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611200000059

第59章 恰到好处的批评是“甜”的

恰到好处的批评是甜的,这样可以给对方一定的余地。会做工作的人,在对别人进行批评教育时,总是三言两语,见好就收。不懂得此理的人,总是不肯善罢甘休,非把对方批得“体无完肤”,结果过犹不及,把善意的帮助导向了恶意的破坏。批评是一门艺术,既要恰到好处地指出别人的弊病,展现你的高度,还要让对方接受,理解你的好意。

用最好的方式批评别人

在生活中,年轻人总是心直口快,看到别人做错了事情,总是喜欢当众批评他人,事后才知道让彼此陷入一种尴尬的境遇。看见别人有错误不是不能批评指正,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比如说学会幽默迂回地批评别人。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太祖在臣子张思先面前说过大话:“因你这次为君为国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我决意让你官拜司徒。”

张思先左等右等总不见任命下来,可是又不好当面质询,这会让皇帝面子上不好看,也可能此事就吹了,左思右想,只能幽默一下,来个皆大欢喜。

有一天,张思先故意骑一匹奇瘦之马从太祖面前经过,并惊慌下马向皇帝请安。皇帝问道:“你这马匹为何如此之瘦?是不是你不好好喂它?”张思先答:“一天三斗。”太祖又问:“吃得这么多,为何还如此之瘦?”张答:“我答应给它一天三斗粮,可是我没给它吃那么多。”二人大笑不止。

太祖是个聪明人,马上有所领悟,第二天,就下旨任命张思先为司徒长史。

《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他讨个主意。

贾诩心中是不赞成改立世子的,可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贾诩听完曹操的述说后,一直默默不语,也没有回答曹操的询问。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便问道:“和你说了半天,你却不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贾诩慢悠悠地回答说:“臣下在想一件事,因而未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曹操又问:“你在想什么事?”

贾诩沉思半晌,回答道:“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呀!”袁绍和刘表都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豪强,袁绍因为非常喜欢小儿子袁尚,便让他代替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各树一帜,互相争斗,最后都被曹操一一灭掉了。刘表也很喜欢小儿子刘琮,后来便废掉了长子刘琦,让刘琮做了继承人,最后也被曹操灭掉了。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所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立即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

生活中批评也处处存在,但一定要注意方式。英国大文豪毛姆在其名著《人性枷锁》一书中说过一句经典名言:“身居高位之人,即使请你批评指教,他所真正要的还是赞美。”因为这是人性所在。因此,为了达到同一目的,你要学会含蓄幽默的方式,让对方是感悟而非刺痛,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所以,二十几岁的我们要懂得:批评不是赤裸裸的,一定要用最好的方式,让他人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恰当正确的批评才能让人欣然接受。

批评他人要准备好台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对他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可过分,点到为止。

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

在广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宾在吃完最后一道茶点后,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的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喜爱。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你,并按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账簿上,你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脑袋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如果服务员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真是太容易了,但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委婉地暗示对方的错处。懂得说话艺术的人往往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有时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这时,外圆内方的人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往往会采取一些妥善措施,及时给对方的面子增添一些光彩,使对方感激不尽。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前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前苏军中尉在翻译总理的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做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前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发生失误使司令有些丢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慢慢重述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听清,翻译准确地翻译出来,从而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总理讲完话在同前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意同那位翻译单独干杯。前苏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景象,眼里都含着热泪,那位翻译也被感动得举着酒杯久久不放。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而不接受批评,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见,批评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领导的批评言辞不当,不注意批评的技巧和方法,往往就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就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批评的方法:

1.在批评别人之前先作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1962年的一篇发言中一方面严厉批评党内压制民主的恶劣现象,一方面也坦率地对近几年工作中的错误承担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其他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其他主要的中央领导也在会上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先作自我批评的方法,能够减轻下属的心理负担和抗拒心理,使他们能够接受批评,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错误。

2.运用抑扬结合法

即在批评别人时,先找出对方的长处称赞一番,然后再提出批评,最后再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种方法使人认为你的批评是公正客观的,自己既有过失,也有成绩。这样就减少了因批评而带来的抵触情绪,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某领导发现秘书写的总结有不妥之处。他是这样批评秘书的:“小张,这份总结总的来说写得不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几处写得很有见地,看来你下了工夫。只是有几个地方提法不妥,有些言过其实,有的地方尚缺定量分析,麻烦你再修改一下。你的文笔不错,过去几次写总结也是越修改越好,相信你这次也一定能修改出一个更好的总结来。”这样说,秘书会感到领导对自己很公正,很器重,充满期望和信任,因而很卖力地把总结修改好。

3.运用明褒暗贬的方法

某位领导碰到全厂有名的后进青年,见面时领导主动打招呼:“小唐,你好!”对方不冷不热地冒一句:“不敢说好,我是厂里有名的坏蛋。”领导忙接过话头说:“你一不偷,二不抢,三不搞腐化,怎么会是坏蛋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不是坏蛋,说你不可救药,不仅否定了你,也否定了教育者自己。”这番话首先稳定对方情绪,满足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又促进对方反思,为什么不偷不抢,名声却不好呢?这种明褒暗贬的批评法运用得当,批评成功率会很高。

4.归谬正误法

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正确,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将此观点引向荒谬的境地,让对方自己看清观点的错误性。

有个青工考上大学后,就想抛弃原来的爱人。领导批评他时,他振振有词地说:“条件变了,爱情也应当更新。”领导批评说:“爱情需要更新充实,但不能是你这种更新法,照你的更新法地位改变一次,就变换一次‘爱情’。那么,将来你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当上教授……将会更换多少个爱人呢?”这个青工被说得无话可讲。这种方法对一些为自己错误和行为狡辩的人是一种很有威力的批评方法。

当然,批评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四种,作为领导者,只有讲究批评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