毁林伐木,两名主要被告被判重刑。有关专家认为,与沱江重大水污染案件、松花江特大水污染等案件相比,此案虽然不属于污染环境的犯罪,但对自然资源保护犯罪的量刑却远远重于环境污染的犯罪。这一裁决,使得该案成为1997年修订刑法后,中国最严厉的刑事制裁破坏资源保护犯罪案件之一,让人看到环保执法的鞭子不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是政府加大力度整治威胁环境安全的企业,不用重典保不住青山绿水。

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观念

在为期15年的中国“入世”谈判中,环境问题一直是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谈判中遭遇障碍最多的一个议题。在中国“入世”7年后,中国的环境问题仍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在中国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产业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让人头疼。龙永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什么产业注定是污染的产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是来源于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发展中的中国,由于过度工业化,沿海城市正遭遇严重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轻纺工业、电子业。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中国工业也进入重工业、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一阶段。只有在这些重化工业方面成为强国,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中国很多生产电子、纺织、轻工产品的工作母机要靠进口。而要想在轻纺工业方面得到持续发展,就要加强重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正面临承接许多国际重工业的转移。

中国多年的外贸出口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但知情人都知道,这是牺牲了环境和资源换来的。那么,中国在未来承接国际重化工业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资源与环境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有一个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案例。

一个3000多人的小城镇,10多年来,由于毗邻的锰矿开采和加工企业将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每年只能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和“七月十四”两天喝到干净的河水。因为正月初一是过年,七月十四是民间的“鬼节”,只有这两天矿厂不开工。

这是发生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的一个案例。下雷镇位于大新县的西部,与百色市靖西县湖润镇接壤,逻河自靖西县湖润镇流经下雷镇,在湖润境内约数公里,在下雷镇境内近30公里,于是当地人也称之为下雷河。

如今的河水基本呈黄色,远看像一条黄龙,近看黄中带黑。检测结果表明:下雷河与靖西交界断面总锰含量为348毫克/升,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38倍;水中悬浮物为112毫克/升,超标27倍。

下雷镇布东屯处于下雷河的下游,有村民100多人。下雷河上游段的水质都非常好,但是由于当地锰加工企业及洗矿点直接排洗矿废水,导致下游水体含锰量超标。这些洗矿点经常在晚上排水,早上7点经常会看到从上游流下来的泡沫和黑水。

村民喝从3公里外的山头引过来的泉水。20世纪80年代时河水还能喝,90年代以后就没法喝了,现在连游泳都没人敢下河,在河里洗手也只能是越洗越黑。

下雷镇还有近十个村屯像布东屯一样饮水困难,近千名村民10年来一直处于“住在河边无水喝”的尴尬境地。

河水污染到这种程度,政府部门难道袖手旁观吗?

村民表示,上游湖润镇洗矿点经常偷排废水到下雷河,屡禁不止,常常是“环保部门前脚走,洗矿废水跟着排”。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让人匪夷所思。

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最终企业也因此被迫关闭。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企业污染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主动充当“保护伞”。

这一切都是因为“污染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等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绿色GDP”的生态发展观未能树立,是造成污染频繁,群众不堪忍受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绿色GDP”?

有一次龙永图去瑞典,瑞典政府官员陪他在一个湖上游玩,龙永图突然看见有两个造纸厂。他很讶异地问道:“你们这么漂亮的湖,为什么建造纸厂啊?”那位官员回答说:“龙先生,我们瑞典有一个观点: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技术、污染的体制、污染的观点。”

龙永图认为,所谓“绿色GDP”就是一种类似瑞典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环保观念。

是否污染环境不能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有很强的环保观念、健全的保护体制再结合过关的技术,重化工业不一定就是污染环境的产业。相反,一些所谓的绿色产业,如旅游业,如果管理不善也会破坏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过去,大众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旅游是一个无烟的产业,是一个没有污染的产业。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变成一个很大的制造污染的产业。中国多年来对旅游资源实行的是过度的掠夺式的剥夺,以量取胜的门票经济,使旅游产业不堪重负,对资源构成了极大的破坏。相比之下,在国外很多有名的景区,是严格限制门票数量的,这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没有污染的行业,也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技术和污染的观念。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改变以行业作为判定污染环境的错误观念,对我国产业的布局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拥有强烈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产生一整套完整的环保政策和技术,也才会在环境保护上舍得硬投入,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蓝

空气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人的健康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现代文明进程中挥之不去的梦魇。20世纪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件是由于大气污染。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聚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增高。这是21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地处河谷,工厂林立,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聚。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全镇14000人中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

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三面环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100吨,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700多吨一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淡蓝色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使4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的人患红眼病。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12月5~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市,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聚,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市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